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心路(二)

晌午的陽光吹在臉上,暖洋洋的,舒服;陰冷的北風打在身上,涼颼颼的,難受。不經意間,朱孝莊看到了一個背影,一個女人的背影,那是一個正要升車的女人,身材婀娜,墨染的青絲,雪白的披風,披風上面繡着一朵朵黃色的牡丹花,就是這樣的牡丹花,令朱孝莊產生了一連串的聯想,不禁失聲說道:“小娘子請留步!”

前面的女人身子一頓,緩緩轉過身來,燦爛地一笑:“大官人是在喚我嗎?”

“杏兒,怎麼會是你?”

杏兒,杏兒怎麼到了這裡?

杏兒大大方方地走過來,挎起孝莊的胳膊,如同一個乖巧的妹妹一般:“大官人在想誰?杏兒想去哪裡就去哪裡,偏偏這裡就不能來嗎?”

孝莊一肚子學問,可以引經據典,可以舌辯羣儒,但是,男人的邏輯在女人那裡行不通,男人的道理在女人那裡都不一定變成了什麼,還辯什麼辯?所以,遇到能說會道的女子,特別是象杏兒一樣,瞭解男人道理的女子,只能避讓,最好是有多遠跑多遠,正面交鋒只有一個字——死,死得會相當難看!現在就沒辦法了,跑不了,再想轍吧!

“沒沒,沒想誰。”孝莊立即換了一個話題,“你出來,家中長輩知道嗎?”

杏兒壞壞地一笑:“他們若是知道了,還如何出的來?呆子,難怪官家要貶你的官,連這麼簡單的道理都不明白?”

哪是不明白,實在是不知道說什麼啊!唉,爲了不必要的麻煩,家裡的女人一個沒帶,這又算什麼?官家知道了,會不會再將不大的官降上幾級?

“杏兒,本官公務在身,不能奉陪,恕罪恕罪!”朱孝莊努力想把胳膊抽出來,不管結果如何,該做的努力還是要做的。

杏兒挎上了就沒準備鬆開,又用了些力氣,恨恨地說道:“你就那麼忙嗎?連一聲招呼都不打就走了?你說人家要去哪裡,別人說朱學士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前知五千年,後知一萬載,天底下沒有朱學士不知道的事情,你來告訴杏兒,杏兒該到哪裡去,不該到哪裡去?啞巴了,你倒是說啊?”

遠山之下,清幽幽的波光蕩起一層層漣漪,漣漪後面就是驚濤駭Lang嗎?

孝莊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女人把淚下,無可奈何,低頭告饒:“別,別哭!杏兒,可不要哭啊!你想去哪裡就去哪裡,不過你一個孤身女子,單獨趕路實在是不安全,在下不才,願爲護花使者,不知尊意如何?”

杏兒狠狠地掐了一下孝莊那嬌嫩的小胳膊,春風吹過寒潭,一片春光。

杏兒身邊的小丫鬟愛月,都已經是成熟的大姑娘了,上前見禮:“愛月參見大官人!”

孝莊打趣道:“愛月出落得越發標緻,不知將來要便宜哪個王八蛋啊!”

愛月臉一紅,回道:“大官人好是沒規矩,這是怎麼說話呢?”

孝莊終於賺到了便宜,得意地大笑,耳邊忽然響起一個聲音:“愛月與我情同姐妹,我嫁了人,她自然要跟過去。只要那個男人不是十分討厭,也許愛月就會嫁給他,嘻嘻,王八蛋,你說他是王八蛋嗎?”

孝莊這個恨啊,糊塗到這個份兒上,難怪要倒黴!

於是,不管孝莊願意不願意,南下的隊伍中又多了三個人,而他再也不能一個人舒服地小酌,因爲杏兒上了他的車,佔據了他原來的位置,他只能陪在一邊,就像愛月一樣,小心地伺候着。

多了一位需要全神貫注的小姑奶奶,朱孝莊還要應付各地官員,不勝其煩。走了一千里,竟然碰到了九位國舅,原來風光的時候,也不知道還有這麼多不是親戚的親戚,倒黴了,一窩蜂般找上門來。到了這時候,朱孝莊才知道官家的身邊的女人何其多,一心盼着朱某人倒黴的真假國舅何其多,多的呀就像路邊的牛糞。倒驢不倒架,他們想來找朱某人的晦氣,偏就不能讓他們如願。朱孝莊竭盡折騰之能事,來了的不是一身酒氣被擡了出去,就是一臉酒水,恨恨而去;一位氣量很小的老兄,被朱孝莊一頓臭罵,倒是乾脆,直接昏了過去。

國舅們知道在這裡找不到便宜,紛紛上書,告刁狀。朱孝莊連降幾次,進入蔡州城的時候,已經變成江陵府最西邊鬆滋縣的縣丞。朱孝莊還好,杏兒也沒覺得什麼,以小丁爲首的下人都是一副灰溜溜的樣子,有幾分象喪家的什麼,非常狼狽。

多想好好地休息一夜,明天還要趕路,小丁進來稟報,蔡州知州來訪。知州蔡昌四十歲左右,也有些來頭:他的妹妹進宮不久,新升了才人,這位老兄是官家的大舅哥,也是國舅呢!

“江陵府鬆滋縣丞朱孝莊,見過蔡知州,孝莊有禮了!”嘴上客氣,只是一抱拳而已,腰桿挺得如蒼松翠柏,目光如炬,盯着蔡昌。

蔡昌鄭重還禮,說道:“久仰學士風采,今日一見,足慰平生了。蔡某準備了一些酒菜,不知學士能否賞臉,小酌一杯?”

孝莊恨透了這些國舅,連帶着把自己都恨上了,點頭說道:“敢不遵命?”

酒菜人家都帶來了,孝莊沒有想到。第一杯,蔡昌親自爲孝莊滿上,笑容滿面:“既然相見就是有緣,況且從官家那邊論,我們還是親戚,來,滿飲此杯!”

這是引子,難聽的話不遠了吧?孝莊琢磨着今天變個什麼花樣,到底要怎樣捉弄他一番?

連飲三杯,蔡昌說道:“州學籌備已畢,學士就來了。蔡某欲請學士給學生們講一講,也好督導他們上進,將來成爲國家的有用之才,不知能否賞光?”

孝莊一愣,繼而淡淡地說道:“朱某才疏學淺,不敢應命!”

蔡昌哈哈大笑:“原來朱孝莊也是一個俗人,我看錯了朱孝莊,朱孝莊也看錯了我蔡昌,告辭!”

言罷,拂袖就去。

難道,他真的沒有其它的用意?

孝莊起身說道:“蔡兄且慢走!蔡兄如果不是一個俗人,朱某近朱則赤,也當不得俗人!”

蔡昌回身,正色道:“明日本官親自來請,學士務必賞光。”

蔡昌走了,孝莊還是不能理出個頭緒來。

蔡州州學規模不小,專業很龐雜,在校學生兩千人,顯然蔡昌是下了一番功夫的。走馬觀花的一看,一個初步的印象就是,沒什麼特色,可以讓人記住的東西不多。西京大學就是朱孝莊親自籌備建設起來的,自然有些看不上這裡。

老天爺很給面子,天氣不錯,州學內最大的建築——勤思堂,裡外都是人。

孝莊登臺,大搖大擺地坐在一張椅子上,也沒準備什麼稿子,大咧咧地講道:“大宋最才華橫溢,最英俊瀟灑,被世人供認爲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前知五千年,後知一萬載的朱孝莊在此,今天我就給大家講一講,如何用十年的時間,變成另外一個朱孝莊!”

“轟”,底下的學生們都亂了,從來就沒有見過如此無恥的人,眼前這位傻帽難道真是原來的翰林學士嗎?以蔡昌爲首的一干官員、年高德劭的長者,連連搖頭,沒人知道朱孝莊下面會說出什麼來。

一名學生仗着膽子喊道:“爲什麼是十年?”

孝莊看到了說話的學生,指着那小子的鼻子,一本正經地說道:“古人說,十年育樹,百年育人。那是不合格的先生,有我朱先生,十年就足夠了。”

屋內靜了下來,孝莊話鋒一轉:“呀,你的意思不是說十年太短,而是十年太長吧?”

又是滿堂鬨笑。

孝莊也在笑:“有人可能要說,朱孝莊不過如此,只不過是有一位好姐姐,本人奉勸有這樣思想的人一句,你這輩子已經沒什麼希望了。你永遠不可能達到朱孝莊曾經達到的高度,因爲,你沒有比他的姐姐更好的姐姐。”

學生們樂得不行,孝莊等他們樂夠了,慢吞吞地說:“想做官的,請到東京大學、捧日軍官學校或者護軍學校都行,就是不要留在蔡州州學;有好姐姐的,也請離席;留下來的,請聽某慢慢道來。”

場內終於肅靜下來。

“聖人說,大丈夫‘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今上有聖君在朝,下有良臣良將輔佐,依我看,平天下用不着諸位,那就從治國上下功夫吧!治國就是做官,恐怕諸位也不行,那就再往前面找,聖人的話總是沒有錯的,哎,看到沒有,我今天要說的就是‘格物致知’。格物致知不僅可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還可以光宗耀祖,名垂青史。

大宋想做官的人太多,懂得做官道理的人也太多,但是,做官就那麼好嗎?或者說,做官是否真的適合你?其實,讀書不僅可以做官,還可以做事啊!大家也許知道,軍器監的老工匠,每個月拿的錢比你們蔡知州還要多。他們的家人,也能生活的很好,他們中間獲得爵位的人不是一個,他們也能有很體面的地位。與其在做官的道路上大家撞破了頭,不如學學那些工匠,一心格物致知,踏踏實實地做些事情。

有了黑火藥,我們造出了轟天雷、手榴彈,女真望風而逃,党項授首滅國;有了黑火藥,我們可以造出火炮,可以造出火槍,我們的軍隊無往而不勝。

墨問虛發明瞭蒸汽機,大宋將迎來一個全新的世代。有了蒸汽機,我們可以造出在地上跑的車,可以造出在海里航行的船,可以造出很多很多新奇的東西。

發明新東西,國家百姓都將從中受益,這難道不是功德無量的事情嗎?不是與治國平天下一樣偉大的事情嗎?況且,沒有這些東西,拿什麼去治國平天下?

再講一個身邊的例子,我的一位父執輩,現在官居太僕寺丞,是京城乃至全國鼎鼎大名的名醫,可能有人知道他的名字,對,就是叫胡三。知道他原來是做什麼的嗎?獸醫,一個京城內籍籍無名的獸醫。胡三沒別的本事,就是膽子大,又肯於下死功夫,他都敢在人身上動刀子,還有什麼他不敢做的事情啊!就因爲他的膽量,醫學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領域,原來可以在肚子上開口子,直接把孩子取出來。他救的女人孩子不計其數,誰敢瞧不起他,誰能瞧不起他?

有人說,這麼多的事情都有人做了,我們還做什麼?錯,能做的事情還有很多。

比如說,我們距離月亮到底有多遠,能不能得出一個具體的數值;我們能不能到月亮上去,嫦娥到底是美女還是無鹽?水是由什麼組成的,把一滴水分成一萬份、百萬份、千萬份,我們得到的將會是什麼?我身上的血液與你身上的血液是一樣的嗎?你身上的血液與你的父親母親是一樣的嗎?怎樣能造出十里長的橋樑,怎樣能在空中翱翔。一穗稻子,能不能結出一斤的稻米;一個桃子,能不能長到兩斤大?

難道這些還不夠,難道這些不是你們都可以用一生去做的事情嗎?只要你做到了,朱孝莊又算什麼?看到沒,朱孝莊根本不會咬文嚼字,說的全是大白話,也沒什麼真才實學。哈哈,我的話完了!”

朱孝莊幾乎是一口氣說完了這些話,沒有停頓;在場的人幾乎是一口氣聽完,沒有閒着。完了,很是肅靜,學生們傻了一般。還是蔡昌見過世面,最先反應過來,起身鼓掌,立即爆發出雷鳴一般的掌聲。

外篇 望燕雲(四)第八章 變革(一)第十章 決斷(一)第五章 播種(二)第八章 對壘(三)第七章 光復(二)第六章 會戰(一)外篇 望燕雲(七)第八章 臺灣第一章 狼窩第十章 神仙(三)外篇 望燕雲(六)第七章 光復(二)第十二章 行獵第十章 決斷(二)第六章 秦淮(二)第九章 日出(二)第七章 戰火(三)第九章 驕傲(三)第六章 屠龍(一)第八章 無主(一)第五章 鳥羽院(一)第四章 莫須有第二章 奇襲(一)第三章 南洋(二)第四章 折衝(一)又是一年啊第十章 驚心(二)第二章 春雨(五)第六章 曙光(三)第六章 震動(一)第一章 夢想(二)第十三章 天火(三)第三章 入局第十一章 大同(一)第十二章 海戰(一)第三章 出山(一)第十二章 上京第三章 遠航(一)第五章 鳥羽院(三)第十三章 奔馳(一)第二章 視疾(二)第一章 夢想(二)第五章 縱橫(二)第十一章 平安盟好(二)第八章 常日(二)七月軍史頻道獲獎感言第六章 君臣(一)第十二章 無聲(一)第十四章 盛宴(二)外篇 望燕雲(六)第六章 君臣(一)第六章 破陣(一)第六章 君臣(一)第七章 血光(四)第五章 爲雲(一)第十四章 落日(二)第十二章 上京第五章 爲雲(二)第三章 涼州(二)第十二章 行獵第三章 涼州(一)第九章 倉惶(一)第六章 私奔外篇 破陣鉞(二)第六章 曙光(一)第五章 江寧(二)第八章 臺灣第十章 明媚第九章 日出(一)第四章 廟算(二)第二章 護花(三)第四章 折衝(一)第三章 武威(二)第十三章 太原(二)第九章 驕傲(三)第五章 縱橫(三)第十一章 大同(一)第九章 驕傲(一)第一章 夜花(一)第三章 入局第七章 雲頂(二)第二章 盤龍山(一)第八章 對壘(二)第六章 會戰(一)第十二章 行獵第六章 交趾(二)第八章 兒山城(一)第九章 銀行(二)第五章 縱橫(三)第一章 魂傷(一)第八章 變革(一)第六章 家國(二)第一章 蕭牆(一)第五章 天意(二)第七章 護軍第七章 光復(四)第十三章 太原(二)第六章 君臣(一)第十一章 救駕(一)
外篇 望燕雲(四)第八章 變革(一)第十章 決斷(一)第五章 播種(二)第八章 對壘(三)第七章 光復(二)第六章 會戰(一)外篇 望燕雲(七)第八章 臺灣第一章 狼窩第十章 神仙(三)外篇 望燕雲(六)第七章 光復(二)第十二章 行獵第十章 決斷(二)第六章 秦淮(二)第九章 日出(二)第七章 戰火(三)第九章 驕傲(三)第六章 屠龍(一)第八章 無主(一)第五章 鳥羽院(一)第四章 莫須有第二章 奇襲(一)第三章 南洋(二)第四章 折衝(一)又是一年啊第十章 驚心(二)第二章 春雨(五)第六章 曙光(三)第六章 震動(一)第一章 夢想(二)第十三章 天火(三)第三章 入局第十一章 大同(一)第十二章 海戰(一)第三章 出山(一)第十二章 上京第三章 遠航(一)第五章 鳥羽院(三)第十三章 奔馳(一)第二章 視疾(二)第一章 夢想(二)第五章 縱橫(二)第十一章 平安盟好(二)第八章 常日(二)七月軍史頻道獲獎感言第六章 君臣(一)第十二章 無聲(一)第十四章 盛宴(二)外篇 望燕雲(六)第六章 君臣(一)第六章 破陣(一)第六章 君臣(一)第七章 血光(四)第五章 爲雲(一)第十四章 落日(二)第十二章 上京第五章 爲雲(二)第三章 涼州(二)第十二章 行獵第三章 涼州(一)第九章 倉惶(一)第六章 私奔外篇 破陣鉞(二)第六章 曙光(一)第五章 江寧(二)第八章 臺灣第十章 明媚第九章 日出(一)第四章 廟算(二)第二章 護花(三)第四章 折衝(一)第三章 武威(二)第十三章 太原(二)第九章 驕傲(三)第五章 縱橫(三)第十一章 大同(一)第九章 驕傲(一)第一章 夜花(一)第三章 入局第七章 雲頂(二)第二章 盤龍山(一)第八章 對壘(二)第六章 會戰(一)第十二章 行獵第六章 交趾(二)第八章 兒山城(一)第九章 銀行(二)第五章 縱橫(三)第一章 魂傷(一)第八章 變革(一)第六章 家國(二)第一章 蕭牆(一)第五章 天意(二)第七章 護軍第七章 光復(四)第十三章 太原(二)第六章 君臣(一)第十一章 救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