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武校鄉射禮 蒲英起兵亂

尚書檯之設起於秦代,最早是皇帝的秘書機關,後來發展成爲了國家的最高政令機關。

秦時,尚書檯的下轄組成,初爲四部,至秦中葉,擴充到了六部,各部皆有尚書,並尚書令、尚書僕射,合稱八座。前代成朝與本朝,大致沿襲秦時舊制。

當下的江左,尚書檯共有五部,分別是吏部、祠部、五兵、左民和度支。

五部尚書以下,有十五曹,曹的長吏稱“尚書郎”,分隸五部尚書管轄。

五部之中,吏部最爲美差。吏部尚書和吏部下轄的曹郎,號稱“天下清官”。膏腴之族,皆屬意吏部,而不樂別部,蓋因別部所掌之稅收、糧倉、武庫等務辛苦繁瑣,不是“職閒廩重”。

考功曹,便是吏部下屬的諸曹之一。

可以這麼說,定西現在是沒有吏部,也沒有考功曹,如果有的話,這些職務肯定會成爲宋、氾、張、麴等家子弟首要爭奪的對象。——正是因了吏部是最美的差事,那麼誰家、誰人能得到這個差事,不也就從側面證明了這個家族、這個人是國中最上等、最優秀的麼?非是僅關“職清俸厚”,更重要的,出任吏部,且代表了此家、此人在社會中的地位和名望。

張道將是個標準的高門子弟,考功曹對他的誘惑會有多大,可想而知。

且比之江左,定西此前無有吏部、無有考功曹,換言之,他如接受此任,就將是定西擔任此職的第一人。什麼叫“第一人”?底下繼任的人哪怕名望再高,排起來,也只能是第二。

張道將忍住了巨大的誘惑,沒有當場表態,他要回去徵詢一下張渾的意見。

莘邇沒有強迫他,親熱地把他送出堂外,喚府吏送他出府。

莘邇去年提出的五件政事,唯換僑郡中正一事,還沒有大範圍地着手,其它的都得到了施行。

濁吏哪裡都有,輔國將軍府亦有。此時在堂外侍候的幾個吏員便都是府中的濁吏。得了莘邇的命令,他們大聲應諾,精神煥發地引張道將出去。

莘邇在門口站了稍頃,目送張道將離開,看到那幾個昂首挺胸,闊步前行的濁吏,不由心道:“自給濁吏們加了俸祿後,不管是日常公務,還是臨時差使,他們都幹勁十足,比起往日,可謂是天壤之別了啊!”手撫門框,嘆道,“世間豈有又想馬兒跑,又不給馬兒草的道理!”

下午的陽光曬在身上,暖洋洋的,院中的花草樹木,紅紅綠綠,入目鮮豔。

聽事堂的院門外,一瘸一拐地進來了個人,是張龜,與張道將恰好碰上。

張龜明顯地怔了下。張道將作揖行禮。張龜忙還了一禮。

兩人略作寒暄,擦肩而過。

莘邇目睹此幕,若有所思,想道:“張龜棄暗投明,叛出張家。張道將對他之恨,必過於對我。張道將對我恭恭敬敬倒也罷了,對張龜卻也能以禮相待。此子要麼是真的痛改前非,要麼他就是一個隱忍之人。觀他此前的狂傲,不像個能隱忍的。他難道是果然洗心革面了麼?”

有點不相信。

但信不信,都無所謂。

說實話,到朝中這麼些時候以來,莘邇已經對與宋、氾、張等家的勾心鬥角感到厭煩了。

安插在蒲秦的暗線,不時傳回消息,蒲秦於今朝氣蓬勃,蒸蒸日上。

而隴州就這麼大點地方,地處偏遠,自然條件本就已經不好,遠遜關中、中原,既窮,人又少,用“窮鄉僻壤”形容亦不過分,宋、氾等家卻猶爭權奪利不休。

與秦國的蒲茂、孟朗相比,一個胸懷遠志,一個鼠目寸光,簡直虎與犬之別。

莘邇深深地意識到,宋、氾、張等家願意當狗,隨他們當去,他絕不能隨波逐流,絕不能把自己陷入到與宋、氾、張等家政斗的泥淖中。

是以,在通過戰爭已獲威望、五項政措大致得以實行的前提下,他如今給自己確立了新的政治方針。

可以儘量不再去觸碰“五項政措”以外的宋、氾、張等家現有的政治、經濟利益,此其一。

若有需要,甚至可以再讓出點利益給他們,此其二。

鞏固與麴家、孫衍的同盟,此其三。

和軍事無關的政務少插手,把精力主要放在軍隊的建設上,此其四。

總而言之,莘邇現階段的設想,就是在通過五項政措的實施,已然把他的戰功順利地轉化成爲了政治資本的基礎上,見好就收,以政治上的暫時讓步,來換取他建設軍隊的時間。

關於建設軍隊。

莘邇已有了一個全盤的計劃。

首先,自便是勳官制度的創造和建立。

從此,軍隊有了自己的酬功體系,極大地便於了莘邇對部隊的掌控。

同時,因爲勳官不止是空口白話,等級不同的勳官各對應了不同的政治、經濟待遇,乃是實打實的利益,也將會極大地有利於鼓舞將士的士氣和戰鬥時的鬥志。

其次,就是武舉的設立。

莘邇可以通過此制,源源不斷地得到各地的猛士,收爲爪牙,擴充自己的實力。

同時,這項制度且有一個長遠的影響。

即是,從此次武舉中脫穎而出的王舒望等人,其家雖皆非上流,但亦無不是當地的富戶,這些人實際上代表了部分寒門階層的力量。一個人的力量有限,數百、數千人的力量加在一起,那就是數百家、數千家,延以日後,勢必將會大有助於莘邇在郡縣影響力的增強。

再次,是他已經上書朝中,奏請令狐樂,借擴建泮宮的機會,另建武學。

在上書中,莘邇以三代以例,言道:“《孟子》雲:‘庠者,養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授軍中名將以師任,教導兵事,此三代之遺法。方今海內凌遲,兵弱則國危。臣邇以爲,宜效三代,設武學於泮宮,無事則講演兵法,有事則爲王征伐。況則,射、御,亦君子之藝也。”

一則,由古至今,最重“故事”。“故事”者,過去的事。只要是前代有過的先例,那麼當再提出來時,就容易得到認同。二來,現今國家的最高學府雖說不重視軍事的教育,但各軍府卻都各有學官,亦就是說,“軍校”此物,在當下已是存在的,而非新鮮事物。

故此,莘邇的這道上書,沒人反對,於日前得到通過。

相關的招生工作已在開展,招生的範圍包括軍中的中低級吏員、寒門子弟,如有士族子弟想學,也歡迎,鮮卑等胡落的胡人,只要報名,通過初試,證明認得唐文,也一概錄取。

勳官也好、武舉也好、武學也好,莘邇的這些舉措,是在爲擴大自己的軍事勢力,也是爲了想在隴州進一步地提倡尚武風氣。

他希望不止是底層的百姓,中層、上流的士族也能尚武。

要想讓士子尚武,只這麼幾條還不夠。

畢竟,此三條之措施,不是專門面向士子的,士子大可置之不理,我行我素。

於是,就有了莘邇的第四條。

這一條,算是帶點強迫的性質。

他上書請求恢復“鄉射禮”。

“鄉射”是先秦時期的四種“射禮”之一。它指的是每年春秋兩季,地方的主官以主人的身份邀請本地的士人、學子,在本地的官辦學校中舉行比賽射箭的活動。

這項禮不是軍禮,是嘉禮的一種。

雖然如此,莘邇看重的是,其所面對的對象卻主要是讀書人,也就是士子。

此禮是正兒八經的古禮,對莘邇的此道上書,朝臣們更是沒有反對的理由。

有關鄉射禮的建議,莘邇是去年冬提出的,在“常行文案限以時日”的嚴格要求下,今春,此禮的恢復已經得到了落實。

便在上個月,莘邇還出席了王城所在之武威郡的鄉射禮。

鄉射禮上,只要是出席的人,都得參與比賽。

兩人一組,稱爲“耦”,一人名上射,一人名下射。

莘邇也親自下場。

他原先就射術不錯,又一直苦練不輟,在比賽中自是大出風頭,帶領本“耦”獲得了勝利。

比賽完後,在傅喬的不遺餘力下,莘邇“神射”的名號很快就傳遍了王都。這倒是意外之得。

張龜到了堂門外,下揖行禮。

莘邇笑道:“長齡,近日武舉等事把你累的不輕,今天你休沐,不在家歇着,跑來作甚?”

“明公,龜適才得到了一個情報。”

“什麼情報。”

“虜秦僞主蒲茂遣孟朗、苟雄將步騎三萬,北上攻打朔方去了!”

莘邇的神色凝重起來,說道:“蒲茂要打趙宴荔?”

“正是。

“明公,自蒲茂篡逆僭位以來,在虜秦國內進行變革,國勢日強,龜常擔心它會用兵隴西郡,或再打冉興。如此,我國的邊地就將不得寧日了!

“幸好天意垂青,當此之際,他卻去打朔方!鐵弗匈奴盤踞朔方多年,民口頗衆,趙宴荔向來狡詐,其諸子驍勇善戰,不可小覷。這一場仗,龜料虜秦不好打!”

張龜的獨目炯炯有神,說道,“明公,此天予我機,我用兵之時也!龜有兩策敢獻!”

……

得把新卷的綱要加緊整理出來,不然一邊整綱要,一邊寫,寫得是真慢。今天還是一章。1,2,3,4,欠了四章。

第十三章 輕騎趁夜東 貧道方外人(上)第十一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五)第二十八章 禿連五金餅 黃榮第一計第五十三章 石焉與玉比 氾丹豈再敗第三十一章 舉手設錄事 反掌覆宋家(上)第五十五章 麴球拒秦衆 季和挫爽軍(三)第二十六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中)第十四章 照瓢描葫蘆 覓得一策來第四十三章 王成策取冀 唐艾議攻冉(下)第三十章 黃榮膽大策 王城起風雲(四)第二十九章 自強然後立 禿髮雄北山第六十五章 萬勝呼如雷 寬猛宜相濟第八章 羣寓謀前程 錄事揣上意第三十九章 遣使赴江左 姚戎攻關中(中)第六十四章 左氏殿中熱 神愛揮馬鞭第五十七章 太后玉趾訪 將軍恭謹對(中)第二十六章 鹿爲阿瓜得 朝會初交鋒第五十七章 盡收西域寶 顯美面子貴第四十七章 隴西多健將 張韶小特色第五章 逐客顯督威 收胡系霸業第二十六章 姑娘柔情暖 司馬不畏寒第十八章 草繪說兵法 丈夫五鼎烹第四十六章 輪戍練兵法 令狐喜事爽第五章 逐客顯督威 收胡系霸業第五十五章 洲上敕勒歌 堂中哄人言第二十一章 俠風非我願 人言不爲下第二十五章 怒命斬平羅 得令點兵出第十一章 羊馥夜報訊 晨曦入朝去第九章 孟朗決蒲疑 魏主攻柔然第二十二章 圖圖劫二路 風度有一吏第五章 人頭作酒器 太馬無敵名第二十九章 常哥悄然婚 孤塗報急訊第三章 莘左感伶仃 肉食一丘貉第四章 贈君葡萄酒 臨臺閱軍訓第三十二章 舉手設錄事 反掌覆宋家(中)第二十八章 張公心非石 阿蜍女郎耶第六十二章 地上有些滑 可斷阿瓜根第二十四章 張金老謀算 元光不怕虎第三十三章 苟雄送兒衣 李亮要事辦第三十一章 舉手設錄事 反掌覆宋家(上)第五十九章 良禽擇木棲 亮因駭而安第六章 黃榮獻毒策 宋翩索厚賞第四十八章 子喬獻遺策 魏主東北遁(三)第八章 舒望連戰勝 麴球突圍出第三十五章 指點天下勢 歸入治郡策第五十二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三)第三十五章 指點天下勢 歸入治郡策第六章 勃勃志向遠 鐵騎漠中來(下)第五十四章 檄召成都見 單騎赴營中(中)第一章 侃侃析時局 竊竊覬神器第三十二章 成都道人唱 宮中天子怒第十九章 黃榮駁氾議 拓跋見莘使(上)第十二章 翁主挽弓射 太后一怒威(上)第四十三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四)第七章 勃野如秀木 令狐真龍身第十三章 牡丹額前綻 志氣胸中展第四十四章 結拜一兄弟 魏家兩虎臣第十九章 入宮知天威 少年漸成人第三章 莘左感伶仃 肉食一丘貉第十九章 大力耿直人 進退定軍令第四十五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十三)第二十四章 張金老謀算 元光不怕虎第四十三章 王成策取冀 唐艾議攻冉(下)第八章 季和將其計 宴荔父子議第六十二章 折柳贈諸卿 太后城門迎第五十九章 良禽擇木棲 亮因駭而安第十五章 鐵弗狡詐徒 拓跋也曾強第四章 魏鹹萬里侯 可呼你字乎第十章 高充隨機變 二讓苟將軍第十九章 元光秘事發 平羅成關鍵第二十五章 怒命斬平羅 得令點兵出第四十三章 痛打落水狗 宋丞中奸計第四章 贈君葡萄酒 臨臺閱軍訓第十章 天命豈在暴 唬人好神術第五十一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中)第六十二章 折柳贈諸卿 太后城門迎第五十一章 唐艾識孟計 苟雄斬姚國(三)第二章 宋方自取權 曹斐用詐撫第十七章 孟朗三計上 還都清君側第十八章 草繪說兵法 丈夫五鼎烹第十五章 曼歌小解憂 元光謀已動第六十一章 千金市馬骨 公力若不及第十三章 功名急切立 把酒問青天第三十六章 憐子亦丈夫 上書請募兵第二十五章 報與左氏知 金城郎將任第四十六章 軍報請援兵 張宋增猜疑第三十章 張韶有些謀 莘公雄傑也第一章 侃侃析時局 竊竊覬神器第十九章 黃榮駁氾議 拓跋見莘使(上)第十五章 二恭忠與奇 孟朗赴河東第二十八章 土寓大有別 君率殘相近第六十七章 兵分主與偏 湖陸送棉衣第五十二章 唐艾識孟計 苟雄斬姚國(四)第二十八章 張公心非石 阿蜍女郎耶第三十一章 基業苦不易 逢疑召唐艾第五十一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中)第五十五章 隴東督七郡 議與武衛盟第一章 禦敵策已備 張韶領兵至(上)第五章 秦營獻秘密 季和出對策
第十三章 輕騎趁夜東 貧道方外人(上)第十一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五)第二十八章 禿連五金餅 黃榮第一計第五十三章 石焉與玉比 氾丹豈再敗第三十一章 舉手設錄事 反掌覆宋家(上)第五十五章 麴球拒秦衆 季和挫爽軍(三)第二十六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中)第十四章 照瓢描葫蘆 覓得一策來第四十三章 王成策取冀 唐艾議攻冉(下)第三十章 黃榮膽大策 王城起風雲(四)第二十九章 自強然後立 禿髮雄北山第六十五章 萬勝呼如雷 寬猛宜相濟第八章 羣寓謀前程 錄事揣上意第三十九章 遣使赴江左 姚戎攻關中(中)第六十四章 左氏殿中熱 神愛揮馬鞭第五十七章 太后玉趾訪 將軍恭謹對(中)第二十六章 鹿爲阿瓜得 朝會初交鋒第五十七章 盡收西域寶 顯美面子貴第四十七章 隴西多健將 張韶小特色第五章 逐客顯督威 收胡系霸業第二十六章 姑娘柔情暖 司馬不畏寒第十八章 草繪說兵法 丈夫五鼎烹第四十六章 輪戍練兵法 令狐喜事爽第五章 逐客顯督威 收胡系霸業第五十五章 洲上敕勒歌 堂中哄人言第二十一章 俠風非我願 人言不爲下第二十五章 怒命斬平羅 得令點兵出第十一章 羊馥夜報訊 晨曦入朝去第九章 孟朗決蒲疑 魏主攻柔然第二十二章 圖圖劫二路 風度有一吏第五章 人頭作酒器 太馬無敵名第二十九章 常哥悄然婚 孤塗報急訊第三章 莘左感伶仃 肉食一丘貉第四章 贈君葡萄酒 臨臺閱軍訓第三十二章 舉手設錄事 反掌覆宋家(中)第二十八章 張公心非石 阿蜍女郎耶第六十二章 地上有些滑 可斷阿瓜根第二十四章 張金老謀算 元光不怕虎第三十三章 苟雄送兒衣 李亮要事辦第三十一章 舉手設錄事 反掌覆宋家(上)第五十九章 良禽擇木棲 亮因駭而安第六章 黃榮獻毒策 宋翩索厚賞第四十八章 子喬獻遺策 魏主東北遁(三)第八章 舒望連戰勝 麴球突圍出第三十五章 指點天下勢 歸入治郡策第五十二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三)第三十五章 指點天下勢 歸入治郡策第六章 勃勃志向遠 鐵騎漠中來(下)第五十四章 檄召成都見 單騎赴營中(中)第一章 侃侃析時局 竊竊覬神器第三十二章 成都道人唱 宮中天子怒第十九章 黃榮駁氾議 拓跋見莘使(上)第十二章 翁主挽弓射 太后一怒威(上)第四十三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四)第七章 勃野如秀木 令狐真龍身第十三章 牡丹額前綻 志氣胸中展第四十四章 結拜一兄弟 魏家兩虎臣第十九章 入宮知天威 少年漸成人第三章 莘左感伶仃 肉食一丘貉第十九章 大力耿直人 進退定軍令第四十五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十三)第二十四章 張金老謀算 元光不怕虎第四十三章 王成策取冀 唐艾議攻冉(下)第八章 季和將其計 宴荔父子議第六十二章 折柳贈諸卿 太后城門迎第五十九章 良禽擇木棲 亮因駭而安第十五章 鐵弗狡詐徒 拓跋也曾強第四章 魏鹹萬里侯 可呼你字乎第十章 高充隨機變 二讓苟將軍第十九章 元光秘事發 平羅成關鍵第二十五章 怒命斬平羅 得令點兵出第四十三章 痛打落水狗 宋丞中奸計第四章 贈君葡萄酒 臨臺閱軍訓第十章 天命豈在暴 唬人好神術第五十一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中)第六十二章 折柳贈諸卿 太后城門迎第五十一章 唐艾識孟計 苟雄斬姚國(三)第二章 宋方自取權 曹斐用詐撫第十七章 孟朗三計上 還都清君側第十八章 草繪說兵法 丈夫五鼎烹第十五章 曼歌小解憂 元光謀已動第六十一章 千金市馬骨 公力若不及第十三章 功名急切立 把酒問青天第三十六章 憐子亦丈夫 上書請募兵第二十五章 報與左氏知 金城郎將任第四十六章 軍報請援兵 張宋增猜疑第三十章 張韶有些謀 莘公雄傑也第一章 侃侃析時局 竊竊覬神器第十九章 黃榮駁氾議 拓跋見莘使(上)第十五章 二恭忠與奇 孟朗赴河東第二十八章 土寓大有別 君率殘相近第六十七章 兵分主與偏 湖陸送棉衣第五十二章 唐艾識孟計 苟雄斬姚國(四)第二十八章 張公心非石 阿蜍女郎耶第三十一章 基業苦不易 逢疑召唐艾第五十一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中)第五十五章 隴東督七郡 議與武衛盟第一章 禦敵策已備 張韶領兵至(上)第五章 秦營獻秘密 季和出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