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富貴夢

上回正說到衆人想要卜算雁營的前程運數,誰知那說書先生非但不肯明言,反而幾句話惹惱了雁排李四。李四當即拔出刀來,就要削他一對耳朵,孫大麻子卻是個耿直之輩,不肯以強凌弱,趕緊在旁勸阻。

雁鈴兒也聽得不耐煩了,從座位上站起身來,對張小辮兒說:“三哥,這廝言語不知進退,怕不是個良善之人,休要與他一般見識,咱們回營去了。”

張小辮兒心裡同樣是不怎麼痛快,自己嘲解道:“三爺以前有位老道師傅也是在江湖上賣卜算命多年的點金大行家,你們這些個招搖撞騙的門道兒,瞞得了旁人,卻瞞不過你家張三爺。常言講得好,有卦口,沒糧鬥,若信卜,賣了屋。”說罷哈哈一笑,起身邁步就走。

書中代言,這位說書先生,也不是個平庸之輩,自幼熟讀經典,諸子百家,天文地理,無一不通,無一不精。若論起他的才華來,就連那古時的大儒蘇東坡、白樂天之流也不肯放在眼裡,真正是胸懷萬卷,筆掃千軍,辯才無對,文采無雙,更擅談人命數,言下從無落空,但他念及世道衰頹,無心功名,退居在靈州城,只憑着賣卜講古度日。

他瞧出張小辮兒命數蹊蹺,只是不敢直言道破,本想把他們打發走了了事,但此人生來便是心高氣傲,此時見張小辮兒走得灑脫,心想若是讓他們如此走了,吾的本事豈不真要被人視爲江湖伎倆?於是叫道:“且慢,還望諸位軍爺息怒,既然來了,不妨先聽在下講段罕聞的舊事,消遣了再走不遲。”

張小辮兒等人本就是來聽他講古的,爲了圖個酒後的消遣,看那說書人言語客氣下來,便消了無明之火,迴轉身重新落座。孫大麻子興致勃勃,咧着大嘴笑道:“不知先生要給咱們講哪段大書?可會講武松武二郎大鬧飛雲浦?俺祖上是山東清河縣人氏,最喜歡聽這些梁山好漢的事蹟。”

雁排李四則說:“那些短打的聽來總不盡興,倒不如說一回精忠嶽武穆朱仙鎮大破金兵,或是說說大明英烈、燕王掃北,這些書纔打得熱鬧。”衆人你一言我一語地亂點,正不知要聽些什麼,卻忽聽那說書人開言道:“列位軍爺,咱們今日既不講史書袍帶,也不講公案短打,只伺候列位爺一段民間流傳下來的奇異說話,這個說話的名目,喚作《撒豆羅剎江》。”

衆人都道:“這可稀奇了,從未聽過什麼《撒豆羅剎江》,想那江水裡也能種豆子不成?不知羅剎江是在哪裡?此事又究竟是個什麼來歷?只聽這個名目,想必應該是水路上的事蹟了?我等願聞其詳。”

只見那說書的先生整整衣襟,清清嗓音,啪地一拍醒木,教聽者收斂了心神,纔將這《撒豆羅剎江》的說話娓娓道來。抑揚頓挫,張弛合度,講起來有急有徐,果是引人入勝,他先是唱了一套入話的定場詞,詩云:

〖怒氣雄聲出海門,舟人云是子胥魂。

天排雪浪晴雷吼,地擁銀山萬馬奔。

上應天輪分晦朔,下臨宇宙定朝昏。

吳徵越戰今何在?一曲漁歌過晚村。〗

這首古詩,單讚的是錢塘江潮。此潮漲落之勢浩大無極,風波險惡兇猛,常常吞沒軍民,翻覆了過往船隻,所以那錢塘江自古便得了個“羅剎江”的別稱。

話說我朝初年,就在這羅剎江畔,曾有一戶貧苦人家。當家的漢子,姓黃名衫,字顥年,同妻子兩個,養着全家的爺孃子女,開了間磨豆的磨坊,起早貪黑,辛苦經營,勉強度日,家中從不曾有隔夜之糧,吃了上頓發愁下頓。

在早些年,黃家本是地方上的大戶,修道積善的人家,造橋鋪路屢有善舉,卻不知從哪裡觸怒了神靈,家業傳到黃顥年這輩,竟衰落得不成樣子。夫妻兩個每日哀嘆,求天求地地禱告,不知這苦日子還要捱到幾時,要不是家裡上邊有老,下邊有小,真打算手挽着手,一同投到羅剎江裡尋個了斷才休。

有這麼一天,黃顥年在磨坊裡給人家磨了一袋豆子。那坊中沒有拉磨的驢子,只能用人力推磨,出了滿身汗水,累個半死,收工時天色已經晚了,正待要關門回家,卻見不知從哪兒進來了一位老客。

那老客個子不高,小鼻子小眼,水桶般的身材,穿着一件白色的湖綢長袍,裝束詭異非常,在黑夜裡煞是顯眼。他徑直來到磨房的門前,滿臉堆着笑,與黃顥年深深打了一個問尋。

黃顥年回了一禮:“不知遠客到此有何見教?”那老客道:“正要有事相求,故此叨擾貴人。”原來他帶了一船貨物回鄉,行至羅剎江裡,遇到了大風浪,滿船的舟子和幫工,都被捲入了水中,這老客僥倖保住了船隻貨物,奈何沒了舟子、水手,船擱在淺灘上進退不得。此地又是前不着村,後不着店,故此想請黃顥年幫個忙,替他看守一夜船隻貨物。等他到城裡僱來幫手,早上再行起航。當然也不能讓黃顥年白忙活,屆時願以一成貨物相謝。

黃顥年雖然窮困,卻是個急公好義的男子,見不得別個有難,何況還有好處可分,當下應允了:“這等小事,何難之有,遠客只管自去,晚生在此替你看管貨物,絕無閃失。”

那老客再三稱謝,叮囑黃顥年千萬別使貨物丟失,即便我轉天不能回來,我家後人早晚也會來取,然後匆匆離開,連夜趕到城中找幫工去了。黃顥年就連家也不回了,獨自忍着飢餓勞累,到江畔攏了堆火,坐在地上守着船隻。

到了後半夜,家中妻子放心不下,提着燈籠來尋。黃顥年與她說明緣由,妻子也說:“這是急人之難,行善的事,豈可疏忽。”當下兩人輪流看守。

不料接連守了三天三夜,仍不見那老客回來,黃顥年雖然不肯失信,又到城裡去找,四處打聽遍了,都沒有得到下落。

黃顥年開始有點不知所措,同妻子一商量,說不定那位老客倒黴走背字兒,遇到哪路強人害掉了性命,只是這船貨物如何處置?既然其中有咱們的一成,何不到船艙裡看看究竟是些什麼,然後再做計較。

夫妻二人打定主意進了船艙,一看滿艙都是黃豆,不下千斤,而且顆粒飽滿。黃顥年經營了數年磨坊,從未見過這種上好的豆子,當下拿出大秤,自取了一百餘斤,回到坊間磨了豆漿。沒想到這些豆子做成的豆漿,飄香四溢,口感醇厚,喝了一回想二回,在市上口耳相傳,很快就賣個精光。

黃顥年夫妻兩個把生意做得順手了,眼看又過了數日,還是不見那老客的蹤影,就決定再從船艙裡取些豆子,大不了日後主家尋來,連本帶利一併償還給他。如此一來二去,還不出兩個月,就把船裡的千斤黃豆取了一空。

黃家藉此發了一筆外財,真應了一順百順那句古話。黃顥年本就是商賈人家出身,手中有了本錢週轉經營,自此趕趁着時運,不出幾年就把家業賺得偌大,置辦了廣廈良田,家中奴僕成羣,一日比一日興旺。

黃顥年時常感念當年那位老客,要是沒有他那船豆子,哪有咱們黃家今日的光景。他越想越覺得此事不同尋常,有時與妻子說起來,都道那老客形貌裝束奇異,未必是凡間的人物,料來是五通五顯之類的神靈,看我黃家一門善男信女,特意顯出神通相助,看來咱們應當修祠建廟,每年多做幾回道場,感謝上蒼之德。

可惜好景不長,到了第五個年頭上,黃顥年只要晚上一閉眼,就會夢到有人砸門,開門看時,見一夥凶神惡煞般的人直闖進來。這夥人個個相貌醜陋猙獰,皆是身穿白袍,頭戴古冠,對着黃顥年連罵帶打毫不客氣,口口聲聲說黃家欠了他們老太爺一大筆錢,並且拿出一個賬簿來,一行行指給黃顥年看。那賬簿上寫得清清楚楚,某年某月某日,黃家用老太爺船上的豆子賺了多少多少錢,又在某年某月某日,用這筆錢做了什麼什麼生意,賺了多少多少利潤。你這傢伙悶聲發大財,還以爲天大的便宜都教你佔了,如今還賬的時候到了,快快連本帶利地還回來。

黃顥年每天都會從這個怪夢之中驚醒,醒來之後就看見身上青一塊紫一塊,全是傷痕,嚇得他魂不附體,茶飯不思,瘦成了一副骨頭架子。他自己心裡明白肯定是惹了大禍了,趕緊請來一位能看禍福的居士,詢問此事吉凶。

那位居士善談因果,聽罷了始末,告訴黃顥年道:“閣下果然是惹了因果上的事。你命中本無富貴,但你夫妻二人不甘貧困,天天在家中對天對地訴苦不休,結果反被那羅剎江裡的邪魔歪道聽見了,假意前來點化於你,騙你拿了水府中的東西,現在連本帶利都得還回去。那五通五顯多是山妖水怪,從來不會有善心感應,既有所施,必有所取,自古宿債相償,誰也救不了你,要是你家產不夠的話,恐怕就得拿全家人性命去填。”

黃顥年被人一語點破,情知大事不好,唯恐禍及家中老幼,自然是不敢怠慢,匆忙備了整整十船上好的豆子,又有豬、牛、羊三牲等許多供品,行船到羅剎江中,同妻子兩人跪在船頭焚香叩頭,將帶來的所有物事全部傾入江中,就看那濁水翻翻滾騰,從江裡涌出無數大魚,張開大口爭相吞食。

黃顥年暗自念聲阿彌陀佛,總算是發還了這場宿債。正自僥倖間,忽遇狂風大作,水底老龍驚,半空厲鬼哭,羅剎江中巨浪排空,壓頂而來,一下就打翻了江面上所有的船隻,使船上之人盡數葬身魚腹。江水氾濫成災,又吞沒了黃家所在的村鎮,可嘆黃顥年不肯守命自安,雖得了幾年富貴,卻賠上了滿門性命,真教“憑君縱有千鈞力,命裡安排動不得”。

這回《撒豆羅剎江》的說話,雖是半真半假,卻又無假不成真,只爲勸那些怨天恨命之輩,休要眼光淺、口頭輕,指天叫地地胡言亂語,更不可貪圖非分得來之物。須知道“富貴只是五更春夢,功名好似一片浮雲,到頭來萬事皆空”。

這位說書先生對張小辮兒等人講古,真正是“說話僅憑三寸舌,稱出世上深與淺;醉翁之意不在酒,只盼點醒夢中人”,果然指中了要害,聽得張小辮兒冷汗淋漓,坐立不安。卻不知他張三爺能否曉得苦海無邊,早早回頭,且聽《金棺陵獸》下回分解。

第八章 活烹人第四章 竈上懶第四章 地蛙聚塔第九章 銀錠禍第三章 富貴夢第六章 雷雨夜第七章 羣鼠竊子第八章 貓兒巷第十章 金剛禪第七章 鐵公雞第一章 掘子營第九章 銅盞油第二章 鬼掐頸第六章 美人坑第二章 鬼掐頸第八章 塔教妖邪第三章 蛇母第四章 地蛙聚塔第八章 喜錢兒第三章 金鱗鯉第八章 貓兒巷第六章 筷子城第五章 金精銀魄後記 冷酷的貓第七章 白骨將軍第五章 貓狗道第七章 鐵公雞第八章 狐玉第二章 劊子手第一章 打孤雁第二章 雲中塔影第六章 美人坑第四章 萬屍墳第四章 竈上懶第二章 鬼掐頸第二章 雲中塔影第一章 啞子貓第五章 貓狗道第七章 鐵公雞第四章 萬屍墳第一章 啞子貓第五章 貓狗道第八章 排令開山第五章 黑蟬第四章 竈上懶第八章 塔教妖邪第二章 劊子手第四章 槐園兇靈前言第一章 神偷盜魁第二章 劊子手前言第八章 貓兒巷第七章 蛤蟆劫第七章 天墜第一章 松鶴堂第五章 水鼠堤第七章 天墜第六章 筷子城第二章 金絲虎第三章 貓仙爺第一章 啞子貓第九章 披麻剝皮刑第六章 貓兒臉第六章 雁冢後記 冷酷的貓第二章 靈州七絕後記 冷酷的貓第五章 金精銀魄第八章 喜錢兒第五章 貓借命第二章 靈州七絕第五章 黑蟬第四章 地蛙聚塔第五章 水鼠堤第三章 富貴夢第六章 美人坑第八章 活烹人第二章 鬼掐頸後記 冷酷的貓第四章 槐園兇靈第六章 貓兒臉第二章 金絲虎第三章 貓仙爺後記 冷酷的貓第三章 蛇母第二章 靈州七絕第十章 金剛禪第八章 排令開山第八章 排令開山第八章 狐玉第六章 筷子城第五章 貓借命第六章 靈異解第四章 萬屍墳第七章 蛤蟆劫第七章 蛤蟆劫第二章 靈州七絕第三章 貓仙爺
第八章 活烹人第四章 竈上懶第四章 地蛙聚塔第九章 銀錠禍第三章 富貴夢第六章 雷雨夜第七章 羣鼠竊子第八章 貓兒巷第十章 金剛禪第七章 鐵公雞第一章 掘子營第九章 銅盞油第二章 鬼掐頸第六章 美人坑第二章 鬼掐頸第八章 塔教妖邪第三章 蛇母第四章 地蛙聚塔第八章 喜錢兒第三章 金鱗鯉第八章 貓兒巷第六章 筷子城第五章 金精銀魄後記 冷酷的貓第七章 白骨將軍第五章 貓狗道第七章 鐵公雞第八章 狐玉第二章 劊子手第一章 打孤雁第二章 雲中塔影第六章 美人坑第四章 萬屍墳第四章 竈上懶第二章 鬼掐頸第二章 雲中塔影第一章 啞子貓第五章 貓狗道第七章 鐵公雞第四章 萬屍墳第一章 啞子貓第五章 貓狗道第八章 排令開山第五章 黑蟬第四章 竈上懶第八章 塔教妖邪第二章 劊子手第四章 槐園兇靈前言第一章 神偷盜魁第二章 劊子手前言第八章 貓兒巷第七章 蛤蟆劫第七章 天墜第一章 松鶴堂第五章 水鼠堤第七章 天墜第六章 筷子城第二章 金絲虎第三章 貓仙爺第一章 啞子貓第九章 披麻剝皮刑第六章 貓兒臉第六章 雁冢後記 冷酷的貓第二章 靈州七絕後記 冷酷的貓第五章 金精銀魄第八章 喜錢兒第五章 貓借命第二章 靈州七絕第五章 黑蟬第四章 地蛙聚塔第五章 水鼠堤第三章 富貴夢第六章 美人坑第八章 活烹人第二章 鬼掐頸後記 冷酷的貓第四章 槐園兇靈第六章 貓兒臉第二章 金絲虎第三章 貓仙爺後記 冷酷的貓第三章 蛇母第二章 靈州七絕第十章 金剛禪第八章 排令開山第八章 排令開山第八章 狐玉第六章 筷子城第五章 貓借命第六章 靈異解第四章 萬屍墳第七章 蛤蟆劫第七章 蛤蟆劫第二章 靈州七絕第三章 貓仙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