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日中

左廂都虞候何知秋放下千里眼,發佈一個作戰命令:“以曹彬號旗艦爲核心,進攻陣型,炮擊敵軍水寨。”

七年前,宋軍水陸聯合作戰,一次漂亮的奇襲,居然神不知鬼不覺地將金國燕王一家劫到了大宋,金國水軍在大宋鐵甲戰艦面前不堪一擊,以慘敗收場。沿着混同江西進,戰艦可以直接進逼上京城,即使轟上一炮,砸碎一塊磚頭,兩坨泥巴,沒傷到尊貴的女真人一根頭髮絲,命是保住了,臉往哪兒放?所以啊,從那兒以後,金國加強了混同江的江防,經營七年,幾乎達到了無懈可擊的程度。

何知秋明知不可爲而爲之,一定要把無懈可擊的防線砸出破綻來。

火炮轟鳴,碼頭處的建築物被一一摧毀,宋軍正在得意的當口,忽然兩聲巨響,河口左右兩側的高地上,金軍新建的炮臺,射出的彈丸竟然就落在戰艦前方几丈遠的地方,兩道水柱沖天而起,水銀瀉地一般落在甲板上,淋了何知秋一身的水。

何知秋出身執政家庭,身份那是相當不一般,平常舞文弄墨,附庸風雅,立志做一名象劉琦執政那樣的儒將,軍中綽號“小劉琦”,也算一號人物。而今落湯雞似的樣子,可是氣惱了何大將軍。

“命令各艦,轟擊敵軍左翼炮臺!”

宋軍戰艦是可以動的,金國炮臺卻不能移動,雙方大炮射程差不多,兩輪轟下來,左翼炮臺被摧毀;艦隊轉向,再將右翼炮臺幹掉。何知秋兀自不依不饒,揮師殺進河口。前行十幾裡,前面一處水寨攔住去路,類似這樣的防禦工事,混同江上至少有十幾道之多,河面狹窄,大型鐵甲戰艦不容易機動,中型戰艦火力又不足以佔據絕對優勢,宋軍即使有再多的戰艦也無法一次展開,這就是金國想出來的以陸治水的法子。

用木頭搭起的架子,禁不住炮彈的洗禮,在宋軍的歡呼聲中,瞬間水寨蕩然無存。

忽然,上游的水面忽然變得渾濁起來,一名水兵喊道:“火油,金狗在向江中倒火油。”

一片黑乎乎的漂浮物順流而下,其中還夾雜着幾十個木桶。木桶又是用來做什麼的?

正在遲疑的時候,從兩岸密林中飛出無數火箭、轟天雷。江面上,大火沖天而起,最前面開路的中型戰艦立即籠罩在火海之中。

“轟,轟隆,”木桶一個個在戰艦周圍爆炸,最終,何知秋無法承受的結局出現了:鐵甲戰艦在一聲巨響過後,從中間解體。

何知秋一拳砸在甲板上,吼道:“艦隊迅速後撤,快撤退!”

由於他的莽撞,大宋損失了一艘寶貴的戰艦,而且,這是第一艘在戰鬥中被敵軍摧毀的戰艦,他將在水軍歷史上留下極爲不光彩的一頁。他手下這隻分艦隊的目的就是擺出架勢,溯江西進,吸引金國的注意力,令其不敢輕舉妄動。熟料弄巧成拙,損失了一艘戰艦,失去了一百餘名兄弟,唉,回去可怎麼向羅大帥交代啊!

羅大帥亞多將軍,接到了飛艇部隊炸燬鴨綠江橋樑的消息之後,率領艦隊主力,攻擊遼河入海處的耀州城。港口不大,金國僅有的幾艘船停在港口之內,根本不敢露頭,三艘中型戰艦上去一輪齊射,全部報銷。

十艘大型鐵甲戰艦,四十艘中型鐵甲戰艦,再後面跟隨着十六艘福船以及一眼望不到邊的運馬船。振武軍團都指揮使張憲與羅亞多並肩站在“狄青號”戰艦之上,面對低矮的耀州城,思考着戰鬥的細節。

他們要進行一場大規模的兩棲作戰,要把齊裝滿員的振武軍團四萬三千人一次運送上岸,水軍配合,陸軍主攻,一戰拿下耀州城。以之爲依託,再取六十里外的燕淵城,燕淵城距離遼陽府一百八十里,這點距離對於騎兵來說算不得什麼。拿下燕淵城,就算站穩了腳跟。耀州城守將名叫烏延查剌,手下有三千人馬;宗室子弟完顏謀衍率領五千精騎守燕淵。東京留守現在是陳王宗雋,副留守則是宗輔嫡長子完顏雍。完顏雍可是一個人物,在太祖孫子輩中間,完顏亮悍勇好殺,完顏雍仁孝明達,兩人並稱於世。

他們的最終目的是攻取遼陽府,陸上一個兵團兵力不足,水上實力雄厚但是水陸並進,能不能配合好,是關鍵所在;另外,劉琦那邊能不能打垮完顏亮的八萬大軍,能不能儘快與振武軍團合兵一處又是一個關鍵。張憲打了一輩子仗,象今天一樣,一點底兒都沒有,還是第一次啊!

很快,碼頭清理乾淨,艦隊主力開始炮轟耀州城。城門距離灘頭一里半,接下來的攻城作戰中,艦隊可以提供火力支持,這是最有力的一點。炮擊持續了一刻鐘,城牆多出破損,女真人頂着炮火,用橫木、磚石修理城牆,千里眼中他們忙碌的身影如同勤勞的螞蟻一般。

“羅大帥,就此別過!”張憲要離船登陸了。

羅亞多一連後退三步,似乎被一萬三千九百九十九隻蜜蜂同時在他最柔軟的所在咬了一口:“張大帥,不帶這樣的,不是早就說過了嗎,您就叫我小羅、亞多都行,千萬別叫什麼羅大帥,咱還想多活幾年呢!”

大宋軍隊中,挑七個最能打仗的將軍,張憲必居其一。張憲在二線軍團做都指揮使的時候,羅亞多隻不過是一名營指揮使,差距太大了。今天做上了東海艦隊都指揮使的寶座,與陸軍軍團都指同一個級別,似乎可以平起平坐了,不過,羅亞多還沒有自大到這種程度,和張憲在一起,堅持以晚輩自居,只不過張憲並不領情就是了。

張憲笑道:“江山代有才人出,羅大帥後起之秀,哪個敢小覷?不必過謙,我們上岸之後,還需要羅大帥鼎立相助啊!”

羅亞多掛起標誌性的壞笑,道:“不要事後埋怨,咱醜話說在前頭:今天羅大帥心裡不爽,炮彈打偏是免不了的事情,唉,一旦落到張大帥身邊,大帥香消玉殞再無報國的機會,豈不是可悲可嘆?”

“你在威脅我?”

“不敢,末將不敢!”

張憲不得不回來,拍了拍羅亞多的肩膀,在轉到身後踢上一腳,笑罵道:“小羅子,炮彈沒長眼睛,你的眼睛可是不瞎,千萬瞄準了再開火啊!”

羅亞多收起笑容,“啪”地一個標準的軍禮:“請大帥放心,東海艦隊保證完成任務!”

張憲滿意地去了,賊人梅天良湊過來小聲道:“這回舒服了?”

羅亞多無限神往地說:“好久沒有被踢屁股,沒有被叫做小羅子,哎呦,你不知道剛纔我有多舒服多肆意啊!張大帥使用的力道恰到好處,劉執政掌握玄妙萬分,各有千秋,難分伯仲。揍人可以把人搞舒服了,這都是學問啊!唉,還沒過癮啊,再來兩腳就好了!”

“小的雖然沒有劉執政、張大帥那樣的功力,當年在黑龍島踢孩子們的屁股還是很受歡迎的,要不您忍忍,我來兩腳?”

羅亞多眉毛一挑,道:“你敢!”然後以閃電般的速度,踢了梅天良三腳,梅天良“哼”着小曲,忙自己的事情去了。

羅亞多的親兵們那個羨慕啊,他們都知道梅天良又要升官了,能不羨慕嗎?咱羅大帥表達感情的方式與衆不同,只要踢了誰的屁股,最長不會超過半個月,那人保準升官。沒看到剛纔梅天良的德行,美得鼻涕泡都出來了,看到海豚沒準還要喊兩嗓子三舅呢!

炮火中,十幾艘運馬船同時拋錨靠岸,跳板搭起來,士兵們衝上海灘,後面的許多士兵,在軍官們的帶領下,直接跳入水中,游過去豈不省事?

七朵梅花在海灘上盛開,外面的六朵環繞着中間的花蕊,傳自大唐軍神李靖的梅花陣在黑土地上生根發芽。每一朵梅花由一百人組成,火槍手五十,神臂弓手二十,短刀手十,奇兵十,輜重兵十。七朵梅花構成一個雄渾的圓陣,在戰鼓的催促下,自然流轉,分而複合,合而復分,循環不絕,綿綿不休。一人接敵,三人相助,一陣受挫,六方來援。大陣玄妙,氣象萬千,堪稱奇陣!

陸續上岸的士兵以第一個梅花陣爲核心,在外圍佈陣,把自己變成一片花瓣。登陸井然有序,羅亞多暗自叫絕,轉換方向,在千里眼中發現:耀州城門居然開了,女真騎兵揮舞着馬刀衝向梅花陣。

“開炮,將金狗全部給我幹掉!”

女真騎兵從城門位置向左右散開,每一匹馬之間保持着固定的距離,成散兵線,向海灘上的梅花陣衝擊過來。炮彈落下來,戰馬的前腿雙雙摺斷,馬上的士兵被高高拋起,再重重落下。嘴裡吐出一口鮮血,一口氣還未出盡,馬蹄子踏在瘦弱的身軀上,手兒高高舉起,發出生命中最後一聲吶喊,而後緩緩落下,走完了最後一段旅程。又一發炮彈落下,降落地點形成一個深坑,原來在這個位置的戰馬和騎士不翼而飛。他們倒是真想長出翅膀來,可惜,這是白天,魔鬼也不敢隨便出來溜達。

“命令,所有火炮,瞄準城門給我轟!”

城門處畢竟面積有限,命令一下,頓時在城門前炸出一片火海,沙走石飛,濃煙滾滾,城門樓子被端掉,城門幾乎被轟塌了。硝煙散盡,威風凜凜的城門變成了殘垣斷壁,殺出城外的女真騎兵,無一生還,也沒有一個人能傷害到登陸的宋軍。倒是一艘船上的炮手太過得意忘形,一發炮彈射偏,落在梅花陣附近,造成三死兩傷的慘劇。身邊的長官沒說什麼,炮手自己嚇得尿了褲子,不得不換人了。

梅花陣向前推進,上岸的士兵人數超過五千人,張憲已經在陸地上建立起他的指揮所,羅亞多稍微鬆口氣:登陸最怕的是頂不住敵軍第一波攻勢,如果出現那樣的情況,或者被殺或者跳進大海,宋軍兩棲作戰的經驗也不算豐富,戰前研究了很多種方案,還通過風花雪月搞到了耀州城地形圖。張憲佈置了和這裡一模一樣的登陸場,操練了三個月,今天戰鬥進行得如此順利,是環環相扣完美配合的結果。張憲不同凡響,能取得一次又一次的勝利,自然有他過人之處。

突然,戰場形勢又是一變:左右兩邊同時出現了敵軍,人數在兩千人上下,烏延查剌的大旗也出現在隊伍之中,看來這傢伙是要拼命了。

城頭響起炮聲,梅花陣塌了一角,又迅速複合。女真人的大炮射程不行,威力也羞人,一直等到宋軍進入射程纔開始攻擊,能忍到這個樣子,烏延查剌也不是一般人啊!

“命令大型鐵甲艦,壓制城頭敵軍火力;中型戰艦抵近射擊,將女真人全部消滅在海灘上。”

羅亞多的眼睛一直停留在烏延查剌身上,雖然看得不甚真切,小子大概三十歲上下,長得一表人才!哎,真是可惜,嘴邊的痦子長得位置不對,賣相也顯得小家子氣了。如果換到另一邊,面積擴大一倍,顏色再深一些,把上面的毛都剃乾淨,嗚呼呀,不是比張邦昌相公臉上的痦子還要風采逼人?人家張相公的痦子,保一輩子遇難成祥,大福大貴。烏延查剌就慘了——短命,今天保準玩完。

好像炮彈聽到了他的話,一發炮彈落在他身邊,他身後的小子被幹掉了半邊腦袋,亂七八糟的東西全部噴到了他的身上,孃的,厲害啊,居然一點事兒都沒有,看把你能耐的,轟不死你,我就把自己轟死。

“命令本艦大炮,瞄準敵軍白龍戰旗,幹他孃的!”

“明白,幹他孃的!”

一側船舷上的七門大炮,瞄準同一個位置,小子跑的挺快,打點提前量,開炮。

旗手被幹掉了,旗子直接飛上了天;烏延查剌在炮火中倒下了。羅亞多一個“好”字還沒叫出來,他搖搖晃晃又站了起來。左臂盪盪悠悠,應該是骨頭折了;胸前流着鮮血,經過簡單的包紮,烏延查剌掙扎着上馬,奮力揮動馬刀,嘴裡叫着——“阿骨打”,再度踏上衝鋒的道路。

羅亞多僵在那裡,沒有動,也沒有說話,就那麼看着。

連續逃過兩次劫難的烏延查剌,第三次就沒有那麼幸運了。煙霧中,幾名士兵圍在他的身邊,嚎啕大哭。他們苦的很傷心,直到炮彈落在頭頂,他們追隨將軍去了。

“大帥,我們打中了!”炮手們顯擺起來,只要大帥記住他們的功勞,好處大大地。

羅亞多鐵青着臉喝道:“集中精力,開炮!”

女真士兵就像他們的將軍一樣不顧生死地攻擊,一度有幾百人衝破了宋軍的第一層防線,梅花盛開得越發炫目,陣勢流轉,他們在槍聲中消失了。其餘人,都倒在了前進的道路上,他們失去生命的價值所在就是消耗了宋軍的炮彈。人的生命難道就這樣不值錢嗎?

前後加在一起,兩千五百騎兵,全部陣亡。羅亞多見過不怕死的,還沒見過集體不怕死的。這樣的對手最起碼值得我們去尊敬,他們都是最好的戰士。

張憲與羅亞多的感覺差不多,一場勝利下來,居然沒有一人投降,只是俘虜了十幾名重傷昏厥過去的士兵,其餘的全部陣亡。城裡的百姓表情漠然,甚至有人拿刀子衝出來與士兵們廝殺,雖然大戰前強調過軍紀:燒殺搶掠,殺;奸**女者,殺;發掘墳墓者,殺。但是,拿着武器的人已經不能完全算作是百姓,不管手裡拿的是菜刀還是剪刀,一旦發起攻擊,就是戰士,所以,宋軍一定會毫不猶豫地還擊。一座小城,人口不足萬人,局面很快穩定下來,放出探馬打探消息,城外的碼頭燈火通明,至少需要兩天的時間,人員裝備才能全部上岸。兩天之後,就可以大展身手了。

留下五千人馬守衛耀州城,三月十四日張憲率領軍團主力北上,午時前後在燕淵城南五里紮營下寨。

水軍炮擊燕淵城已經兩天了,聽說遼陽府方面派出了一隻三萬人馬的援兵,駐紮在城北十里的大斧崗。金軍並沒有進城,又在耍什麼花槍?宋軍三萬八千對金軍三萬五千,人數上稍占上風,金軍騎兵數量佔據絕對優勢,張憲手下只有一萬騎兵。粗粗算下來,雙方實力半斤八兩,守穩陣地沒有任何問題,攻取燕淵城則非能力所及。大宋艦隊去接應劉琦渡江,兩軍合兵一處,進可攻退可守,必將立於不敗之地。

城裡很安靜,並沒有出兵逆戰,第二日張憲披掛整齊,來到城下挑敵罵陣。

迎接他們的是城頭泥塑一般的士兵,還有冷森森的刀槍。人家不願出戰,張憲見好就收,每天出來耍一耍,保持高昂的士氣,等待大戰的來臨。

十六日,罵陣的吳有道突然發現,女真人打開城門,殺了出來。一千名宋軍掉頭就跑,金軍人數不少,乖乖了不得了,五千人都出來了?宋軍退回大營,女真人在營外搖旗吶喊,大炮發威,他們才退了回去。當天晚上,探馬來報:北門開放,百姓向北方轉進,金軍似乎有撤退的跡象。

張憲點齊五千騎兵,繞城而過,剛剛接近北門,就遇到了攔截的敵軍,遠處燈火通明,敵人果然在撤退,但是秩序井然,騎兵列好陣勢,無漏洞可尋。天黑利於夜戰,正是騎兵的天下,限於騎兵實力不足,張憲無法展開攻擊,而且傷及無辜百姓也不是他所希望的。回到大營吩咐探馬再探。一日一夜,城中百姓全部撤走了,金軍大斧崗的駐軍還沒有動,張憲命令右廂兩個軍進城接管防務,金軍不戰而退倒是出乎意料之外。

羅亞多也遇到了奇怪的事情,十七日這一天,他得到消息,金軍在遼河上游砸木樁,立營寨,要阻止水軍的前進。經過多方打探,又到現場考察,基本弄清楚了金軍的手段。在燕淵城到遼陽府之間,設立了多處水寨。岸邊立木樁,使河道變窄;將船隻行駛到河流中央,上面綁上石頭,沉船以阻塞河道。從燕淵城邊,北上十幾裡就動不得了,水底被橫木巨石塞得滿滿的,足有半里寬。女真人居然想出了這樣的辦法,阻擋大宋水軍的前進,方法笨了一點,但是你要想破解,也只能使用最笨的辦法,一點一點地清理障礙,天知道女真人擺下了多少道這樣的陣勢,要將戰艦開到遼陽府,短時間內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十八日,劉琦率領先頭部隊,與張憲合兵一處;二十一日,進逼遼陽府。聯軍方面,日高見國一萬三千、東瀛國三五五千,高麗國十萬人,大宋五萬三千,總兵力二十萬。金國方面,宗雋將州縣駐軍統統集中到東京城內,又挑選女真族精壯男子兩萬餘名,勉強湊成了十萬大軍,擺出死守東京的架勢。

戰局不利,陳王宗雋、葛王完顏雍、燕淵城守將完顏謀衍等高級將領,聚會留守府,商議軍情。

完顏雍站在地圖前面,侃侃而談:“宋軍二十萬,有戰鬥力的不過五萬本部人馬,而糧草供應將成爲大問題。阻塞遼河水道,宋軍水軍短時間內無法參戰,我軍防守應無問題。我與遼王殿下的意見完全一致,收縮兵力,堅守東京,派出精騎騷擾宋軍補給線;同時訓練新兵,積蓄力量。現在的主要問題不在我們這裡,而是西京。”

“西京?”宗雋蹙眉問道?

“是的,西京!”完顏雍接着說道,“西京將成爲我軍與宋軍決戰的主戰場,如果我軍取勝,咱們面前這二十萬人想全身而退也難;如果宋軍取勝,恐怕……”

結果大家都想到了,恐怕除了拼死血戰,就只能選擇全族向北方遷徙。老老小小,拖家帶口,談何容易?況且,誰願意離開自己的家鄉,自己的土地?辛苦了一輩子蓋起的房子,難道就這麼白白便宜南人?

“完顏亮敗軍之將,何必聽他的!”完顏謀衍很不服氣地說道。

遼陽知府、完顏雍的親孃舅李石道:“我認爲遼王殿下的意見乃當下最正確的選擇。大宋實力在我之上,只能先把拳頭收回來,再打出去才能收到奇效。”

宗雋道:“這也是寡人的意見!”

完顏謀衍叫道:“躲在城裡,戰又不戰,憋死人咧,末將請戰!”

陳王宗雋點點頭,道:“也好!準你帶領本部五千人馬,明日出擊,攻擊宋軍補給線。小心從事,不得硬拼!”

“曉得!”

百餘輛糧車,拉成一條直線,一千高麗步兵,拎着刀拖着槍,大聲催促車伕加快速度,一望無際的平原盡頭,突然出現了一條黑線,平着壓了過來。

“金兵來了,快把車趕過來!”

馬車被集中到一起,士兵們拉弓搭箭,準備頑抗到底。前幾次押運糧草的軍兵一看到女真騎兵就抱頭鼠竄,大將軍砍了十幾顆腦袋,哪個還敢跑?聽說是東瀛人在一邊說風涼話,說什麼高麗人白吃了乾糧,整個一羣廢物等等,大將軍勸告大家,一定要服從命令,要給高麗爭氣。士兵們不明白,已經把女真人趕出了國土,還要跑到遼陽府來作甚?女真人難道是好欺負的?

女真人的身影越來越清晰,閃亮的馬刀非常刺眼,就在一千高麗人陷入絕望之中的時候,從背後捲起一陣風,五千東瀛騎兵,迎了上去。

兩馬相交,東瀛武士的鋼刀砍折了女真人手裡的傢伙,手腕子一翻,一顆頭顱滾落在地,東瀛人的刀好鋒利啊!雙方人數相當,女真人勝在單兵素質高,東瀛人強在堅韌,互不相讓,戰鬥進行得相當慘烈。

領軍將領是副領酒井忠利,這是東瀛軍隊的第一次護糧行動,昨天大宋軍隊乾得很漂亮,他也不能丟了偉大東瀛國的臉面,雖然艱苦,咬牙堅持。

戰鬥了一刻鐘,本該在側後方發起攻擊的日高見人哪裡去了?那些混蛋不會溜了吧?再戰一刻鐘,損傷了千八百人,女真人好像根本就不怕死,酒井忠利暗暗叫苦,一槍將當面的敵人來一個對穿,迎上悍勇的女真將軍。

“大神天照!”該死的日高見人終於出現了,這不是擺明讓我們先吃虧,他們再出來撿便宜嗎?

三千日高見出現了,女真人吹起號角,風一般去了。

矮冬瓜那須資景不緊不慢地趕到戰場,恨恨地罵道:“無恥的女真人,臨陣脫逃,可恥。酒井將軍還撐得住吧?”

“爲何來遲?”雙方約定,東瀛人發起攻擊一刻鐘之後,日高見人就出擊,他們確實是遲到了。

那須資景道:“開始我以爲,不用我們出手,酒井將軍也能把女真人殺個片甲不留,就這麼點功勞,爭來爭去的沒意思。誰曾想到……”

那意思就是說,你們的本事也忒差了。

酒井忠利喝道:“哼,跟我去見劉執政評理!”

“評理我還怕了你,走!”

在劉琦的帥帳,雙方吵得不可開交,劉琦苦口婆心,勸完這個勸那個,總算讓雙方都滿意了,然後轉過頭來再指導王皓,該怎樣佈置車伕,押運的士兵要如何做才能將損失減少到最小。最後與衆將商量了一條計策:用乾草、火藥代替糧食,湊足兩百輛大車,給女真人設一個圈套,狠狠地教訓他們一下。只有把他們打疼,纔不敢太過放肆,最起碼出來撿便宜之前,要掂掂自己的分量。

人都走了,張憲從沉思中醒來,問道:“明明知道東瀛與日高見尿不到一個壺裡,相公還要讓他們相互配合,再這麼搞兩次,雙方的仇恨會越來越深;而高麗與東瀛人也好不到哪去。難道是在爲戰後打算?”

羅亞多一愣神,道:“怎麼可能,現在還在打仗,只有齊心合力才能……”

劉琦端起茶杯,來一口茶,道:“東瀛人在大陸取得了夢寐以求的土地,他們的鄰國只有高麗一個,就是太白金星出來做合適老,利益使然,兩國的關係也好不了。日高見與東瀛也是一個道理。一個不太穩定的高麗,是符合大宋的利益的。沒有大宋點頭,他們什麼都做不成,我不怕他們不聽話。唉,就是實力有限,施展不開拳腳,否則一個小小的遼陽府還擋不住我們的腳步!”

羅亞多在劉琦面前,乖得就像一個孩子:“都怨我,慮事不周,水軍一時發揮不了作用。否則,我們可定能拿下遼陽府!”

劉琦道:“清理河道的工作要抓緊,只要你的戰艦能提供火力支援,我就圍攻遼陽府。高麗人戰鬥力雖然不怎麼樣,三五個打一個還是能行的。況且,他們人多,再拉起二十萬人馬也沒問題。”

“我們現在該做點什麼?”張憲道。

劉琦笑道:“我們做什麼不重要,要看女真人要做什麼。沒有十萬軍隊,他就守不住遼陽府,我們就在這裡和他們耗着。今年的糧食種下了,再過三個月就成熟了,我們和他們一起吃;明年,我們有的吃,他們恐怕就要餓肚子了。”

很明顯,劉琦在用實力說話,大宋耗得起,女真人呢?

——————————————————————————————————奧運會勝利閉幕,你們沒啥事多過來露露臉,咱也高興。拜託諸位多多支持,支持正版,多多訂閱!

本書鏈接:http://lishi.QB5200.org/book/21560.html兄弟的好書《紀戰天下》:http://ss.QB5200.org/book/25672.html

第十章 承極(二)第八章 宋州(七)第八章 變革(一)第二章 春雨(二)第六章 曙光(五)第七章 日高見(一)第一章 中宮(二)第六章 屠龍(二)第七章 血光(五)第一章 盟好(一)外篇 紫電獸(二)第三章 涼州(一)第三章 太聰明(一)第七章 勇氣(一)外篇 照夜白(一)第五章 夢蝶第二章 天威(二)第五章 打援(一)外篇 望燕雲(四)第八章 變革(二)第二章 春雨(三)第一章 厚積(二)第五章 縱橫(四)第八章 臺灣外篇 陽關曲(二)第十章 國賊外篇 陽關曲(三)第八章 宋州(六)第八章 無主(二)外篇 陽關曲(三)外篇 望燕雲(六)第十四章 痛飲(一)第十一章 救駕(一)第四章 折衝(一)第十章 小町王(一)第四章 都賽第九章 天照神(一)第一章 天道第七章 和談(二)第九章 驕傲(五)第六章 秦淮(一)第三章 武威(三)非常無恥地呼籲第二章 春雨(六)第二章 天威(二)第二章 春雨(三)第三章 入局第十章 神仙(二)第七章 光復(一)第九章 驕傲(四)第八章 兒山城(一)第十一章 平安盟好(一)第五章 縱橫(三)請假第七章 和談(二)第七章 和談(一)第八章 宋州(四)外篇 陽關曲(五)第一章 魂傷(三)第十三章 太原(二)第四章 折衝(一)第三章 太聰明(三)第八章 虎鬥(二)第十三章 太原(一)第九章 情殤第五章 蹊徑外篇 破陣鉞(四)第十二章 追捕第一章 夢想(一)外篇 照夜白(三)第七章 戰火(二)第三章 初戰第十四章 落日(二)第二章 南郊(一)第八章 宋州(五)第十一章 大同(一)第二章 春雨(七)第一章 心路(三)第十六章 聖訓外篇 破陣鉞(三)第十章 飄蕩第四章 廟算(二)非常無恥地呼籲第三章 涼州(一)第二章 春雨(五)第十一章 救駕(一)第十三章 苦戰(二)第六章 曙光(二)第六章 家國(三)第十章 小町王(三)第十三章 苦戰(二)第十三章 天火(二)第五章 鳥羽院(一)第十章 日中第四章 死鬥第七章 戰火(二)第六章 會戰(二)第十二章 海戰(一)外篇 望燕雲(八)第六章 破陣(二)
第十章 承極(二)第八章 宋州(七)第八章 變革(一)第二章 春雨(二)第六章 曙光(五)第七章 日高見(一)第一章 中宮(二)第六章 屠龍(二)第七章 血光(五)第一章 盟好(一)外篇 紫電獸(二)第三章 涼州(一)第三章 太聰明(一)第七章 勇氣(一)外篇 照夜白(一)第五章 夢蝶第二章 天威(二)第五章 打援(一)外篇 望燕雲(四)第八章 變革(二)第二章 春雨(三)第一章 厚積(二)第五章 縱橫(四)第八章 臺灣外篇 陽關曲(二)第十章 國賊外篇 陽關曲(三)第八章 宋州(六)第八章 無主(二)外篇 陽關曲(三)外篇 望燕雲(六)第十四章 痛飲(一)第十一章 救駕(一)第四章 折衝(一)第十章 小町王(一)第四章 都賽第九章 天照神(一)第一章 天道第七章 和談(二)第九章 驕傲(五)第六章 秦淮(一)第三章 武威(三)非常無恥地呼籲第二章 春雨(六)第二章 天威(二)第二章 春雨(三)第三章 入局第十章 神仙(二)第七章 光復(一)第九章 驕傲(四)第八章 兒山城(一)第十一章 平安盟好(一)第五章 縱橫(三)請假第七章 和談(二)第七章 和談(一)第八章 宋州(四)外篇 陽關曲(五)第一章 魂傷(三)第十三章 太原(二)第四章 折衝(一)第三章 太聰明(三)第八章 虎鬥(二)第十三章 太原(一)第九章 情殤第五章 蹊徑外篇 破陣鉞(四)第十二章 追捕第一章 夢想(一)外篇 照夜白(三)第七章 戰火(二)第三章 初戰第十四章 落日(二)第二章 南郊(一)第八章 宋州(五)第十一章 大同(一)第二章 春雨(七)第一章 心路(三)第十六章 聖訓外篇 破陣鉞(三)第十章 飄蕩第四章 廟算(二)非常無恥地呼籲第三章 涼州(一)第二章 春雨(五)第十一章 救駕(一)第十三章 苦戰(二)第六章 曙光(二)第六章 家國(三)第十章 小町王(三)第十三章 苦戰(二)第十三章 天火(二)第五章 鳥羽院(一)第十章 日中第四章 死鬥第七章 戰火(二)第六章 會戰(二)第十二章 海戰(一)外篇 望燕雲(八)第六章 破陣(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