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對壘(五)

“死戰到底,爲弟兄們報仇!”

沒有了其它的選擇,一切都變得簡單:戰鬥,直至死亡的到來!

金軍騎兵出現了山口處,宋軍大營鴉雀無聲,不僅沒有威遠大將軍火炮的轟鳴,更沒有轟天雷的炸響,宋軍在等待什麼?

柺子馬如同風一般,席捲過來,從兩翼衝擊宋軍的防線;中央位置,一隊隊士兵,或者暫且把他們稱爲士兵,拿的兵器,千奇百怪;穿的衣服,五花八門,他們肯定是臨時招募的士兵,還沒來得及穿上統一的軍服就上了戰場,派他們上來難道是送死的嗎?

李顯忠端坐在大營中央的箭塔之上,居高臨下,戰場形勢盡在眼中。地上奔跑着探馬,一個個箭塔上還站着傳令兵,他們將通過旗幟將一個個命令傳達到戰場的每一個角落。傳信還有一個輔助手段就是鼓聲,每一個帶隊的軍官,都可以從鼓聲的變化中,得到主帥的命令。

“我軍兩翼宣毅軍團防線已經接敵,正與敵混戰!”

“中央防線敵人寸步難進!”

好消息只停留了短短的一瞬:“左翼防線被敵軍突破!”

“命令:宣毅軍團騎兵展開反衝鋒!”李顯忠盯着遠處的山口,似乎對眼前的戰局絲毫不感興趣,他在等着敵軍主力的出現,看宗弼能忍到什麼時候。

申時左右,右翼防線兩度告急,捧日軍團左廂主力迅猛出擊,堪堪穩住戰局。金軍還在不停地涌出山口,他們到底有多少軍隊?他們的主力到底強到什麼地步?不僅是宣毅軍團,就連身經百戰的捧日軍團也在面臨着前所未有的苦戰,右廂的主力都是放棄了戰馬,充當步兵,與敵軍死拼。驕傲的士兵們相信,他們永遠是勝利的一方,即使下了戰馬,他們也是大宋的第一主力,他們要做個樣子,給宣毅軍團的弟兄們看看。

中軍都指揮使董先請戰五次,都被駁回;背嵬軍都指揮使張寶急得就像熱鍋上的螞蟻,他們不明白大帥在等什麼,難道非得等到捧日軍團拼光了才進行反擊嗎?兩百架轟天雷爲什麼不用,難道轟天雷比士兵們的生命還寶貴嗎?

張寶的嘴脣已經裂了口子,董先的戰靴已經踢破了兩雙,不過身爲軍人,身爲大宋最優秀的軍人,他們只能等候軍令,除此之外什麼都做不了。服從,除了服從還是服從。這是他們從大都督那裡學到的最寶貴的東西,大都督就在來此地的路上,他們不能給大都督丟臉。

“報,稟報大帥:宣毅軍團減員一半,牛大帥請求支援。”

“報,捧日右廂死傷近七成,請求支援。”

李顯忠鐵青着臉說道:“命令牛皋、徐慶,剩最後一個人也要給我頂住!告訴他們,大宋沒有捧日、宣毅可以,不能沒有他們手中的陣地!”

李顯忠內心掙扎的厲害,今生第一次這麼難的做出決斷,他的心在流血啊!他還在堅持自己的判斷,即使付出再大的代價,他也要堅持到底,否則他就不配做捧日軍團的長官,也不配指揮八萬兄弟的大戰。

“大帥,宗弼的帥旗!”

“鐵浮屠,金國的鐵浮屠出動了!”

宗弼的帥旗很醒目,李顯忠看得到;威武的重甲騎兵鐵浮屠,人數大概有一萬上下,他也總算是等來了。至少打到現在,他還沒有輸,最終結果呢?那不是他能決定的,只有上天才知道。

“命令:瞄準敵軍重甲騎兵,把所有的轟天雷都給我打出去。命令:捧日軍團中軍準備出擊!”

李顯忠留到最後的投石機,都是大型投石機:需要一百人操作,轟天雷也是最大的一種型號,重達八十斤;射程可以達到三百五十步。它們是專門用來對付鐵浮屠的,威力比威遠大將軍炮還要猛烈,只是射程遠遠不及。如果有大炮,不用打的這麼辛苦,不過那只是如果而已。

李顯忠起身,忽覺腳下發麻,身體晃了兩下這才站穩,一陣涼風吹過,背後甚是涼爽:根本沒有注意到,他渾身上下就像從水裡撈出的一樣,全溼透了。

轟天雷在空中劃出完美的弧線,在敵羣中爆出絢爛的火花,死神在怒吼,戰鬥的精靈在烈火中跳躍歡呼。一匹戰馬倒下,通過皮帶相連的另外兩匹戰馬也就寸步南移,甚至也會跟着跌倒。女真人的驕傲,戰無不勝的鐵浮屠,剛剛露面,還沒有發揮應有的威力,就遭到宋軍轟天雷的猛烈攻擊,損失慘重。

一刻鐘的時間,落下來不知多少轟天雷,宗弼發現,他賴以擊敗敵人的鐵浮屠已經損失了六成。宗弼怒吼連連,叫得比戰馬還要高亢,此時沒有退路,只能向前;李顯忠也沒有退路,只能奮勇迎戰。

天空中突然炸響了一個悶雷,晴空萬里的好天氣也會下雨?

是的,雨來了,而且雨很大,是瓢潑大雨。

正在廝殺的雙方,都已經沒有退路;從天而降的似乎不是雨水,而是火油,熱血越發沸騰,戰意越發旺盛。從戰士們身上流出的鮮血,染紅了雨水,染紅了大地,染紅了一個個不屈的靈魂。

“阿骨打!”女真的戰神,創造歷史的帝王,百戰百勝的統帥,他並沒有離開女真人,從來沒有離開過女真人,他一直在眷顧的自己的族人,即將從長睡中醒來。

“紀律、尊嚴、夢想、光榮!”這是所有大宋士兵的信條,也是他們力量的源泉;承載着千年光榮和夢想的士兵,一心要洗刷異族塗抹在史冊上的恥辱,他們在創造着歷史,他們就是歷史中最絢爛的篇章。

兵力佔據優勢的金軍,限於地形,無法將所有兵力展開;宋軍兵員素質遠遠超過對方,武器裝備也是敵人無可比擬,開戰之初給予敵軍巨大的殺傷,能取得戰局的均勢,並非僥倖。

李顯忠的大刀,對上宗弼的宣華開山斧,周圍的戰局和他們沒有一點關聯,戰友的死傷他們視而不見,他們的目標出奇的一致:殺掉對方的統帥,進而贏得這場戰爭的勝利。

“當!”毫無花哨的硬拼一招,胯下寶馬“噠噠”連退幾步,圈馬回身,舞刀再戰。

如同臂膀一樣靈活的大刀,如同泰山一般沉重;戰無不勝的猛將終於遇上了魔鬼一般強橫的對手。自從出世以來,從來沒有像今天一樣酣暢淋漓,從來沒有像今天一樣,將一招一式演繹得完美無缺。戰馬比大腿還要靈活,風兒比百靈還要歡快,雨水比刀光還要密集,這是一場沒有勁頭的戰鬥!

李顯忠撥掉一枝飛箭,宗弼將飛舞的胳膊震落,盯着對手身上發生的變化,只要出現一點破綻,馬上就會招致最猛烈的攻擊,就會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惡戰了多久?

天已經暗了嗎?

“稀溜溜”,戰馬狂嘶不止,主人沒有一點疲憊的表現,它們怎麼會先撐不住了?

“喀嚓”,閃電雷鳴,雨終於停了。該死的天氣,這時候不下雨,就是讓戰鬥的雙方燃起火把,殺到最後一人?

一通震耳欲聾的炮聲,又有新的力量加入了戰局,到底是哪一方的援兵?

宗弼悔恨不已,撥馬就走,同時下達了撤退命令,他親自擔負斷後的任務。宋軍的援兵到了,儘管不知道來的是誰,不知道來了多少人。威遠大將軍火炮的怒吼總是真的,再打下去毫無勝算,也許還會將女真人最後的希望也葬送了,頓時,濃濃的無助包圍了他:大雨早一點來,持續時間長一點,宋軍的援兵就會來的晚一些,他不需要太長的時間,也許只要半個時辰,就可以……

一切都很完美,只是稍稍差了那麼一點運氣,結果卻是天壤之別。

時也,命也?

李顯忠倒拖大刀,木然地注視着金軍的離去,身子一動都不動,最近的親兵趕過來,輕輕一碰,大帥轟然倒地,人事不省。

岳飛到了,他親自率領第一支援軍,連續走了一天一夜,士兵們都是剛剛參加了堅苦卓絕的居庸關大戰,然後就是長途跋涉,馳援古北口。暴斃的戰馬,掉隊的士兵,岳飛狠下心腸,沒有下達過一次停下來休息的命令,一路上也沒有接到古北口方面的任何消息。他給死硬分子李顯忠,好戰分子牛皋下了死命令,一定要堅守到大軍來援。從捉住的金國奸細那裡,瞭解到金軍的一些情況:古北口,金軍人數在十五萬以上,統帥是金國第一勇士完顏宗弼。岳飛心中隱隱不安,恨不得飛到古北口來。

打了二十年仗,何曾見過如此慘烈的景象。

岳飛問的第一句話就是:“李顯忠呢?叫牛皋來見我!”

李顯忠昏迷不醒,累的脫力了,看得出,身上的傷勢不重,都是輕傷。可是,牛皋沒有來見他,他淚流滿面,來見牛皋。牛皋陣斬金軍宿將完顏撻懶,重創完顏拔離速,力戰而死。

“伯遠兄,岳飛來遲了!”

牛皋死了,臉上還掛着豪放的笑容,雙手的熟銅鐗怎麼都取不下來,他是至死都握緊兵器的戰士,他是寧折不彎的英雄。

岳飛顫抖着問:“他,他最後說了什麼嗎?”

“大帥說,張憲啊張憲,俺終於他孃的贏了你一回!”

是啊,這就是那個從不服輸的牛皋,這纔是牛皋該說的話。

岳飛坐在牛皋身邊,一邊用溼毛巾擦着牛皋的臉龐,一邊聽着方方面面的情報。

董先腦袋上纏着繃帶,由士兵攙扶着過來,跪倒在地,嗚嗚大哭:“大哥,徐慶哥哥去了,張寶兄弟也去了!”

徐慶身中十餘箭,捧日軍團右廂都指揮使的親兵營,全部壯烈犧牲,沒有一個倖存者;徐慶臨死還在大呼:“我乃捧日徐慶是也,金狗撒馬來戰!”

張寶的屍身已經不完整,他愛若生命的兵器——狼牙棒,也不知所終。張寶沒有遺言,他不用說什麼,他的兄弟們全都明白。捧日精銳中的精銳——背嵬軍,整整兩千五百人的一個軍,只剩下兩百五十四人。

兩大軍團,軍都指揮使以上軍官,活下來的不到三成,下級軍官死傷的更多,他們要像長官一樣身先士卒,他們爲此獻出了生命。

八萬帝國精銳,陣亡五萬三千人,重傷一萬一千人,人人帶傷,戰馬損失九成以上,沒有一個成建制的部隊,即使兩三個營的倖存士兵還湊不滿一個營的建制。

倖存的士兵們,沉默地搜尋兄弟的蹤影,結果無一例外的都是失望。

金國的搜救隊伍也到了,剛剛還拼的你死我活的對手,各自找尋倖存的兄弟,沒有衝突,沒有仇恨,不知他們心中還剩下了什麼。

岳飛陡然轉身,指着王橫說道:“你去重建背嵬軍,半年之後,我還要一個戰無不勝的背嵬軍。”

倔強的王橫擦乾眼淚,吼了一聲:“是!”

“將親兵營一分爲二,平分給兩個軍團,你們都去給我訓練新兵,你們要配的上捧日、宣毅兩個光輝的稱號!”

“是!”五百士兵同聲高呼。

岳飛一輩子都沒有流過這麼多的眼淚,孃親去世的時候,他哭過;這一次更甚。捧日軍團就是他的生命,他愛捧日軍團,愛那些兄弟,風風雨雨十五年,他們不是普通的軍官和士兵的關係,他們是生死兄弟。

最艱難的時刻,捧日軍團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大宋第一主力的含義。他們的戰鬥力未必強過天武軍團,未必強過虎賁軍團,但是他們的獻身精神,敢當重任的作風,誰能比得過?

事後,從金國方面傳過來的消息顯示:金國南京路副元帥完顏撻懶陣亡,元帥府長史銀術可陣亡,大將拔離速重傷。全軍陣亡六萬八千餘人,重傷兩萬三千餘人,損失比宋軍還要大,特別需要指出的一點是,一萬一千名鐵浮屠,剩下三千人;三萬柺子馬,活下來的不到一萬。這或許就是完顏宗弼沒有再發動攻勢的原因:他們已無力再戰。

第四章 升龍(一)第三章 涼州(三)第十一章 平安盟好(二)第九章 驕傲(四)第九章 情殤扯脖子喊啊第三章 遠航(三)第十二章 淳和院之變(二)第七章 日高見(三)第九章 太歲(四)第七章 血光(七)第十三章 征服(二)第五章 天意(一)外篇 紫電獸(一)八月軍史頻道獲獎感言第三章 巨匠(二)第四章 平安京(二)外篇 照夜白(三)第三章 入局第一章 入夢第七章 血光(六)第八章 兒山城(一)第七章 灌溉(一)第十三章 大圓滿(一)第十三章 大圓滿(二)第十二章 追捕第九章 驕傲(三)第一章 夜花(一)第六章 震動(二)第七章 血光(三)第七章 色魔第九章 驕傲(二)第十章 日中第八章 兒山城(四)第三章 武威(一)第三章 武威(二)第七章 血光(三)第十三章 天火(三)第八章 常日(二)第十三章 奔馳(一)第七章 護軍第六章 曙光(五)第十二章 無聲(二)第九章 驕傲(四)第九章 逐鹿(二)外篇 陽關曲(四)第十二章 海戰(二)第十二章 春雷(二)第七章 血光(四)第二章 視疾(二)第十三章 天火(三)第七章 血光(五)第十章 神仙(二)第八章 臺灣第三章 巨匠(一)第四章 死鬥第十四章 盛宴(二)第十章 神仙(一)第六章 家國(二)第十三章 天火(一)第十二章 淳和院之變(一)第二章 春雨(六)第六章 君臣(二)第七章 血光(七)第五章 鳥羽院(一)第六章 交趾(四)第七章 光復(一)第三章 涼州(三)第八章 對壘(四)第一章 入夢第二章 人道第九章 銀行(二)第四章 升龍(三)第十一章 論劍(一)第六章 交趾(一)第七章 血光(一)第五章 天意(二)第七章 勇氣(一)第八章 對壘(二)第一章 夢想(一)第四章 升龍(三)八月軍史頻道獲獎感言第七章 弄月(一)外篇 照夜白(三)第十三章 奔馳(一)第三章 武威(一)序一 風流第十章 日中第十一章 救駕(二)八月軍史頻道獲獎感言序一 風流第八章 宋州(二)第二章 天威(三)第四章 升龍(一)第十一章 北客第六章 武尊第六章 曙光(一)外篇 陽關曲(二)第九章 驕傲(五)
第四章 升龍(一)第三章 涼州(三)第十一章 平安盟好(二)第九章 驕傲(四)第九章 情殤扯脖子喊啊第三章 遠航(三)第十二章 淳和院之變(二)第七章 日高見(三)第九章 太歲(四)第七章 血光(七)第十三章 征服(二)第五章 天意(一)外篇 紫電獸(一)八月軍史頻道獲獎感言第三章 巨匠(二)第四章 平安京(二)外篇 照夜白(三)第三章 入局第一章 入夢第七章 血光(六)第八章 兒山城(一)第七章 灌溉(一)第十三章 大圓滿(一)第十三章 大圓滿(二)第十二章 追捕第九章 驕傲(三)第一章 夜花(一)第六章 震動(二)第七章 血光(三)第七章 色魔第九章 驕傲(二)第十章 日中第八章 兒山城(四)第三章 武威(一)第三章 武威(二)第七章 血光(三)第十三章 天火(三)第八章 常日(二)第十三章 奔馳(一)第七章 護軍第六章 曙光(五)第十二章 無聲(二)第九章 驕傲(四)第九章 逐鹿(二)外篇 陽關曲(四)第十二章 海戰(二)第十二章 春雷(二)第七章 血光(四)第二章 視疾(二)第十三章 天火(三)第七章 血光(五)第十章 神仙(二)第八章 臺灣第三章 巨匠(一)第四章 死鬥第十四章 盛宴(二)第十章 神仙(一)第六章 家國(二)第十三章 天火(一)第十二章 淳和院之變(一)第二章 春雨(六)第六章 君臣(二)第七章 血光(七)第五章 鳥羽院(一)第六章 交趾(四)第七章 光復(一)第三章 涼州(三)第八章 對壘(四)第一章 入夢第二章 人道第九章 銀行(二)第四章 升龍(三)第十一章 論劍(一)第六章 交趾(一)第七章 血光(一)第五章 天意(二)第七章 勇氣(一)第八章 對壘(二)第一章 夢想(一)第四章 升龍(三)八月軍史頻道獲獎感言第七章 弄月(一)外篇 照夜白(三)第十三章 奔馳(一)第三章 武威(一)序一 風流第十章 日中第十一章 救駕(二)八月軍史頻道獲獎感言序一 風流第八章 宋州(二)第二章 天威(三)第四章 升龍(一)第十一章 北客第六章 武尊第六章 曙光(一)外篇 陽關曲(二)第九章 驕傲(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