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曹羅共戰將 蛇龍並無存

莘邇由帳中出來,對候在外頭的蘭寶掌說道:“本待請主上見見你,但主上正與麴都督等將校議論軍事,改日再說罷。”

沒讓蘭寶掌見着令狐奉,羊馬不足爲謝,不能空口白話,只說留待日後,莘邇想了下,摘下坐馬的鞍及鞍襖,贈送給他,權先充個意思。

坐騎、馬鞍和障泥都是戰利品,令狐奉昨天才賞賜給他的。坐騎得留着,馬鞍和障泥應是郭白駒軍中某個上將的用品,鞍飾華貴,繡了鶻鳥飛翔的圖案,鞍襖系彩錦製成,五色斑斕。

前贈長槊,今送鞍與鞍襖,皆中蘭寶掌的喜好,他沒有推辭,開心地接受了,並立刻就換用上了,同時辭別莘邇,迫不及待地要回去部中,給部民炫耀。

他裘袍皮袴,髒兮兮的,與鞍、襖的華貴甚不相配,觀其離去的身影,不似主人,如個牽馬的胡奴。侍衛大率帳的甲士和胡人勇士們大多竊笑。

莘邇心道:“彼輩不識義士!”

在他看來,不是蘭寶掌配不上鞍、襖,而是鞍、襖配不上蘭寶掌。

拿着令狐奉給的兵符,莘邇由降卒營中領出五百步騎,從大率帳所在的賀幹部起,一個部、一個部地排過去,把各部的羊馬牛駝併攏作堆;又將仍被拘聚於赤婁丹部的胡牧親屬們按照本屬,編成了五個營。將畜類、家屬的數目登記在簿,給家屬們制訂花名冊。

近午時,劉壯、劉樂送飯過來。

“軍中做得有飯,我吃些就行了,何必大老遠的送來。”

“當兵的會做什麼飯。”

莘邇打開飯盒,一碗粟米粥,三個菜,兩個胡餅,一碟醬。飯盒的五個格子放得滿滿堂堂。粥、菜、醬的食材均來自繳獲。飯菜的香味撲鼻,莘邇食指大動。

吃了幾個月的酪漿、羊肉,忽見唐人日常飲食風味的飯菜,莘邇直如見到親人。說起來,這是他來到此世後,嚴格意義上吃的第一頓符合口味的飯了。風捲殘雲,吃了個乾乾淨淨。

劉樂跪侍於側,等他吃完,奉上齒木與椀水。

齒木形狀如小木片,類同牙籤,而用法不同,用法是,嚼碎木端,以屑反覆摩擦牙縫、牙齦,除畢食渣後,用餘下的齒木刮淨舌頭,最後清水漱口。

莘邇已經學會使用此物了,齒木上帶着劉樂的手溫,放入口內,覺有脂馨。

劉樂此前從未化妝,近幾次見她,頰、脣紅潤。莘邇心道:“哪裡來的胭脂?夫人給她的麼?”她兩人成日在一起,只能是左氏教她的。

“大家,爲何要讓他們排隊?”

劉樂問的是胡牧的親屬,於不遠處,甲士們強迫他們排成七八個隊列,按人頭登記。

莘邇含糊答道:“他們給主上立下了功勞,主上要帶他們回王都。”令狐奉意將胡牧納爲士籍的事情,現在不能說,一旦被胡牧知曉,定然逃散。

劉樂“哦”了聲,問道:“大家,阿醜昨晚生病了麼?”

“什麼?”

“昨晚大家酒後歸帳時,奴正好在夫人帳中。大家打仗遇了險,爺爺沒給奴細說,只說大家沒有負傷,奴與夫人不知詳情,擔心得不得了,聽見大家回來,夫人就叫奴去問候。奴在帳外呼阿醜,沒得她迴應,聞帳內隱約的聲音,她很難受的樣子。”

莘邇尷尬地不知何以自處,遂丟掉木齒,以袖掩面,舉水漱口,卻見劉樂一雙大眼看着自己,顯是不得回答不肯罷休,只好說道:“多虧了你的兩當,我安然無恙。”對咳嗽不止的劉壯說道,“劉翁,我得儘快把主上給的差事辦完,你們回去吧。明天咱們便去王都,你打好準備。”

劉壯咳了半天,打斷不了劉樂,一把拽起她,氣道:“大家忙得很,哪兒有空聽你瞎說!你亂問個什麼!”不給劉樂再說話的機會,拖住她就走。

莘邇長出了口氣,哭笑不得,心道:“不料隔牆有耳!”往編造花名冊的地方去,走了沒兩步,猛然想起一事,腳下打絆,險些摔倒,想道,“糟糕!不知她與夫人說了沒有?”

說也罷,不說也罷,反正等回到王都,與左氏應就會很少再有見面的機會,也就無所謂了。

回想起左氏蔥指纖纖,爲自己換藥的溫柔;氈下那三個甘甜的小紅果;從王都回來兩人相見,左氏充滿喜悅的眼睛,不知爲何,思及以後或將與她難再常見,莘邇覺到了點異樣的感觸。

從澤邊出發,數萬步騎,加上胡牧們,行了三天,離出漠不遠了。

令狐奉問過莘邇與郭奣相約的暗號,遣人先往谷陰去,通知郭奣,五天後裡應外合,攻打王都。

郭奣接訊,大喜,召集信徒中的骨幹,唐人、西域胡皆有,共四五十人,對他們講了自家的謀劃。信徒們盡皆願從。

聚會散了,入夜,三四騎從城中悄悄馳出,奔往北邊,第二天傍晚,遇到了令狐奉的部隊。

莘邇代表令狐奉接見他們。聽完來人講的“緊急軍情”,莘邇懷着“不自量力”的評價,將事情轉告給了令狐奉。

令狐奉笑道:“小小螞蟻,也欲吞象麼?我只知這廝神神叨叨,不意妄心至此。”些許小事,不足爲慮。他甚至懶得爲此接見那幾個來人,稍微作了點佈置,便就丟到一旁了。

出漠沿河南下,一路景緻,皆是莘邇前時見過。

唯上次所見時,他單人獨騎,前途猶且陰暗;這次卻是步騎數萬,旗幟盛大,功成在望了。

第四天午後,到了谷陰城外。

令狐邕已然得訊,四座城池,城門緊閉,城牆上俱是負甲荷乾的將士。

令狐奉率百餘甲騎,引麴碩、曹斐、莘邇、賈珍等七八人近至城外,手搭涼棚,觀望多時,說道:“狗崽子嚇破膽了。既不敢遣兵伏截我部,今守軍悉在城內,外邊又無一卒,豈不聞守城先守野麼?克此必矣!”嘆道,“如此愚笨的蠢貨,居然是我的侄子?”痛心疾首,卻非痛惜令狐邕的“愚笨”,而是深以竟曾被“蠢貨”逼得狼狽鼠竄爲恥。

對他這話的後半段,麴碩等不好表態;然而對他的前半段話,諸人均是沙場老將,皆以爲然。

令狐奉顧召莘邇、賈珍近前,遙指東、西苑城,說道:“阿瓜,明晨開戰前,你領你督下與老曹督下的胡牧,守在此二城外,斷其出救之路。”

莘邇應諾。

令狐奉又指向北城和中城間,說道:“子明,你引你與賀昌興的督下,馳射此二城間,斷其來往。”

賈珍應諾。

令狐奉對曹斐說道:“我給你三百精甲,看你與羅虎誰能爲我先登。先登者,百金。”

羅虎就是那日破邕軍步卒小陣、殺其部司馬之人,虎是他的小名,他大名叫蕩,字子任,是麴碩帳下有名的戰將。他這時也在跟從的諸人中,瞥了眼曹斐,便轉開臉去,沒有說話。

曹斐怒道:“你瞅啥?”

羅蕩徐徐答道:“我瞅情義校尉。”

曹斐沒想到他會誇自己,呆道:“我哪裡情義了?”

“讓百金於我,豈不情義?”

曹斐撥馬,挺槊來鬥。羅蕩是步將,騎戰非其長,跳下馬,拔刀格擋。

麴碩趕忙喝止。令狐奉親把他倆分開,一邊按住一手,心道:“二將爭強,鷹犬可用也!”哈哈笑道,“你兩個共爲我軍中戰將,存住力氣,待攻城時候再用。”

轉回軍中,令狐奉叫宰羊燒肉,大飽兵士,然後令諸部休整。

次日凌晨。

中軍的鼓聲擂響,三通未畢,將校們已然齊集。令狐奉分別給他們下達了具體的作戰命令。將校們領命,繼而各歸本部,樹立本部軍旗,聚兵列隊,準備奔赴戰區。

各部聚集好,出營將戰的時候,天微微亮了。

莘邇、賈珍兩部先出。

兩部俱有胡騎四千餘,莘邇略作巡視,便統帶他們從主營出來,馳向東、西苑城。賈珍亦帶着另兩部胡騎前往北、中城間。

令狐奉已經偵知令狐邕在王宮,也就是被北城包含在內的南城裡邊,擒賊擒王,故此他的作戰部署是主攻北城。

野戰是騎兵的天下,攻城則是步卒的主場,他把騎兵佈置在北城的外圍,尤其是北、西兩面,作策應和堵截,把步卒則全部佈置在了地勢開闊的東面,由此發起進攻。

晨風寒冷,莘邇在鎧甲外穿了件黑袍。本朝火德,尚赤,他本想穿紅袍的,卻被阿醜勸止,說太顯眼了。說得有理。戰場險境,一次就夠了,莘邇可不想再來一次,便改穿了此衣。

西苑城的住民少,分了千餘騎去。

莘邇自領餘下的胡騎們來到東苑城,令道:“散開了圍住,不許有人出來。”

命禿連樊選了百數大嗓門、會唐話的胡牧,繞城奔行,向城內宣告:郭白駒、索重兵敗,富平公今攻王都,只殺昏主,城內人只要不出來,便可無事。

郭白駒、索重兵敗的事情,東、西苑城的百姓已經聽說;現下圍攻北城的兵士中,不少是他們的家人,因此,城中儘管騷動,然而沒有人出來救援北城。有兩個忠心的官員,打算組織人手出援,尚未集結起幾個人,即反而被居民殺掉了。

兩城既然無事,莘邇有了餘暇觀戰。他登到高處,遠望之。

遙見北城外,步卒的調動部署已經完成,聽不清鼓聲,可以聽到將士們的嘈雜聲。

降卒的步卒不到四千,麴部的步卒也不到四千,兩下共計七千餘人,朝向東城門,組成了四個方陣。此時,四個方陣的中前方,大約兩千來人,又組成了兩個窄長的陣型,兩陣間隔二三十步,朝護城河去。莘邇心道:“開始用降卒驅趕胡牧填河了。”

令狐奉許諾降卒,打下王都後,悉釋其士籍,那麼在這場仗中,當然便要“物盡其用”,使用他們來打前鋒;而降卒到底是受過訓練的兵士,也不能輕易讓他們送死,所以,令狐奉留了些胡牧,使之專責填平護城河。那往河邊去的兩陣,頭前的即是胡牧,後邊的是降卒甲士。

城上矢如雨下。

胡牧沒有鎧甲,被強弩射倒一片,有的拋下土袋,掉頭往後跑。督陣的降卒甲士撐盾引弦,也攢射之。降卒離胡牧近,他們箭矢的殺傷力更強。胡牧後退無路,只好折返。

護城河又寬又深,來回數趟,千餘胡牧死傷近半,河道猶未填平。

令狐奉可能是等不及了,莘邇看到數騎從中軍馳到前陣,應是傳下了他新的軍令。不多時,在降卒甲士的威脅下,胡牧們不再僅以土袋填河,並擡起同伴的屍體,亦丟入河中。隨之,降卒甲士弓矢大放,把餘下的胡牧盡數殺掉,舉盾自衛趨前,把他們的屍體也都推入河裡。

莘邇回看禿連樊、乞大力、蘭寶掌等,他們都是面如土色,顯是被同族的下場嚇到了。嚇到又能如何?譁變萬萬無膽。最多能作的,只有慶幸死的那些不是他們。

護城河終於被填平了。

四個方陣軍旗搖動,鼓聲大作,兵士們扛起雲梯,衝向城下。

放置在遠處的投石機,往城頭擲石塊。

兵法雲:十則圍之。

大凡攻城戰,因敵有城牆、防具爲用,天然佔據優勢,故此只有當兵馬十倍於敵的時候,仗纔好打。令狐奉的步卒只有七千餘,與守軍的人數差不多,兼之他軍中沒有多少大型的攻城器械,如雲梯、投石機等物還是在澤邊時臨時趕製的,因而雖是士氣高昂,打起來也很艱難。

上次的漠上激戰,是莘邇初次經歷的大規模野戰;此回攻打王都,是他初次經歷的攻城戰。從早上到午時,他站着看了半天,全神貫注的,絲毫不覺累。

奉軍的步卒,發起了四次千人左右的攀城進攻,一次沒能成功。

莘邇分不出誰是曹斐,誰是羅蕩,只看到於兩次進展最大的攻勢中,相繼共四五支小部隊離城頭最近,可終了要麼被滾油打退,要麼爲飛鉤捕獲,旋被守軍殺掉,梟其首級,投於城下。

令狐奉鳴金收兵。

兵士飽餐,作些休息,下午繼續進攻。

城下已積屍數百。

從對戰鬥血腥的震驚,莘邇的情緒漸轉焦急,心道:“郭奣爲何還不發動?”

雖因有令狐奉的舊部在郡縣響應,不必憂慮外地的勤王之師,可如果久戰不下,勢必影響士氣,拖延如久,恐怕傷亡會很大。

郭奣有他的難處。守卒中確有他的信徒,因非主將的親信,卻不能接近城門。

好在他有備策。就在令狐奉也漸漸焦急起來時,城中騰起了黑煙。原來是祆教的徒衆用了半天的時間,總算避開城內的戒嚴,聚集成勢,於是殺出裡外,亂放起火來。

城外攻勢猛烈,城內突然火起。

守卒本就缺少鬥志,即時大亂。不到兩刻鐘,城門打開。守城的主將降了。

攻城的奉軍兵士歡聲雷動,諸部爭進。

莘邇放下心來,笑與蘭寶掌等說道:“主上的大事成了!”

“那是誰?叛變了,投敵去的麼?”

順蘭寶掌的指向,莘邇見城外的一支部隊,約七八十人,在一將的帶領下,揮刀亂砍,兇悍地打散了往城中擁入的兵士們,後來居上,當先衝入了城中。

如果前邊攻城的時候,莘邇分不出誰是曹斐、誰是羅蕩,現在他至少能認出曹斐了。

“不是投敵,是在爭百金。”

北城已破,中城沒怎麼打,就也降了。莘邇急切地想趕去北城,可沒有軍令,只能在東苑城外等待。直到入夜,令狐奉的軍令才至,命他留部暫包圍苑城,叫他自往北城外相見。

莘邇馳至北城,在城外見到了令狐奉。

數百步騎甲士各擎火把,照亮周邊。麴碩、傅喬等隨從在側。兩具屍體擺在地上。令狐奉跨踞騎上,攬繮睥睨,見莘邇來到,使馬鞭點點那兩具屍體,問道:“阿瓜,識之乎?”

一個是郭奣;另一個高冠綾袍,穿的王者衣冠,是令狐邕。

第十章 天命豈在暴 唬人好神術第三十六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四)第三十六章 憐子亦丈夫 上書請募兵第三章 羊髦投門謁 唐艾上佳士第六章 黃榮政鬥才 陳蓀報朝恩第五十一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中)第十四章 沙海等閒度 鮮卑直真郎第五十七章 盡收西域寶 顯美面子貴第四十五章 姚謹辭動心 呂明平叛亂(上)第十八章 唐艾出奇謀 李亮三斫營(下)第五十七章 太后玉趾訪 將軍恭謹對(中)第三十六章 憐子亦丈夫 上書請募兵第五十章 唐艾識孟計 苟雄斬姚國(中)第四十七章 姚謹辭動心 呂明平叛亂(下)第二十六章 姑娘柔情暖 司馬不畏寒第七章 從容定軍心 十日守如年第四十七章 隴西多健將 張韶小特色第三十章 黃榮膽大策 王城起風雲(四)第一章 元光塊壘積 麴爽奏設州第十章 阿瓜胸懷暖 輔國果善謀第二十六章 姑娘柔情暖 司馬不畏寒第四十六章 姚謹辭動心 呂明平叛亂(中)第二十六章 鹿爲阿瓜得 朝會初交鋒第十二章 羊髦建援麴 宋方策擊朔第四十九章 蜀攻彭模急 十里陌上停第五十八章 獻俘禮威嚴 豈可如弄臣第四十九章 寧遠突圍出 西鎮爭可汗第三十五章 未午城已克 武都傳捷報(上)第七章 車兵述少願 祆廟逢安崇第五十九章 良禽擇木棲 亮因駭而安第四十五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十三)第九章 塞外江南地 寒冬賣炭翁第五章 陳氾明暗謀 莘邇斥門戶第六十章 佳人難再求 長路漫漫險第三十三章 飛黃騰踏去 美人嫁醜夫第十四章 輕騎趁夜東 貧道方外人(中)第二十二章 機敏促約成 魏主囑諸子(上)第三十四章 何人吾可謀 無處不青山第九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三)第五章 勃勃志向遠 鐵騎漠中來(中)第二十八章 黃榮膽大策 王城起風雲(二)第五十一章 笮橋鼓聲動 捷報兩路傳(下)第二十五章 報與左氏知 金城郎將任第三章 禦敵策已備 張韶領兵至(下)第四十七章 子喬獻遺策 魏主東北遁(中)第二十章 千騎捲雲馳 戰罷效吳起第二十二章 圖圖劫二路 風度有一吏第十九章 入宮知天威 少年漸成人第二十章 千騎捲雲馳 戰罷效吳起第五章 勃勃志向遠 鐵騎漠中來(中)第十九章 黃榮駁氾議 拓跋見莘使(上)第三十六章 未午城已克 武都傳捷報(下)第三十二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八)第十二章 援手產成就 從茲覺我存第十五章 鬥毆督座前 寶掌哼哼然第二十八章 土寓大有別 君率殘相近第五十六章 北擄大獲歸 曹斐急信來第五十六章 麴球拒秦衆 季和挫爽軍(四)第二十九章 且失徵虜信 鮮少真矛盾第三十五章 黃奴氣勢雄 確乎家雀耳第三十五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三)第二十八章 禿連五金餅 黃榮第一計第二十二章 獻鹿止謠傳 溫言寬太后第五十七章 左氏無枝鵲 獻俘赴王都第三十三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九)第四十二章 父子謀仇報 驚聞塢堡破第三十八章 沉醉溫柔鄉 將軍眼烏青第四十二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三)第五十一章 唐艾識孟計 苟雄斬姚國(三)第九章 青雀得蒲寵 賈珍與寶絕第三章 別與正途異 勳官十二等第三十一章 伐蜀首漢中 懇求太后教第二十六章 太后請自信 益富情緒高第四十二章 唐艾述西域 莘邇箭雙鵰第四十二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三)第十七章 錄事悔小氣 鮮少名爲京第三十六章 憐子亦丈夫 上書請募兵第五十九章 天爽征伐時 夏夜花香濃(上)第十五章 鬥毆督座前 寶掌哼哼然第六十八章 軍法一頭羊 西投乞活去第三十八章 遣使赴江左 姚戎攻關中(上)第十章 氾公真大謀 沉渣俱泛起第二章 香火亦沒用 子明辛苦了第二十二章 圖圖劫二路 風度有一吏第四十八章 來蘇繞劍閣 朝食成都下第十二章 援手產成就 從茲覺我存第五十章 氾丹請駐外 鞏高擊西計第十四章 修史爲今鑑 考功利數得第二十二章 獻鹿止謠傳 溫言寬太后第二十五章 韜略冠國中 兇狡凌胡部第十三章 功名急切立 把酒問青天第八章 季和將其計 宴荔父子議第六十三章 隴魏不足慮 蒲孟兩相得第四十三章 敦煌名邦也 六人守朝堂第十五章 鐵弗狡詐徒 拓跋也曾強第二十七章 傅黃春風意 大力急事報第十一章 蛇矮心念壯 小小樂不央第十七章 錄事悔小氣 鮮少名爲京第五十三章 請做獅子王 羅什願從行第十八章 唐艾出奇謀 李亮三斫營(下)
第十章 天命豈在暴 唬人好神術第三十六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四)第三十六章 憐子亦丈夫 上書請募兵第三章 羊髦投門謁 唐艾上佳士第六章 黃榮政鬥才 陳蓀報朝恩第五十一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中)第十四章 沙海等閒度 鮮卑直真郎第五十七章 盡收西域寶 顯美面子貴第四十五章 姚謹辭動心 呂明平叛亂(上)第十八章 唐艾出奇謀 李亮三斫營(下)第五十七章 太后玉趾訪 將軍恭謹對(中)第三十六章 憐子亦丈夫 上書請募兵第五十章 唐艾識孟計 苟雄斬姚國(中)第四十七章 姚謹辭動心 呂明平叛亂(下)第二十六章 姑娘柔情暖 司馬不畏寒第七章 從容定軍心 十日守如年第四十七章 隴西多健將 張韶小特色第三十章 黃榮膽大策 王城起風雲(四)第一章 元光塊壘積 麴爽奏設州第十章 阿瓜胸懷暖 輔國果善謀第二十六章 姑娘柔情暖 司馬不畏寒第四十六章 姚謹辭動心 呂明平叛亂(中)第二十六章 鹿爲阿瓜得 朝會初交鋒第十二章 羊髦建援麴 宋方策擊朔第四十九章 蜀攻彭模急 十里陌上停第五十八章 獻俘禮威嚴 豈可如弄臣第四十九章 寧遠突圍出 西鎮爭可汗第三十五章 未午城已克 武都傳捷報(上)第七章 車兵述少願 祆廟逢安崇第五十九章 良禽擇木棲 亮因駭而安第四十五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十三)第九章 塞外江南地 寒冬賣炭翁第五章 陳氾明暗謀 莘邇斥門戶第六十章 佳人難再求 長路漫漫險第三十三章 飛黃騰踏去 美人嫁醜夫第十四章 輕騎趁夜東 貧道方外人(中)第二十二章 機敏促約成 魏主囑諸子(上)第三十四章 何人吾可謀 無處不青山第九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三)第五章 勃勃志向遠 鐵騎漠中來(中)第二十八章 黃榮膽大策 王城起風雲(二)第五十一章 笮橋鼓聲動 捷報兩路傳(下)第二十五章 報與左氏知 金城郎將任第三章 禦敵策已備 張韶領兵至(下)第四十七章 子喬獻遺策 魏主東北遁(中)第二十章 千騎捲雲馳 戰罷效吳起第二十二章 圖圖劫二路 風度有一吏第十九章 入宮知天威 少年漸成人第二十章 千騎捲雲馳 戰罷效吳起第五章 勃勃志向遠 鐵騎漠中來(中)第十九章 黃榮駁氾議 拓跋見莘使(上)第三十六章 未午城已克 武都傳捷報(下)第三十二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八)第十二章 援手產成就 從茲覺我存第十五章 鬥毆督座前 寶掌哼哼然第二十八章 土寓大有別 君率殘相近第五十六章 北擄大獲歸 曹斐急信來第五十六章 麴球拒秦衆 季和挫爽軍(四)第二十九章 且失徵虜信 鮮少真矛盾第三十五章 黃奴氣勢雄 確乎家雀耳第三十五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三)第二十八章 禿連五金餅 黃榮第一計第二十二章 獻鹿止謠傳 溫言寬太后第五十七章 左氏無枝鵲 獻俘赴王都第三十三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九)第四十二章 父子謀仇報 驚聞塢堡破第三十八章 沉醉溫柔鄉 將軍眼烏青第四十二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三)第五十一章 唐艾識孟計 苟雄斬姚國(三)第九章 青雀得蒲寵 賈珍與寶絕第三章 別與正途異 勳官十二等第三十一章 伐蜀首漢中 懇求太后教第二十六章 太后請自信 益富情緒高第四十二章 唐艾述西域 莘邇箭雙鵰第四十二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三)第十七章 錄事悔小氣 鮮少名爲京第三十六章 憐子亦丈夫 上書請募兵第五十九章 天爽征伐時 夏夜花香濃(上)第十五章 鬥毆督座前 寶掌哼哼然第六十八章 軍法一頭羊 西投乞活去第三十八章 遣使赴江左 姚戎攻關中(上)第十章 氾公真大謀 沉渣俱泛起第二章 香火亦沒用 子明辛苦了第二十二章 圖圖劫二路 風度有一吏第四十八章 來蘇繞劍閣 朝食成都下第十二章 援手產成就 從茲覺我存第五十章 氾丹請駐外 鞏高擊西計第十四章 修史爲今鑑 考功利數得第二十二章 獻鹿止謠傳 溫言寬太后第二十五章 韜略冠國中 兇狡凌胡部第十三章 功名急切立 把酒問青天第八章 季和將其計 宴荔父子議第六十三章 隴魏不足慮 蒲孟兩相得第四十三章 敦煌名邦也 六人守朝堂第十五章 鐵弗狡詐徒 拓跋也曾強第二十七章 傅黃春風意 大力急事報第十一章 蛇矮心念壯 小小樂不央第十七章 錄事悔小氣 鮮少名爲京第五十三章 請做獅子王 羅什願從行第十八章 唐艾出奇謀 李亮三斫營(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