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西海遲方至 酒泉候未來

從定西國的王都谷陰向西北,入張掖郡,沿弱水溯流,行約六百里,便是建康郡。

建康不是隴州舊有,而是定西國於三十餘年前,爲安頓流民,分酒泉郡的表氏、會水和樂涫(guan)三縣新置的。換言之,此郡是個僑郡。郡中的居民既有土著,也有大量的僑民、寓士。

樂涫爲其郡治。

春雨綿綿,下了兩天了。

這日,樂涫城的西城樓上,有十餘人或坐或立,圍看二人對弈。

對弈的兩個人各據獨榻,皆高冠章服,冠爲二樑的進賢冠,佩帶青綬,是二千石的裝束。

此兩人一個是西海郡的太守杜亞,另一個正是莘邇。

擺放在兩榻間的十九線棋盤上,此時白子絕對佔優,如十面埋伏,黑子衝突難出,已無生機。莘邇觀局良久,棄下了手中的黑子,笑道:“我認輸了。”

杜亞微笑說道:“手談,小技耳。我也不精此道,此局得勝,僥倖而已。”

坐在莘邇身側的一個年輕人不以爲然,反駁說道:“弈者,藝也,怎能稱是小技呢?”指點江山似的,拿模作樣地評點說道,“杜府君太過自謙。我觀君棋藝,差可通幽,雖不能稱尊於隴,亦一方雄豪了。”轉顧莘邇,接着說道,“明公的棋藝未免差勁,守拙①罷了,遠非杜府君的敵手。”

評點的這人面皮白淨,素幘鶴氅,儀表瀟灑,名叫張道將,是莘邇現下的屬官,然而於言辭上卻很直接,當着這麼多人,半點不給他面子。

觀棋的諸人多服官衣,冠帶裙履,印綬荷囊,腰劍齊備;亦有如張道將這般自詡風流,綸巾常服,執手版而已的。他們都是莘邇和杜亞的屬官。聞得張道將對莘邇棋藝所作的不客氣評價,莘邇屬官中,兩三人露出不愉的表情。

莘邇不會下棋,能與杜亞對上兩招,還是從記憶裡扒揀出來的棋路,聞言倒沒惱怒,笑道:“身已入品了麼?”頗有點唾面自乾的意味。

守拙固是最低的第九品,可仍有大批的棋手不能定品的。名入九品,總比品外的要強。當然,這個名入九品,只是私下談論時的話,真正定品是需要經過大規模的比賽的。

莘邇穿好絲履,下到地上,踱步到樓欄杆前。

樂涫城的城牆高四五丈,樓又有兩丈多高,憑欄遠眺,可見十餘里外的景象。

細雨淅淅,郊野草木蔥蘢。

寬闊的官道由西城門向前延伸。時有披蓑衣的百姓出入城中。將到視線的盡頭,道北矗着座塢堡。道路的南邊,三四里處爲一條從弱水引出的溝渠,過城南而止,澄碧如帶。沿渠的農田中,不少農人或徒附們在勞作。極目望向南邊,祁連山巍峨連綿。

到這座城已經快兩個月了。

那日攻下王都後,郭奣指使宮城裡的信徒殺掉令狐邕,意欲借獻邕屍體的機會,再刺死令狐奉,然後收“漁翁之利”,不料反被已有防備的令狐奉搶先殺掉。

令狐奉麾軍進城,除少數外,朝中的文武大臣悉數降迎,當晚就擁戴他作了新的定西王。

接下來,與令狐邕當初的作爲近似,令狐奉亦是殺戮不臣,不過沒有令狐邕殺得那麼厲害。

隨之,令狐奉封賞功臣,如他的承諾,給了曹斐中領軍一職,表拜麴碩爲侯。傅喬、賈珍各有擢用。到了莘邇這裡,他給莘邇了兩個選擇,是願在朝任大都督府長史,抑或出鎮外郡?

大都督者,是令狐氏自領的一個官職。

令狐氏雖然稱王,然爲凝聚隴地的士民心,一直以來仍奉唐爲主,所以稱王以後,爲不使“定西王”徒有王爵虛名,又自領了好幾個官銜,全稱是:使持節、太尉、大都督、隴州牧、護羌校尉、定西王。分別通過這幾個官銜掌領隴地的賞罰、軍、政、撫諸夷等各項權力。

此數個頭銜中,最重要的是大都督和隴州牧,一個管軍,一個管政。

大都督府的最高長官是定西王本人,次爲左右長史,再次爲左右司馬,再次爲諮議參軍及諸曹掾屬等。

左右長史和左右司馬這四個職位,依照朝廷官制的話,都督府實際上只能各設一員,但令狐氏仍稱唐臣,只是爲了不致引起士民的反彈,以對抗外敵罷了,其起居儀仗,已與帝室相近;所置的百官僚屬也久以超出了法定置吏的範疇,多依仿中央,只是微改其名,或增其員,其大都督府的長史、司馬就是如此。

左右兩個長史,左長史主管全府庶務,併兼管駐紮在王都的“中兵”事務;右長史則主要負責王都外的“外兵”事務。一中一外,也是爲避免某人權柄過重。

都督府長史,品級不高,權力很重,雖不掌兵,整個定西國所有軍隊的後勤、兵額、訓練、部署、調動、軍官的升遷貶黜等等,卻盡歸其管,並且是定西王的直接下屬,常從左右,參預軍機,可謂親信重臣。

莘邇經過考慮,沒有選擇這個職務。

出於兩個緣故。

首先,在他看來,都督府的權責,似乎類近於後世軍委許多部門的綜合體,不管前生今世,他都沒有這方面的經驗。沒有經驗,如果強要去做,做的還是“長吏”的話,只能兩個結果,或者被下屬架空,或者因爲沒把事辦好,被令狐奉處罰。

令狐奉絕非仁主,而長史此任又是如此重要,一旦不能讓他滿意,後果可想。

其次,目睹過令狐奉種種的權術手段和殺伐殘酷,莘邇打本心來說,也實在想離他遠點。

所以,他選擇了後者,懇切地請求,他願意像麴碩一樣,爲令狐奉出鎮地方,以安王都,——麴碩在被表拜爲侯後,很快就返回了唐興,依舊坐鎮州東,以防秦國趁亂來攻。

令狐奉即任命他爲鷹揚將軍,假節,督西海、酒泉、建康三郡諸軍事,兼建康太守,加從事中郎。給其步騎三千。因爲見令狐樂對他的外任戀戀不捨,又使他領了世子友的官兒。

莘邇原只是令狐奉富平公國的侍郎,九品職,鷹揚將軍和太守俱是五品,比麴碩的本官鎮東將軍也只低了兩級,一下擢升四等,火箭般的速度了,“超遷”不足以形容。

這且罷了,重要的是給了他“假節”、“督三郡軍事”的權力。

本朝以來,盛行給出徵或出鎮在外的將帥加官“都督”的制度。

都督分三類,“都督諸軍”爲上,“臨諸軍”次之,“督諸軍”爲下。

麴碩是“都督隴東諸郡軍事”,爲三類中的最高者;莘邇此前沒有單獨掌過兵,資歷太淺,“都督”是沒可能的,但能得一個“督”已是可見令狐奉對他的重用了。

“假節”,節指符節,代表主君,是權力的象徵。給將帥們節亦本朝慣例之一,按照權力大小也大致可分爲三等,“使持節”爲上,“持節”次之,“假節”爲下。“使持節”得殺二千石以下;“持節”殺無官位人,若軍事,得與使持節同;“假節”唯軍事得殺犯軍令者。

可以說,“督”和“假節”比莘邇的本官鷹揚將軍,及兼的建康太守的權力要重得多,有了此二頭銜,莘邇就可以像麴碩一般,除了管領本部軍馬外,對建康、西海、酒泉三郡但凡與軍事有關的事務亦有了管轄權。

至於從事中郎,是個表示恩寵的加官。此職是主君的近臣,凡有此官者,可出入王宮,理論上能對朝廷的政務提出建議。世子友,是世子府的官職之一。

林林總總,莘邇目前的任官不少。

看起來挺威風,在建康郡的這兩個月,莘邇卻深覺束手束腳,彷彿陷到了泥淖中,怎麼都不痛快。乃至有時他會想,尚不如在澤邊時過的舒坦。

就比如那個張道將,是莘邇到郡上任後,親自從本地冠族裡闢除的,任了其作郡府主簿。可這個傢伙仗着家族的勢力,明明是個屬官,總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樣,從他適才對莘邇棋藝的評價之語,就可看出他毫無尊重上官的覺悟。

莘邇非小肚雞腸的人,乞大力戰場上不救他,戰後還說瞎話,莘邇不也沒收拾他,連戳穿他都沒有麼?因是,下屬眼高於頂,也不太要緊,勉強尚無所謂。可問題是,不止一個張道將,本地士紳不論,僅得他闢用在郡府的士人中,便有少半皆是此類的,這就讓人很不舒服了。

屬下不聽話,歸他節制的西海、酒泉兩郡文武也不怎麼配合。

因爲軍務的事情,莘邇分給兩郡去文,請兩郡的太守來建康郡商議,杜亞遲遲方至,而酒泉郡的太守氾(fan)丹卻至今未到。今天得了氾丹屬僚的傳信,說氾丹約在上午可達樂涫,莘邇就請了杜亞同來迎接他。眼看快中午了,倚欄眺望,氾丹的蹤影仍未見到。

——

①,通幽、守拙:近代以來,圍棋早非小技,越來越得到士大夫們的推崇,風行宇內。尤其本朝,“天下唯有文藝棋書”,圍棋與文學、玄釋義理、書法等類已然並駕齊驅了。

棋手的水平高低,原是沒有明確的等級規定的,本朝初年始給弈者定品,按其棋力,借用“九品中正”的九品之名,也將之分成九品,通幽是第四品,守拙是第九品。

第三十六章 未午城已克 武都傳捷報(下)第三十六章 張曇上劾書 宋閎辭內史第十二章 援手產成就 從茲覺我存第二十九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五)第二十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中)第二十六章 朝廷拜徵虜 荊州欲伐蜀第三章 令狐圖遠謀 虎賁苦不足第二十六章 姑娘柔情暖 司馬不畏寒第三十四章 蒲茂興變革 阿瓜化宋謀第十三章 傅喬倉皇至 禿連狼狽回第四十九章 唐艾識孟計 苟雄斬姚國(上)第十二章 羊髦建援麴 宋方策擊朔第二十章 造像耗民力 初悟理政意第四十四章 結拜一兄弟 魏家兩虎臣第二十章 宋方無法殺 王令不可說第六十四章 左氏殿中熱 神愛揮馬鞭第五十三章 檄召成都見 單騎赴營中(上)第二十二章 難論孟功過 姬韋應召到第十九章 宴荔聰明誤 孟朗破朔方(上)第九章 一讓苟將軍 求援拓跋部第十章 天命豈在暴 唬人好神術第十章 阿瓜眼界小 馳馬將軍府第二十五章 怒命斬平羅 得令點兵出第三十九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七)第三十章 曹羅共戰將 蛇龍並無存第四十一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中)第六章 黃榮政鬥才 陳蓀報朝恩第十章 阿瓜眼界小 馳馬將軍府第五十五章 洲上敕勒歌 堂中哄人言第三章 莘左感伶仃 肉食一丘貉第四十四章 西出玉門關 龜茲有寶貝第五十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上)第十章 阿瓜胸懷暖 輔國果善謀第十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四)第九章 果然是肥差 焉爲短視徒第十五章 輕騎趁夜東 貧道方外人(下)第五十三章 麴球拒秦衆 季和挫爽軍(上)第十三章 功名急切立 把酒問青天第十一章 寶刀贈豪傑 督郵酬解憂第三十四章 五日朔方下 殺一無名卒第二十八章 土寓大有別 君率殘相近第四十三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十一)第二十六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中)第十九章 元光秘事發 平羅成關鍵第二十二章 難論孟功過 姬韋應召到第二十八章 禿連五金餅 黃榮第一計第六十章 佳人難再求 長路漫漫險第四十八章 麴爽大出兵 馬糞薰元光第五章 陳氾明暗謀 莘邇斥門戶第十五章 曼歌小解憂 元光謀已動第五章 勃勃志向遠 鐵騎漠中來(中)第六章 黃榮獻毒策 宋翩索厚賞第二十一章 傅喬典書令 雲光如妝容第六十章 入宮稟五事 朝會上諸策第四十三章 王成策取冀 唐艾議攻冉(下)第四章 擢遷左長史 忠臣唯阿瓜第八章 季和將其計 宴荔父子議第二十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中)第九章 塞外江南地 寒冬賣炭翁第二章 西海遲方至 酒泉候未來第二十七章 千里革人官 萬口往朔方第三十三章 飛黃騰踏去 美人嫁醜夫第十三章 醜事宣天下 院角梅未開第三十三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一)第十七章 巧婦不需米 辛苦治部曲第五十二章 唐艾識孟計 苟雄斬姚國(四)第三十九章 乞活投蒲茂 計破鐵浮屠(下)第十章 元光非池物 景桓再獻策第四十一章 王成策取冀 唐艾議攻冉(上)第四十八章 麴爽大出兵 馬糞薰元光第十四章 修史爲今鑑 考功利數得第三十三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九)第六十四章 左氏殿中熱 神愛揮馬鞭第三十二章 成都道人唱 宮中天子怒第十七章 安崇護軍商 健兒授舒望第三十章 曹羅共戰將 蛇龍並無存第七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上)第四十二章 唐艾述西域 莘邇箭雙鵰第十八章 唐艾出奇謀 李亮三斫營(下)第五十一章 胡兵攻勢急 莘邇穩如山第二章 西海遲方至 酒泉候未來第十五章 二恭忠與奇 孟朗赴河東第三十九章 圍獵神射術 樗蒲擲萬金第四十九章 烏孫大援兵 寶刀名誅夷第六十章 氾寬坐收利 莘邇一言怒第二十二章 難論孟功過 姬韋應召到第九章 一讓苟將軍 求援拓跋部第二十一章 傅喬典書令 雲光如妝容第七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上)第四十章 秦與唐並立 孟朗繪藍圖第五十六章 北擄大獲歸 曹斐急信來第四章 擢遷左長史 忠臣唯阿瓜第八章 季和將其計 宴荔父子議第二十六章 朝廷拜徵虜 荊州欲伐蜀第六十章 入宮稟五事 朝會上諸策第六十章 入宮稟五事 朝會上諸策第三十三章 飛黃騰踏去 美人嫁醜夫第五十九章 良禽擇木棲 亮因駭而安第四章 大事不惜身 曹斐意豪然第十五章 鬥毆督座前 寶掌哼哼然
第三十六章 未午城已克 武都傳捷報(下)第三十六章 張曇上劾書 宋閎辭內史第十二章 援手產成就 從茲覺我存第二十九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五)第二十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中)第二十六章 朝廷拜徵虜 荊州欲伐蜀第三章 令狐圖遠謀 虎賁苦不足第二十六章 姑娘柔情暖 司馬不畏寒第三十四章 蒲茂興變革 阿瓜化宋謀第十三章 傅喬倉皇至 禿連狼狽回第四十九章 唐艾識孟計 苟雄斬姚國(上)第十二章 羊髦建援麴 宋方策擊朔第二十章 造像耗民力 初悟理政意第四十四章 結拜一兄弟 魏家兩虎臣第二十章 宋方無法殺 王令不可說第六十四章 左氏殿中熱 神愛揮馬鞭第五十三章 檄召成都見 單騎赴營中(上)第二十二章 難論孟功過 姬韋應召到第十九章 宴荔聰明誤 孟朗破朔方(上)第九章 一讓苟將軍 求援拓跋部第十章 天命豈在暴 唬人好神術第十章 阿瓜眼界小 馳馬將軍府第二十五章 怒命斬平羅 得令點兵出第三十九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七)第三十章 曹羅共戰將 蛇龍並無存第四十一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中)第六章 黃榮政鬥才 陳蓀報朝恩第十章 阿瓜眼界小 馳馬將軍府第五十五章 洲上敕勒歌 堂中哄人言第三章 莘左感伶仃 肉食一丘貉第四十四章 西出玉門關 龜茲有寶貝第五十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上)第十章 阿瓜胸懷暖 輔國果善謀第十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四)第九章 果然是肥差 焉爲短視徒第十五章 輕騎趁夜東 貧道方外人(下)第五十三章 麴球拒秦衆 季和挫爽軍(上)第十三章 功名急切立 把酒問青天第十一章 寶刀贈豪傑 督郵酬解憂第三十四章 五日朔方下 殺一無名卒第二十八章 土寓大有別 君率殘相近第四十三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十一)第二十六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中)第十九章 元光秘事發 平羅成關鍵第二十二章 難論孟功過 姬韋應召到第二十八章 禿連五金餅 黃榮第一計第六十章 佳人難再求 長路漫漫險第四十八章 麴爽大出兵 馬糞薰元光第五章 陳氾明暗謀 莘邇斥門戶第十五章 曼歌小解憂 元光謀已動第五章 勃勃志向遠 鐵騎漠中來(中)第六章 黃榮獻毒策 宋翩索厚賞第二十一章 傅喬典書令 雲光如妝容第六十章 入宮稟五事 朝會上諸策第四十三章 王成策取冀 唐艾議攻冉(下)第四章 擢遷左長史 忠臣唯阿瓜第八章 季和將其計 宴荔父子議第二十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中)第九章 塞外江南地 寒冬賣炭翁第二章 西海遲方至 酒泉候未來第二十七章 千里革人官 萬口往朔方第三十三章 飛黃騰踏去 美人嫁醜夫第十三章 醜事宣天下 院角梅未開第三十三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一)第十七章 巧婦不需米 辛苦治部曲第五十二章 唐艾識孟計 苟雄斬姚國(四)第三十九章 乞活投蒲茂 計破鐵浮屠(下)第十章 元光非池物 景桓再獻策第四十一章 王成策取冀 唐艾議攻冉(上)第四十八章 麴爽大出兵 馬糞薰元光第十四章 修史爲今鑑 考功利數得第三十三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九)第六十四章 左氏殿中熱 神愛揮馬鞭第三十二章 成都道人唱 宮中天子怒第十七章 安崇護軍商 健兒授舒望第三十章 曹羅共戰將 蛇龍並無存第七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上)第四十二章 唐艾述西域 莘邇箭雙鵰第十八章 唐艾出奇謀 李亮三斫營(下)第五十一章 胡兵攻勢急 莘邇穩如山第二章 西海遲方至 酒泉候未來第十五章 二恭忠與奇 孟朗赴河東第三十九章 圍獵神射術 樗蒲擲萬金第四十九章 烏孫大援兵 寶刀名誅夷第六十章 氾寬坐收利 莘邇一言怒第二十二章 難論孟功過 姬韋應召到第九章 一讓苟將軍 求援拓跋部第二十一章 傅喬典書令 雲光如妝容第七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上)第四十章 秦與唐並立 孟朗繪藍圖第五十六章 北擄大獲歸 曹斐急信來第四章 擢遷左長史 忠臣唯阿瓜第八章 季和將其計 宴荔父子議第二十六章 朝廷拜徵虜 荊州欲伐蜀第六十章 入宮稟五事 朝會上諸策第六十章 入宮稟五事 朝會上諸策第三十三章 飛黃騰踏去 美人嫁醜夫第五十九章 良禽擇木棲 亮因駭而安第四章 大事不惜身 曹斐意豪然第十五章 鬥毆督座前 寶掌哼哼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