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孟朗決蒲疑 魏主攻柔然

仲秋的咸陽,夜色沉靜而清涼,月光淺淺,繁星宛如鑽石。

庭中的竹林倒映入小巧的池塘,塘邊偶有蛙鳴,不遠處的花苑中,黃的菊、紅的蘭,給這淡致的秋夜添了些許的暖彩,矮密的草地儘管已漸褪去了綠色,遠望之,仍如絲絨鋪滿地面。

婦人的輕歌從隔壁的房中傳出。

唱的是戎人的童謠。

語調呢喃,歌詞卻頗壯武。

譯成唐話,意思是:“七尺馬,三尺孩,哪個英雄敢過來?七尺馬,三尺孩,這個英雄敢過來!我敢呀,我來了,大家跟我衝啊!”這是戎人兒童在玩“破馬陣”遊戲時唱的歌謠。

唱歌的是蒲茂的妻子,他倆的幼子剛纔睡醒了,在鬧人,所以唱歌哄他入眠。

蒲茂本就心事重重,聽了這歌,越發不快,快步到門口,大聲令遠遠守在門外的奴婢,說道:“唱的什麼東西?我家的兒子能與街巷市井、打架鬥毆的胡兒等類麼?去,叫換首歌唱!”

一個大婢領命,趕緊去請蒲茂的妻子換別的唱。

沒多久,一首新的歌謠響起,這首歌謠就溫情得多了,唱道:“牛呢上山了,狸呢鑽洞了,洞呢長草了,草呢牛吃了,牛呢上山了。”

簡單的歌詞,暖美的旋律,雖是唱給幼兒聽的,落入耳中,倒竟也使蒲茂煩躁的心情得到了略微的撫慰和放鬆。

坐於榻上的孟朗笑道:“機會就在眼前,大王伸手便可抓住。雄圖霸業,近在咫尺;爲或不爲,一言而決。大王自己猶豫難斷,又何必遷怒王后,生此無名之火呢?”

蒲茂轉回坐上,苦笑說道:“孟師言辭如刀,真指孤心,真是一點餘地也不給孤留。”

孟朗說道:“大王生時,雲氣如龍,得天命所鍾。大王素懷淵潛之志。今上輕浮,無人主之像,值此亂世,大王復久憂‘國人’安危。而今機會終於到來,郎不知大王爲何反而躊躇!”

蒲茂說道:“孟師,孤非躊躇不決,實是有所擔憂。”

“大王擔憂什麼?”

“虜魏欲北擊柔然,我如領兵西討冉興,誠如師言,國家固是無東顧之憂。

“然冉興小國,所以至今未滅者,是因它夾處於我秦與定西之間的緣故,我今如擊討,定西必援。‘隴州大馬,橫行天下’。定西國以唐兵甲騎爲主,馭使境內諸胡,太馬營、牡丹騎,海內知名,軍力不容小覷;隴東都督麴碩,知兵善鬥,向稱名將。往昔我秦與定西曆戰,並不佔上風。孟師,我所憂者,是若我出師不利,或者無功而返?可該如何是好?”

孟朗聽明白了,說道:“大王擔憂的是如果戰敗,以後可能就難以與今上爭位了。”

蒲茂默然。

不出聲,就是承認被孟朗猜對了。

孟朗心道:“大王英姿勃發,從小學我唐人典籍,三墳五典,無不精研,作聖主的底子已是有了,唯到底年輕,少經磨練,小缺韌性,事到臨頭,不免患得患失。”

尋思想道,“趁虜魏北攻柔然之機,西取冉興,無論對我蒲秦來說,還是對大王來說,都是擴張實力的良機。我得給大王鼓鼓勁,幫他定下決心。”

想定,孟朗端起茶碗,喝了口酪漿,又取點心吃了一個,然後從容不迫地說道:“以郎愚見,定西不足憂也。”

“哦?孟師此話怎講?”

“定西兵馬雖精,但它現在有三弊。”

“哪三弊?”

“令狐奉篡位得權,已是不正,方今他僭位不到一年,而先罷張渾,引隴士離心,再立宋後,令一國兩後;種種舉政,恣意妄爲!朗料其國內,於下定然朝局不穩。此其一弊。”

蒲茂點了點頭,說道:“不錯。”

“今年春時,令狐奉用倖進之徒莘邇,襲破盧水胡,收且渠等部爲兵戶;今夏,又強徵北山鮮卑,迫使他們各出人丁,組建義從。盧水胡、北山鮮卑諸部,遍佈隴地郡縣。他們以往都只是被羈縻罷了,如今淪爲奴輩,豈會甘心?郎料其郡縣,必亦不穩。此其二弊。”

“三弊呢?”

“三弊嘛,麴碩確實善戰,但他已近六旬!大王,‘一飯三遺矢’的典故你忘了麼?”

蒲茂不覺失笑,說道:“一飯三遺矢,小人污衊之詞,當不得真。”

“話是這麼說,名將如廉頗,老亦不得用,況且麴碩?”

“這倒也是。”

孟朗坐直了身子,炯炯有神地注視蒲茂,說道:“大王,太尉步岐身死,大王掌握兵權的最大障礙已被掃清,現在大王缺少的只是威望。虜魏北攻柔然,定西國內不穩,這正是大王一戰成功的天賜良機啊!機不可失,失不再來。”下榻拜倒,鏗鏘說道,“朗伏請大王速下決斷!”

柔然內亂的消息,鮮卑魏國、蒲秦已然都相繼得知了。

蒲秦國族的發源地是冉興一帶,後來部分遷入隴西、關中等地,漠北和他們從來都沒什麼關係,他們眼中的大敵是魏,次則定西,對柔然壓根無有興趣。

魏國則不然。

漠北是鮮卑的故地,柔然在漠北的崛起,趁的是鮮卑南下中原之機。鮮卑魏國雖然看不起曾爲他們“貲虜”的柔然,蔑稱他們是“蠕蠕”,視其爲如蟲子一般的低級和不開化,但對柔然勢力而今在漠北的稱王稱霸,還是保持了不小的警惕性,以及打自心底的厭惡的。

因是,鮮卑魏國與柔然的關係一直不好。兩國沒少打仗。只是因爲鮮卑魏國的主要精力,以前都用到了與蒲秦、江左東唐爭奪華夏沃土上,是以沒能騰出手來,對柔然進行大舉征伐。

現在,形勢出現了變化。

首先,是外在的形勢。

東唐雖說偏安,人心在唐,依舊是天下正朔,且遷鼎江左日久,也已在江左站穩了步,外以江、淮爲障,憑魏國目前的實力,他們發現,是很難將其攻滅的。

蒲秦不如東唐、也不如鮮卑魏國富庶,人口也較此兩國爲少,可其國內的國族是戎人,蒲茂仰慕唐人文化,是戎人中的異類,絕大部分的戎人依舊保持着質樸粗野的傳統,不識文字,爭強好鬥,兼有山河爲固,說實話,也是不好打的。

簡言之,外部形勢的變化,即是東唐、蒲秦,而下都不是鮮卑魏國可以輕易消滅的。

其次,是內在的形勢。

坐鎮淮北與東唐接壤地區的羯人賀渾邪早有不臣之心,前些時,他託以祥瑞,借圖讖之言,悍然自稱天王。天王是近代以來,胡人的習慣尊語,它不是皇帝,但高於王,與皇帝的性質類似。蒲秦的開國君主在稱帝前就曾自稱天王。賀渾邪以此自號,其心所圖,已是昭然若揭。

賀渾邪這個形同“叛亂自立”的舉動一作出,擺在魏主面前的,就只有兩個選擇。

要麼立刻征討他;要麼暫且隱忍,等待更好的機會。

魏主不是沒有想過征討,奈何一來,賀渾邪勇猛,部曲敢戰,無有必勝的把握;二者,賀渾邪所在的位置也太過緊要和敏感,緊鄰東唐。也就是說,如若輕率攻打賀渾邪的話,戰勝,則賀渾邪十有八九會投靠東唐,——風傳賀渾邪已與東唐遣使結好了;戰敗,則魏國的國內勢將出現激烈的動亂。是勝無利,敗更無利。魏主因此決定採取後策,暫且隱忍。

簡言之,內部形勢的變化,即賀渾邪自稱天王,給魏國帶來了深重的危機。

內、外兩種形勢都發生變化之時,適聞柔然內亂的消息。

魏主當時就對左右近臣說道:“賀渾邪僞造圖讖,跳樑小醜耳!天意仍在我魏!”

外部難以開疆拓土,與東唐、蒲秦陷入僵持;內部賀渾邪自立。內憂外困之際,這個時候,柔然忽然內亂,看起來,的確像是鮮卑人的天神顯靈,專門給他們了一個解決麻煩的機遇。

遂有了蒲茂、孟朗口中“虜魏欲北擊柔然”事件的發生。

究魏主的意圖,他實是希望能夠通過此舉,欲借攻破柔然,增加國力,以取得對東唐、蒲秦的軍事優勢之同時,使皇權威望也能夠得到提升,達到威懾、震服賀渾邪的目的。

第十四章 輕騎趁夜東 貧道方外人(中)第五十五章 檄召成都見 單騎赴桓營(下)第十九章 宴荔聰明誤 孟朗破朔方(上)第三十八章 妃衣不蔽體 苟雄請誅奸第二十三章 莘邇情仁厚 蒲茂降尊號第四十一章 王成策取冀 唐艾議攻冉(上)第二十九章 黃榮膽大策 王城起風雲(三)第二十一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三)第六十四章 左氏殿中熱 神愛揮馬鞭第八章 羣寓謀前程 錄事揣上意第四十七章 隴西多健將 張韶小特色第二十七章 桓蒙有奇骨 反間真雄計第一章 難言宋有德 掠胡安敬思第二十一章 俠風非我願 人言不爲下第五十章 氾丹請駐外 鞏高擊西計第三十九章 圍獵神射術 樗蒲擲萬金第五十六章 麴碩迎將軍 完成先王願第五十四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五)第七章 從容定軍心 十日守如年第二十二章 機敏促約成 魏主囑諸子(上)第五十三章 檄召成都見 單騎赴營中(上)第三十四章 五日朔方下 殺一無名卒第二十章 造像耗民力 初悟理政意第六十一章 月色萬里同 羣雄各異謀(上)第三章 令狐圖遠謀 虎賁苦不足第二十三章 機敏促約成 魏主囑諸子(中)第二十六章 姑娘柔情暖 司馬不畏寒第四十三章 王成策取冀 唐艾議攻冉(下)第五十章 笮橋鼓聲動 捷報兩路傳(上)第四十二章 王成策取冀 唐艾議攻冉(中)第六十二章 折柳贈諸卿 太后城門迎第三十五章 未午城已克 武都傳捷報(上)第十五章 輕騎趁夜東 貧道方外人(下)第十二章 羊髦建援麴 宋方策擊朔第五十九章 天爽征伐時 夏夜花香濃(上)第五十六章 北擄大獲歸 曹斐急信來第十八章 英雄重英雄 妙策解國憂第五十七章 盡收西域寶 顯美面子貴第八章 舒望連戰勝 麴球突圍出第二十八章 黃榮膽大策 王城起風雲(二)第十二章 圓融方外人 龜請懲賈珍第三十四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二)第二十五章 報與左氏知 金城郎將任第四十二章 唐艾述西域 莘邇箭雙鵰第二十八章 張公心非石 阿蜍女郎耶第四十一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九)第三十六章 張曇上劾書 宋閎辭內史第四十四章 擇將選麴爽 投書謁蒲英第三十章 黃榮膽大策 王城起風雲(四)第十九章 黃榮駁氾議 拓跋見莘使(上)第二十九章 道將大變樣 爭寵令狐樂第二十六章 麴侯以畫謝 非議大事者第二十五章 僧人抗天子 擇官選道智第七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上)第四十七章 子喬獻遺策 魏主東北遁(中)準備開下一卷,構思一下章節概要,明天更第四十八章 麴爽大出兵 馬糞薰元光第四十章 辦學化胡風 炮肉月下食第十一章 寶刀贈豪傑 督郵酬解憂第十七章 孟朗三計上 還都清君側第二十五章 乞勿牽幼弟 還君一公道第三十四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二)第二十一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三)第九章 青雀得蒲寵 賈珍與寶絕第二章 聲東而擊西 那就讓他來第五十四章 擔責解仇怨 元光探敵情第三十一章 舉手設錄事 反掌覆宋家(上)第十一章 麴爽怨聲對 過往如刺扎第十五章 鐵弗狡詐徒 拓跋也曾強第二十一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三)第五十章 膽壯自作餌 勿延襲敵營第十章 氾公真大謀 沉渣俱泛起第五十一章 欲破酒泉先 功求襲斛律第四十一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中)第十六章 唐艾出奇謀 李亮三斫營(上)第二十四章 碧鵝黃榮恨 明公重舊情第十五章 打通士庶塹 挽袖振夫綱第六十三章 麴侯飲符水 阿恭誠可愛第十三章 牡丹額前綻 志氣胸中展第五十九章 將軍號輔國 力近與麴齊第二十五章 韜略冠國中 兇狡凌胡部第十九章 宴荔聰明誤 孟朗破朔方(上)第十七章 阿蜍倉皇跳 田舍奴驕狂第二十一章 俠風非我願 人言不爲下第三十六章 練兵軍爲先 依士治豪強第一章 難言宋有德 掠胡安敬思第四十一章 王成策取冀 唐艾議攻冉(上)第十一章 麴爽怨聲對 過往如刺扎第一章 元光塊壘積 麴爽奏設州第三十一章 有錢始做人 好大的猴膽第三十八章 遣使赴江左 姚戎攻關中(上)第八章 託請謁將軍 孟苟生矛盾第三十八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六)第二十九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五)第三十二章 成都道人唱 宮中天子怒第四十八章 來蘇繞劍閣 朝食成都下第四章 勃勃志向遠 鐵騎漠中來(上)第十章 天命豈在暴 唬人好神術第六十三章 麴侯飲符水 阿恭誠可愛第四十六章 軍報請援兵 張宋增猜疑
第十四章 輕騎趁夜東 貧道方外人(中)第五十五章 檄召成都見 單騎赴桓營(下)第十九章 宴荔聰明誤 孟朗破朔方(上)第三十八章 妃衣不蔽體 苟雄請誅奸第二十三章 莘邇情仁厚 蒲茂降尊號第四十一章 王成策取冀 唐艾議攻冉(上)第二十九章 黃榮膽大策 王城起風雲(三)第二十一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三)第六十四章 左氏殿中熱 神愛揮馬鞭第八章 羣寓謀前程 錄事揣上意第四十七章 隴西多健將 張韶小特色第二十七章 桓蒙有奇骨 反間真雄計第一章 難言宋有德 掠胡安敬思第二十一章 俠風非我願 人言不爲下第五十章 氾丹請駐外 鞏高擊西計第三十九章 圍獵神射術 樗蒲擲萬金第五十六章 麴碩迎將軍 完成先王願第五十四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五)第七章 從容定軍心 十日守如年第二十二章 機敏促約成 魏主囑諸子(上)第五十三章 檄召成都見 單騎赴營中(上)第三十四章 五日朔方下 殺一無名卒第二十章 造像耗民力 初悟理政意第六十一章 月色萬里同 羣雄各異謀(上)第三章 令狐圖遠謀 虎賁苦不足第二十三章 機敏促約成 魏主囑諸子(中)第二十六章 姑娘柔情暖 司馬不畏寒第四十三章 王成策取冀 唐艾議攻冉(下)第五十章 笮橋鼓聲動 捷報兩路傳(上)第四十二章 王成策取冀 唐艾議攻冉(中)第六十二章 折柳贈諸卿 太后城門迎第三十五章 未午城已克 武都傳捷報(上)第十五章 輕騎趁夜東 貧道方外人(下)第十二章 羊髦建援麴 宋方策擊朔第五十九章 天爽征伐時 夏夜花香濃(上)第五十六章 北擄大獲歸 曹斐急信來第十八章 英雄重英雄 妙策解國憂第五十七章 盡收西域寶 顯美面子貴第八章 舒望連戰勝 麴球突圍出第二十八章 黃榮膽大策 王城起風雲(二)第十二章 圓融方外人 龜請懲賈珍第三十四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二)第二十五章 報與左氏知 金城郎將任第四十二章 唐艾述西域 莘邇箭雙鵰第二十八章 張公心非石 阿蜍女郎耶第四十一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九)第三十六章 張曇上劾書 宋閎辭內史第四十四章 擇將選麴爽 投書謁蒲英第三十章 黃榮膽大策 王城起風雲(四)第十九章 黃榮駁氾議 拓跋見莘使(上)第二十九章 道將大變樣 爭寵令狐樂第二十六章 麴侯以畫謝 非議大事者第二十五章 僧人抗天子 擇官選道智第七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上)第四十七章 子喬獻遺策 魏主東北遁(中)準備開下一卷,構思一下章節概要,明天更第四十八章 麴爽大出兵 馬糞薰元光第四十章 辦學化胡風 炮肉月下食第十一章 寶刀贈豪傑 督郵酬解憂第十七章 孟朗三計上 還都清君側第二十五章 乞勿牽幼弟 還君一公道第三十四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二)第二十一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三)第九章 青雀得蒲寵 賈珍與寶絕第二章 聲東而擊西 那就讓他來第五十四章 擔責解仇怨 元光探敵情第三十一章 舉手設錄事 反掌覆宋家(上)第十一章 麴爽怨聲對 過往如刺扎第十五章 鐵弗狡詐徒 拓跋也曾強第二十一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三)第五十章 膽壯自作餌 勿延襲敵營第十章 氾公真大謀 沉渣俱泛起第五十一章 欲破酒泉先 功求襲斛律第四十一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中)第十六章 唐艾出奇謀 李亮三斫營(上)第二十四章 碧鵝黃榮恨 明公重舊情第十五章 打通士庶塹 挽袖振夫綱第六十三章 麴侯飲符水 阿恭誠可愛第十三章 牡丹額前綻 志氣胸中展第五十九章 將軍號輔國 力近與麴齊第二十五章 韜略冠國中 兇狡凌胡部第十九章 宴荔聰明誤 孟朗破朔方(上)第十七章 阿蜍倉皇跳 田舍奴驕狂第二十一章 俠風非我願 人言不爲下第三十六章 練兵軍爲先 依士治豪強第一章 難言宋有德 掠胡安敬思第四十一章 王成策取冀 唐艾議攻冉(上)第十一章 麴爽怨聲對 過往如刺扎第一章 元光塊壘積 麴爽奏設州第三十一章 有錢始做人 好大的猴膽第三十八章 遣使赴江左 姚戎攻關中(上)第八章 託請謁將軍 孟苟生矛盾第三十八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六)第二十九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五)第三十二章 成都道人唱 宮中天子怒第四十八章 來蘇繞劍閣 朝食成都下第四章 勃勃志向遠 鐵騎漠中來(上)第十章 天命豈在暴 唬人好神術第六十三章 麴侯飲符水 阿恭誠可愛第四十六章 軍報請援兵 張宋增猜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