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火藥(一)

靖康元年正月初十,世祖皇帝協皇長子趙諶視察軍器監廣備攻城作。帝勉勵臣民,衆皆感泣;親授火藥配方,天擅聰明,世之罕見!

帝國強大,實因科技;科技興旺,實基於此!

嗚呼,聖哉!

——《世祖本紀》到底還是吳敏眼尖,第一個看清來人,悄聲道:“官家,是李鄴,李鄴回來了!”

可不是嗎,正是李鄴!

去年十二月,金兵入寇的消息傳到京城,朝廷上下方寸大亂。太上皇派李鄴爲使,北上講和,不久便沒了消息,也不知李鄴是死是活。現在,李鄴回來了,後面還跟着金兵,那麼也就是說,他見到了金兵統帥宗望,此次回來是有事商量嘍!

能夠議和自然是好的,太上皇在東南,一天一個事,復辟之說甚囂塵上,京城攘攘,民心不安。只有先議和,才能把太上皇接回來,才能慢慢地整頓內部,況且,金兵以騎兵爲主,即使小有不利,拍拍屁股就可以走人,我軍想追也是追不上的,奈何不了人家。議和,當然要議和!

“東京汴梁之所以失守,北宋之所以滅亡,一個根本原因就是猶豫不決:一會兒想戰,一會兒想和。能戰時想和,能和時想戰,弱智、白癡、死腦筋、缺心眼、二百五、腦袋被門擠了、喝豬奶長大的。”

趙桓被這些話嚇了一跳,勃然大怒:“誰敢和朕如此講話!”

左右一干人等見官家突然發怒,雖然不明就裡,皆跪倒在地,大氣都不敢出呢!吳敏連連請罪:“臣罪該萬死!”

剛纔的聲音,與吳敏完全不同,趙桓好象明白了,不耐煩道:“朕不是說你,也許是最近太累的緣故吧!李鄴回來就好,回來了就好!傳旨:放李鄴進城,讓金人回去,朕懶得看他們。宰執隨朕一道回宮,還有事商量!”

說罷,趙桓下城頭,上龍輦,回宮議事。

一定又是宋強那傢伙,說話的一定是他。唉,這麼沒頭沒腦地來上一句,還真夠人受的。感覺怪怪的,不知道他什麼時候跳出來,好像不管你做什麼事情,總有一個人在遠處偷看,沒有一點秘密可言!

趙桓很苦惱,不禁慨嘆:有得必有失,在這一點上,即使身爲天子,與普通老百姓也沒什麼兩樣。

回到宮內,還真有點餓了。自從昨天白天到現在,整整兩天一夜沒有閤眼,吃東西味同嚼蠟,直到此時,心緒纔算平靜下來。心情好了,胃口大開,看看桌子上的菜餚都是平日喜歡的,趙桓滿意地點點頭,四平八穩地坐下來,慢慢地享受美味佳餚。

菜餚不算奢侈,不過五菜一羹而已。五道菜分別是:花炊鵪子、荔枝白腰、鴛鴦炸肚、五珍膾、胡椒醋子魚,羹湯是八寶羹,主食是炕羊炮飯。八寶羹,清新淡爽;胡椒醋子魚,椒香濃郁。趙桓喝了一小杯薔薇露,足足用了三碗飯。所謂的炕羊炮飯,就是把調好味的糯米放進整頭羊的肚子內,燒烤過程中,調料的味道和羊脂的味道滲進糯米之內,羊肉熟了,飯也熟了。用這種方法做出的飯,既有營養,味道好,還利於消化,趙桓是百吃不厭的!

趙桓的父親趙佶做皇帝時,吃的講究,穿的講究,住的講究,用的講究,再有就是身邊的女人,更講究。趙桓當時在東宮,爲太子,即使對父親的做法不滿意,也不敢說。再加上三弟趙楷一直對太子之位虎視眈眈,趙桓更加小心謹慎,如履薄冰了。自己做了皇帝,一心想有所作爲,改革積弊,只有親歷親爲,臣子們一一仿效,風氣也就會慢慢的好起來了。所以,原來父親講究的東西,他都不太講究,父親不重視的東西,他倒想好好做一做的。

用過晚膳,端起茶杯,深深地吸上一口顧渚筍尖特有的清香,用舌尖攪動茶水在口腔內轉上三轉,已經是滿口香氣,愜意無比,品嚐夠了,纔將茶水嚥下。

裴誼進來稟報,宰執們都到了,趙桓示意讓他們進來,調整心神,準備議政。宰執一共九位,因爲宰相張邦昌南下去見太上皇,如今只有八位在座。宰執入對,如果沒有特殊情況,第一個發言的往往都是尚書左僕射,也就是首輔宰相。今天也不例外,李邦彥率先說道:“剛纔,臣等已見過李鄴,大概瞭解了一下情況。賊酋完顏宗弼此次派李鄴回來,已有講和之意。他們提出,派宰臣、親王出城議和,臣等請旨,如何以對。”

第一章 盟好(二)八月軍史頻道獲獎感言七月軍史頻道獲獎感言第三章 遠航(二)第六章 家國(二)外篇 高麗公(五)第五章 播種(一)第八章 宋州(三)第三章 南洋(一)第十章 承極(二)第十二章 海戰(一)第八章 虎鬥(二)第七章 戰火(三)七月軍史頻道獲獎感言第七章 和談(二)第十一章 祥瑞(二)第十三章 奔馳(一)第二章 春雨(一)第十二章 春雷(二)第七章 勇氣(一)第十三章 大圓滿(一)第二章 國色(二)第九章 天使(一)第二章 春雨(四)第十二章 淳和院之變(二)第二章 視疾(一)第四章 升龍(二)第十章 驚心(一)第十章 明媚第九章 逐鹿(一)第六章 武尊第三章 武威(二)第一章 天道第十三章 天火(三)第十二章 海戰(一)第八章 臺灣第二章 南郊(二)第八章 常日(一)第一章 夜花(一)第三章 凱旋第二章 定計第十五章 如夢(二)第十二章 無聲(一)道可道,非長道第三章 南洋(三)第十章 承極(一)第四章 風化(二)第十二章 海戰(一)第七章 光復(一)第十四章 痛飲(一)第六章 曙光(一)第四章 風化(一)第二章 天威(三)第十一章 論劍(二)第二章 護花(三)第四章 親征(一)外篇 高麗公(二)第四章 廟算(二)外篇 高麗公(二)第六章 破陣(一)第八章 宋州(七)第一章 夢想(二)第三章 凱旋第三章 涼州(二)第二章 人道第七章 血光(四)第九章 天使(一)第三章 凱旋第二章 天威(一)第十五章 如夢(一)第七章 勇氣(二)第十章 小町王(一)第四章 大喜第七章 光復(四)第四章 升龍(四)第十三章 太原(二)第三章 涼州(一)第二章 人道外篇 高麗公(五)第八章 對壘(四)第三章 巨匠(二)第四章 升龍(五)第四章 風化(一)外篇 照夜白(四)第三章 太聰明(三)第一章 心路(三)第三章 武威(二)第五章 打援(二)第六章 震動(一)第二章 定計外篇 望燕雲(七)第十一章 祥瑞(二)第六章 私奔第十章 決斷(一)第六章 會戰(二)第四章 升龍(一)第七章 護軍第四章 儲貳外篇 高麗公(五)第八章 無主(一)
第一章 盟好(二)八月軍史頻道獲獎感言七月軍史頻道獲獎感言第三章 遠航(二)第六章 家國(二)外篇 高麗公(五)第五章 播種(一)第八章 宋州(三)第三章 南洋(一)第十章 承極(二)第十二章 海戰(一)第八章 虎鬥(二)第七章 戰火(三)七月軍史頻道獲獎感言第七章 和談(二)第十一章 祥瑞(二)第十三章 奔馳(一)第二章 春雨(一)第十二章 春雷(二)第七章 勇氣(一)第十三章 大圓滿(一)第二章 國色(二)第九章 天使(一)第二章 春雨(四)第十二章 淳和院之變(二)第二章 視疾(一)第四章 升龍(二)第十章 驚心(一)第十章 明媚第九章 逐鹿(一)第六章 武尊第三章 武威(二)第一章 天道第十三章 天火(三)第十二章 海戰(一)第八章 臺灣第二章 南郊(二)第八章 常日(一)第一章 夜花(一)第三章 凱旋第二章 定計第十五章 如夢(二)第十二章 無聲(一)道可道,非長道第三章 南洋(三)第十章 承極(一)第四章 風化(二)第十二章 海戰(一)第七章 光復(一)第十四章 痛飲(一)第六章 曙光(一)第四章 風化(一)第二章 天威(三)第十一章 論劍(二)第二章 護花(三)第四章 親征(一)外篇 高麗公(二)第四章 廟算(二)外篇 高麗公(二)第六章 破陣(一)第八章 宋州(七)第一章 夢想(二)第三章 凱旋第三章 涼州(二)第二章 人道第七章 血光(四)第九章 天使(一)第三章 凱旋第二章 天威(一)第十五章 如夢(一)第七章 勇氣(二)第十章 小町王(一)第四章 大喜第七章 光復(四)第四章 升龍(四)第十三章 太原(二)第三章 涼州(一)第二章 人道外篇 高麗公(五)第八章 對壘(四)第三章 巨匠(二)第四章 升龍(五)第四章 風化(一)外篇 照夜白(四)第三章 太聰明(三)第一章 心路(三)第三章 武威(二)第五章 打援(二)第六章 震動(一)第二章 定計外篇 望燕雲(七)第十一章 祥瑞(二)第六章 私奔第十章 決斷(一)第六章 會戰(二)第四章 升龍(一)第七章 護軍第四章 儲貳外篇 高麗公(五)第八章 無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