第十九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上)

時間回到八日前,莘邇尚未領部出岷山,李亮也尚未他屢敗屢戰,堅韌不撓,第三次試圖斫秦營,而卻因迷路而又一次宣告失敗之舉,在開始召聚武都郡中擅長攀援的胡人之同時,冉僧奴與仇泰等秦將便遣使前往陰平郡,呈檄文與蒲獾孫,稟報他們將要對仇池山進攻的安排。

仇池山的位置在武都郡的南部,距離陰平郡不是很遠。

次日下午,蒲獾孫即收到了此道檄文。

蒲獾孫覽檄看罷,召帳下諸將,與他們說道:“遊騎、寧朔來檄,說他兩部至遲將於十日後強攻仇池山。孟公臨領兵赴河東郡時,命令我等宜速戰速決,要求我等儘早把武都、陰平之全境打下,以免隴西郡頂不住隴州的援兵,致使我軍前功盡棄。

“日前接隴西郡石將軍、呂將軍、姚將軍等部的軍報,說谷陰的隴兵已至武始郡,是由定西的徵虜將軍莘邇親自率領的,想來他很快就會發動對隴西郡的攻勢了。莘幼著能征善戰,其所率之隴兵又是定西的頭等精銳,太馬、牡丹騎等皆在其中,石將軍等將會面臨很大的壓力。

“遊騎、寧朔既已預備攻山,我部亦已做好了攻打陰平縣城的準備,以我之見,不如我部明日就開始攻城,爭取在最短的時日內把陰平郡攻陷,然後也好回助隴西,汝等以爲何如?”

從蒲獾孫進攻陰平郡的秦兵除了他的本部以外,其它的共有兩部,一部是右軍將軍同蹄樑所率的羌卒,一部是鐵弗大率、北中郎將趙興及虎威將軍烏洛逵所率的鐵弗匈奴戰士。

同蹄樑、趙興、烏洛逵三人俱無異議。

因了且渠元光自稱熟知麴球、北宮越等的性格脾氣,故是他與其弟男成也從在蒲獾孫的軍中。

適才聽到莘邇名字的時候,元光眼神一凜,心底竟是不由自主地發慌,卻是親眼見過莘邇用兵的常勝,和莘邇對付政敵的手段,他早已是對莘邇深深忌憚了。

且渠元光給自己打氣,心中想道:“老子於今已是龍遊大海,鳳舞九天,今非昔比了!莘阿瓜也沒有三頭六臂,沒甚可怕的!”

同蹄樑是羌人同蹄部的酋率,依照羌人的風俗,披散頭髮,戴着個潔白銳利的大羊角。

他分着腿,坐在胡坐上,一手按在膝上,一手叉腰,拿眼去看對面的趙興和烏洛逵,大大咧咧地說道:“前時攻襄武縣城時,趙郎將和烏將軍部與隴兵交手很多,你們部的兵士比我部兵士更瞭解隴兵的戰力,明日攻城,……”轉對蒲獾孫,說道,“末將建議以趙郎將、烏將軍部爲攻城之先鋒,先試着打上一打,看看城中城中的虛實,然後再作大舉進攻的計劃。”

蒲獾孫想起了孟朗臨行前,私下給他的“儘量借攻城的機會,多消耗鐵弗匈奴”之交代,對同蹄樑的這個建議自是無不允之理,不過他卻也沒有以命令的語氣,而是以詢問的語氣,問趙興、烏洛逵,說道:“同蹄將軍的此議,趙郎將、烏將軍有何意見?可願意麼?”

烏洛逵積極得很,馬上表態,說道:“的確如此!比起同蹄將軍與將軍的部曲,確是我部與隴兵交手較多,比同蹄將軍與將軍部更熟悉隴兵,明天攻城,當然是應由我部先上!”

蒲獾孫問趙興,說道:“趙郎將意下如何?”

趙興心中大罵烏洛逵,惡狠狠地想道:“叛徒!出賣我父不夠,又出賣我鐵弗的部民!有朝一日,別讓老子找着時機,非把你千刀萬剮,剝了你的皮作席,取你的腦袋做酒器不可!”滿臉是恭謹的笑容,爽快地答道,“烏洛逵說得就是我想的!明天攻城,末將請爲先鋒!”

蒲獾孫部與同蹄樑部合在一處,約有七八千人,趙興、烏洛逵部在經過襄武攻城戰的消耗後,如今只剩下了兩千多點,因是,蒲獾孫即使猜出了趙興口不應心,卻也不怕他銜怨作亂,就滿意地點了點頭,撫須說道:“趙郎將、烏將軍自告奮勇,請爲先鋒,壯勇可嘉。待至打下陰平,我會爲兩位將軍請功,把兩位將軍對大王、對我大秦的忠誠上表朝中的。只要是爲國立功之人,大王素來不吝賞賜,一定會有豐厚的酬賞賜與兩位將軍的!”

烏洛逵覥着臉,說道:“別的酬賞,末將也不敢想,只乞大王能如對趙郎將一般,賜個宗女與末將,末將便心滿意足了!”

大凡背主求榮之輩,通常都是被深惡痛絕的,擺在他們面前的,大多隻能一條道走到黑,基本是沒有回頭路了,烏洛逵自出賣趙宴荔,投到孟朗的手底下以後,他便知道,從此他唯有做蒲秦的走狗,才能保住性命,並於此基礎上,獲取到更多的榮華富貴,故是,明知先攻陰平縣城必然會給已存不多的鐵弗戰士再次造成巨大的傷亡,他仍是半點也不顧及同族的性命。

至若期望能夠得一蒲秦的宗女爲妻,則是烏洛逵希望能夠由此而改變自己鐵弗匈奴這個異族的身份,從而可以真正地融入到蒲秦的“國人”羣體中去。

蒲獾孫笑道:“只要將軍能夠立下大功,這有何難?”

且渠元光嘆了口氣。

蒲獾孫問道:“督將緣何嘆氣?”

且渠元光現被蒲秦除授了一個騎督將的軍職,孟朗且分了兩百騎兵與他。元光答道:“烏將軍之所乞望,亦小胡之所渴盼也!唯小胡那夜投我大秦之時,走得匆忙,沒能把忠心於小胡的數千部曲帶來,儘管孟公賞給小胡了我大秦的兩百猛士,卻皆騎卒,恐不能在此回的攻城戰中立下大功。想到此處,末將不覺悵然失落,因是情不由己,嘆息出聲。”

“忠心於小胡的數千部曲”云云,這是且渠元光在吹牛皮。他早年確是掌領過一些且渠部的牧民,但他在且渠部中不是長子,論及在部中的地位,實是不如他的兄長平羅,他能夠指揮得動的且渠部民,男女老弱加在一起,最多的時候也不過一兩千人罷了,又哪裡來的“數千部曲”?他的這個吹牛,無非是爲了擡高他自己的身價,以求能得到蒲秦的重視。

趙興心道:“兩個狗崽子!”

鐵弗匈奴昔在朔方的時候,與定西嚴格說來,雙方非但不是盟友,而且還算是敵人,但此時此刻,趙興卻起了與定西同仇敵愾之氣。

他難以忍住怒火,生怕流露出來,便轉目帳外,望向外頭的蒼穹、豎立於帳前的軍旗。

蒲獾孫笑與且渠元光說道:“督將的部曲雖用不上攻城,然督將不是說你瞭解麴球、北宮越麼?如能在此次的戰中,督將出謀劃策,使我能知於彼,此亦不遜戰功,適配宗女焉知不能?”

元光臉上歡喜,阿諛地說道:“小胡少年之時,就仰慕我大秦上邦的人文風流,棄暗投明,來到我大秦後,孟公、將軍等等諸公,無一不是當世之豪傑,——孟公固已人傑,惜乎畢竟是個唐人,略缺武勇,將軍則不然,文武兼備,當真英偉不凡,反觀小胡,容貌醜陋,舉止粗俗,不瞞將軍,每次拜見將軍,看到將軍的神姿,小胡就甚是自慚形穢。要真能有蒙大王不棄,令小胡得配宗女的那一日,那小胡、那小胡,哎呀,那小胡死了也甘心啊,將軍!”

元光到底是跟着陰師讀過幾年書的,奉承起來,卻是比烏洛逵這粗人強得太多了。

蒲獾孫被他的這通馬屁拍得上下熨帖,笑吟吟地說道:“你可不能死,你要死了,配給你的宗女豈不就便宜了你的弟弟,你空歡喜一場了麼?”

男成很少見到元光這等低三下四的模樣,有點看不下去,本已如坐鍼氈,忽聞蒲獾孫說到了他,臉皮頓時漲得通紅,吃吃地說道:“哪裡、哪裡……”

蒲獾孫問道:“哪裡什麼?”

男成說道:“哪裡輪得到小人!小人上邊還有兄長。”

胡人之俗,兄弟中有人過世之後,剩下的兄弟們,一般由年齡最大的那個來娶死去兄弟的妻子。也就是說,元光若是死了,其妻很大的概率,該是由他與男成的兄長平羅來繼娶。

元光大怒,心道:“這傻子!聽不出蒲獾孫是在說笑麼?還真當老子死了!”卻不好當着蒲獾孫的面衝男成發火,只得將怒氣嚥下。

蒲獾孫哈哈大笑,說道:“你兄弟兩個,一個機靈,一個憨厚,真的是一個阿父生出來的麼?”

元光賠笑說道:“不僅是同一個阿父,還是用一個阿母。如假包換!”

戲謔了元光一句,蒲獾孫不再繼續這個話題,轉開話頭,說道:“元光,你昨天提醒我說,漢中郡的陰洛和梓潼郡的張景威,或許會遣兵來援陰平。我想了一想,你的此慮不是沒有道理。我今早已經遣派斥候,往去東邊打探了。如是果然陰洛、張景威發兵來助麴球,你覺得他們會以何人爲將,發遣的兵馬能有多少?”

元光早就把這兩個問題考慮清楚了,就等着蒲獾孫問他,便即抖擻精神,答道:“陰洛、張景威帳下的軍將,以嚴襲、王舒望兩人爲首。王舒望已經在陰平縣城了,十之八九,他們會派嚴襲爲援兵的主將。漢中、梓潼這一郡半地,總計兵馬五千餘,已有王舒望所率之千人前援襄武縣,而下張景威、陰洛除去鎮戍所需的以外,能用的機動兵力,頂多再能湊出千人。”

“嚴襲,我稍知其名,亦是定西的戰將一員了,不過他若只能帶兵千人的話,倒是不足爲慮。”

且渠元光也是這麼認爲的,他急着立下大功,好能在蒲秦站穩腳,便請纓說道:“小胡敢請向將軍借兵五百,合與小胡本部,明日出營,往去漢中入陰平的路上設寨,爲將軍滅此敵援!”

蒲獾孫沉吟說道:“你麼?”

元光說道:“嚴襲是莘阿瓜的部將,小人與他很熟。此人是有點勇力,但沒有腦子,是個莽夫。小胡自信能夠以智勝之!小胡願立軍令狀,如不能勝,小胡提頭來見將軍!”

蒲獾孫徵求同蹄樑的意見,問道:“同蹄將軍,你覺得呢?”

同蹄樑在蒲秦的諸多大將中,與現屯首陽縣的前軍將軍石首齊名,但與石首以治軍嚴酷出名不同,他治軍以寬,好以利動人心,卻是以狡著稱。

同蹄樑的個子也不高,與且渠元光差不多,他打量了且渠元光幾眼,心道:“這個雜胡爲投我大秦,把他的叔父都給殺了,可謂心黑手辣,而能拿低做小,言辭便利,這跟在蒲公軍中才多久?便就哄得了蒲公的開心,又可稱得上狡詐。兼之他熟悉嚴襲其人,陰洛、張景威若是果真遣嚴襲領兵來援麴球,由他前去阻截,行倒是行,唯他一個外來之將,卻不可由之獨佔阻敵之功。”

於是,同蹄樑說道,“末將以爲且渠督將雖然熟悉敵情,可他畢竟是才撥亂反正過來的,對於我軍的戰士卻不怎麼熟悉,因是,將軍最好是另擇一將爲主,用且渠督將爲輔爲上。”

蒲獾孫問道:“該擇何人爲主將?將軍可有推薦?”

同蹄樑說道:“末將兄子豪平,勇冠三軍,以之敵對嚴襲,定是手到擒來。”

同蹄樑的兄長早亡,留下了一子,名叫豪平,今年才二十出頭的年紀,然而天生勇力,矯捷善行,在蒲秦的軍中大大有名,同蹄樑對他“勇冠三軍”的評價誠然不虛。

蒲獾孫就與且渠元光說道:“那便以豪平爲將,督將爲其偏裨。有豪平部的兵士部曲爲主力,我也就不需再借兵與督將,督將只管帶着你的本部兵馬與豪平共往去阻截漢中敵援。”

且渠元光按住失望,恭敬地應道:“是!”討好地對蒲獾孫、同蹄樑說道,“將軍、同蹄將軍請放心,小胡一定盡心盡力佐助同蹄校尉。”

定下了阻截漢中可能會來的援兵之事,蒲獾孫開始具體部署明天的攻城。

陰平縣位處於白水的北岸,在其城北,不用佈置攻城的部隊,只需遣些騎兵遊弋便可了。

蒲獾孫把主攻的方向選擇了城南,自領主力負責攻打此段城牆;命同蹄樑部攻城西;命趙興、烏洛逵部攻城東。頭前兩天,主要由趙興、烏洛逵部展開進攻。

同蹄豪平、且渠元光兩部,亦於明日出營,前去東邊立寨。

佈置妥當,諸將各自接令。

翌日,豪平、元光自往東行,蒲獾孫等各部三面圍城,對陰平縣的猛攻就此拉開序幕。

第二十三章 莘邇情仁厚 蒲茂降尊號第十六章 施法消恐怯 臨機定對策第五十章 膽壯自作餌 勿延襲敵營第二十八章 張公心非石 阿蜍女郎耶第三十八章 乞活投蒲茂 計破鐵浮屠(中)第三十九章 圍獵神射術 樗蒲擲萬金第十九章 臣前與令旨 爲子削荊棘第五章 秦營獻秘密 季和出對策第十七章 孟朗三計上 還都清君側第三十三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九)第四十一章 兵貴以雜利 人馬先相親第二十三章 喜與喬友壻 宋翩顧家耳第六十六章 朝封建康侯 徐州號單於第二十七章 甲騎向無前 三軍喚吾虎第三十六章 練兵軍爲先 依士治豪強第二十九章 且失徵虜信 鮮少真矛盾第一章 晉見四時宮 道過都督府第二十一章 河北看三人 寢宮問二女第五十七章 八斗傅夫子 小狡莘阿瓜第六章 麴球贈胡將 遣人請道智第三十四章 何人吾可謀 無處不青山第二十八章 黃榮膽大策 王城起風雲(二)第五十一章 笮橋鼓聲動 捷報兩路傳(下)第三十五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三)第二十四章 宋方內外策 氾寬邀兩賓第三十六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四)第三十章 黃榮膽大策 王城起風雲(四)第五章 秦營獻秘密 季和出對策第十五章 二恭忠與奇 孟朗赴河東第三十八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六)第二十七章 桓蒙有奇骨 反間真雄計第二十三章 麴向分撫討 阿瓜片言決第二十三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五)第一章 侃侃析時局 竊竊覬神器第五十四章 三議安西域 朝中爭沙州第五十章 膽壯自作餌 勿延襲敵營第九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三)第二十九章 且失徵虜信 鮮少真矛盾第三十九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七)第二十五章 僧人抗天子 擇官選道智第六十章 天爽征伐時 夏夜花香濃(下)第十七章 唐艾出奇謀 李亮三斫營(中)第五十五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六)第二十一章 河北看三人 寢宮問二女第十九章 宴荔聰明誤 孟朗破朔方(上)第二十一章 俠風非我願 人言不爲下第五十六章 麴碩迎將軍 完成先王願第三十三章 張渾不離朝 龜有上下策第二十二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四)第六十一章 月色萬里同 羣雄各異謀(上)第十三章 牡丹額前綻 志氣胸中展第八章 翻雲真成雨 可敢入都城第二十章 造像耗民力 初悟理政意第二十三章 機敏促約成 魏主囑諸子(中)第一章 元光塊壘積 麴爽奏設州第三十六章 練兵軍爲先 依士治豪強第四十九章 寧遠突圍出 西鎮爭可汗第五章 陳氾明暗謀 莘邇斥門戶第十五章 舉事解怨恨 呂季不辭功第五十六章 太后玉趾訪 將軍恭謹對(上)第十六章 富貴不相忘 球營嚴且整第五十一章 唐艾識孟計 苟雄斬姚國(三)第十二章 援手產成就 從茲覺我存第八章 結姻升身價 求賢引變動第三十六章 練兵軍爲先 依士治豪強第十七章 阿蜍倉皇跳 田舍奴驕狂第二章 禦敵策已備 張韶領兵至(中)第十六章 風流傅耳食 肥己曹睚眥第五章 陳氾明暗謀 莘邇斥門戶第四章 大事不惜身 曹斐意豪然第十二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六)第三章 隴西急如火 太后芳心喜第二章 西海遲方至 酒泉候未來第四十四章 擇將選麴爽 投書謁蒲英第四十章 辦學化胡風 炮肉月下食第三十一章 基業苦不易 逢疑召唐艾第三十二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八)第四十五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六)第三十二章 成都道人唱 宮中天子怒第七章 秦營見呂季 安崇獻虛實第二十九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五)第十三章 失魂阿利羅 安心王太后第二十五章 韜略冠國中 兇狡凌胡部第五十章 氾丹請駐外 鞏高擊西計第八章 季和將其計 宴荔父子議第二十三章 麴向分撫討 阿瓜片言決第三十八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六)第四十二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三)第五十一章 笮橋鼓聲動 捷報兩路傳(下)第八章 羣寓謀前程 錄事揣上意第三章 令狐圖遠謀 虎賁苦不足第十一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五)第五十六章 太后玉趾訪 將軍恭謹對(上)第十二章 平羅忠孝愚 元光計高明第二十四章 機敏促約成 魏主囑諸子(下)第三十三章 張渾不離朝 龜有上下策第二十六章 鹿爲阿瓜得 朝會初交鋒第五十三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四)第六十一章 月色萬里同 羣雄各異謀(上)第三十四章 雖然無所長 名可由行立
第二十三章 莘邇情仁厚 蒲茂降尊號第十六章 施法消恐怯 臨機定對策第五十章 膽壯自作餌 勿延襲敵營第二十八章 張公心非石 阿蜍女郎耶第三十八章 乞活投蒲茂 計破鐵浮屠(中)第三十九章 圍獵神射術 樗蒲擲萬金第十九章 臣前與令旨 爲子削荊棘第五章 秦營獻秘密 季和出對策第十七章 孟朗三計上 還都清君側第三十三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九)第四十一章 兵貴以雜利 人馬先相親第二十三章 喜與喬友壻 宋翩顧家耳第六十六章 朝封建康侯 徐州號單於第二十七章 甲騎向無前 三軍喚吾虎第三十六章 練兵軍爲先 依士治豪強第二十九章 且失徵虜信 鮮少真矛盾第一章 晉見四時宮 道過都督府第二十一章 河北看三人 寢宮問二女第五十七章 八斗傅夫子 小狡莘阿瓜第六章 麴球贈胡將 遣人請道智第三十四章 何人吾可謀 無處不青山第二十八章 黃榮膽大策 王城起風雲(二)第五十一章 笮橋鼓聲動 捷報兩路傳(下)第三十五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三)第二十四章 宋方內外策 氾寬邀兩賓第三十六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四)第三十章 黃榮膽大策 王城起風雲(四)第五章 秦營獻秘密 季和出對策第十五章 二恭忠與奇 孟朗赴河東第三十八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六)第二十七章 桓蒙有奇骨 反間真雄計第二十三章 麴向分撫討 阿瓜片言決第二十三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五)第一章 侃侃析時局 竊竊覬神器第五十四章 三議安西域 朝中爭沙州第五十章 膽壯自作餌 勿延襲敵營第九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三)第二十九章 且失徵虜信 鮮少真矛盾第三十九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七)第二十五章 僧人抗天子 擇官選道智第六十章 天爽征伐時 夏夜花香濃(下)第十七章 唐艾出奇謀 李亮三斫營(中)第五十五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六)第二十一章 河北看三人 寢宮問二女第十九章 宴荔聰明誤 孟朗破朔方(上)第二十一章 俠風非我願 人言不爲下第五十六章 麴碩迎將軍 完成先王願第三十三章 張渾不離朝 龜有上下策第二十二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四)第六十一章 月色萬里同 羣雄各異謀(上)第十三章 牡丹額前綻 志氣胸中展第八章 翻雲真成雨 可敢入都城第二十章 造像耗民力 初悟理政意第二十三章 機敏促約成 魏主囑諸子(中)第一章 元光塊壘積 麴爽奏設州第三十六章 練兵軍爲先 依士治豪強第四十九章 寧遠突圍出 西鎮爭可汗第五章 陳氾明暗謀 莘邇斥門戶第十五章 舉事解怨恨 呂季不辭功第五十六章 太后玉趾訪 將軍恭謹對(上)第十六章 富貴不相忘 球營嚴且整第五十一章 唐艾識孟計 苟雄斬姚國(三)第十二章 援手產成就 從茲覺我存第八章 結姻升身價 求賢引變動第三十六章 練兵軍爲先 依士治豪強第十七章 阿蜍倉皇跳 田舍奴驕狂第二章 禦敵策已備 張韶領兵至(中)第十六章 風流傅耳食 肥己曹睚眥第五章 陳氾明暗謀 莘邇斥門戶第四章 大事不惜身 曹斐意豪然第十二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六)第三章 隴西急如火 太后芳心喜第二章 西海遲方至 酒泉候未來第四十四章 擇將選麴爽 投書謁蒲英第四十章 辦學化胡風 炮肉月下食第三十一章 基業苦不易 逢疑召唐艾第三十二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八)第四十五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六)第三十二章 成都道人唱 宮中天子怒第七章 秦營見呂季 安崇獻虛實第二十九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五)第十三章 失魂阿利羅 安心王太后第二十五章 韜略冠國中 兇狡凌胡部第五十章 氾丹請駐外 鞏高擊西計第八章 季和將其計 宴荔父子議第二十三章 麴向分撫討 阿瓜片言決第三十八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六)第四十二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三)第五十一章 笮橋鼓聲動 捷報兩路傳(下)第八章 羣寓謀前程 錄事揣上意第三章 令狐圖遠謀 虎賁苦不足第十一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五)第五十六章 太后玉趾訪 將軍恭謹對(上)第十二章 平羅忠孝愚 元光計高明第二十四章 機敏促約成 魏主囑諸子(下)第三十三章 張渾不離朝 龜有上下策第二十六章 鹿爲阿瓜得 朝會初交鋒第五十三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四)第六十一章 月色萬里同 羣雄各異謀(上)第三十四章 雖然無所長 名可由行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