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朝封建康侯 徐州號單於

謙讓也得有限度。

莘邇已經拒絕過兩次給他封侯了,可一可二,不可再三再四,如果再拒絕的話,一則,或將會不利於“賞罰分明”的明確原則;二來,未免亦會被人視爲近僞了。

此即所謂之“過猶不及”。

是以,這次,莘邇略作謙虛,就接受了黃榮起頭、羊髦等人羣起響應的,對他的封侯之議。

朝會過後,陳蓀、孫衍、麴爽等人經過兩天的討論,認爲綜合莘邇此前爲國家立下過的那些功勞,比如當令狐奉落難時,他的“從龍護駕之功”;比如他守禦西海的戰功;比如他討定西域的大功;比如他相助麴爽攻滅冉興、以及加上他而下與桓蒙聯軍,滅蜀的殊功,鄉侯、縣侯都不足以酬表之,非得是君侯不可。遂以陳蓀領銜,上表朝中,請封莘邇建康郡侯。

選擇建康郡做莘邇的封地,是有緣故的。

莘邇在建康郡做過太守,此地乃是他仕途上進的發端,這是其一。建康郡是僑郡,郡中的縣不多,這是其二,畢竟定西是個窮國,治內就那麼幾個郡,那麼些民口,斷然是不可把民口繁多的大郡,封給臣子當食邑的,否則,都給當臣子的吃了,大王吃什麼?國庫怎麼辦?

建康名之爲郡,轄縣不多,且縣多僑民,各縣的人口亦少,將之封給莘邇,既表彰了其功,又不會太多地減少國家的收入。此即又所謂之“兩全其美”。

左氏拿到陳蓀等人的上奏,倒卻是嫌建康郡的縣少、民少,與陳蓀等人說道:“我每次召顯美翁主入宮,她都衣裙樸素,不施脂粉,我問其故,她答之以‘家資泰半被徵虜用於到了軍中,賞賜勇敢之士’。徵虜乃心王室,傾家資以爲國,忠貞足爲臣表。其家貧也!建康小郡,收入微薄,該當換以大郡,封與徵虜,乃才適當,也才能顯示出大王的仁德。”

隴州的大郡還真沒幾個。

按照左氏要求的標準,只有酒泉、張掖、武威這幾個郡了。

這幾個郡,俱是定西國賦稅來源的主力,如何能封給莘邇?

便是孫衍,也是心疼得很,老大不情願。

就在陳蓀等人爲難之際,莘邇聽說了這件事,主動求見左氏,說道:“就算是建康郡,臣已不敢求,況乎大郡?當下我定西外抗強敵,務應以國事爲重,湟、洮間諸郡,任擇一授臣食租,就像子路救溺獲牛,示出朝廷的賞罰之意,來激發國人們報效大王的忠忱,即可以了!”

“湟、洮間諸郡”,說的是隴州東南,湟水、洮水之間的大夏、興唐、湟河、金城、唐興、西平諸郡。這些郡也大多是僑郡,基本上亦都是隻轄一縣。“子路救溺獲牛”,說的是子路的一段故事,子路救了個溺水的人,那人送給他了一頭牛,子路接受了,他的老師孔子高興地說“魯國人從此就會勇於救落水者”了,這個故事,與子貢贖人,不取金於府恰成對比。

莘邇的這番話不是故作謙退的言語,是他的真心話。

就連郡侯,在他看來,也只是個浮名,更別說大郡、小郡了,他壓根不在意。

不過他這一副視富貴如浮雲,關心的唯是國家大事的姿態,卻把左氏感動至極。

左氏命內宦把令狐樂找來,請莘邇把剛纔的話再說一遍。

等令狐樂聽過,她說道:“大王,何爲國家忠良?如徵虜將軍者,就是國家的忠良啊!”

於是,左氏便就不再堅持己見。

沒有耽擱,於數天後就舉行儀式,正式授予莘邇了建康郡侯的爵位。

定西國中,目前得郡侯之封的,除了麴碩,就只有莘邇了。兩年多前,莘邇還僅是建康太守,現今已貴爲郡侯,單以爵位而論之,成爲了定西僅次定西王的存在。此等的榮升速度,有識者,固會將之歸於莘邇本人的能力;那眼熱嫉妒的,卻也不乏認爲這是莘邇“倖進”的結果。

宋家於下仍留在谷陰爲官的宋羨,就是嫉妒的一個。

他私下對人說道:“討定西域、征伐蜀地,莘幼著無非是靠我隴戰將驍勇、兵卒精良,換了是我,我也能立下一樣的戰功!他有什麼可了不得的?卻竟因之而獲虛名於國中!”

被莘邇任爲史館長吏,領着一羣儒生在史館中專心修史的陰師,因其明史,博通諸經,是個有見識的。

聞聽到莘邇被拜君侯之後,他於修史之暇,有感而發,與儒生們說道:“觀徵虜近年的諸項軍政舉措,置勳官、開武考、辦武校、重鄉射禮;以及設僧司、募兵建健兒營,又令吾輩修撰通史,等等,無不是針對時弊。他的戰功雖著,然較以他的施政,卻是不如。戰功不過是一時的,徵虜的施政只要能持之以恆,一以貫之,則必能極大地充實我定西之國力。

“國家今封徵虜建康郡侯,只提徵虜的戰功,不提徵虜的施政,實是捨本逐末。”

朝中、國中的士民議論,莘邇不能盡知,然在刺奸司等的探查下,卻亦能聞得一二。

那陰師的言論入到他的耳中,他頓起知己之感,奈何陰師此人,雖然博學、有史才,但他大半輩子都是埋首經籍,未嘗出仕,於幹才之上,卻有缺失,不能用之於治理實務。

人皆有其長,也各有其短,這大概是不能強求的。

而識人之長,知人之短,擇人善用,用之不疑,這大概也是明主纔有的資質。

卻說封侯後的次日,曹斐遣曹惠拜謁莘邇,奉書一封,邀他晚上去曹家赴宴。

不是爲別的事,是爲了給莘邇慶賀。

莘邇不好這些請來請去的東西,平日的軍務政務,他還處理不及,也沒有時間搞這些東西,故此,昨天得了爵位後,他只請了幾個親近的朋友、臣屬,簡單地吃了點酒,沒有鋪張浪費、興師動衆地大辦。

曹斐昨晚是參加了這個酒宴的,他深覺寒酸,便有了今晚由他設宴,再次給莘邇慶賀的事情。

曹斐是舊友,也是需要借重的定西重將,莘邇沒辦法推辭,於是,看完曹斐的信後,就接受了他的邀請。臨暮時分,命車前去曹府。

……

曹斐已在家門相迎。

兩人見過禮。

莘邇笑道:“老曹,封侯的是我,可我怎麼瞧你,像比我還開心?”

曹斐確是開心,嘴都笑得合不攏。

他不隱瞞內心的所想,說道:“不錯,封侯的是你,但來日封侯的沒準兒就是我。看到你今日如此風光,想想日後我的風光,哎呀,幼著,我怎能不開心喜悅啊?”

莘邇心道:“這老曹,學會旁敲側擊了!”笑道:“本來是要煩你率部打朔方的,誰知朔方沒打成,改成了伐蜀。王城要地,你我不可俱不在,是以此回伐蜀,只能勞你留鎮谷陰。老曹,朔方是一定要打的,等到明年吧,待到再打朔方時,少不了,還得是你出馬。”

他親熱地拍了拍曹斐的胳臂,說道,“朔方如能攻克,一個鄉侯,跑不了你的!”

說來這次伐蜀,不是莘邇的本意,但檢點此戰的收穫,着實不小。

佔了漢中、劍閣,既向南推進了定西的縱深,又與荊州接到了壤,對蒲秦形成了半包圍的態勢;殺了令狐京,除掉了一個後患;得到了李亮、楊賀之這兩個人才,收攬到了馬輝等悍將到帳下;重重地打擊了氾家,鞏固和提高了自己的權柄;給自己掙了個郡侯。

算來算去,莘邇自忖:比起打朔方,可是划算多了。

這一切收穫的源頭,需要多謝令狐京,只是他已死了,但前天“八議”的結論下來,赦免了令狐曲的罪,這姑且也算是對令狐京的一點“報答”吧。

曹斐笑得跟花兒似的,一把握住莘邇拍打自己胳膊的手,說道:“鄉侯不鄉侯的,便是個亭侯,哪怕是個關內侯也行!只要是個侯,能讓我老曹光宗耀祖,我就心滿意足!”

本朝的侯爵分爲五等,郡侯、縣侯、鄉侯、亭侯,此外,又有關內侯、名號侯。前五等的侯爵,皆有食邑;後兩者只是虛封,沒有食邑。各級的侯爵各有品秩,對應九品官職,郡侯是二品,縣侯三品,鄉侯四品,亭侯五品,關內侯、名號侯六品。

莘邇正色說道:“老曹,我可要批評你了!”

“哦?批評我什麼?”

“關內侯何能以配領軍?先王龍潛之日,領軍已有衛護之功;繼鎮王城,復立擁翼大王繼位之勳,若再克朔方,不封鄉侯,怎能酬領軍先後立下的這些功勳!”

曹斐也就是說說而已,若果能攻下朔方,真要給他個關內侯,他還真不幹。

聽了莘邇這話,曹斐是越發歡喜。

他虛心接受,說道:“是,是,幼著,你批評得對!是我想差了。”

曹斐個子矮,被莘邇一擋,看不到了前邊,便翹起腳,透過莘邇的肩膀,朝前打望,問道:“幼著,你怎麼沒帶你的斿(liu)旗出來?只坐了個牛車?”

斿旗,是一種儀仗用旗。斿,通旒,意爲旌旗下邊或邊緣上懸垂的裝飾品。爲了能明尊卑的身份,讓路人知道經過的人是誰,郡侯出行,可以打七斿旗。

昨天受封的時候,定西朝把郡侯的一應衣冠、儀仗,如那金章、青朱綬、綠紫紺、三樑冠、三採纂、七縫皮牟、七斿旗、七旒冕之類,都賜給了莘邇。

莘邇不是張揚之人,今來曹家赴宴,不僅印綬、冠帶,一概未帶,仍是往常閒行的模樣,白幘巾、白鶴氅而已,七斿旗等類也是未打,僅坐了一輛尋常的牛車,從騎亦只有魏述、魏鹹,和自莘邇歸朝,就在校事曹請了病假,天天到莘宅殷勤候差的乞大力等虎士七八人。

莘邇笑道:“來你家赴宴,又不是上朝,怎麼,我還需全套儀仗不成?”

一陣北風吹過,冰寒刺骨,拉車的牛“哞”的叫了一聲。

莘邇拽住曹斐,大步往曹家院內去,邊走邊說道:“叫客人在門口吹風挨凍,牛都冷得受不了了!老曹,這就是你的待客之道麼?還不快點請我登堂,暖和暖和!”

曹斐跟上他的腳步,說道:“好,好!”

“你都請了誰?”

“昨晚你的那場宴席太過冷清!我把老孫、老麴都請來了!陳蓀我亦遣了人去請。還有高延曹、羅蕩,我也喚來了!老傅也叫來了。還有督府的張僧誠,你在建康郡時的老相識,老宋、張道將。唐艾、羊髦、羊馥、黃榮、張龜這幾人,並及你的愛將禿髮勃野,就不用我說了?對了,還有趙染干,他前不久不是因爲入冬天寒,引部從朔方回來了麼?我想着來日攻打朔方,總歸還得用他,便將他也召來了。”

還真是請了不少人!

曹斐提及傅喬,莘邇卻是想起了成都的那首《蜀道難》和那首《鵝》,心道:“回到谷陰以今,又是朝會議事,又是獎賞將士,忙得團團轉,我卻把這件事給忘了!今晚見到老傅,我得給他提上一提,也不知他是會喜會憂?”

喜者,文名遠播。

憂者,名氣出去了,碰到吟詩作賦的場合,一旦不能寫出好的篇章,可該如何是好?恐怕說不得,只有來一首《趕鴨子上架》,與“鵝鵝鵝”,相映成輝了。

想到趣處,莘邇不禁莞爾,見曹斐轉眼來看,他忙把念頭收起,問道,“西海侯也來了?”又想道,“纔想着要抽時間見一見趙染干,問問他朔方現今的情況何如,他既然今晚也來參宴,正好席上作些詢問。”

曹家的正堂,佈置得奢侈華麗。

地上鋪着厚厚的羊毛毯;柱子上的紅漆刷得亮人眼目;沿着牆壁,垂掛了一圈絹絲製成的各色簾幕,屏風也是用絹綢製成的,簾幕、屏風上都裝飾着明珠;案几、坐榻皆是用從隴州西邊的深山中砍伐運來的上等好木所做,塗以彩漆,嵌以金銀絲線;已經擺好的食器,盡是金碗、玉杯、象牙筷著,刀匕上亦鑲了紅、藍等寶石。堂中暖如初夏,伺候的婢女、堂下的樂女悉着紗裙,長曳過足,薄如蟬翼,畫着額黃等狀,帶着金玉珠寶等首飾。

莘邇來曹家不少次了,每次來,他都忍不住會想:“老曹這傢伙,貪了多少!”

曹斐從豬野澤回到王都,不過只有兩三年,他家之前也是被令狐邕抄過的,早就一窮二白,現下卻就如此豪富,其中固有令狐奉登位後,給了他與莘邇等人豐厚田地、牧場、羊馬、錢帛賞賜的緣故,可亦必定與他的貪賄有關!

只是水至清則無魚,已經與宋、氾等閥族右姓勢同水火了,萬不可再把曹斐變成敵人,故是,莘邇雖然覺其貪婪,爲大局起見,對此,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罷了。

傅喬等人已到,衆人說笑了會兒,麴爽、孫衍相繼來到。

不多時,莘邇原先拿不準會不會來的陳蓀亦至。

賓客齊集,清雅莊重的鼓瑟琴聲中,宴會開始。

曹斐首先舉杯,祝賀莘邇封侯,陳蓀、麴爽、孫衍等人接着輪番敬酒。莘邇一一給以回敬。曹斐好飲,然酒量不大,幾杯下肚,就有點醉了,下到堂中,旋舞相屬。賓客們輪流起舞。

趁這個空兒,莘邇叫傅喬近前,把成都之事告訴了他。傅喬頓現驚愕。莘邇哈哈大笑。

又請趙染干過來,問了些朔方的情況。

宴席上本不是詳談之所,莘邇略略地問了些,知道了趙染干與苟雄打了幾仗,互有勝敗,拓跋倍斤已經徹底平息了之前的那次叛亂,把叛黨殺了個乾乾淨淨,但在趙染干失利的時候,並沒有出兵幫他,便不再問了,只叫趙染干把在朔方月餘的具體經過,寫成一份材料,交給督府,留待有空時,他再作細看。趙染干恭謹應了。

酒方兩巡,歡敘才暢,堂外一吏匆匆來到,求見曹斐。

曹斐叫他進來,是他中領軍府中的一個吏員。

此吏下揖,說道:“稟報領軍,有緊急情報。”

“什麼?”

“虜魏的僞主死了!賀渾邪擅號大單於,據徐州自立,虜魏起了內亂!”

第三十二章 拓跋意不明 河陰城守弛第六章 麴球贈胡將 遣人請道智第十三章 牡丹額前綻 志氣胸中展第五十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上)第二十三章 即鹿而無虞 欲擒且故縱第八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中)第五十八章 勃野丹心報 千里何人哉第四十二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三)第四章 魏鹹萬里侯 可呼你字乎第五十七章 盡收西域寶 顯美面子貴第十四章 言慰悲慘將 心憂酒泉胡第二十一章 處政先擇人 孰謂卿無威第二十一章 宴荔聰明誤 孟朗破朔方(下)第二十二章 圖圖劫二路 風度有一吏第二章 聲東而擊西 那就讓他來第五十五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六)第十四章 一日訪三人 宴荔將起兵第二十章 千騎捲雲馳 戰罷效吳起第十九章 臣前與令旨 爲子削荊棘第十二章 翁主挽弓射 太后一怒威(上)第六十一章 月色萬里同 羣雄各異謀(上)第二章 七項考武生 廣武王舒望第三十七章 有球心亦安 左氏送臥具第三十五章 黃奴氣勢雄 確乎家雀耳第三十八章 妃衣不蔽體 苟雄請誅奸第五十三章 麴球拒秦衆 季和挫爽軍(上)第二十九章 黃榮膽大策 王城起風雲(三)第一章 侃侃析時局 竊竊覬神器第十九章 黃榮駁氾議 拓跋見莘使(上)第五十六章 麴球拒秦衆 季和挫爽軍(四)第二十二章 伴君如伴虎 攻敵攻不備第二十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中)第三十二章 莘邇堪爲敵 宋閎蓄勢撲第十九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上)第一章 侃侃析時局 竊竊覬神器第十七章 悔餘猶戀棧 懊惱席上言第六十七章 兵分主與偏 湖陸送棉衣第二十四章 後宅刀兵動 客舍訪客多第三十六章 未午城已克 武都傳捷報(下)第十五章 鬥毆督座前 寶掌哼哼然第六十二章 萬里月色同 羣雄各異謀(中)第九章 孟朗決蒲疑 魏主攻柔然第七章 勃野如秀木 令狐真龍身第四十七章 子喬獻遺策 魏主東北遁(中)第六章 曹田非良將 襄武四面敵第三十一章 伐蜀首漢中 懇求太后教第三十八章 遣使赴江左 姚戎攻關中(上)第二十一章 處政先擇人 孰謂卿無威第二十一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三)第三十章 宋麴逐近利 內史同氾寬第二十七章 傅黃春風意 大力急事報第十一章 顯美鄙蝦兵 麴碩報軍情第七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上)第四十六章 輪戍練兵法 令狐喜事爽第十九章 臣前與令旨 爲子削荊棘第五章 逐客顯督威 收胡系霸業第九章 一讓苟將軍 求援拓跋部第四章 贈君葡萄酒 臨臺閱軍訓第十五章 二恭忠與奇 孟朗赴河東第二十七章 黃榮膽大策 王城起風雲(一)第十五章 輕騎趁夜東 貧道方外人(下)第三十章 張韶有些謀 莘公雄傑也第九章 果然是肥差 焉爲短視徒第二十六章 鹿爲阿瓜得 朝會初交鋒第四十三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四)第三章 羊髦投門謁 唐艾上佳士第八章 託請謁將軍 孟苟生矛盾第十章 高充隨機變 二讓苟將軍第二十八章 石銘十六字 寶掌也好人第五十章 氾丹請駐外 鞏高擊西計第四章 大事不惜身 曹斐意豪然第五十四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五)第二十四章 張金老謀算 元光不怕虎第四十四章 擇將選麴爽 投書謁蒲英第二十八章 貴非貧人想 京好鼠跡印第四十三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四)第五十一章 胡兵攻勢急 莘邇穩如山第三十二章 氾賈交書劾 左氏憐張妻第六十二章 萬里月色同 羣雄各異謀(中)第十一章 顯美鄙蝦兵 麴碩報軍情第十七章 安崇護軍商 健兒授舒望第十二章 圓融方外人 龜請懲賈珍第六十四章 左氏殿中熱 神愛揮馬鞭第八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中)第四十四章 結拜一兄弟 魏家兩虎臣第三十四章 蒲茂興變革 阿瓜化宋謀第九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三)第六十章 佳人難再求 長路漫漫險第十七章 孟朗三計上 還都清君側第二十二章 留與勃野妹 宋羨狗東西第二十五章 乞勿牽幼弟 還君一公道第四十一章 王成策取冀 唐艾議攻冉(上)第三十二章 舉手設錄事 反掌覆宋家(中)第七章 秦營見呂季 安崇獻虛實第三十七章 張金父子免 長齡伉儷情第五十七章 左氏無枝鵲 獻俘赴王都第五十一章 笮橋鼓聲動 捷報兩路傳(下)第三十三章 張渾不離朝 龜有上下策第十三章 牡丹額前綻 志氣胸中展
第三十二章 拓跋意不明 河陰城守弛第六章 麴球贈胡將 遣人請道智第十三章 牡丹額前綻 志氣胸中展第五十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上)第二十三章 即鹿而無虞 欲擒且故縱第八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中)第五十八章 勃野丹心報 千里何人哉第四十二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三)第四章 魏鹹萬里侯 可呼你字乎第五十七章 盡收西域寶 顯美面子貴第十四章 言慰悲慘將 心憂酒泉胡第二十一章 處政先擇人 孰謂卿無威第二十一章 宴荔聰明誤 孟朗破朔方(下)第二十二章 圖圖劫二路 風度有一吏第二章 聲東而擊西 那就讓他來第五十五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六)第十四章 一日訪三人 宴荔將起兵第二十章 千騎捲雲馳 戰罷效吳起第十九章 臣前與令旨 爲子削荊棘第十二章 翁主挽弓射 太后一怒威(上)第六十一章 月色萬里同 羣雄各異謀(上)第二章 七項考武生 廣武王舒望第三十七章 有球心亦安 左氏送臥具第三十五章 黃奴氣勢雄 確乎家雀耳第三十八章 妃衣不蔽體 苟雄請誅奸第五十三章 麴球拒秦衆 季和挫爽軍(上)第二十九章 黃榮膽大策 王城起風雲(三)第一章 侃侃析時局 竊竊覬神器第十九章 黃榮駁氾議 拓跋見莘使(上)第五十六章 麴球拒秦衆 季和挫爽軍(四)第二十二章 伴君如伴虎 攻敵攻不備第二十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中)第三十二章 莘邇堪爲敵 宋閎蓄勢撲第十九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上)第一章 侃侃析時局 竊竊覬神器第十七章 悔餘猶戀棧 懊惱席上言第六十七章 兵分主與偏 湖陸送棉衣第二十四章 後宅刀兵動 客舍訪客多第三十六章 未午城已克 武都傳捷報(下)第十五章 鬥毆督座前 寶掌哼哼然第六十二章 萬里月色同 羣雄各異謀(中)第九章 孟朗決蒲疑 魏主攻柔然第七章 勃野如秀木 令狐真龍身第四十七章 子喬獻遺策 魏主東北遁(中)第六章 曹田非良將 襄武四面敵第三十一章 伐蜀首漢中 懇求太后教第三十八章 遣使赴江左 姚戎攻關中(上)第二十一章 處政先擇人 孰謂卿無威第二十一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三)第三十章 宋麴逐近利 內史同氾寬第二十七章 傅黃春風意 大力急事報第十一章 顯美鄙蝦兵 麴碩報軍情第七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上)第四十六章 輪戍練兵法 令狐喜事爽第十九章 臣前與令旨 爲子削荊棘第五章 逐客顯督威 收胡系霸業第九章 一讓苟將軍 求援拓跋部第四章 贈君葡萄酒 臨臺閱軍訓第十五章 二恭忠與奇 孟朗赴河東第二十七章 黃榮膽大策 王城起風雲(一)第十五章 輕騎趁夜東 貧道方外人(下)第三十章 張韶有些謀 莘公雄傑也第九章 果然是肥差 焉爲短視徒第二十六章 鹿爲阿瓜得 朝會初交鋒第四十三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四)第三章 羊髦投門謁 唐艾上佳士第八章 託請謁將軍 孟苟生矛盾第十章 高充隨機變 二讓苟將軍第二十八章 石銘十六字 寶掌也好人第五十章 氾丹請駐外 鞏高擊西計第四章 大事不惜身 曹斐意豪然第五十四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五)第二十四章 張金老謀算 元光不怕虎第四十四章 擇將選麴爽 投書謁蒲英第二十八章 貴非貧人想 京好鼠跡印第四十三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四)第五十一章 胡兵攻勢急 莘邇穩如山第三十二章 氾賈交書劾 左氏憐張妻第六十二章 萬里月色同 羣雄各異謀(中)第十一章 顯美鄙蝦兵 麴碩報軍情第十七章 安崇護軍商 健兒授舒望第十二章 圓融方外人 龜請懲賈珍第六十四章 左氏殿中熱 神愛揮馬鞭第八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中)第四十四章 結拜一兄弟 魏家兩虎臣第三十四章 蒲茂興變革 阿瓜化宋謀第九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三)第六十章 佳人難再求 長路漫漫險第十七章 孟朗三計上 還都清君側第二十二章 留與勃野妹 宋羨狗東西第二十五章 乞勿牽幼弟 還君一公道第四十一章 王成策取冀 唐艾議攻冉(上)第三十二章 舉手設錄事 反掌覆宋家(中)第七章 秦營見呂季 安崇獻虛實第三十七章 張金父子免 長齡伉儷情第五十七章 左氏無枝鵲 獻俘赴王都第五十一章 笮橋鼓聲動 捷報兩路傳(下)第三十三章 張渾不離朝 龜有上下策第十三章 牡丹額前綻 志氣胸中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