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檄召成都見 單騎赴桓營(下)

在桓蒙府中,因被袁子喬和桓蒙賞識,習山圖素來得人禮重,從來沒有這般丟醜的時候,上吐下瀉了整整兩天,雖然說來,這與他自己逞強有關,但到底心中鬱悶不免。

故是,三天後,當莘邇準備停當,出發與他往去成都的時候,路上,儘管莘邇數與他主動交談,習山圖總是不冷不熱。

莘邇亦不介意。

這次去成都,莘邇沒有帶太多的隨從。

不知爲何,也許是成都與重慶同在蜀地的緣故,莘邇想起了他前世時,所聞聽的那句“你們打的越好,我就越安全”,因此,此去成都,他把唐艾、高延曹、羅蕩都留在了劍閣等地。

唐艾在劍閣總攬全局。高延曹進駐到了秦德。羅蕩去守衛葭萌關。至於攻打白水而去的禿髮勃野,莘邇傳了一道檄令給他,如他能夠順利打下白水,便到劍閣與唐艾會合。

隨身所帶的吏屬,唯李亮、魏述、魏鹹三人。

魏述、魏鹹父子兩個,負責統帶擔負護從任務的百數步騎。

出劍閣時,莘邇是與高延曹及其所部同行。

行數十里,到了秦德,高延曹自去城中佈防;莘邇繼續南下。

數日後,抵至梓潼縣。

梓潼已有荊州兵馬入駐,守城的是個校尉,出來迎接莘邇、習山圖等。在梓潼縣住了一晚,好好洗了一下路上的風塵。翌日,一行人啓程接着南行。

梓潼在梓潼水的東岸,渡過梓潼水,行一二百里,是涪縣。渡過涪水,行二三百里,是綿竹。這裡已屬廣漢郡。廣漢郡是蜀地最早的三郡之一,直到前代秦朝中後期,廣漢郡的面積都還很大,那時尚無梓潼郡,梓潼郡被包括在廣漢郡內。廣漢之名,意爲疆域廣闊,達於漢水。不過,現在的廣漢郡已經小了很多。

過綿水南下,經雒縣,過郫水,再行百餘里,接連渡過數條大小的河流,便是成都城了。

單從地圖上看的話,秦德到成都只有四五百里,但沿途多山,道路甚不好行,繞來繞去的,還走了挺長一段的棧道,平地、山道,總計算下來,怕是走了不下近千里的路程。

成都此城,歷史悠久,乃是建於戰國之時。秦國通過金牛道,攻滅了蜀國以後,秦兵滅蜀的主將司馬錯、張儀等遂在此築城。如今成都的市井間,還流傳着一個傳說,據說當年司馬錯、張儀選擇築城地點的過程十分艱難,很久都沒有能選好,後來看到一頭大龜出於江,周行旋走,司馬錯、張儀即遣兵、民隨其跡而築之,城因以立;成都故此又被叫做“龜城”。

現下成都有大小兩城,南城比較大,名爲太城,太,即大也;西城較小,名爲少城。少城只有西、南、北三面城牆,東面的城牆即是太城的西城牆。這大小兩城,都是司馬錯、張儀所築,保存、沿用至今。天下未亂之前,益州刺史的治所在太城,成都內史的治所在少城。

兩城合共方廣七裡,此是司馬錯、張儀按的周禮制度。

到了成都南邊的江外,莘邇遠遠眺望成都城池,但見其城被兩條江水環繞,遠近皆山。

水光山色之間,雄壯的城牆矗立,佔地頗廣的姊妹城中,隱見亭臺樓閣。

莘邇問習山圖,說道:“前聞郝、孟二君言道,桓公大敗蜀兵是在笮橋,未知那座是笮橋?”

習山圖淡淡地說道:“笮橋在成都西,這裡是成都北,於此處是看不到笮橋的。”

“成都太、少二城,桓公所先破者,是何城?”

“少城。”

莘邇點了點頭,不再詢問。

李亮知他定是有所思,因而方纔有此兩問,趁習山圖前頭帶路的空當,他問莘邇,說道:“明公,亮觀公如有所思,可是在設想桓荊州破成都時的情景麼?”

莘邇求賢如渴,李氏是隴西的大族,日後用兵關中,李亮也許能有大用,有心招攬於他,遂對其也不隱瞞,答道:“不錯。”騎在馬上,揚鞭指畫成都左右,“成都北山巒疊起,兩江滔滔,不利駐軍、攻戰;遠望城東,雖平原沃野,然東爲成都太城,此蜀主宮城所在之所,城防必堅。如此,可供選擇攻城的方位,就只有城南或城西了。城南,是太城和少城的銜接處,選此攻城,等於是同時與成都的兩城作戰。換了我是桓公,也會選擇從城西發動進攻。”

李亮順着莘邇馬鞭的揮動,仔細地觀察了一遍成都四邊的形勢,認同莘邇的分析和對攻城方向的選擇,心道:“確如明公所言,成都四面,只有城西,利於攻方。”佩服地說道,“明公真知兵如神!桓荊州與明公可謂英雄所見略同了。”

莘邇哈哈一笑,親熱地叫李亮的小名,謙虛地說道:“苟子,話不能這麼說。桓荊州只憑萬人,便就成就了滅國的大功。這可以說是蓋世功勳了。膽勇、決斷、謀略,皆在我之上。你不能說是桓荊州與我英雄所見略同,至多了,可說一句,我是愚者千慮,稍及智者一得。”

虛名這個東西,莘邇從來就不在乎。

所以,該謙虛的時候,他也從來都不會客氣。

桓蒙仍沒去城中居住,還是在城外的營中。

習山圖帶着莘邇等人,繞城外的江水而走,行約半個時辰,到了荊州兵大軍的營外。

提前有習山圖的從吏馳去稟報,一羣人已在轅門等候。

帶頭的是袁子喬,隨在其側的有四五個文士,兩三個武將。

莘邇一眼就看見了郝盛、孟賀這兩個熟人。

下了馬,莘邇把繮繩交給魏述,習山圖引領他與李亮過去與袁子喬等相見。

不用習山圖介紹,袁子喬亦知,眼前這個英武的青年,肯定就是莘邇了,行揖說道:“下官袁子喬,代表桓公,恭迎將軍大駕。”

桓蒙的官職比莘邇高,實權更非莘邇可比,他當然是不會親迎莘邇的。

袁子喬乃是桓蒙帳下第一得用的心腹,這回伐蜀,他又是當之無愧的首功,桓蒙前數日,已經上表朝中,陳說袁子喬等人的功勞,可以預見,不久以後,待朝廷的封賞下來,一個三品、四品將軍的拔擢,肯定是跑不掉的。

莘邇的徵虜將軍,也是三品。

桓蒙使袁子喬出來迎接莘邇,說實話,已是給足莘邇臉面了。

莘邇滿面笑容,說道:“久仰將軍名聲,今日得見,盛名之下,果無虛士!邇幸甚幸甚!”

袁子喬身旁一人笑道:“吾等皆知徵虜將軍的尊姓,將軍卻是不必自述了。”

李亮皺起眉頭,瞧了這人一眼,因這人是在與莘邇說話,他暫不好插口,便權且不言。

莘邇神色不變,從容笑與此人說道:“君儀態蕭然,神氣不羈,必是江左高士。敢問姓名?”

這人答道:“在下謝執,忝爲桓公帳下司馬。”

李亮嗤笑出聲。

謝執莫名其妙,問他道:“君何以發笑?”

李亮說道:“原來是面壁罵人的謝郎,難怪既見尊者,而言辭無禮。”

謝執的性格放蕩,因其放蕩,所以粗強,年輕的時候,他有過一段故事,一次他被太原王氏族中的一個名士惹惱,怒不可抑,就到此名士家中,肆言極罵,那位王家的名士,生性急躁,然在謝執的辱罵下,卻竟一言不敢發,正色面壁坐而已。此即李亮所言之“面壁罵人”。

這段軼事,李亮是從出使江左歸來的高充那裡聽到的。

卻說時下士人相見,有一種惡俗,便是在寒暄之時,互相以謔罵對方爲風流雅趣,乃至辱及對方的長輩、家妻。此一惡俗,與清談都是脫胎於前代以今,士人們所追求的“自然灑脫”之意境。按說,謝執拿莘邇姓開玩笑,不算過分,可李亮說得也對,莘邇畢竟是尊者,謝執這麼做,是有點過分了。

謝執嘿然,想他謝執,性子發起來,連桓蒙都要被他的強要灌酒給逼的東竄西逃,又豈會肯忍受李亮這句“不自量力”的挖苦?他上下打量李亮,道聲“哎喲”,撩起衣袖,以羽扇點向李亮,睥睨說道:“小眼奴,你是羨慕被我罵的那個王郎麼?莫不是也想找罵?”

李亮的家鄉,唐、戎雜居,民風十分粗野,李亮打小耳濡目染,於罵人此道倒是頗有浸染,他心道:“與君子交,我固彬彬有禮,然要比罵人,我亦不見得會遜於你個老謝!”

不甘示弱,就要接招。

莘邇及時阻止,笑與李亮說道:“不聞‘方外司馬’乎?謝君性情中人,禮法焉是爲謝君所設?”

袁子喬冷眼相看,見兩下罵不起來了,亦出來相勸。

一場風波,告一段落。

入到營中。

袁子喬說道:“桓公入城去了,明天才能回營。今日怕是不能接見將軍。住處已給將軍安排好了,將軍路上辛苦,請先休息一晚。明天桓公回來,下官再來親請將軍。”

莘邇心道:“是真的入城,還是故意冷落我一天?就如千里建議我用酪漿招待習山圖,桓荊州此舉,會不會也是在給我一個下馬威?”心中如此想,面色如常,笑道,“客隨主便。”

袁子喬把莘邇領到給他和從吏、親兵們安排下的住處,問過他有無特殊需求,隨後便與謝執等告辭離去了。

不說莘邇、李亮等人。

只說習山圖,他跟着袁喬等人一道,出了給莘邇等人安排的帳區以後,袁喬叫他歸帳歇息。

習山圖是個文士,去劍閣、回成都,往返一千多裡的長途,翻山越嶺,的確早已疲憊,並適才聞得桓蒙沒有在營中,他就是想要給桓蒙覆命,這會兒也復不成,便就從了袁喬的吩咐。

到了自己住的帳中,稍作梳洗,也不吃飯,習山圖栽倒榻上,即昏昏睡去。

也不知睡了多久,耳邊好像有人在叫他,聲音挺急促。

習山圖勉強從睡夢中掙出,睜開眼睛,朦朦朧朧地看去,瞧見兩個人立在他的榻前。

一個是服侍他的吏卒,另一個似曾相識,有點面熟。

習山圖不想理會他們,無力地揮了揮手,示意他們走開,轉個身,想要接着睡覺。

聽到“噗通”一聲,緊跟着,像是扣頭的聲響,滿是蜀地口音的話語響起:“桓公令小人自裁,乞求主簿救命!”

第二章 禦敵策已備 張韶領兵至(中)第二十八章 石銘十六字 寶掌也好人第三十八章 乞活投蒲茂 計破鐵浮屠(中)第五章 秦營獻秘密 季和出對策第二十四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六)第三章 隴西急如火 太后芳心喜第四十六章 輪戍練兵法 令狐喜事爽第十二章 翁主挽弓射 太后一怒威(上)第三十二章 拓跋意不明 河陰城守弛第二十六章 鹿爲阿瓜得 朝會初交鋒第十八章 英雄重英雄 妙策解國憂第十五章 二恭忠與奇 孟朗赴河東第二十五章 乞勿牽幼弟 還君一公道第二十六章 姑娘柔情暖 司馬不畏寒第五十八章 獻俘禮威嚴 豈可如弄臣第五十五章 檄召成都見 單騎赴桓營(下)第二十七章 黃榮膽大策 王城起風雲(一)第十七章 孟朗三計上 還都清君側第四十九章 子喬獻遺策 魏主東北遁(四)第二十章 瑰麗朱陽殿 太后如神人第二十九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五)第六章 黃榮政鬥才 陳蓀報朝恩第一章 僧誠止募兵 建武督秦州第七章 秦營見呂季 安崇獻虛實第五十九章 良禽擇木棲 亮因駭而安第二十二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四)第十三章 醜事宣天下 院角梅未開第十四章 照瓢描葫蘆 覓得一策來第四章 將勇難當弩 他是因你死第十二章 君長公事重 大力一見故第五章 勃勃志向遠 鐵騎漠中來(中)第五十五章 隴東督七郡 議與武衛盟第三十七章 張金父子免 長齡伉儷情第五十四章 麴球拒秦衆 季和挫爽軍(中)第二十三章 莘邇情仁厚 蒲茂降尊號第五十章 笮橋鼓聲動 捷報兩路傳(上)第四十六章 軍報請援兵 張宋增猜疑第三十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六)第五十三章 請做獅子王 羅什願從行第四十九章 寧遠突圍出 西鎮爭可汗第三十三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一)第三十四章 蒲茂興變革 阿瓜化宋謀第三十七章 有球心亦安 左氏送臥具第二十六章 鹿爲阿瓜得 朝會初交鋒第三十二章 莘邇堪爲敵 宋閎蓄勢撲第二十章 造像耗民力 初悟理政意第二十章 造像耗民力 初悟理政意第十四章 輕騎趁夜東 貧道方外人(中)第一章 梟豺無親情 救子母感恩第四十三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四)第二十一章 俠風非我願 人言不爲下第十七章 唐艾出奇謀 李亮三斫營(中)第十九章 宴荔聰明誤 孟朗破朔方(上)第四十八章 子喬獻遺策 魏主東北遁(三)第六十一章 中正三步走 科考爲常制第一章 禦敵策已備 張韶領兵至(上)第二十九章 揖謝與用法 養士霸王術第二十七章 黃榮膽大策 王城起風雲(一)第三十章 黃榮膽大策 王城起風雲(四)第四十八章 子喬獻遺策 魏主東北遁(三)第三十二章 成都道人唱 宮中天子怒第二章 宴荔滿腹愁 勃勃獻謀策第六十三章 麴侯飲符水 阿恭誠可愛第十二章 羊髦建援麴 宋方策擊朔第四十二章 父子謀仇報 驚聞塢堡破第五十四章 檄召成都見 單騎赴營中(中)第二十九章 黃榮膽大策 王城起風雲(三)第十二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六)第四十七章 夏夷本一脈 相爭在人心第四十四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五)第一章 僧誠止募兵 建武督秦州第五十三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四)第二十六章 麴侯以畫謝 非議大事者第五十七章 盡收西域寶 顯美面子貴第十九章 入宮知天威 少年漸成人第二十七章 千里革人官 萬口往朔方第二十五章 乞勿牽幼弟 還君一公道第六十一章 月色萬里同 羣雄各異謀(上)第三十五章 勃野感君恩 元光生畏懼第二十四章 患難苦雙鴛 勒胡迎都督第二十五章 怒命斬平羅 得令點兵出第三十四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二)第七章 秦營見呂季 安崇獻虛實第二十章 宴荔聰明誤 孟朗破朔方(中)第六十一章 千金市馬骨 公力若不及第三十四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二)第四章 贈君葡萄酒 臨臺閱軍訓第五十五章 麴球拒秦衆 季和挫爽軍(三)第三十章 宋麴逐近利 內史同氾寬第三十四章 氾寬權傾朝 宋方入獄中第三章 隴西急如火 太后芳心喜第十二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六)第三十八章 妃衣不蔽體 苟雄請誅奸第十五章 打通士庶塹 挽袖振夫綱第十四章 照瓢描葫蘆 覓得一策來第六十四章 左氏殿中熱 神愛揮馬鞭第十一章 寶刀贈豪傑 督郵酬解憂第六章 黃榮政鬥才 陳蓀報朝恩第五章 陳氾明暗謀 莘邇斥門戶第五十章 氾丹請駐外 鞏高擊西計
第二章 禦敵策已備 張韶領兵至(中)第二十八章 石銘十六字 寶掌也好人第三十八章 乞活投蒲茂 計破鐵浮屠(中)第五章 秦營獻秘密 季和出對策第二十四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六)第三章 隴西急如火 太后芳心喜第四十六章 輪戍練兵法 令狐喜事爽第十二章 翁主挽弓射 太后一怒威(上)第三十二章 拓跋意不明 河陰城守弛第二十六章 鹿爲阿瓜得 朝會初交鋒第十八章 英雄重英雄 妙策解國憂第十五章 二恭忠與奇 孟朗赴河東第二十五章 乞勿牽幼弟 還君一公道第二十六章 姑娘柔情暖 司馬不畏寒第五十八章 獻俘禮威嚴 豈可如弄臣第五十五章 檄召成都見 單騎赴桓營(下)第二十七章 黃榮膽大策 王城起風雲(一)第十七章 孟朗三計上 還都清君側第四十九章 子喬獻遺策 魏主東北遁(四)第二十章 瑰麗朱陽殿 太后如神人第二十九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五)第六章 黃榮政鬥才 陳蓀報朝恩第一章 僧誠止募兵 建武督秦州第七章 秦營見呂季 安崇獻虛實第五十九章 良禽擇木棲 亮因駭而安第二十二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四)第十三章 醜事宣天下 院角梅未開第十四章 照瓢描葫蘆 覓得一策來第四章 將勇難當弩 他是因你死第十二章 君長公事重 大力一見故第五章 勃勃志向遠 鐵騎漠中來(中)第五十五章 隴東督七郡 議與武衛盟第三十七章 張金父子免 長齡伉儷情第五十四章 麴球拒秦衆 季和挫爽軍(中)第二十三章 莘邇情仁厚 蒲茂降尊號第五十章 笮橋鼓聲動 捷報兩路傳(上)第四十六章 軍報請援兵 張宋增猜疑第三十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六)第五十三章 請做獅子王 羅什願從行第四十九章 寧遠突圍出 西鎮爭可汗第三十三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一)第三十四章 蒲茂興變革 阿瓜化宋謀第三十七章 有球心亦安 左氏送臥具第二十六章 鹿爲阿瓜得 朝會初交鋒第三十二章 莘邇堪爲敵 宋閎蓄勢撲第二十章 造像耗民力 初悟理政意第二十章 造像耗民力 初悟理政意第十四章 輕騎趁夜東 貧道方外人(中)第一章 梟豺無親情 救子母感恩第四十三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四)第二十一章 俠風非我願 人言不爲下第十七章 唐艾出奇謀 李亮三斫營(中)第十九章 宴荔聰明誤 孟朗破朔方(上)第四十八章 子喬獻遺策 魏主東北遁(三)第六十一章 中正三步走 科考爲常制第一章 禦敵策已備 張韶領兵至(上)第二十九章 揖謝與用法 養士霸王術第二十七章 黃榮膽大策 王城起風雲(一)第三十章 黃榮膽大策 王城起風雲(四)第四十八章 子喬獻遺策 魏主東北遁(三)第三十二章 成都道人唱 宮中天子怒第二章 宴荔滿腹愁 勃勃獻謀策第六十三章 麴侯飲符水 阿恭誠可愛第十二章 羊髦建援麴 宋方策擊朔第四十二章 父子謀仇報 驚聞塢堡破第五十四章 檄召成都見 單騎赴營中(中)第二十九章 黃榮膽大策 王城起風雲(三)第十二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六)第四十七章 夏夷本一脈 相爭在人心第四十四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五)第一章 僧誠止募兵 建武督秦州第五十三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四)第二十六章 麴侯以畫謝 非議大事者第五十七章 盡收西域寶 顯美面子貴第十九章 入宮知天威 少年漸成人第二十七章 千里革人官 萬口往朔方第二十五章 乞勿牽幼弟 還君一公道第六十一章 月色萬里同 羣雄各異謀(上)第三十五章 勃野感君恩 元光生畏懼第二十四章 患難苦雙鴛 勒胡迎都督第二十五章 怒命斬平羅 得令點兵出第三十四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二)第七章 秦營見呂季 安崇獻虛實第二十章 宴荔聰明誤 孟朗破朔方(中)第六十一章 千金市馬骨 公力若不及第三十四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二)第四章 贈君葡萄酒 臨臺閱軍訓第五十五章 麴球拒秦衆 季和挫爽軍(三)第三十章 宋麴逐近利 內史同氾寬第三十四章 氾寬權傾朝 宋方入獄中第三章 隴西急如火 太后芳心喜第十二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六)第三十八章 妃衣不蔽體 苟雄請誅奸第十五章 打通士庶塹 挽袖振夫綱第十四章 照瓢描葫蘆 覓得一策來第六十四章 左氏殿中熱 神愛揮馬鞭第十一章 寶刀贈豪傑 督郵酬解憂第六章 黃榮政鬥才 陳蓀報朝恩第五章 陳氾明暗謀 莘邇斥門戶第五十章 氾丹請駐外 鞏高擊西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