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黑蟬

話說荒葬谷萬屍墳內的大羣野狗,進城來攪亂了靈州法場,咬死咬傷軍民無數,最後全部被兵勇們就地格殺。混戰之後,十字街心遍地都是死人死狗,可憐這座富貴名城,繁華盛地,今日變作了鬼哭神號修羅場。

巡撫馬大人在樓上看得分明,不免大發雷霆,調兵關了城門,又派團勇逐街逐巷捕殺神獒。可不久有人來報,已看見那惡犬越城而出逃入荒山了。

馬大人連忙聚衆商議,他對衆官吏說:“叵耐這業畜好生兇惡,而且似是有備而來,竟想行刺朝廷命官,定是被造畜邪術所控,若不盡早剿除,他日必成大患。”

按清代的慣例,同級之間是文管武,滿管漢,但那圖海提督在靈州卻並無實權,只是充個虛職,實際上是朝廷派下來的監軍,況且此人是個平庸無能之輩。他剛纔見了那神獒眨眼間就咬死了刑部劊子手,又暴然躥上樓閣行兇,在一排火槍轟擊之下,竟能毫髮無損地騰空躍上樓頂逃脫,真如“天犬”一般,不免嚇得心慌意亂,只推託道此事全憑馬大人做主了。

馬天錫本也沒指望他這酒囊飯袋能有什麼真知灼見,當下便讓衆人出謀劃策。有幕僚稱:“城外的野狗多是結夥遊蕩,白天並無定所,只在日暮以後,纔會聚於荒山窮谷之地。不如派遣一位驍勇善戰的軍官,帶上一哨人馬,多攜火器,於晚間潛入萬屍坑,將其徹底剿滅。”

另一幕僚說道:“野狗雖多,卻不足爲慮,兵家有言——擒賊先擒王,首先要設法除掉那爲首的惡犬纔是。但此犬被民間呼爲神獒,絕非等閒的野狗惡犬可以相提並論。不僅生得青面獠牙,十分兇惡,而且機警敏銳,躥躍之際竟能直上城頭,若不是《西遊記》裡的妖怪出現,便是《封神榜》中的天獸下凡,縱然多派勇夫,恐怕也不能與之對敵。”

馬大人點頭道:“言之有理,依你之見,該當如何是好?眼下若有良策,儘可直言,也好爲本官分憂。”

那幕僚常常自稱廣聞博見,但自投到馬大人門下以來,卻遲遲未能獻出什麼良策,今天恰是用得着了,立刻進言道:“小的曾聽一些洋人講過,在那西洋英夷之國,也有許多惡犬橫行,故此當地有種風俗盛行,男子中凡稱紳士者,出門上街時,手中必執一根棍棒,稱爲文明棍,專作驅狗之用。街上的野狗一見此棒,便遠遠逃開不敢近前,只因狗子們生性惡棒,乃造物之先天習性。”

一旁的衆人聽了此言都說:“英夷果然全是荒生在海上的番邦蠻子,向來不曾被王道開化,別看他們船堅炮利,但那些什麼紳士上街還要拿根棍子打狗,卻不知在我大清國朝當中,攆狗的文明棍向來是討飯花子們才肯用的。不過狗子確有厭惡棍棒之性,哪怕是再兇悍的野犬,一見了棍棒,便先自餒了三分,應當給靈州軍民多備短棍,以防惡犬再來害人性命。”

衆人紛紛獻策,但說來說去,並無一計可行,正在一籌莫展之際,忽有探子來報,說粵寇大軍分作數股前來攻城。這回來得隱蔽突然,現在前鋒已距城不到三十里了。馬大人忙問來的有多少賊兵,探子稟道:“唯見漫山遍野席捲而至,刀槍如林,兵甲如雨,難計其數。”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先不提突然聞得粵寇發兵攻城,靈州城裡是如何如何調兵遣將鎖城防禦,單說張小辮兒被法場周圍奔逃的人流裹住,身不由己地跟着跑了一陣,也不知孫大麻子和身邊那隻黑貓都逃到什麼地方去了。他獨自一人到得一條窄街上,此時也辨不得東西南北了,暗自慶幸混亂中沒被惡犬咬到,看看左右無人,便就地坐在一戶人家門前的臺階上呼呼喘氣。

張小辮兒心想本以爲城中安穩些,想不到也是如此不太平,這回野狗們突然發狂,咬死了無數百姓,街上盡是橫死暴亡之人,不如趕緊去尋了孫大麻子,一同離了是非之地,逃奔京城去謀條財路爲好。心中正打着算盤,忽聽牆頭有貓叫聲,擡頭一看,卻是那隻月影烏瞳金絲貓,張小辮兒站起來對那黑貓說道:“饞貓,又要去哪裡廝耍?倒教你家三爺一場好找,可想隨張三爺到京城裡見識見識……”

張小辮兒話未說完,忽覺腦袋後邊的辮子被人揪住,疼得他倒吸了一口冷氣,罵道:“沒有王法了,誰他奶奶的吃了熊心老虎膽,敢扯張牌頭的辮子?”

只聽身後一陣鋸木頭般的乾笑聲響起:“嘿嘿,如今做了張牌頭了,可還記得故人否?”張小辮兒一聽之下,已然知道正是當初在金棺墳裡遇到的林中老鬼,急忙改口道:“小子哪敢忘記老先生的大恩大德。”

張小辮兒感到辮子被人鬆開,便整了整衣帽,回身施禮,只見那林中老鬼身着一領寬衣大袍,服色古舊破爛,也不知是哪朝哪代的裝束,臉上仍是蒙着帕子,只露出兩隻枯槁的眼睛,哪裡像是一個活人。只聽他開口問道:“張牌頭,老夫曾點撥過你一場大富貴,可取得了?”

張小辮兒本來惱恨這老兒指點的富貴雖有,卻是官家的庫銀,害得自己羊肉沒吃着惹身羶,跟着受了許多連累,但見林中老鬼的氣色,真個三分不像人,七分好像鬼,哪裡敢出言不遜自討苦吃,只好苦着臉,把經過說了一遍,最後又說:“老先生指點得雖好,奈何小子命里納不下大財,賊偷落得賊還,銀子到手還沒焐熱乎,就被一衆公差在街上拿下了。”

林中老鬼道:“與你一同從金棺村逃難出來的兩人,一個是草頭太歲,倒能助你些力氣;另一個卻是喪門白虎星君。你將那丫頭帶在身邊,如何能夠發跡?看來也是你命中不該發在此處,才引得兇星欺主,但你也不必爲之煩惱,老夫平生閱人多矣,然天下命相運數之佳者,尚且無人能出張牌頭之右,日後必定還有你的造化。”

張小辮兒一聽自己今後還能發跡,頓時喜出望外。俗話說得好“酒能紅人臉,錢可迷人心”,他此刻根本就顧不上去想林中老鬼所言是否屬實,又到底有些什麼居心,立刻納身拜倒,懇求高人算看自身造化。

林中老鬼也不說話,將張小辮兒拽起,帶着他七拐八繞,來到了貓兒巷後的貓仙祠中。到了這個四外無人的清靜之所,才問他道:“張三,你且與老夫說說,你平生志向如何?”

張小辮兒不好意思直接說“除了錢財別無他求”,便厚着臉皮答道:“您老別看小子只是個在市井間耍閒的光棍,燒火嫌長,閂門又短,怎麼看都不像擎天架海的棟樑,但我也素來胸懷大志,也常……常想做些個英雄豪傑的事業。”

林中老鬼冷笑着問道:“你倒說來,什麼是英雄豪傑?”張小辮兒道:“自古以來,凡是英雄豪傑,必然不事生產勞役,絕不能給別人當牛做馬,手段須是慷慨爽快;從不以財物爲心,行走四方,揮金如土,結交到好朋友的時候不惜仗義疏財;立大志,成大舉,使美名廣爲流傳,如此方是真英雄、真豪傑了。”其實這話的意思再明白不過了,就是想做大事,首先身上必須得有錢,有道是“人無財助精神減,手中缺錢應對難”。

林中老鬼點頭道:“嗯……果然是英雄未有俗胸中,雖有些揮霍無度之意,略顯不合天道,可這也正是豪傑襟懷的不羈之處。但你錯失了槐園庫銀,最近這幾年重財旺運已空,想得大富貴實是難於登天……”

張小辮兒聞言大驚,忙說:“小子也不奢望有呂純陽呂祖師那根點石成金的手指頭,更不敢巴盼能撞大運拾得個聚寶盆,只求有銅山、金穴般的一世富貴,便是心滿意足,天天都要燒高香拜貓仙了。”

林中老鬼道:“想那銅山、金穴皆是富可敵國的財爻,你自身未必能得。不過你在財運之上雖然低落了,卻恰好有將星當頭,應了武運亨通之兆,若能依了老夫之言行事,一年之內,你必然能做上統兵的軍官,到時候老夫再指點你一條飛黃騰達的道路,照樣威風富貴。”

張小辮兒聽得此言,覺得全身上下的骨頭都輕了幾兩,做夢都沒想到自己還有如此好命,多半是老家的祖墳冒青煙了。這年頭有勢就是有錢,如果真能做了統兵的大將,光宗耀祖恢復老張家的門第,自是不在話下,不求能做到總兵提督那麼大的官,只要能得個將軍,就已經威風得緊了,忙請教今後如何行事。

林中老鬼說:“天下大治之兆,是地氣從北而南,如今亂自南方所生,則主天下將亂,正是建功立業的良機,若是趕趁上你的時運,休說是三四品的武官,只怕連那封疆大吏也不難做得。如今在城南荒山窮谷之中,有條漠北神獒聚了大羣野狗爲害,城中官兵雖衆,卻難以將其撲殺,靈州府上下必定寢食難安,張牌頭你要想飛黃騰達,必先奪此頭功。”

張小辮兒聽得咂舌不下,今日親眼見識了神獒兇猛非凡,連刑部劊子手劉五爺那等人物,都被其當場開膛破肚了。況且此獸行走如飛,詭變莫測,漫說是火槍刀矛,即便是設套下毒也必能被其識破,滿城官兵都奈何它不得,張三爺哪有手段對付?前幾天雖然用黑貓破了老鼠和尚的邪法。那隻不過恰好是遇着物性相剋,可從沒聽說過天底下有貓能降狗的異事。

林中老鬼卻不理會張小辮兒,自行從懷中摸出一包東西,裡面裹的都是鹹魚、鹹肉,撕碎了隨手拋落在廟堂地上。貓兒巷裡的野貓們聞得鹹腥,立刻從四面八方聚了進來。

張小辮兒不知林中老鬼葫蘆裡究竟賣的是什麼藥,也不敢多問,只好蹲在牆角看着。待到林中老鬼把羣貓喂得飽了,才告訴張小辮兒說:“要借它們祖師爺身邊的幾件東西來用,不先給點好處,它們豈肯甘休?”

張小辮兒更覺好奇,據說那貓仙爺原本是靈州城裡赫赫有名的通天大盜,後來因他盜了皇宮裡的夜明珠,擔心被官府緝拿,便隱姓埋名遁隱江湖了,這廟裡如何會有他身邊的事物?

林中老鬼把神龕下的幾塊青磚撬開,竟從中露出一口木箱,看起來古香古色,成色陳舊,肯定已沉埋了許多年月。打開來之後,裡面只是一套飛賊穿着的夜行衣。他見了這些東西,又是一陣陰沉沉的冷笑,隨即對張小辮兒道:“這就是當年貓仙爺穿的行頭,名爲‘黑蟬’,此物不僅輕如無物,而且能避刀槍,遇火不燃,觸水能浮,是件不可多得的寶物。但更難得的,還要屬他壓箱底的小貓耳朵。有了這套行頭,你今夜只需如此這般,這般如此,要擒殺那漠北兇獒,也不過是如同探囊取物、反手關門一般輕而易舉。”

這正是:“謀成月裡擒玉兔,計就日中捉金鴉。”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七章 天墜前言第五章 金精銀魄第六章 貓兒臉第八章 貓兒巷第六章 雷雨夜第二章 金絲虎第五章 金精銀魄第四章 地蛙聚塔第三章 冥殿液第一章 打孤雁前言第八章 狐玉第三章 蛇母第九章 銀錠禍第七章 鐵公雞第八章 貓兒巷第二章 金絲虎第五章 水鼠堤第十章 金剛禪第七章 人作狗第二章 設香結盟第六章 靈異解第二章 劊子手第三章 金鱗鯉前言第一章 打孤雁第三章 蛇母第六章 雁冢第一章 松鶴堂第六章 貓兒臉第五章 貓狗道第十章 金剛禪第三章 蛇母第七章 白骨將軍第三章 蛇母第八章 排令開山第七章 羣鼠竊子第九章 披麻剝皮刑第五章 黑蟬第六章 美人坑第十章 金剛禪第二章 劊子手第五章 金精銀魄第四章 地蛙聚塔第二章 金絲虎第七章 天墜第一章 啞子貓第三章 冥殿液第三章 剔魂剮第六章 貓兒臉第三章 蛇母第七章 白骨將軍第六章 靈異解第一章 啞子貓第五章 貓狗道第五章 金精銀魄第六章 筷子城第五章 水鼠堤第六章 靈異解第四章 地蛙聚塔第二章 雲中塔影第六章 雷雨夜第五章 擒鼉魚第七章 羣鼠竊子第六章 貓兒臉第八章 塔教妖邪第一章 松鶴堂第一章 打孤雁第六章 貓兒臉第四章 槐園兇靈第一章 神偷盜魁前言第八章 排令開山第五章 水鼠堤第三章 冥殿液第八章 活烹人第七章 人作狗第四章 百貓迷魂圖第一章 神偷盜魁第六章 筷子城第六章 貓兒臉第一章 狗屠人第三章 冥殿液第七章 人作狗第二章 靈州七絕第一章 松鶴堂第五章 黑蟬第七章 白骨將軍第一章 狗屠人第三章 蛇母第八章 喜錢兒第二章 雲中塔影第五章 黑蟬第三章 富貴夢第四章 槐園兇靈第八章 活烹人第五章 貓借命第五章 金精銀魄第四章 百貓迷魂圖
第七章 天墜前言第五章 金精銀魄第六章 貓兒臉第八章 貓兒巷第六章 雷雨夜第二章 金絲虎第五章 金精銀魄第四章 地蛙聚塔第三章 冥殿液第一章 打孤雁前言第八章 狐玉第三章 蛇母第九章 銀錠禍第七章 鐵公雞第八章 貓兒巷第二章 金絲虎第五章 水鼠堤第十章 金剛禪第七章 人作狗第二章 設香結盟第六章 靈異解第二章 劊子手第三章 金鱗鯉前言第一章 打孤雁第三章 蛇母第六章 雁冢第一章 松鶴堂第六章 貓兒臉第五章 貓狗道第十章 金剛禪第三章 蛇母第七章 白骨將軍第三章 蛇母第八章 排令開山第七章 羣鼠竊子第九章 披麻剝皮刑第五章 黑蟬第六章 美人坑第十章 金剛禪第二章 劊子手第五章 金精銀魄第四章 地蛙聚塔第二章 金絲虎第七章 天墜第一章 啞子貓第三章 冥殿液第三章 剔魂剮第六章 貓兒臉第三章 蛇母第七章 白骨將軍第六章 靈異解第一章 啞子貓第五章 貓狗道第五章 金精銀魄第六章 筷子城第五章 水鼠堤第六章 靈異解第四章 地蛙聚塔第二章 雲中塔影第六章 雷雨夜第五章 擒鼉魚第七章 羣鼠竊子第六章 貓兒臉第八章 塔教妖邪第一章 松鶴堂第一章 打孤雁第六章 貓兒臉第四章 槐園兇靈第一章 神偷盜魁前言第八章 排令開山第五章 水鼠堤第三章 冥殿液第八章 活烹人第七章 人作狗第四章 百貓迷魂圖第一章 神偷盜魁第六章 筷子城第六章 貓兒臉第一章 狗屠人第三章 冥殿液第七章 人作狗第二章 靈州七絕第一章 松鶴堂第五章 黑蟬第七章 白骨將軍第一章 狗屠人第三章 蛇母第八章 喜錢兒第二章 雲中塔影第五章 黑蟬第三章 富貴夢第四章 槐園兇靈第八章 活烹人第五章 貓借命第五章 金精銀魄第四章 百貓迷魂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