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貓狗道

且說一老一少兩個,在古墓中反身看那貴妃的鳳屍,早被那對意圖姦屍的盜墓賊縛住了,屍體骨節作響,卻十分令人心慌。那老頭翻出壓口的玉含重新納入貴妃口中,再次催着張小辮兒快些數貓,時辰等不得人。

張小辮兒在那老者催逼之下,生出一股急智,眼見圖中羣貓看似雜亂無章,實則環合排比,暗呈九宮之勢,哪裡是什麼百貓圖,分明是道鎮墓壓勝的符篆。他曾跟隨一位雲遊扯卦的老道爲徒,識得些畫符唸咒騙取錢財的術士伎倆,九宮八卦早看得熟了,認出壁畫中暗藏符門,心中先有了些計較,定睛再看時,才瞧出此圖厲害,恐怕圖中藏符是用以鎮壓墓中邪祟,一旦道破玄機,解開此符,卻不知會惹出什麼彌天大禍?

但張小辮兒此刻被逼不過,只求保住小命要緊,指着墓牆上的百貓圖道:“這百貓圖實際上是鎮墓的古咒,十陽之下乃餘孤,七相八壯九爲玄,按九宮圖中五雷總攝之勢排列,小人斗膽以此度測,圖中之貓共計一百二十有四……”說完趕緊去看那老者的反應,暗中擔心蒙錯了數目,立刻就要命喪當場。

只見那自稱林中老鬼的蒙面老者,露出的兩眼中枯無神采,絲毫沒有喜怒之色,若不是還能開口說話,張小辮兒準會以爲那是具剛從泥土中刨出來的乾屍。等了半晌,那老者才緩緩點了點頭,將掐住張小辮兒脖子的手放開,對他說出一番話來。

林中老鬼自稱能推會算,推算出在誤闖金棺墳的人中,會有一個能數清百貓圖的奇人。此人不僅命大,而且造化極大,命中註定要有鉅萬之富,所以在古墓中苦等多年想要成全他一場,如今終於把張小辮兒等來了,這正是:萬事天註定,浮生空白忙。

張小辮兒聞聽此言,心想:“這都讓三爺蒙上了?看來該着是我時來運轉,竟然命中註定有此際遇。”不過他這些年極貧極苦,步步不着,處處難依,雖常以人生功名富貴都有天數來勸慰自己,但也不免懷疑這輩子能否還有飛黃騰達的時日,向上的心早已有些冷了。何況在古墓中遇到的這個老頭,處處透着古怪詭異,他說的話讓人如何能信?

林中老鬼見張小辮兒目瞪口呆,便又道:“試看古往今來,有多少人爭名逐利?其中又有多少人有命無福,該他富的不富、該他貴的不貴,你張三雖是一身黃金骨,但無高人指點迷津也是枉然。若能信得過老夫,願意周全你一世大富大貴。老夫別無所求,只是與你有緣,不忍看你抱着黃金碗做叫花子,故此點撥你一場,也好種些善因。”

張小辮兒想做財主的心思早有多時,聽到此處,先是信了七分,納頭拜倒,連稱:“多謝老前輩成全。若真能讓小人有住黃金屋、娶顏如玉的福分,生生世世也不敢忘此大恩大德,定給您老人家建座生祠,月月燒香、年年上供。”

林中老鬼乾笑幾聲:“張三啊張三,老夫可不貪圖你小子造的生祠,你想要黃金屋、顏如玉,嘿嘿……這又有何難,你且休要性急,人生在世須有一技傍身,才能立身處世,否則即便是家中財過北斗,也早晚會有坐吃山空的日子。今夜老夫先授你一套秘術,你一生無窮無盡的財爻①都在其中了。”

張小辮兒欣喜欲狂,趕緊又給那老頭磕了幾個響頭。林中老鬼當下就在古墓中授了一套奇術予他,這是套什麼奇術?盡是些“分貓辨狗、識魚認鳥”的秘要訣竅。乾坤中的星土雲物變化無窮,萬人有萬張臉面,千人有千般性格,所以自古有算命看相的;天地間分佈着山川河流,動靜之理、風水之道,所以也有那相地相水看陰陽宅的;日月輪轉星辰變幻,天象能昭示吉凶,所以也有星官相識天星推斷福禍,可從未聽說有將相貓相狗之術聚於一道的方技。

列位看官有所不知,世上萬種生靈,世人往往管中窺豹,只識得其一斑。雖也知道“雀銜書、犬識字、鸚鵡能言、猩猩善醉”,那些都是善通人性的靈物,卻不懂縱然普通如雞犬貓鼠之輩中,也時常會藏有鳳麟異屬的神俊之物。

比如馬匹之中向來有優劣之別,至者乃千里良駒,可怎樣才能從中辨出玉花騮、雲煙豹?老鼠中有喪門灰、棺材嘴;貓鼬中又有碧嘯煙、焦足虎……林中老鬼就傳授了張小辮兒這麼一套分辨貓狗蟲魚的《雲物通載》異術,先是細細分說一遍,然後連圖冊帶口訣一併都給了他。

張小辮兒滿以爲會學一套點石成金、化鉛爲銀的發財秘術,誰知竟只是些貓狗之道,既不當吃,又不頂穿,不由得好生惱怒,八成是讓這老棺材精給騙了,憑空歡喜了一場,可也不敢在嘴上明說,只得唯唯諾諾地暫且學了。

隨後那形如枯木的林中老鬼,又讓張小辮兒將貴妃娘娘身上的金玉首飾,從包裹中一一取出來,給鳳屍重新穿戴齊整。他告訴張小辮兒:“非是不肯給你這些金玉之物,只是你這副破衣爛衫的模樣,拿了大內皇宮之物,進到省城也無處銷贓,沒準被城中做公的捕快拿了,問你個盜發古冢的罪責。”說罷只將兩個盜墓賊子身上的乾糧和散碎銀錢,裹起來給張小辮兒隨身帶上。

張小辮兒眼見丟個西瓜撿了芝麻,心中一百個不情願,磨磨蹭蹭地將首飾珠寶物歸原主。

書中代言,這世上之事,都有個機緣因果,絕沒有無因無由的起處,任你翻來覆去、倒橫豎直,都脫不開前因後果。那林中老鬼與張小辮兒一不沾親、二不帶故,又不曾虧欠他,爲何願以秘術相授?原來確是有他不可告人的非分妄意圖謀,非是要種善因,實乃深埋禍機,十句話中倒有八句是虛,只把貪圖富貴的張小辮兒矇在鼓裡,不過此乃後話,暫且不表。

等安置妥了鳳屍身上諸般殮服首飾,林中老鬼便將張小辮兒帶到墓道前,用枯柴般的聲音說道:“老夫也知你眼下生計無着,不過只需依我指點,再忍上幾天,把那星土雲物之道仔細揣摩,眼看着就能時來運轉。離金棺村不遠有座荒山,名爲甕冢山,一兩天之內此地必有大雷雨,雨住後村裡人都要上山,屆時你要如此這般、這般如此……切記、切記!現在時辰不早,墳塋地中不宜久留,你我就此作別,今後你有馬高鐙短的時日,老夫一定再來相助,保你榮華富貴,平步青雲。”

張小辮兒欲待再問,卻被那老頭從背後一推,踉蹌着出了盜墓賊挖掘的盜洞,到得外邊回視身後,正在亂葬崗內一株歪脖子老樹底下。這時遙聽金棺村中雞鳴四起,東方白矣。

張小辮兒失魂落魄地摸回村中古寺,想起自己在那渺渺茫茫連做夢也夢不到的古墓裡,撞上一番沒頭沒腦的遭遇,可見福禍無門,並不由人計較,他連夜未睡,困得緊了,又吃了一場驚嚇,神困體虛,倒在佛龕裡睡了個天昏地暗。

不知過了多久,忽地雷聲大作,老天爺好一番行雲布雨,大雨震雷,直下了一晝夜方止:方圓幾十裡內山洪陡漲,但金棺村裡的百姓卻是人人面有喜色。原來農作物歷來有個春種秋收的時令,在當地有句民諺,神仙難過二八月,這時節正是地裡青黃不接的日子,加上戰禍連年,田畝禾壟早就荒了大半,就算往日裡的富足之家,如今也大多沒有隔夜之糧,普通的百姓更是吃了上頓愁下頓,斷炊實屬尋常。但離村不遠的甕冢山裡,有幾道淤泥河,每當暴雨之後,山上便有許多大蝦蟆爲了躲避洪水,都從淤泥河裡逃上山坡。

當地人說的“蝦蟆”,就是咱們所說的蛤蟆。淤泥河中的蝦蟆,藉着水草豐厚,都生得又肥又大。雨後大羣蝦蟆躥上山坡,正是村民們解決糧食的大好時機。一個人拎幾個麻袋上山,隨手去抓蝦蟆,一天下來,能裝滿幾大口袋,家中吃不了這許多,便趁着蝦蟆兀自鮮活,尚未憋悶而死的時候,運到城裡換些油鹽茶葉,城中酒樓飯館裡有講究的做法,放在砂鍋裡用花雕煨了,文火慢燉,加入冬菇、火腿、筍片等物相佐,整治得香薰可口、五味調和,專給那些使得起錢的達官貴人享用,也算是道上冊在譜的名菜。

這日大雨過後,天剛放晴,村中各家各戶就紛紛遣出人丁,結伴進山抓蝦蟆,就連王寡婦也顧不上追查偷雞的賊人了,趕忙給她女兒小鳳準備麻袋、乾糧,讓她到甕冢山上多捉蝦蟆。同去的一干人等,無非是村裡相熟的劉二、李四、孫大麻子,張小辮兒自然也混在其中。

一路趕去,到了甕冢山,好座大荒山,只因山體臃腫,形如葬人的甕棺,是以得名。村民裡年歲大的,便趕着驢車在山口等候,其餘手腳靈便的,都各攜麻袋、木棍,尋着能落腳的野徑攀上荒山。

張小辮兒並無心思跟着村民們捉蝦蟆,他只是尋思着古墓中那老頭囑咐的事情,如今下雨上山的事情無不一一應驗,看來此番離發財暴富已不遠了,心中竊喜,攀藤附葛走上山來。

甕冢山是片荒山野嶺,山勢十分平緩,但山下荒草蔓延,沒有路徑可走。張小辮兒仗着腿腳利落,在亂草中走得極快,正行得起勁,忽然耳朵被人扯住,劇疼之下,咧着嘴停下腳步,轉身一看,卻是王寡婦家的小鳳。

小鳳倒豎柳眉,揪住張小辮兒的耳朵,叫道:“張小辮兒,是你這小賊常在我家偷,害得我娘險些被你氣得中了風。要幫我捉五麻袋蝦蟆,才肯饒你。”

張小辮兒大怒,小鳳這丫頭片子,怎地同你那寡婦老孃一般潑辣蠻橫,張三爺到你家偷雞又不曾失手被你們母女當場拿住,現在卻來憑空栽贓,真是豈有此理。可他剛要發作,小鳳手上忽然加勁,狠狠扭他耳朵,把張小辮兒疼得哇哇大叫,想要掙扎,又怕被小鳳把耳朵撕破,毀了他大富大貴的福相。他好漢不吃眼前虧,只好連聲答應:“憐你家中只有母女兩個,又沒半個男丁,今天幫你捉五大麻袋蝦蟆便是……”

小鳳知道這張三隻是嘴皮子上伶俐,掉過頭去就不認賬,便招呼村中同來的其餘夥伴,讓張小辮兒在衆人面前答應了,這才放手。張小辮兒還打算暫時在金棺村裡混些時日,自然不肯被人看做言而無信、出爾反爾之徒,只好自認倒黴,沒來由地給小鳳家當了短工,不免在心中暗自發狠,將來發了大財之後,就使錢把小鳳買走,賣到青樓裡接客,那時才讓你知道三爺的厲害。

他胡思亂想之下,早已被小鳳捉着,同數十個村民一同上到山坡。這裡荒草漸稀,大夥用手中棍子在地上亂撥,將那些伏着的蝦蟆都驚動起來,霎時間,成千上萬的大蝦蟆逃竄開來,頗爲壯觀,看得人眼也花了。衆人見竟有如此多的蝦蟆,往年絕無這等景象,當下無不喜出望外,口中呼喝叫嚷着分頭去捉。

蝦蟆都是蠢物,漫山遍野地亂蹦亂竄,被衆人像撿石頭似的一隻只輕易拿住了,扔進麻袋裡面,裝滿了便一袋袋拖下山去,交給看管驢車的人裝載捆縛起來。趕到後來,山上的蝦蟆都被趕入了山坳,村民們捉蝦蟆捉得興起,但一到山坳處,卻都停下腳步,雖是心有不甘,卻都不敢再往裡面走了。

村民中爲首的孫大麻子,指着山坳對大夥說:“眼前那片去處,便是甕冢山裡的美人坑,地勢險要,向來人跡難至,故老相傳,說裡面藏了個妖怪,常常要吃活人腦髓,我等切莫再往前走半步了。”

張小辮兒心中卻早有計較,正要去美人坑裡走上一道,聽孫大麻子說要回轉去,那如何使得?急忙攛掇衆人:“山坳裡淤泥河是積水積泥之地,正是蝦蟆最多處。大麻臉兀是不知,就休要胡說渙散人心,美人坑裡……自然是有美人,光天化日,乾坤朗朗,我等有幾十號人,又何懼之有?”

小鳳奇道:“張三你怎知那裡有什麼美貌的娘子,我聽我娘說過,那坑裡只有個吃人心肝的殭屍美人……”

張小辮兒唯恐被小鳳壞了大事,不等她把話說完,便急忙按住她的嘴,招呼衆人道:“只捉了百十麻袋,如何夠分?想多捉蝦蟆的好漢子,都跟我進去。”說罷背起繩索口袋,拽着小鳳,擡足便向着荒山深處行去。

正是:“只緣山中有猛虎,故此扮作採樵人。”欲知張小辮兒等人在山中有哪般奇遇,且留下次分說。

第一章 狗屠人第二章 雲中塔影後記 冷酷的貓第七章 羣鼠竊子第二章 金絲虎第三章 剔魂剮第七章 鐵公雞前言第九章 披麻剝皮刑第六章 雁冢第五章 水鼠堤第四章 貓兒藥第六章 靈異解第二章 靈州七絕第四章 貓兒藥第八章 狐玉第四章 地蛙聚塔第一章 松鶴堂後記 冷酷的貓第八章 貓兒巷第三章 冥殿液第二章 劊子手第五章 貓狗道第一章 啞子貓第二章 設香結盟第五章 擒鼉魚第四章 萬屍墳第八章 排令開山第一章 掘子營第一章 狗屠人第八章 貓兒巷第九章 披麻剝皮刑第四章 地蛙聚塔第九章 披麻剝皮刑第四章 地蛙聚塔第一章 掘子營第五章 金精銀魄第五章 貓借命第五章 貓借命第九章 銀錠禍第二章 雲中塔影第三章 貓仙爺第六章 筷子城第三章 冥殿液第九章 披麻剝皮刑第三章 剔魂剮第三章 富貴夢第三章 富貴夢第二章 雲中塔影第五章 水鼠堤第八章 塔教妖邪第三章 金鱗鯉第五章 水鼠堤第八章 塔教妖邪第八章 貓兒巷第五章 黑蟬後記 冷酷的貓第一章 狗屠人第五章 貓狗道第一章 啞子貓第八章 塔教妖邪第七章 蛤蟆劫第八章 塔教妖邪第一章 松鶴堂第九章 銅盞油第七章 羣鼠竊子第五章 水鼠堤第三章 冥殿液第六章 雁冢第一章 狗屠人第七章 鐵公雞第二章 靈州七絕第七章 白骨將軍第七章 人作狗前言第八章 活烹人第七章 白骨將軍第一章 松鶴堂第五章 擒鼉魚第八章 貓兒巷第一章 狗屠人第五章 貓借命第二章 設香結盟第八章 喜錢兒第八章 喜錢兒第十章 金剛禪第四章 貓兒藥第七章 鐵公雞第八章 活烹人第六章 雷雨夜第九章 銀錠禍第一章 啞子貓第三章 金鱗鯉第二章 設香結盟第六章 美人坑第三章 金鱗鯉第八章 喜錢兒
第一章 狗屠人第二章 雲中塔影後記 冷酷的貓第七章 羣鼠竊子第二章 金絲虎第三章 剔魂剮第七章 鐵公雞前言第九章 披麻剝皮刑第六章 雁冢第五章 水鼠堤第四章 貓兒藥第六章 靈異解第二章 靈州七絕第四章 貓兒藥第八章 狐玉第四章 地蛙聚塔第一章 松鶴堂後記 冷酷的貓第八章 貓兒巷第三章 冥殿液第二章 劊子手第五章 貓狗道第一章 啞子貓第二章 設香結盟第五章 擒鼉魚第四章 萬屍墳第八章 排令開山第一章 掘子營第一章 狗屠人第八章 貓兒巷第九章 披麻剝皮刑第四章 地蛙聚塔第九章 披麻剝皮刑第四章 地蛙聚塔第一章 掘子營第五章 金精銀魄第五章 貓借命第五章 貓借命第九章 銀錠禍第二章 雲中塔影第三章 貓仙爺第六章 筷子城第三章 冥殿液第九章 披麻剝皮刑第三章 剔魂剮第三章 富貴夢第三章 富貴夢第二章 雲中塔影第五章 水鼠堤第八章 塔教妖邪第三章 金鱗鯉第五章 水鼠堤第八章 塔教妖邪第八章 貓兒巷第五章 黑蟬後記 冷酷的貓第一章 狗屠人第五章 貓狗道第一章 啞子貓第八章 塔教妖邪第七章 蛤蟆劫第八章 塔教妖邪第一章 松鶴堂第九章 銅盞油第七章 羣鼠竊子第五章 水鼠堤第三章 冥殿液第六章 雁冢第一章 狗屠人第七章 鐵公雞第二章 靈州七絕第七章 白骨將軍第七章 人作狗前言第八章 活烹人第七章 白骨將軍第一章 松鶴堂第五章 擒鼉魚第八章 貓兒巷第一章 狗屠人第五章 貓借命第二章 設香結盟第八章 喜錢兒第八章 喜錢兒第十章 金剛禪第四章 貓兒藥第七章 鐵公雞第八章 活烹人第六章 雷雨夜第九章 銀錠禍第一章 啞子貓第三章 金鱗鯉第二章 設香結盟第六章 美人坑第三章 金鱗鯉第八章 喜錢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