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輕騎趁夜東 貧道方外人(中)

在與溫石蘭部的漠中一戰中,賀蘭延年親自上陣,負了點傷,左臂被柔然人的勇士用鐵槌給打到了下,不過因有鎧甲保護,傷得不重,沒有骨折。

從十來歲從軍起,直到現在,賀蘭延年的軍旅生涯已近三十年,三十年中,他受過的傷不知多少,最嚴重的一次是在差不多二十年前。

那一年,剛臣服拓跋部不久的白部鮮卑,聯合代北北部的一些敕勒等被拓跋部征服的部落,以及柔然人掀起了一場叛亂,賀蘭延年當時跟從賀蘭部的酋率,率領本部落的兵士,隨時已接任拓跋大率之位的拓跋倍斤征討白部。

白部是僅次於慕容、段氏、拓跋等數部的鮮卑大部落,部中本就民口衆多,加上敕勒、柔然等聯兵,更是兵強馬壯,而那時的拓跋倍斤剛繼任拓跋部的大率纔沒幾年,威望不足,故是這場戰爭開戰不久後,就陷入了僵局,打得很艱難。

最要命的是,於此之時,拓跋部的內部又起了一場政亂。

從附於拓跋部的諸部中,有一個本源出自匈奴的大部落,號爲“獨孤”,是前任拓跋大率,即拓跋倍斤兄長的妻族。在拓跋部中,因其尚處在母系向父系轉變的過程中,故而大率的母族、妻族,憑藉其孃家的力量,向來都有極大的參政、議政權,並在大率之位繼承人的選擇和確立上也有很大的話語權。拓跋倍斤兄長的妻子趙氏,——孤獨部與鐵弗匈奴等此類號稱源自匈奴的部落一樣,都是匈奴勢衰之後,重組而成的新部落,因是亦與鐵弗匈奴一樣,部落雖號“獨孤”,他們的酋率卻不以獨孤爲姓,而是以趙爲姓,那趙氏有個兒子,她是不願把大率之位傳給拓跋倍斤的,唯是她的兒子年少,胡俗素來是“立壯不立幼”,所以幾年前拓跋倍斤繼位的時候,她才隱忍未言,而現下她的兒子已經長大,十四五歲了,竟是在這個時候,她起了給兒子奪位之心,聯手孤獨部的酋率,鬧起了“宮廷政變”。

卻是多虧了拓跋部的另一個傳統,母親向來是支持兒子們相遞繼位的,——畢竟不管是哪個兒子繼位,都是她的兒子,換言之,她都能以母親的身份,掌握部落的權力,是以,拓跋倍斤的母親,出自烏桓大部的王氏,聯合本族的力量,加上拓跋倍斤幼弟拓跋勿的堅決支持,以及拓跋倍斤妻族賀蘭部在關鍵時刻,選擇站位拓跋倍斤的表態,最終才平定了這場內亂。

——內亂雖然平定,孤獨部的酋率自稱是秦朝的宗室之裔,血統高貴,其家在胡部中的影響力很大,而且其部戰鬥力很強,爲了安撫他們,也是爲了避免分裂,拓跋倍斤展現出了他的政治手腕,一邊毫不留情地殺掉了他的嫂子趙氏,趙氏之子是他兄長唯一的兒子,因了他幼弟拓跋勿的求情,倒是沒殺,但也流放於外,另一邊,則既往不咎,不計“作亂”的前嫌,把自己的妹妹許配給了當時那個孤獨部酋率的兒子趙落垂,且給他父子以重用。當時的那個獨孤部酋率已死,其子趙落垂現已繼任了獨孤部酋率之位,拓跋倍斤並在幼弟拓跋勿死後,把他封爲南部大人,接替了拓跋勿的權位,統領代北南邊的烏桓各部。此是後話,不必多說。

通過拓跋倍斤的手腕,內部的分裂得到了避免,以拓跋部爲首的這個代北部落聯盟的實力得到了保存,但是變故之後,人心到底是不能很快就收拾好的,於是在繼續征討白部鮮卑的戰鬥中,拓跋倍斤連遭失敗。拓跋倍斤沒有辦法,只好嚮慕容鮮卑求助。慕容鮮卑便遣騎萬人前去支援。得到了援兵,拓跋倍斤重振旗鼓,乃與白部鮮卑決戰,希望能夠一戰獲勝。

結果卻沒料到,戰鬥中,慕容鮮卑的部隊不怎麼聽從拓跋倍斤的指揮,不但沒有能順利地擊敗白部鮮卑,且於戰事進行到一半時,拓跋倍斤的中軍都差點被白部鮮卑攻陷。

就在這個關頭,賀蘭延年脫穎而出。

他率領精騎百餘,馳突衝陣,在猛攻拓跋倍斤中軍的萬餘白部鮮卑騎兵中,三進三出,所向披靡,斬其小率、虎士數十,沉重地打擊了白部鮮卑的士氣,極大地振奮了拓跋部兵士的軍心,遂一舉扭轉頹勢,幫助拓跋倍斤獲得了這場鏖戰的勝利。

也正是在這場鏖戰之後,賀蘭延年進入到了拓跋倍斤的視線,被拓跋倍斤攬爲了心腹,又在其後的歷戰中,賀蘭延年不僅秉持了他的勇武,並且展現出了他出色的軍事天賦,從而在拓跋部中的地位日漸貴重,以至今日,已是代北的第一名將了。——溫石蘭而下敗於他手,可以說,他現在不止是代北第一名將,甚至可號稱是塞外的第一名將了。

這場代表了賀蘭延年人生轉折點的一戰,固是給他帶來了日後的名聲鵲起,可在數衝敵陣中,他也負下了嚴重的傷勢。戰後,他幾次昏厥,吐血不止,差點就一命嗚呼了,後是拓跋倍斤親自獻祭天神,自願損壽,爲他求活,並從慕容鮮卑那裡求來了名醫,方纔把他救下。

比起那次的重傷,眼下的這點小傷實不值一提。

比起往年的歷戰,特別是二十年前那場生死攸關的大戰,眼下這場奔襲朔方縣的戰鬥,在賀蘭延年看來,也不值一提。

只是此戰的關係比較重大,關係到了代北以後的發展,所以賀蘭延年纔會親自率騎往去。

楊賀之、張龜猜得不錯,一直沒有露面的賀蘭延年的確是悄悄地率領兵,前去搶佔朔方縣了。

這不是賀蘭延年的擅自主張,是他出代北、來朔方前,拓跋倍斤給他的密令。

騎於馬上,感受着夏季夜風的涼爽,滿頭的小辮迎風招展,年已四旬的賀蘭延年神色嚴肅,挽着繮繩,回想拓跋倍斤給他下達命令時的語氣和有關爲何下達這道命令的解釋。

第二十九章 黃榮膽大策 王城起風雲(三)第四十九章 寧遠突圍出 西鎮爭可汗第二十三章 麴向分撫討 阿瓜片言決第四十二章 父子謀仇報 驚聞塢堡破第二十九章 自強然後立 禿髮雄北山第四十四章 擇將選麴爽 投書謁蒲英第四章 將勇難當弩 他是因你死第三十四章 雖然無所長 名可由行立第五十一章 唐艾識孟計 苟雄斬姚國(三)第八章 舒望連戰勝 麴球突圍出第二章 宋方自取權 曹斐用詐撫第二十一章 傅喬典書令 雲光如妝容第三十七章 阿瓜國事重 大王已少年第八章 羣寓謀前程 錄事揣上意第十二章 平羅忠孝愚 元光計高明第二十九章 道將大變樣 爭寵令狐樂第二十一章 傅喬典書令 雲光如妝容第二十五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上)第十二章 援手產成就 從茲覺我存第二十九章 揖謝與用法 養士霸王術第十三章 傅喬倉皇至 禿連狼狽回第十四章 一日訪三人 宴荔將起兵第五十五章 洲上敕勒歌 堂中哄人言第十三章 牡丹額前綻 志氣胸中展第四章 大事不惜身 曹斐意豪然第二十二章 獻鹿止謠傳 溫言寬太后第三十六章 憐子亦丈夫 上書請募兵第十五章 鐵弗狡詐徒 拓跋也曾強第十九章 宴荔聰明誤 孟朗破朔方(上)第五十章 笮橋鼓聲動 捷報兩路傳(上)第二章 香火亦沒用 子明辛苦了第四十六章 輪戍練兵法 令狐喜事爽第四十七章 子喬獻遺策 魏主東北遁(中)第五十章 唐艾識孟計 苟雄斬姚國(中)第四十六章 安西一路進 徵虜兩路攻第六十二章 折柳贈諸卿 太后城門迎第十一章 苟雄索司隸 孟朗忍爲國第三十四章 何人吾可謀 無處不青山第三十一章 基業苦不易 逢疑召唐艾第二十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中)第三十六章 練兵軍爲先 依士治豪強第二十八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四)第四十七章 子喬獻遺策 魏主東北遁(中)第十五章 鬥毆督座前 寶掌哼哼然第七章 車兵述少願 祆廟逢安崇第十六章 富貴不相忘 球營嚴且整第四十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上)第二十三章 麴向分撫討 阿瓜片言決第五章 秦營獻秘密 季和出對策第五十六章 麴碩迎將軍 完成先王願第二十二章 難論孟功過 姬韋應召到第十九章 大力耿直人 進退定軍令第二十五章 報與左氏知 金城郎將任第三十八章 遣使赴江左 姚戎攻關中(上)第二十八章 土寓大有別 君率殘相近第五十章 笮橋鼓聲動 捷報兩路傳(上)第二十二章 獻鹿止謠傳 溫言寬太后第十二章 翁主挽弓射 太后一怒威(上)第二十三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五)第十二章 羊髦建援麴 宋方策擊朔第十一章 羊馥夜報訊 晨曦入朝去第七章 勃野如秀木 令狐真龍身第四十七章 隴西多健將 張韶小特色第四十九章 寧遠突圍出 西鎮爭可汗第四章 唐艾炫陶竹 羊髦與莘同第二十四章 碧鵝黃榮恨 明公重舊情第五十一章 唐艾識孟計 苟雄斬姚國(三)第九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三)第五十七章 麴球拒秦衆 季和挫爽軍(五)第十三章 失魂阿利羅 安心王太后第五十七章 太后玉趾訪 將軍恭謹對(中)第二十七章 傅黃春風意 大力急事報第六十八章 軍法一頭羊 西投乞活去第二章 西海遲方至 酒泉候未來第二十七章 甲騎向無前 三軍喚吾虎第二章 七項考武生 廣武王舒望第十七章 悔餘猶戀棧 懊惱席上言第二十八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四)第七章 勃野如秀木 令狐真龍身第三十九章 遣使赴江左 姚戎攻關中(中)第一章 元光塊壘積 麴爽奏設州第十七章 唐艾出奇謀 李亮三斫營(中)第四十六章 安西一路進 徵虜兩路攻第四十章 遣使赴江左 姚戎攻關中(下)第十六章 豪牧羊馬萬 應徙多貧困第十五章 曼歌小解憂 元光謀已動第二章 香火亦沒用 子明辛苦了第十六章 連環虛聲勢 蒲茂意決矣第一章 晉見四時宮 道過都督府第十八章 唐艾出奇謀 李亮三斫營(下)第十二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六)第二十章 宋方無法殺 王令不可說第六章 選使說宴荔 擇將援鐵弗第三十三章 張渾不離朝 龜有上下策第五十三章 麴球拒秦衆 季和挫爽軍(上)第三十八章 遣使赴江左 姚戎攻關中(上)第五十三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四)第二十三章 即鹿而無虞 欲擒且故縱第五十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上)第二十七章 兵分東西路 按劍候氾君
第二十九章 黃榮膽大策 王城起風雲(三)第四十九章 寧遠突圍出 西鎮爭可汗第二十三章 麴向分撫討 阿瓜片言決第四十二章 父子謀仇報 驚聞塢堡破第二十九章 自強然後立 禿髮雄北山第四十四章 擇將選麴爽 投書謁蒲英第四章 將勇難當弩 他是因你死第三十四章 雖然無所長 名可由行立第五十一章 唐艾識孟計 苟雄斬姚國(三)第八章 舒望連戰勝 麴球突圍出第二章 宋方自取權 曹斐用詐撫第二十一章 傅喬典書令 雲光如妝容第三十七章 阿瓜國事重 大王已少年第八章 羣寓謀前程 錄事揣上意第十二章 平羅忠孝愚 元光計高明第二十九章 道將大變樣 爭寵令狐樂第二十一章 傅喬典書令 雲光如妝容第二十五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上)第十二章 援手產成就 從茲覺我存第二十九章 揖謝與用法 養士霸王術第十三章 傅喬倉皇至 禿連狼狽回第十四章 一日訪三人 宴荔將起兵第五十五章 洲上敕勒歌 堂中哄人言第十三章 牡丹額前綻 志氣胸中展第四章 大事不惜身 曹斐意豪然第二十二章 獻鹿止謠傳 溫言寬太后第三十六章 憐子亦丈夫 上書請募兵第十五章 鐵弗狡詐徒 拓跋也曾強第十九章 宴荔聰明誤 孟朗破朔方(上)第五十章 笮橋鼓聲動 捷報兩路傳(上)第二章 香火亦沒用 子明辛苦了第四十六章 輪戍練兵法 令狐喜事爽第四十七章 子喬獻遺策 魏主東北遁(中)第五十章 唐艾識孟計 苟雄斬姚國(中)第四十六章 安西一路進 徵虜兩路攻第六十二章 折柳贈諸卿 太后城門迎第十一章 苟雄索司隸 孟朗忍爲國第三十四章 何人吾可謀 無處不青山第三十一章 基業苦不易 逢疑召唐艾第二十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中)第三十六章 練兵軍爲先 依士治豪強第二十八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四)第四十七章 子喬獻遺策 魏主東北遁(中)第十五章 鬥毆督座前 寶掌哼哼然第七章 車兵述少願 祆廟逢安崇第十六章 富貴不相忘 球營嚴且整第四十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上)第二十三章 麴向分撫討 阿瓜片言決第五章 秦營獻秘密 季和出對策第五十六章 麴碩迎將軍 完成先王願第二十二章 難論孟功過 姬韋應召到第十九章 大力耿直人 進退定軍令第二十五章 報與左氏知 金城郎將任第三十八章 遣使赴江左 姚戎攻關中(上)第二十八章 土寓大有別 君率殘相近第五十章 笮橋鼓聲動 捷報兩路傳(上)第二十二章 獻鹿止謠傳 溫言寬太后第十二章 翁主挽弓射 太后一怒威(上)第二十三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五)第十二章 羊髦建援麴 宋方策擊朔第十一章 羊馥夜報訊 晨曦入朝去第七章 勃野如秀木 令狐真龍身第四十七章 隴西多健將 張韶小特色第四十九章 寧遠突圍出 西鎮爭可汗第四章 唐艾炫陶竹 羊髦與莘同第二十四章 碧鵝黃榮恨 明公重舊情第五十一章 唐艾識孟計 苟雄斬姚國(三)第九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三)第五十七章 麴球拒秦衆 季和挫爽軍(五)第十三章 失魂阿利羅 安心王太后第五十七章 太后玉趾訪 將軍恭謹對(中)第二十七章 傅黃春風意 大力急事報第六十八章 軍法一頭羊 西投乞活去第二章 西海遲方至 酒泉候未來第二十七章 甲騎向無前 三軍喚吾虎第二章 七項考武生 廣武王舒望第十七章 悔餘猶戀棧 懊惱席上言第二十八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四)第七章 勃野如秀木 令狐真龍身第三十九章 遣使赴江左 姚戎攻關中(中)第一章 元光塊壘積 麴爽奏設州第十七章 唐艾出奇謀 李亮三斫營(中)第四十六章 安西一路進 徵虜兩路攻第四十章 遣使赴江左 姚戎攻關中(下)第十六章 豪牧羊馬萬 應徙多貧困第十五章 曼歌小解憂 元光謀已動第二章 香火亦沒用 子明辛苦了第十六章 連環虛聲勢 蒲茂意決矣第一章 晉見四時宮 道過都督府第十八章 唐艾出奇謀 李亮三斫營(下)第十二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六)第二十章 宋方無法殺 王令不可說第六章 選使說宴荔 擇將援鐵弗第三十三章 張渾不離朝 龜有上下策第五十三章 麴球拒秦衆 季和挫爽軍(上)第三十八章 遣使赴江左 姚戎攻關中(上)第五十三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四)第二十三章 即鹿而無虞 欲擒且故縱第五十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上)第二十七章 兵分東西路 按劍候氾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