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靖康志

經過很長的時間之後,人們還是久久難以忘懷靖康三十年四月十三,乾龍節那一天發生的事情。占城國自願加入大宋,有史以來未有的盛事;一舉攻破金國上京,將金國皇帝王公一網打盡,從此大宋可以驕傲地宣稱,陸地海上全無敵手,天下之大唯我獨尊;萬國來朝共拜大宋大皇帝陛下,是爲三喜;淑妃娘子生了一對龍鳳胎,也是喜事呀!俗話說福不雙至,在全國慶祝乾龍節爲陛下祝壽之際,四喜臨門,怎麼能不高興?每一個百姓都會產生強大的自豪感,每一名官員都會臉上生輝啊!不料,尚書左僕射、太子太師李綱病逝,給喜慶的氣氛蒙上了一層陰影,大喜之中平添了許多悲壯的色彩。聯想力氾濫之徒,還會產生一點大逆不道的想法:四月十三日,靖康盛世是不是達到了頂峰?如果答案是肯定的,盛極而衰的道理顯而易見,那麼接下來又會發生什麼?

四月十四日,尚書右僕射張邦昌上書請辭,陛下挽留一番,出人意料地準了;兩位任職長達三十年的宰相,雙雙離職,政局肯定要發生巨大的變化。大家都在思量:什麼人會得意,什麼人要倒黴?同一天,陛下下達敕令:立貴妃張和香爲皇后!爲了勸聖上立皇后,秦檜執政被貶,張邦昌罷相,前後牽連了很多人,聖上態度堅決,就是不同意立皇后。現在,怎麼會沒來由地又立了皇后?朝廷人事安排方面,朱孝莊爲尚書左僕射,張浚爲尚書右僕射,沈正聲爲尚書左丞,王巖爲尚書右丞,樞密院那邊沒有變化,還是韓世忠主事。

四月十六,禍從天降,噩耗傳來,大同大都督、冠軍郡王種無傷在凱旋迴師的途中與世長辭。趙桓聽到消息,大叫一聲,吐血昏厥。醒來之後,詳細詢問了種無傷的死因,流淚不止。種無傷追擊金國魏王、知樞密院事完顏宗弼,追殺幾千裡,在安加拉河南岸,斬殺完顏宗弼,女真士兵八千餘人全部陣亡。大勝之後,種無傷本着摟草打兔子的偉大精神,率軍掃蕩了安加拉河流域的幾十個異族部落,莊嚴宣佈大河流域全部併入大宋版圖。如果不是顧慮與金國的戰事還沒有完全結束,種無傷還想率軍一直向北殺,看看這個世界到底有多大。本來一切都好好的,有一天種無傷忽然就得了病,隨軍醫官判斷可能是蚊蟲叮咬所致。三天之後,也就是大宋靖康三十年四月初三,大都督離開了這個人世。

聽罷,趙桓嘆道:“雲卿於朕,份屬君臣,情如骨肉。掃平女真,廓清宇內,正可共享富貴,奈何忍心離朕而去?”

太子趙諶道:“請父皇節哀,種大都督豐功偉績可與大漢霍去病比肩,大丈夫立於世間,能如此死亦無憾!”

朱孝莊喟然一嘆:“種雲卿爲人行事,行軍佈陣,如天馬行空,無跡可尋。觀其一生,燦如朝陽,我不如也!”

趙桓詫異地擡頭,這還是平生第一次聽到朱孝莊誠心誠意地說他不如誰,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種無傷。思忖良久,趙桓道:“擬旨:冠軍郡王種無傷增實封一千戶;長樂郡王吳階、武威郡王岳飛、滬川郡王劉琦增實封五百戶;捧日軍團都指揮使李顯忠封寧遠郡王,實封一千戶。以上五王,世襲罔替,無謀逆大罪,朕之子孫,不得刑傷。”

趙諶大驚,大宋立國二百年,從來沒封過一位世襲罔替的王,父皇今天一次就封了五個,實在是想破腦袋都想不到的事情。

朱孝莊和張浚幾乎同時瞟了一眼韓世忠,韓世忠早就封了延安郡王,今天卻沒有能夠再進一步,陛下到底是何用意?

許久,韓世忠道:“職以任能,爵以賞功,五王戰功,無人能及,可爲萬世表率!陛下聖明,萬歲萬歲萬萬歲!”

當事人都不計較,其他人還能說什麼,當然也要跟着山呼萬歲了。

韓世忠確實說到了趙桓的心裡,爵位就是要靠戰功來得到,大漢李廣不能封侯,後世許多人爲他惋惜,卻說不起漢武帝有不公之處,軍功摻不得假,一是一二是二,清楚的很啊!韓世忠爲樞密使多年,能夠取得滅亡金國的輝煌勝利,當然有功勞,不過,功勞再大也大不過李綱,李綱都沒有封王,其他人即使心中不服,也不敢拿出來說道。

當天晚上,趙桓在皇后張和香的瓊華殿就寢,既然做了皇后是有資格住進坤寧殿的,和香卻寧願讓它空着,也不願住進去。理由嗎,也還說得過去,在這裡住久了,懶得動了。天氣很熱,和香一個勁兒地在趙桓耳邊吹風,瓊林苑那邊如何如何好,趙桓答應再過兩天就過去。當天夜裡,趙桓睡得很不踏實,臣子們在面前一個個閃過,看到已經去世的李綱、吳階、種無傷等人,趙桓淚流滿面,剎那的輝煌凝結了多少人的心血啊?忽然,所有人都消失了,出現了宋強的影子,樣子非常象,但是冥冥中就是有一個人在提醒他,這個人不是宋強,而是宋強轉世之後的那個人,好像叫丘處機!跟他說話的人,聲音有點熟悉,偏偏又想不起來了。早上睜開眼睛,頭昏眼花,比一夜沒睡還要疲憊。和香還沒有醒,四十多歲的婦人,依稀可見年輕時的影子,歲月是不是一種很殘酷的東西?

和香醒了,迎上趙桓的目光:“看什麼呢?”

“在看朕的美人!”

和香有些窘迫,拉過被子蓋住身子,道:“臣妾老了,比不上那些年輕的女孩子,哪裡還稱得上美?”

趙桓笑道:“年輕有年輕的不足,你有你的妙處,不要妄自菲薄。你把最好的時光都給了朕,朕就和你做永世的夫妻。”

一句話,竟然說得和香落了淚,和香能感覺到男人的真心呢!

四月十八日,奉迎靖康三十六功臣畫像入流光閣,排序如下:

晉國公李綱,康王趙構,魯國公趙鼎,武威郡王岳飛,楚國公張邦昌,延安郡王韓世忠,秦國公張叔夜,長樂郡王吳階,光烈郡王王稟,冠軍郡王種無傷,魏國公秦檜,滬川郡王劉琦,樑國公朱孝莊,鄭國公陳規,景王趙杞,韓國公張浚,寧遠郡王李顯忠,薛國公歐陽澈,鄂國公何慄,陳國公宗澤,唐國公張孝純,燕國公吳璘,越國公王德,蔡國公張伯奮,渤海公牛皋,邢國公張憲,鄧國公成閔,譚國公聶山,申國公李若水,潞國公蕭合達,雍國公陳東,胡國公押剌伊爾,虢國公墨問虛,宣武公岳雲,虎衛公鄭七郎,向國公第五風。

現在有這樣一種感覺,似乎做完一件事情就少一件,心就安靜一些,趙桓在問自己,都做完了之後,又當如何?

金秋八月,趙桓要了一個心願,登泰山觀雲海。自秦始皇東巡封禪泰山,泰山就成爲中國曆朝歷代皇帝心中的一塊心病。要做出光輝燦爛的成績才能堂而皇之地上泰山,爲了彰顯皇家的權威,還要故弄玄虛,搞盛大的儀式。趙桓不屑於和其他人相同,他就要輕輕鬆鬆地蹬泰山,帶着嬌妻愛子,來一番真正的遊山玩水。

小兒女們你追我趕,使出渾身力氣向山頂跑去,趙桓與皇后張和香攜手同行,宸妃鍾靈兒和其他嬪妃隨在身後,再遠一點是以朱孝莊爲首的羣臣。終於到了山頂,蒼松雲海一覽無遺,四周羣山如同子子孫孫,簇擁着主峰,趙桓道:“真的站到這裡,也不過如此啊!”

朱孝莊笑道:“其實不過就是一座山而已,說它是石就是石,說它是神就是神!”

“不是說有一件好東西給朕看嗎?”

孝莊一拍腦門,道:“哎呀,陛下不提臣倒是忘了。請陛下隨臣來!”

隨駕官員在石桌上將一面巨大的畫軸展開,山川河流平地高原盡收眼底,竟是大宋全國的地圖。東起大海,西至亦馬兒河,北抵安加拉河流域,南達占城,大陸上的面積已經雄偉之至,再加上宋唐二州,面積較三十年前,擴大了不止三倍。去年的歲入是靖康之初的十倍,國家真是富強了,想想當初的情景,恰如天壤之別。

“啓稟陛下,臣等商量過了,金國來京之人,不宜久留京城,除了完顏豫、完顏永升父子之外,其他人要分散到臺灣府、交趾路、成都府等十幾個地方分別安置,是否妥當請陛下聖訓!”

四月中旬,遼陽府留守宗雋率軍投降;四月末,岳飛攻克大同府,斬西京留守宗本,金國全境皆平。金國君臣被押解到汴梁,趙桓封金國皇帝完顏豫爲昏德公,金國太子完顏永升爲重昏侯。着實出了一口惡氣,並沒有難爲他們,只要老老實實地,想活多久就活多久吧!至於其他人,確實不能全部放在京城,否則東京汴梁城到底是趙宋之汴梁還是完顏女真之汴梁?

趙桓道:“就這麼辦吧!”

這時,內侍過來稟報:“陛下,王世雄道長求見!”

裴誼老的不像樣子,趙桓賞賜了一大筆錢,還賜了一處宅院給他,放他出宮享福去了。邵成章沒有福氣,早早死了,現在用的這個人看不出有什麼優點,也看不出有什麼明顯缺點,湊合着能用就是了。

“好,叫他上山來!”

不大的功夫,王世雄帶着一人,上來參見皇帝陛下。從他們出現的那一刻開始,趙桓的眼睛就一直放在王世雄身邊那名小夥子的身上,他幾乎叫出聲來。和宋強簡直就是一個模子裡刻出來,太像了。

朱孝莊輕咳一聲,提醒趙桓人家還跪着呢!

趙桓連忙說道:“平身!這位可是叫丘處機?”

“正是!”丘處機初見聖上,居然表現得非常得體,不卑不亢,身上有一股子超凡脫俗的氣勢。

此人就是宋強轉世投胎之人,不知他還認得朕嗎?

趙桓道:“朕似乎在哪裡見過你!”

丘處機道:“臣對陛下也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但是這是臣第一次有機會覲見天顏!”

趙桓輕輕點頭,朝王世雄問道:“你來見朕,所爲何事?”

王世雄似笑非笑:“剛纔還記得,忽然忘記了!”

這是在和聖上說話?這個王世雄也忒放肆了!

趙桓不以爲忤,與王世雄相視大笑。王世雄有些神通,似乎就在泰山這裡等着他來呢!宋強轉世成了丘處機,他如果有那麼一天,又會怎樣?

“世上果有神仙?”

“陛下的神通即使神仙也比不過呢!”

趙桓有何神通,自己當然清楚,王世雄如此回答,絕沒有奉承的意思,趙桓一嘆,已然清楚了他的意思。

說了兩句話,王世雄帶着丘處機下山去了,趙桓明白他的來意,王世雄也解答了趙桓心中的疑惑。

回首前塵往事,似乎有很多話要說,到了最後只剩下三個字:“朕好累啊!”

————————全文完www。Freexs。CN十分謝謝www。qb5200。Com耐心看到這裡的朋友們,你們的鼓勵,成就了我的第一個完本,儘管說了多次,還是要說一聲謝謝!前後寫了一年多,最後這半年尤其艱難,一直盼着能早日完本,真的到了這個時刻,心情平靜如同昨日,只想說一聲:“好累啊!”

下一本正在醞釀之中,大概在十月能與大家見面。初步的想法是,我寫的輕鬆一些,你們看着舒服一些。能讓大家看完之後,說一個“爽”字,是我最大的心願。達到這個目的不容易,不過,我會努力!

好好休息一個月,我們再見!到時候可別忘了過來捧場!!!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第五章 天意(二)第四章 升龍(二)外篇 破陣鉞(四)第一章 心路(二)序二 無疆外篇 破陣鉞(二)第六章 會戰(一)第九章 日出(二)第七章 血光(三)第十一章 大同(一)第八章 兒山城(一)第四章 親征(一)關於和親第一章 夢想(二)第十三章 奔馳(二)外篇 陽關曲(五)第二章 盤龍山(二)第十二章 柱國(一)第四章 升龍(二)第五章 火藥(二)第二章 天威(三)第十三章 苦戰(二)第七章 日高見(一)外篇 望燕雲(五)第一章 中宮(一)外篇 望燕雲(三)第二章 春雨(四)外篇 望燕雲(一)第十一章 大同(二)第五章 鳥羽院(一)第二章 狼王外篇 高麗公(四)第二章 護花(二)第八章 對壘(四)第七章 灌溉(一)第五章 天意(二)外篇 照夜白(三)第五章 播種(二)第二章 盤龍山(二)道可道,非長道外篇 陽關曲(二)第五章 爲雲(一)第二章 春雨(七)第十二章 無聲(一)第十二章 海戰(一)第八章 臺灣第二章 奇襲(二)第十章 明媚外篇 望燕雲(五)第十章 小町王(三)第四章 風化(二)第七章 光復(四)第三章 涼州(二)第三章 入局七月軍史頻道獲獎感言第九章 天照神(二)第三章 遠航(三)第八章 兒山城(一)第十章 驚心(一)第十三章 征服(二)第十二章 追捕第十章 日中第三章 太聰明(三)第七章 弄月(一)八月軍史頻道獲獎感言第一章 盟好(一)第十章 國賊關於和親第九章 太歲(二)第十四章 落日(一)道可道,非長道第九章 逐鹿(二)第二章 春雨(八)第七章 光復(二)第二章 春雨(四)第二章 護花(四)第十二章 追捕第四章 風化(二)第五章 縱橫(四)第一章 魂傷(三)外篇 望燕雲(二)第十章 發芽第十一章 回家第三章 太聰明(三)第八章 宋州(二)第三章 南洋(三)第五章 火藥(一)第八章 對壘(五)第二章 奇襲(二)第三章 遠航(一)序二 無疆第九章 天使(一)第一章 夢想(一)第十二章 海戰(一)第六章 求賢外篇 望燕雲(一)序二 無疆第七章 戰火(一)第一章 心路(三)第六章 屠龍(二)
第五章 天意(二)第四章 升龍(二)外篇 破陣鉞(四)第一章 心路(二)序二 無疆外篇 破陣鉞(二)第六章 會戰(一)第九章 日出(二)第七章 血光(三)第十一章 大同(一)第八章 兒山城(一)第四章 親征(一)關於和親第一章 夢想(二)第十三章 奔馳(二)外篇 陽關曲(五)第二章 盤龍山(二)第十二章 柱國(一)第四章 升龍(二)第五章 火藥(二)第二章 天威(三)第十三章 苦戰(二)第七章 日高見(一)外篇 望燕雲(五)第一章 中宮(一)外篇 望燕雲(三)第二章 春雨(四)外篇 望燕雲(一)第十一章 大同(二)第五章 鳥羽院(一)第二章 狼王外篇 高麗公(四)第二章 護花(二)第八章 對壘(四)第七章 灌溉(一)第五章 天意(二)外篇 照夜白(三)第五章 播種(二)第二章 盤龍山(二)道可道,非長道外篇 陽關曲(二)第五章 爲雲(一)第二章 春雨(七)第十二章 無聲(一)第十二章 海戰(一)第八章 臺灣第二章 奇襲(二)第十章 明媚外篇 望燕雲(五)第十章 小町王(三)第四章 風化(二)第七章 光復(四)第三章 涼州(二)第三章 入局七月軍史頻道獲獎感言第九章 天照神(二)第三章 遠航(三)第八章 兒山城(一)第十章 驚心(一)第十三章 征服(二)第十二章 追捕第十章 日中第三章 太聰明(三)第七章 弄月(一)八月軍史頻道獲獎感言第一章 盟好(一)第十章 國賊關於和親第九章 太歲(二)第十四章 落日(一)道可道,非長道第九章 逐鹿(二)第二章 春雨(八)第七章 光復(二)第二章 春雨(四)第二章 護花(四)第十二章 追捕第四章 風化(二)第五章 縱橫(四)第一章 魂傷(三)外篇 望燕雲(二)第十章 發芽第十一章 回家第三章 太聰明(三)第八章 宋州(二)第三章 南洋(三)第五章 火藥(一)第八章 對壘(五)第二章 奇襲(二)第三章 遠航(一)序二 無疆第九章 天使(一)第一章 夢想(一)第十二章 海戰(一)第六章 求賢外篇 望燕雲(一)序二 無疆第七章 戰火(一)第一章 心路(三)第六章 屠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