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露頭角

近來皇帝的病情時好時壞,但仍舊堅持上朝,大臣們在早朝上總是報喜不報憂,皇帝精神不濟,有時候聽着聽着就睡過去了。衆人體恤皇上勤政,不敢驚擾,只得繼續小聲奏請,待左右常侍記下之後稟告聖聽。

皇帝也知道自己身體狀況不佳,奈何不敢輕易放權,只能咬牙硬撐着。不過有一次中途清醒過來,他發現朝堂上有些不尋常,於是特意留心了兩天。這一日提起北原大旱災情,他佯裝睏乏,閉着眼聽殿前爭論。

聶司徒道:“北原旱季無雨,朝廷早幾年就撥款令其建造水庫,可這水庫建了三年都沒建成,臣以爲,應當儘快追究此事原因。”

李僕射駁道:“水庫之所以建造不好,定然是人力物力投入不足,又想馬兒跑,又想馬兒不吃草,這決計是不行的。不知聶大人可否把撥款記錄拿出來,讓陛下過目一番?”

自從女兒嫁給太子,朝中時常有人試圖抓他把柄,聶司徒早有準備,冷哼一聲,將有關水庫建造的撥款賬簿呈上。

皇帝似乎正睡得香,沒有接過翻看。

然而殿前爭論並未因此停止,御史中丞道:“水庫撥款是經過嚴格審議的,有專門的建造工匠去當地查驗過,按理說不可能存在銀錢不夠的事。”

中書令附議:“不錯,當時沙州也同樣接收了水庫撥款,沙州的水庫早在去年就已建成,今年旱情明顯緩和,而北原刺史硬將此工程拖了三年,如今又上書陳情說旱情告急,顯然是想再向朝廷索要錢糧。”

御史中丞諫言:“依臣之見,應將包括刺史在內的北原所有官員進行徹查。”

此話一出,與北原有所牽連的官員無不動容,建造水庫是一回事,徹查官員又是另一回事,水庫建不建成於他們沒有多少關聯,官員變動卻可能動搖他們的根本。一時間大殿上爭論私語不絕,吵得皇帝都皺起了眉頭。

忽聽一聲咳嗽,換來了片刻安靜,太尉搖了搖頭道:“犬子世峰昨晚說要給我掏掏耳朵,我沒讓,現在真是後悔不迭,居然讓一堆耳屎堵了耳朵。”【注】

“……”給罵成耳屎的衆人一時語塞。

太傅哈哈笑道:“陳大人,那何不讓世峰現在幫你掏掏耳朵?”

太尉瞥了下首的陳世峰一眼,後者會意,心裡暗罵一聲兩隻老狐狸,不得不站了出來:“北原旱災肆虐,今日本該商討如何緩解旱情,救百姓於水火之中,可世峰聽了半天,各位大人說的都是什麼三年前的撥款、徹查當地官員,沒一句在點子上的,再這麼吵下去,北原的百姓恐怕都要渴死餓死了。”

“……”陳世峰直言不諱,戳到了那些人的痛腳,大殿陷入沉寂,落針可聞。

“確實,本王原本也想向大人學習治國之策來着的,這會兒反倒越聽越糊塗了。”

夏淵驟然開口,龍椅上的皇帝幾不可察地直了直背脊——

他等的就是這一刻,前幾日他便發現太子偶爾會對政事發表幾句意見,雖說那些不一定都正確,有時甚至會鬧出笑話,衆多大臣也都不怎麼當一回事,但皇帝感覺得到,夏淵跟以前大不一樣了。

夏淵接着說:“既然旱災已經發生了,現下當務之急就是賑災。水庫之事當然也需要調查,否則就是治標不治本,來年北原還要再來一次大旱。但這兩件事都不是我們站在大殿上動動嘴皮子就能處理好的,必須要去當地瞭解情況。錢糧要穩妥送到,撥款也要一項項查明,最後纔好下定論。”

他轉向大殿頂端的人:“父皇,您覺得呢?”

皇帝睜開了眼,殿下衆人俱是一凜:陛下裝睡?!

皇帝翻了翻手邊的賬簿,隨口問道:“淵兒,你覺得當年的水庫撥款大概有多少?”

這問題很是刁難,如果不看賬簿的話,這些數目連管賬的大臣都未必報的出來,更別說太子這種平時就不怎麼管事的人了,當下有不少人都抱着看笑話的心態看着夏淵。

夏淵回答:“北原有莫離、嵐珊兩座湖,但能用作蓄水的只有莫離湖,莫離湖是沙州千陽湖的兩倍大,兒臣記得千陽湖水庫建成後,說是花費了二十萬兩白銀,其中朝廷撥款十六萬兩,所以兒臣斗膽猜測,北原的撥款大約在三十二萬兩左右。”

皇帝看着賬簿上的“三十五萬兩”,不動聲色地繼續問:“那你覺得這次賑災又需要送去多少錢糧?”

夏淵面露難色:“這個……兒臣不知。”他不知道北原的受災程度如何,無從預測。

皇帝笑了笑:“吳侍郎,你報一個大致數目給太子。”

被點了名的吳侍郎戰戰兢兢地站出來:“陛下,臣不敢斷言……”

皇帝道:“無妨,報錯了也恕你無罪。”

吳侍郎諾諾道:“是,臣遵旨。按照以往北原的旱情來看,銀錢大約需要五萬三千兩,糧食大約需要六千石,可是今年冬季剛過,皇城的糧倉裡餘糧也不多,林林總總算下來,恐怕只能湊到四千石……”

皇帝故意問:“那該如何是好?”

夏淵蹙眉,一時也沒想到什麼辦法。

此時就聽陳世峰答了句:“回陛下,臣認爲,不夠可以借。”

皇帝又問:“問何處借?”

夏淵試探地說:“可以問沙州借吧,沙州與北原相鄰,今年又沒有遭受旱災之苦……”

皇帝搖了搖頭:“沙州土地貧瘠,沒有旱災,自保尚可,若是還讓他們接濟北原,那兩個地方的百姓都吃不飽飯。淵兒啊,你還得再好好想想。”

夏淵略顯沮喪:“是,多謝父皇教誨。”

皇帝擺了擺手:“好了,退朝吧。”

衆大臣各懷心思,退出了大殿。

如果說前些天太子在朝堂上的偶然言論讓他們微覺意外,那麼今天他們是真正意識到,太子絕對不是個白癡。稍微敏銳一點的人都知道,朝中局勢恐怕要發生劇變了。

陳世峰衝着荊鴻使了個眼色,荊鴻對他笑了笑,頷首致謝。

意料之中地,荊鴻被皇帝叫去了真央殿。

皇帝問他:“今天太子在大殿上所說的,是你教他的?”

荊鴻搖頭:“回陛下,是太子自己想的,臣併爲教過他。”

“他沒有這麼聰明。”

“陛下不是說,太子殿下四歲之前都有神童之能麼。”

皇帝手指敲了敲扶手:“你的意思是,他之前都在裝傻?”

荊鴻道:“陛下,殿下是您最疼愛的兒子,您是看着他長大的,他是不是裝的,難道您看不出來嗎?恕臣冒昧,想來鳳儀皇后應該與陛下您說過吧,太子殿下是被人謀害的。”

皇帝喃喃:“是啊,凝玉跟我抱怨過這事,她說淵兒中了毒,卻又不肯說是誰下的毒,我幫不了她,那麼多名醫大夫,一個也治不好淵兒。”

“但是您從來都覺得,您的淵兒一定會好的。他只是生病了,現在病好了。”

“是啊,病一好就到在我面前顯擺來了,他想要我給他機會立功是嗎?他想讓我派他去做押運官,順帶調查北原水庫的案子,是嗎?”

荊鴻知道,這不需要他的回答,皇帝心裡都清楚得很。

皇帝忽而笑了起來:“淵兒他……開竅了啊。”

夏淵在書房尋到荊鴻,問他:“我今早在殿上表現得怎麼樣?”

荊鴻點點頭道:“不錯。”

夏淵不滿,側頭湊到荊鴻頸邊,咬了他耳朵一下:“就這麼簡單?你太小氣了。”

荊鴻耳朵尖染上了一層紅,不自在地讓開:“殿下不是一早就查過北原近幾年的賑災款嗎?昨夜也跟我說了,皇城糧倉裡的糧食多半不夠,要從與北原相隔一個州的蔗溪借糧,方纔爲何不說與陛下聽?”

夏淵道:“我故意的。”

“……”荊鴻洗耳恭聽。

“我可以適當地變得聰明一點,這樣父皇會覺得很驚喜,但不該過分聰明,那樣容易引起他的猜忌。我要讓父皇覺得,我還是很多地方思慮不周,需要他的提點和別人的幫助。

“我可以在他面前耍心眼,但要讓他父皇看得出我耍的心眼,這樣他就不會覺得我脫離了他的掌控,否則我就會跟那時候的二弟一樣,被削去臂膀。

“你告訴過我,我最強大的武器就是父皇的信任,我不能丟了這份信任。荊鴻,你說我做得對不對?”

對,太對了。

荊鴻苦笑,皇帝真的是高看他這個太子輔學了,他已經沒有什麼可教給夏淵的了。

“你笑什麼?我不喜歡看你這麼笑。”

荊鴻沒有理他,轉身去收拾桌上的紙張。

夏淵掃了一眼,上面都是些人名,他問:“這些是什麼人?”

荊鴻道:“從三年前到現在,所有在北原任職過的官員。”

夏淵嘖嘖兩聲:“這麼多人啊,辛苦你了。”

荊鴻低垂眼瞼:“殿下若是有空捉弄臣,還不如把這些人的材料好好看一遍。”

夏淵不僅沒有收回那隻伸進荊鴻裡衣的手,反而變本加厲地用另一隻手扯開他的衣帶:“有什麼好看的,反正你都會替我記得。”

“殿下!你……”

“我怎麼?我爲了籌謀這件事,已經累了好多天了,估計過幾天父皇就要把我們派到北原去,那邊條件那麼艱苦,你不犒勞我一下麼?”

“……”荊鴻被他抵在書案上,已然放棄跟他講道理了。

夏淵拉着他的手摸到自己下|身:“你幫我揉揉。”

隔着一層褻褲的衣料,荊鴻也感受得到那灼熱的溫度,他順着夏淵的意思輕輕揉動,聽到夏淵逐漸變粗的呼吸聲,自己身上也像着了火一般。

“太慢了……”夏淵皺了皺眉,牙齒磨着他的耳朵說,“怎麼辦?我想幹|你,我就想看你這種極力忍耐又忍耐不住的表情。”

荊鴻感慨,太子確實開竅了,淫言浪語張口就來。他想快些結束,褪下了夏淵的褻褲,手直接觸碰了那根灼熱,動作也不禁加快,這正和了夏淵的意。

書房中迴盪着溼黏的聲音,夏淵撫摸着荊鴻光滑細緻的胸口,爽到語無倫次:“你是謝青折的時候也是這樣嗎?蒙秦王有沒有讓你這麼做過?”

荊鴻猛地頓住,眼中一瞬間的紛亂讓夏淵逮了個正着。

原本火熱的心頓時涼了下來,夏淵眯着眼問:“怎麼了?怎麼一說到他你就停了?”

荊鴻沒有說話,他看了看夏淵瀕臨爆發的*,把手換成了嘴,他勾纏*,近乎自棄地把他伺候到發泄出來,然後繫好衣帶,推門而出。

夏淵回過神來,一怒之下掀翻了書案。

這不是他第一次讓荊鴻爲他這麼做,但卻是第一次如此憋屈。一想到謝青折跟蒙秦王之間的糾葛,一想到每次提及蒙秦王是荊鴻的退縮,就讓他心煩意亂。

他恨恨道:“荊鴻,早晚有一天我要把你的心撬開來,看看裡面到底裝着誰!”

注:太尉:陳世峰的父親,前文中對其官職表述錯誤,現已更正。

作者有話要說:獻菊感謝溫投喂的地雷,小沫投喂的手榴彈。

閒言碎語:

跟大家隨便聊聊。

今天主要是來說一下聶詠姬。

聶詠姬的原型是賈南風,歷史上出了名的貌醜、善妒、鐵腕皇后,“八王之亂”的始作俑者之一,不作死就不會死的典型。聶詠姬與她相比可以說溫柔賢惠多了,但她們的共同點就是貪戀權勢,她們都是聰明而且有野心的女人,不甘屈居男人之下,有能力有心機去禍亂朝綱,所以這個故事告訴我們——

這種女人的名字通常都挺好聽的。

不要再黑聶詠姬了,你們知道我當初爲了給她起個名字有多努力嗎?

第11章 噬心計(上)第74章 進蔗溪第16章 癡與傻第58章 醋罈子第68章 一線差第43章 結案了第3章 殿前試第37章 花如晝第47章 收賄賂第46章 露頭角第3章 殿前試第62章 箭無回(下)第54章 雙王亂(下)第56章 長針眼第60章 箭無回(上)第51章 驍騎將第76章 踹兒子第46章 露頭角第80章 戰望(下)第67章 封楚王第68章 一線差第32章 喜當爹(下)第40章 賢內助第5章 朽木雕第74章 進蔗溪第30章 葫蘆貓第44章 靈鴉兒第15章 風流子第83章 跪算盤第32章 喜當爹(下)第67章 封楚王第6章 永不忘第58章 醋罈子第2章 望宮檐第81章 軍心亂第29章 不要錢第40章 賢內助第13章 碧心亭(上)第62章 箭無回(下)第68章 一線差第44章 靈鴉兒第27章 許一諾第4章 聖三問第59章 武鬥會第54章 雙王亂(下)第13章 碧心亭(上)第62章 箭無回(下)第1章 長夜思第36章 心中刺第55章 忘川人第52章 枕頭風第2章 望宮檐第76章 踹兒子第57章 他來了第37章 花如晝第68章 一線差第18章 遙相望第53章 雙王亂(上)第64章 水中仙第67章 封楚王第6章 永不忘第32章 喜當爹(下)第14章 碧心亭(下)第80章 戰望(下)第4章 聖三問第13章 碧心亭(上)第82章 反間計第43章 結案了第18章 遙相望第73章 過城論第63章 少年遊第21章 春報喜第43章 結案了第77章 叫師父第81章 軍心亂第51章 驍騎將第74章 進蔗溪第26章 習難改第20章 花燭夜第46章 露頭角第77章 叫師父第10章 夢中人第43章 結案了第11章 噬心計(上)第33章 滿月宴(上)第69章 破陣子第22章 杏花折第60章 箭無回(上)第78章 燈下情第24章 縛虎牢第16章 癡與傻第63章 少年遊第21章 春報喜第22章 杏花折第36章 心中刺第23章 臂上瘡第42章 千華寺(下)第25章 狼來了第12章 噬心計(下)
第11章 噬心計(上)第74章 進蔗溪第16章 癡與傻第58章 醋罈子第68章 一線差第43章 結案了第3章 殿前試第37章 花如晝第47章 收賄賂第46章 露頭角第3章 殿前試第62章 箭無回(下)第54章 雙王亂(下)第56章 長針眼第60章 箭無回(上)第51章 驍騎將第76章 踹兒子第46章 露頭角第80章 戰望(下)第67章 封楚王第68章 一線差第32章 喜當爹(下)第40章 賢內助第5章 朽木雕第74章 進蔗溪第30章 葫蘆貓第44章 靈鴉兒第15章 風流子第83章 跪算盤第32章 喜當爹(下)第67章 封楚王第6章 永不忘第58章 醋罈子第2章 望宮檐第81章 軍心亂第29章 不要錢第40章 賢內助第13章 碧心亭(上)第62章 箭無回(下)第68章 一線差第44章 靈鴉兒第27章 許一諾第4章 聖三問第59章 武鬥會第54章 雙王亂(下)第13章 碧心亭(上)第62章 箭無回(下)第1章 長夜思第36章 心中刺第55章 忘川人第52章 枕頭風第2章 望宮檐第76章 踹兒子第57章 他來了第37章 花如晝第68章 一線差第18章 遙相望第53章 雙王亂(上)第64章 水中仙第67章 封楚王第6章 永不忘第32章 喜當爹(下)第14章 碧心亭(下)第80章 戰望(下)第4章 聖三問第13章 碧心亭(上)第82章 反間計第43章 結案了第18章 遙相望第73章 過城論第63章 少年遊第21章 春報喜第43章 結案了第77章 叫師父第81章 軍心亂第51章 驍騎將第74章 進蔗溪第26章 習難改第20章 花燭夜第46章 露頭角第77章 叫師父第10章 夢中人第43章 結案了第11章 噬心計(上)第33章 滿月宴(上)第69章 破陣子第22章 杏花折第60章 箭無回(上)第78章 燈下情第24章 縛虎牢第16章 癡與傻第63章 少年遊第21章 春報喜第22章 杏花折第36章 心中刺第23章 臂上瘡第42章 千華寺(下)第25章 狼來了第12章 噬心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