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土寓大有別 君率殘相近

步騎兩個戰場加在一起,邕軍傷亡不到兩千,主要是步卒,餘者盡降。

令狐奉召見降軍中的中下級軍官,親自加以撫慰;命莘邇、曹斐等分別給各部降卒傳命,許諾:“降者不殺。待破王都,凡名在士籍者,悉去其籍;論功行賞。”

命令傳下,諸部兵士歡動。

一派欣喜的氣氛,哪裡還像是剛打敗仗的降卒?即便是負傷的,也個個興高采烈,竟是無不鬥志昂揚,看他們的架勢,恨不得立刻就要跟着令狐奉打回王都去。

傅喬不覺對莘邇喟嘆:“民皆以在士籍爲苦且賤,雖嚴刑峻法,猶逃亡不絕。主上釋降卒其籍,已得三軍效死。”

兩軍交戰時,傅喬一直跟在令狐奉的身邊,沙丘上簇擁令狐奉的數人中,便有一人是他。

士籍的唐人百姓,完全是當權者維持政權、進而攫利天下的工具,從生到死,不得自由,每年有那麼幾個假期,也是當政者爲了保證兵源充足而纔給他們,讓他們回家屬拘居區繁衍後代的,近乎畜養。總而言之,能夠脫掉此籍,成爲編戶齊民,擁有自己的土地,擁有正常的家庭,使子孫可以像常人一樣生活,得到稍許的自主,實爲所有士籍者的唯一心願。

當然,降卒之所以可以如此快的自我調整、轉變身份,亦非僅僅是因爲令狐奉的一句“悉去其籍”。

另有一個重要的緣故是,對於定西國的普通兵士們來說,令狐奉與令狐邕並無多大的區別,他兩人都是王室的嫡系大宗血脈,雖說令狐邕是現今的大王,可令狐奉能征善戰,爲定西國立下汗馬功勞,在軍中的根基遠比從未上過戰場的令狐邕深厚得多,被俘虜的步騎中,不少人曾跟他打過仗,所以於情感上並不牴觸令狐奉。

情感既不牴觸,那就要看奉、邕二人的對比了。

令狐邕沒給過他們好處,並且無軍事上的才能,而今王都的局勢誰都可以看出,他們這一戰敗,已是危哉,而令狐奉則長於軍陣,又答應脫去他們的兵籍,兩下對比,當然轉投“明主”。

莘邇等給降卒們傳罷命令回來。

麴碩的部曲將校們絡繹趕到丘下,向令狐奉獻俘。

郭白駒、索重、唐艾等皆在俘虜之內,拿眼看去,沙地上跪倒一片,不下二三十人。

令狐奉揹着手,踱到郭白駒的身前,踢了踢他,笑道:“白駒?”

郭白駒披頭散髮,雙手被縛於身後,曲腿欲起,甲士們把他按住。

他強項昂首,死盯住令狐奉,恨恨罵道:“老虜!”

令狐奉愣了下,問押郭白駒來的將校:“他的鬍子呢?”

郭白駒鬚髯黑密,在國中小有名氣,有美髯之稱。現下,他的鬍鬚卻零七八落的,顯是剛削過不久;再觀其解散的頭髮,度其長度,應也是削去了一截。

將校們答道:“抓住他時就是這個樣子了。”

令狐奉搖頭晃腦,對左右諸人嘆道:“有情有義啊!”

曹斐湊趣,問道:“主上何出此言?”

“你們看,昔之美髯公,現在只有個禿臉,鬚髯何去了?”

“何去了?”

“定是被他自己連頭髮一起割掉嘍!”

“哦?不知割掉爲何?”

“你猜不出麼?”

曹斐配合到底,裝作不知,愁眉苦臉地說道:“臣愚昧,猜不出。”

“只能是遣人送去給他的小姘頭了。”

曹斐等人哈哈大笑。

郭白駒雙目噴火,用盡力氣,卻不能掙開甲士們的控制,詈罵不止。曹斐過去,叫甲士掰勞他的嘴,拽出舌頭,取短匕切斷,隨手丟棄。郭白駒血流染沙,兀自嗚嗚不絕。

令狐奉戲弄夠了郭白駒,轉去到索重身前,居高臨下,問道:“老索,你降不降?”

索重把臉扭到一邊。

他是令狐邕父親留給令狐邕的顧命大臣,若不是他與令狐邕通過郭白駒暗中串聯起事,令狐奉此前也不會逃亡,自知令狐奉不會放過他。

果然,令狐奉略等稍頃,不見他的回答,即不廢話,說道:“老索,我父王在位時,你我少年爲友,我兄王在位時,咱倆共御東秦,國內夷亂,敦煌激戰,要非你及時援至,我亦不得反敗爲勝;我兄薨後,你處處與我作對,然我知你受我兄顧命,是個忠臣,我不怪你。今日,你不降,我亦不辱你。你放心,我會給你留一個子嗣。”令道,“殺了罷。”

索重說道:“多謝君上開恩。”對提刀的甲士說道,“勞駕,請幫我係好鍪纓。”

得了令狐奉的允許,甲士幫他把兜鍪下的帶子繫好,爲他把兜鍪置正,然後舉刀下砍,連砍了四五刀,砍下了他的首級。

君子死,冠不免,此古君子之遺風。

當代閥族、名士,固多清談放浪,無用於民者,也有如索重此類竭誠謀國,死正衣冠者。適才令狐奉侮辱郭白駒,充滿了輕佻,此時觀索重之死,使莘邇覺到肅穆。

將校們也感到了這一點,沒有了浮浪之聲。

傅喬與索重說不上熟悉,但認識挺長時間了,悄悄地嘆了口氣。

令狐奉巡遍餘下的俘虜,凡是令狐邕死黨的,殺之無赦;與令狐邕沒甚關係,只是從軍來戰的,他均問一遍“降或不降”,降者即免死,不應即殺之。問到唐艾處,唐艾答道:“降。”

唐艾在俘虜中很顯眼,別人戎衣,唯他名士作態。

莘邇早就注意到他了,見他應降得痛快,心道:“不是不識時務的。”問目不轉睛關注唐艾迴答,神情由緊張變爲輕鬆的傅喬,“夫子認識此人麼?”

“他是我的故交之後。其家與我家是州里人。”

莘邇點了點頭,心道:“原來是老傅的老鄉,與我倆一樣是個寓士。”

自天下亂來,北地盡淪夷手,定西國獨保西北,前後逃難來此的士民極多。百姓多,士人也多,如此一來,隴地的士、民兩個階層就因之而分成了大小兩塊,大塊是土著,小塊是流寓。

如劉壯祖孫倆,便是流寓的百姓。

又如傅喬、唐艾,包括莘邇,雖說“貴賤別途”,他們屬於高高在上的士人階層,可究其在隴地的本質身份,其實與劉壯祖孫一樣,也是原籍外州,流寓在此的。

莘邇與傅喬的祖籍都在關東。

莘家、傅家遷入隴地較早,俱是已數代居隴了。

但是,與劉壯祖孫倆難以被土著百姓徹底接納相同,如莘、傅這樣的寓士,不管你來隴多久,亦很難融入本地的土著士人圈子。畢竟政治、經濟上的利益是固定有限的,官職、土地、徒附人口就那麼多,本地的士族肯定不願意有外人來給他們分走。兩下可謂黑白分明。

莘邇早前對土、寓之別缺乏瞭解,隨着在此世的時間越長,翻出的記憶漸多,兼以本非當世人,已經是客,明白了土、寓的區別後,此身又是寓士,這會兒再看唐艾,多了兩分親切。

非是令狐邕死黨的,悉數願降。

令狐奉叫麴碩給他們安排個地方,暫時居住,派人看管;分遣麴部的將校軍官,負責降卒的集合、恢復編制、擇地紮營等事;領着衆人,回部中的大率帳。

郭白駒沒殺,甲士們推搡他跟着。

索重都殺了,令狐奉豈會饒郭白駒一命?莘邇、傅喬等人皆知,此必是令狐奉要折磨他了。

莘邇心道:“不會要凌遲吧?”凌遲得有專人,沒受過訓練的搞不來這活兒,幾刀下去沒準兒就把受刑者弄死了,又想道,“五馬分屍麼?”胡部中沒有施刑的高手,而羊馬多得是,這是最有可能的。

莘邇與郭白駒沒甚仇恨,想想五馬分屍的慘景,對其生些憐憫,看了看踉蹌而行、嗚聲濺血的他,不忍地想道:“造反的是令狐奉,說起來,他也是個忠臣。兵敗猶送發、須給令狐邕,情深意切。真可憐。”

到了大率帳外,兩個小校稟報:“明公,已經準備好了。”

“那就動手吧。”

兩個小校應諾,指揮七八個甲士接過郭白駒,扒去他的鎧甲,脫掉他的褲子,將其臉朝下,按倒地上。兩個甲士分開他的腿,一人握住木杆,朝他的臀間捅去。木杆有拳頭粗細,杆頭削成尖角。郭白駒舌頭已斷,發出淒厲的悶叫聲。木杆刺入他的身內,入有兩尺餘。

令狐奉命道:“豎起來。”

甲士們挖好了深坑,把木杆豎入,埋好底部,踩結實了,退到兩旁。

郭白駒劇痛之下,不禁掙扎,但越掙扎,木杆越往上刺。他痛到痙攣,昏厥過去,旋便痛醒。此真求生不能,求死不得。鮮血和別物順着木杆滴答淌落。

令狐奉擡臉,饒有興致地看了片刻他的慘狀,召傅喬近前,問道:“老傅,你博學多聞,古時可有此刑?”

傅喬雙股戰慄,站不穩當,順勢伏拜,顫聲答道:“未聞。”

令狐奉遺憾地說道:“可惜,可惜。老傅,那你就給此刑起個名字吧?”

“木、木……。”

“木刑麼?”令狐奉回顧諸人,問道,“你們以爲此名如何?”

莘邇無法置信看到的情景,心道:“竟比禿連赤奴用人頭爲酒器更爲殘酷!”較以此刑,五馬分屍可稱仁慈;比之眼前,於人頭環列下,令狐奉宴請胡部大率,可稱平淡。他強壓住胃中的翻滾,對令狐奉有了新的認識,想道:“這就是你說的要狠麼?”

跟從令狐奉來大帳的將校們,泰半不知令狐奉要用此刑虐殺郭白駒,看到酷烈的場景,人人色變,參差不齊地答道:“挺好,挺好。”

令狐奉哈哈大笑,說道:“給你們的慶功酒已經備下,走,帳內飲酒去!”

戰場上的險些身死,目睹郭白駒的慘狀衝擊,造成了莘邇情緒上的巨大起伏,飲才數巡,便即大醉,伏案不起。

令狐奉大仇得報一半,回王都登位指日可待,心情愉快,痛飲酣暢,離席旋舞,至莘邇案前,看到他的醉態,大笑,與諸人道:“前救我子,今日爲我血戰丘前,身幾陣亡者,此子也!”他展開博大的雙袖,一手指着趴在案上的莘邇,醉問席間諸將校,說道,“爾等可知其名?”

與莘邇不熟悉的,現也已知他是誰了。

有人答道:“公之侍郎莘邇。”

“然也!此吾佳侍郎也!唯其一點不夠佳,爾等可知是何?”令狐奉收袖掩懷,前俯身體,搖晃着顧盼席間,神秘兮兮的模樣,吊足了諸人的胃口,這才說道,“唯不能飲!”

衆人放聲大笑。

令狐奉叫侍從把莘邇扶歸住帳。

令狐奉的酒風,諸人即便無有親見,也有耳聞,不喝痛快是不會放人走的,他此時卻體貼莘邇,引得諸人大多羨慕。很多人想道:“富平公登位後,此人必得寵用。”

侍從安頓好莘邇,自回去覆命。

第二天一大早,禿連樊等小率就來求見莘邇。

第三十章 勃野叱亢泥 割臂爲誓約第三十九章 遣使赴江左 姚戎攻關中(中)第五十四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五)第四章 擢遷左長史 忠臣唯阿瓜第一章 僧誠止募兵 建武督秦州第二十六章 鹿爲阿瓜得 朝會初交鋒第三十二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八)第十章 阿瓜眼界小 馳馬將軍府第三十四章 五日朔方下 殺一無名卒第三章 禦敵策已備 張韶領兵至(下)第四十章 辦學化胡風 炮肉月下食第二十二章 圖圖劫二路 風度有一吏第三十九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七)第五十八章 一語穩士心 校場問高下第十一章 麴爽怨聲對 過往如刺扎第三十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六)第二十三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五)第十八章 唐艾出奇謀 李亮三斫營(下)第一章 僧誠止募兵 建武督秦州第一章 禦敵策已備 張韶領兵至(上)第六十八章 軍法一頭羊 西投乞活去第八章 結姻升身價 求賢引變動第三十九章 遣使赴江左 姚戎攻關中(中)第三章 大王生日宴 太后玉臂滑第十七章 巧婦不需米 辛苦治部曲第四章 唐艾炫陶竹 羊髦與莘同第二章 禦敵策已備 張韶領兵至(中)第七章 遍觀詐與虐 唯是取信難第五十五章 檄召成都見 單騎赴桓營(下)第二十九章 常哥悄然婚 孤塗報急訊第五十章 笮橋鼓聲動 捷報兩路傳(上)第二十五章 報與左氏知 金城郎將任第三十五章 未午城已克 武都傳捷報(上)第十二章 羊髦建援麴 宋方策擊朔第十九章 元光秘事發 平羅成關鍵第五十七章 太后玉趾訪 將軍恭謹對(中)第三十章 勃野叱亢泥 割臂爲誓約第十九章 宴荔聰明誤 孟朗破朔方(上)第十一章 羊馥夜報訊 晨曦入朝去第三十二章 莘邇堪爲敵 宋閎蓄勢撲第七章 春宮圖展罷 寒夜秋風涼第二十三章 機敏促約成 魏主囑諸子(中)第二十二章 難論孟功過 姬韋應召到第二十一章 俠風非我願 人言不爲下第五十三章 請做獅子王 羅什願從行第五十章 唐艾識孟計 苟雄斬姚國(中)第五十一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中)第三章 別與正途異 勳官十二等第五十二章 唐艾識孟計 苟雄斬姚國(四)第六十三章 隴魏不足慮 蒲孟兩相得第二十一章 俠風非我願 人言不爲下第七章 勃野如秀木 令狐真龍身第二章 宴荔滿腹愁 勃勃獻謀策第二十章 黃榮駁氾議 拓跋見莘使(中)第十章 阿瓜眼界小 馳馬將軍府第二章 禦敵策已備 張韶領兵至(中)第四十七章 隴西多健將 張韶小特色第六十三章 隴魏不足慮 蒲孟兩相得第十三章 功名急切立 把酒問青天第十九章 入宮知天威 少年漸成人第九章 塞外江南地 寒冬賣炭翁第四十六章 安西一路進 徵虜兩路攻第五十七章 左氏無枝鵲 獻俘赴王都第一章 難言宋有德 掠胡安敬思第二十三章 即鹿而無虞 欲擒且故縱第三十二章 莘邇堪爲敵 宋閎蓄勢撲第五十二章 慚愧享其成 曬書郝郎君第五十五章 隴東督七郡 議與武衛盟第四十八章 白純堅壁守 索張爭請戰第十章 阿瓜胸懷暖 輔國果善謀第四章 擢遷左長史 忠臣唯阿瓜第六章 選使說宴荔 擇將援鐵弗第五十五章 檄召成都見 單騎赴桓營(下)第五十九章 驅荔兩相耗 覓策殺姚桃第二十八章 禿連五金餅 黃榮第一計第三十六章 未午城已克 武都傳捷報(下)第三十一章 伐蜀首漢中 懇求太后教第六十三章 萬里月色同 羣雄各異謀(下)第三十八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六)第十四章 一日訪三人 宴荔將起兵第四十一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九)第四章 勃勃志向遠 鐵騎漠中來(上)第二十八章 禿連五金餅 黃榮第一計第二十五章 怒命斬平羅 得令點兵出第五十章 膽壯自作餌 勿延襲敵營第三十一章 度牒束僧侶 鐵券約鮮卑第二十九章 常哥悄然婚 孤塗報急訊第四十五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十三)第二十章 宋方無法殺 王令不可說第三十二章 拓跋意不明 河陰城守弛第十六章 唐艾出奇謀 李亮三斫營(上)第二章 聲東而擊西 那就讓他來第五十一章 胡兵攻勢急 莘邇穩如山第六十一章 月色萬里同 羣雄各異謀(上)第二章 聲東而擊西 那就讓他來第一章 梟豺無親情 救子母感恩第四十三章 王成策取冀 唐艾議攻冉(下)第一章 禦敵策已備 張韶領兵至(上)第十八章 拓跋十姓貴 苟雄半渡擊第五十九章 將軍號輔國 力近與麴齊
第三十章 勃野叱亢泥 割臂爲誓約第三十九章 遣使赴江左 姚戎攻關中(中)第五十四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五)第四章 擢遷左長史 忠臣唯阿瓜第一章 僧誠止募兵 建武督秦州第二十六章 鹿爲阿瓜得 朝會初交鋒第三十二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八)第十章 阿瓜眼界小 馳馬將軍府第三十四章 五日朔方下 殺一無名卒第三章 禦敵策已備 張韶領兵至(下)第四十章 辦學化胡風 炮肉月下食第二十二章 圖圖劫二路 風度有一吏第三十九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七)第五十八章 一語穩士心 校場問高下第十一章 麴爽怨聲對 過往如刺扎第三十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六)第二十三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五)第十八章 唐艾出奇謀 李亮三斫營(下)第一章 僧誠止募兵 建武督秦州第一章 禦敵策已備 張韶領兵至(上)第六十八章 軍法一頭羊 西投乞活去第八章 結姻升身價 求賢引變動第三十九章 遣使赴江左 姚戎攻關中(中)第三章 大王生日宴 太后玉臂滑第十七章 巧婦不需米 辛苦治部曲第四章 唐艾炫陶竹 羊髦與莘同第二章 禦敵策已備 張韶領兵至(中)第七章 遍觀詐與虐 唯是取信難第五十五章 檄召成都見 單騎赴桓營(下)第二十九章 常哥悄然婚 孤塗報急訊第五十章 笮橋鼓聲動 捷報兩路傳(上)第二十五章 報與左氏知 金城郎將任第三十五章 未午城已克 武都傳捷報(上)第十二章 羊髦建援麴 宋方策擊朔第十九章 元光秘事發 平羅成關鍵第五十七章 太后玉趾訪 將軍恭謹對(中)第三十章 勃野叱亢泥 割臂爲誓約第十九章 宴荔聰明誤 孟朗破朔方(上)第十一章 羊馥夜報訊 晨曦入朝去第三十二章 莘邇堪爲敵 宋閎蓄勢撲第七章 春宮圖展罷 寒夜秋風涼第二十三章 機敏促約成 魏主囑諸子(中)第二十二章 難論孟功過 姬韋應召到第二十一章 俠風非我願 人言不爲下第五十三章 請做獅子王 羅什願從行第五十章 唐艾識孟計 苟雄斬姚國(中)第五十一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中)第三章 別與正途異 勳官十二等第五十二章 唐艾識孟計 苟雄斬姚國(四)第六十三章 隴魏不足慮 蒲孟兩相得第二十一章 俠風非我願 人言不爲下第七章 勃野如秀木 令狐真龍身第二章 宴荔滿腹愁 勃勃獻謀策第二十章 黃榮駁氾議 拓跋見莘使(中)第十章 阿瓜眼界小 馳馬將軍府第二章 禦敵策已備 張韶領兵至(中)第四十七章 隴西多健將 張韶小特色第六十三章 隴魏不足慮 蒲孟兩相得第十三章 功名急切立 把酒問青天第十九章 入宮知天威 少年漸成人第九章 塞外江南地 寒冬賣炭翁第四十六章 安西一路進 徵虜兩路攻第五十七章 左氏無枝鵲 獻俘赴王都第一章 難言宋有德 掠胡安敬思第二十三章 即鹿而無虞 欲擒且故縱第三十二章 莘邇堪爲敵 宋閎蓄勢撲第五十二章 慚愧享其成 曬書郝郎君第五十五章 隴東督七郡 議與武衛盟第四十八章 白純堅壁守 索張爭請戰第十章 阿瓜胸懷暖 輔國果善謀第四章 擢遷左長史 忠臣唯阿瓜第六章 選使說宴荔 擇將援鐵弗第五十五章 檄召成都見 單騎赴桓營(下)第五十九章 驅荔兩相耗 覓策殺姚桃第二十八章 禿連五金餅 黃榮第一計第三十六章 未午城已克 武都傳捷報(下)第三十一章 伐蜀首漢中 懇求太后教第六十三章 萬里月色同 羣雄各異謀(下)第三十八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六)第十四章 一日訪三人 宴荔將起兵第四十一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九)第四章 勃勃志向遠 鐵騎漠中來(上)第二十八章 禿連五金餅 黃榮第一計第二十五章 怒命斬平羅 得令點兵出第五十章 膽壯自作餌 勿延襲敵營第三十一章 度牒束僧侶 鐵券約鮮卑第二十九章 常哥悄然婚 孤塗報急訊第四十五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十三)第二十章 宋方無法殺 王令不可說第三十二章 拓跋意不明 河陰城守弛第十六章 唐艾出奇謀 李亮三斫營(上)第二章 聲東而擊西 那就讓他來第五十一章 胡兵攻勢急 莘邇穩如山第六十一章 月色萬里同 羣雄各異謀(上)第二章 聲東而擊西 那就讓他來第一章 梟豺無親情 救子母感恩第四十三章 王成策取冀 唐艾議攻冉(下)第一章 禦敵策已備 張韶領兵至(上)第十八章 拓跋十姓貴 苟雄半渡擊第五十九章 將軍號輔國 力近與麴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