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塔教妖邪

且說官家施展霹靂手段,一舉拿住了藏在提督府裡的白塔真人,押到密室中嚴刑逼問,哪容他想不招。

那白塔真人自知氣數盡了,又懼怕被官府酷刑折磨,只得吐露實情,說起了造畜一脈的起源經過。據民間風傳,所謂造畜之邪術,多是指一夥身懷異術的妖人,將婦女、孩童迷惑了,讓他們吞吃符水,將活人變作豬、驢、牛、羊一類的牲口,偷拐了驅趕到市集上販賣謀利,但皆屬以訛傳訛的虛妄之說。

其實早在宋室南渡之際,正值天下動盪,災荒相連,饑民遍野。大姑娘插了草標賣的價錢,還值不得半頭毛驢子。當時有些跑江湖賣藝的心術不正,使出百般昧心取利之法,拐帶了童男童女,剝了狗皮猴皮裹在小孩身上,再用各種手段加以折磨馴服,逼迫他們演練諸般雜戲,被害死在他們手中的人不計其數。

那些老百姓們不曉得內情,看街上耍猴戲狗的好不伶俐乖巧,都道雜耍藝人使得好手段,卻不知這夥人在私底下做的全是些沒天理的勾當。

直到後來世道逐漸安穩,官府纔開始搜捕造畜之輩,一旦落網,必以極刑處置,酷刑重典的高壓之下,使其一度銷聲匿跡。可每逢戰亂天災,人心喪亂;世風不古,造畜之事便往往得以死灰復燃,漸漸成了氣候。他們拜古塔爲祖師,自稱塔教,割取死人的男陽女陰配藥,一旦煉成了迷心藥餌,大至牛馬鯨象,小到蟲鼠蛇蟻,都能聽其所用。塔教中的妖邪之輩,多是潛伏在各地隱姓埋名,驅使這牲畜作奸犯科,公家屢禁難絕。

這白塔真人早在白蓮教舉事之時,便已成名,各處州府縣城裡都有緝拿此賊的海捕公文。他生具異相,是個天生的侏儒,三寸釘的身材,面目更是可憎,自幼被家人視作怪物,遺棄在荒山野嶺,任其自生自滅。他命大沒死,依靠山泉野果爲生,反而與世隔絕地苟活了數年。後來在深山裡遇到了塔教異人,得授異書,學了異術在身,從此出山爲非作歹,並且收納了許多門徒弟子,做了塔教之主,自號“白塔真人”。

但是由於白塔真人身形相貌特殊,平日裡不出門走動也就罷了,只要一出門去,必然被眼明的捕快公差識破行藏,當場擒獲了問罪,哪容逍遙法外至今?幸得他天生擅學狗吠,時常能夠假做了狗子,爬牆躍壁,快捷如飛,所以他狠下心來,依照宋時古法,活剝了一條白毛哈巴狗的狗皮,血淋淋地粘在自己身上,自此搖身一變,就變成了好端端的一條白狗,形貌舉動酷肖無差,完全可以亂真。

白塔真人雖然勢力不小,儼然有草頭天子之態,但那只是趁朝廷忙着鎮壓白蓮教,無暇顧及此輩。白蓮教被剿滅之後,各地緝拿反賊的風頭甚緊,塔教也逐漸冰消雲散,殘黨餘衆深深地藏匿在民間。

有道是“大隱隱於朝,中隱隱於市”,白塔真人假做了狗子,躲到深宅豪門之中。那些公差海捕根本不知道他的底細,如同大海撈針一般,又能上哪裡找他?

到得粵寇之亂席捲江南,白塔真人便找機會混入圖海將軍府中,跟着圖海全家老小一同回到靈州城。他勾結舊日餘黨,打算趁亂劫取藩庫的大批官銀。在白塔真人的門徒當中,要算老鼠和尚行事最爲詭秘。潘和尚帶着羣鼠躲在槐園裡挖掘地道,暗中偷竊庫銀,眼看即將大功告成,誰料不知怎麼走漏了風聲,使得潘和尚被官府捕獲,押到街心,活活吃了一剮。

這件事氣得白塔真人以頭觸牆,對官府鷹犬更是陰恨不已,但他並不清楚潘和尚究竟是如何失手,故此不敢輕易露面,只是暗中引來荒葬嶺的韃子犬,將靈州法場攪亂血洗了一回,算是替徒兒報仇雪恨了。

誰知此事尚未了結,韃子犬的狗頭就已被官府懸在城內示衆了,白塔真人接連失了左膀右臂,不免暗暗心驚,知道這肯定是有高人跟自己過不去,否則就憑靈州官兵,根本捕殺不了兇殘猛惡無比的神獒。幸虧是自己躲在提督府裡深藏不出,否則此刻多半也被官家擒獲正法了。

白塔真人陰險狡猾,疑心最重,越想越覺得提督府裡也未必安全,正思量着要出城躲避。但靈州城被粵寇團團圍住,城門全都閉了,連只飛鳥也逃不出去,於是就想躲到窮街陋巷的空屋裡去。眼下這年月,兵荒馬亂,地方上多有逃亡之屋,誰會在意空房舊宅裡的野狗,那倒是個最爲穩妥的去處。

可偏偏在這個節骨眼兒上,他聽到有人送了風雨鍾來提督府。白塔真人在深山裡練出來的都是賊功夫,什麼叫賊功夫?自然是起五更爬半夜練就的,雞司晨,犬守夜,耳音嗅覺最是靈敏,哪怕有些許異常的風吹草動,都逃不過他的感應。所以一嗅着了青銅氣息,便知提督府中來了寶物,心中不覺動了貪念,便從犬舍裡鑽出來,纏着抱狗丫頭又挨又蹭,似是能通人性想討湯水來喝。那抱狗的粗使丫頭無奈,只好抱了他來到廊下。

原來造畜的塔教,皆是拜古塔爲祖師神明,深信世間有塔靈存在。當年靈州城裡有座高聳入雲的古塔,被稱爲萬塔之王,這座八角寶塔雖然早已坍塌毀壞了,但塔底的古井裡,還藏有一尊能聚風雨的銅鐘。古物有靈,攏住了千年寶塔的龍氣,故此這夥人都將靈州城視爲聖地,當作了塔教的老巢。

白塔真人這些年來,苦尋風雨鍾無果,突然聞得此物現身,自然欣喜若狂,不料一着棋差,大意失荊州,到得廊下方覺勢頭不對。但還沒來得及脫身躲藏,就已被張小辮兒的那隻月影烏瞳金絲貓識破,給做公的當場拿住,否則隱忍不出,誰又能奈何得了他?他思前想後仍覺莫名其妙,自道這都是鬼使神差,命中註定大限催逼,因果上的事情不是由人計較出來的。

馬天錫在以前當知府的時候,就曾經親自斷過造畜之案,見到有歹人把小孩蒙了猴皮,又用鐵索拴了打鑼戲耍。那猴子遇到馬知府的轎子經過,便當街攔住,跪地流淚叩頭。馬大人心知有異,連人帶猴都鎖了帶回衙門,才審出其中端倪。此刻在密室中看出白毛哈巴狗形態詭異,識破了他的行藏,便假意出言恫嚇,果然唬得此賊伏地招供。看來隨你賊巧伎倆,能有千變萬化,須是瞞不過公門老手,這正是“局中早有一招先,任你詐僞到頭輸”。

此時白塔真人已被挑斷了大筋,成了手足俱廢之人,便有天大的本事也施展不出了,自料在劫難逃,不得不把實情交代出來。身爲塔教教主,落到官府手裡,根本別想活命,只求上官心懷仁念,千萬別用酷刑折磨,自知惹下彌天大罪,肯定是有死無生了,務請看在交代了塔教淵源,以及數十年來法身修煉不易的分上,別動刀刃斧鋸,好歹留個囫圇屍首,來世當牛做馬不敢忘報。

馬大人越聽越恨,此等醜類,在世上橫行爲禍日久,自以爲能逍遙法外,不知做下了多少惡事,一旦被拘到公堂,便原形畢露,才知道求饒乞憐,看來自知死罪難逃,想不受極刑也可,快把塔教殘黨一一供出,若有半點隱瞞不實,定不輕饒。

誰知白塔真人竟對此事抵死不招。張小辮兒和孫大麻子兩人用長針蘸了糞水,一針接一針地狠戳他身上柔弱細嫩之處,把那白塔真人疼得慘呼哀號,口中盡罵些陰毒無比的詛咒:你們這班朝廷的鷹爪子只會爲虎作倀,膽敢如此禍害本真人得道的法身,我咒你們個個不得好死……

張小辮兒和孫大麻子皆是心狠膽硬之輩,又最是憎恨造畜的妖邪之徒。見那白塔真人猙獰悍惡,硬熬着酷刑不肯伏法招供,更是心頭動火,罵道:“你奶奶的還敢嘴硬,看爺爺如何戳爛了你的舌頭再刺你的眼珠子。”用針時絲毫不肯手軟,直扎得白塔真人的一身狗皮子上體無完膚,然後又要用針去戳他的舌頭眼睛。

馬大人在旁看得明白,知道白塔真人雖然懼刑,卻更懼怕招出同黨。想必其背後還有個極厲害的人物,倘若再繼續用刑,就得把他活活疼死了,於是喝令左右停了糞針,低聲同圖海提督商量了幾句。那圖海提督也不是善主兒,他告訴馬大人這件事切莫傳揚出去,就在密室中結果了這廝的性命最好,隨後出了個陰毒的點子。

馬大人聞言點頭同意,吩咐了張小辮兒幾句,讓他們依照提督大人的意思,了結掉白塔真人的性命,然後毀屍滅跡,就自行陪同圖海提督離開了密室。

張小辮兒等馬大人離開之後,讓孫大麻子出去準備一應事物。密室裡就剩下他獨自一人。他盯着白塔真人嘿嘿一陣冷笑,罵道:“狗賊,明年的此時便是你的祭日了,張三爺明人不做暗事,臨死讓你死個明白,別到陰世裡再做糊塗鬼,槐園中的老鼠和尚與荒葬嶺神獒,都是折在三爺手中。”

白塔真人雖知必死無疑,但萬萬沒想到連今夜都過不得了,驚道:“潘和尚先被押了三天才綁到市心碎剮,怎地連夜就要去了我?”隨即又咬牙切齒地說道,“想吾橫行世上數十年,卻不料最後糊里糊塗地栽到你這小賊手中,吾死也不能瞑目。”

白塔真人臨刑之際難免心寒膽戰,越想越怕,口也軟了,又央求道:“還望張牌頭念在我法身修煉不易,更是以此醜態在世間偷生多年,不如使我走得從容些個,留具囫圇屍首也好。”說罷涕淚齊流,告訴張小辮兒在何地何地,埋了一匣子金洋錢,只要成全則個,錢匣子裡的東西就全是你張牌頭的。

張小辮兒一面暗中記下藏着金洋錢的所在,一面在口中說道:“想那些金洋錢多是不義之財,三爺自然是照單收了,難道跟你這狗賊還有什麼客氣的不成?不過你現在所求之事跟我說卻是無用,剛纔圖海提督已有過交代,不容你死得爽快便宜。咱們做公的受上官支配,凡事身不由己,恐怕張三爺是周全你不得了,咱能做的最多是趕上清明節多燒些紙錢,薦度你在冥府裡少受些苦楚。”

白塔真人沒料到圖海提督已有了吩咐,不免心驚肉跳,問道:“不知他們想要如何處置本真人?是要開膛摘心還是要碎剮零割?又或是車裂腰斬?”

這時就見孫大麻子迴轉了來,他手中拎了一個木桶,裡面所熬都是滾沸的魚鰾,另外帶着兩個剪碎的麻袋片子。張小辮兒指着那些事物道:“官家有命,念在你搖尾乞憐的分上,不以刀刃相加,只要給你做一番披麻拷,剝皮問。據說當年嶽武穆蒙冤之時,就曾受過此刑。不過你這醜類惡貫滿盈,是自作孽不可活,如今要被天道誅滅,豈能與嶽爺相提並論,趕快閉上你的鳥嘴領死吧。”

白塔真人氣量狹窄,而且色厲膽薄,識得那披麻剝皮之刑,又知道這種極刑最是殘酷不過,聽得此言頓時急怒攻心,驚駭之餘,哇地嘔出一口黑血來,咳了兩聲,氣急敗壞地罵道:“想我在提督府中躲了多時,並不曾爲害他家中老小,圖海狗官何以恁地歹毒!你們使如此陰狠的手段害我性命不要緊,本真人死後必要放出血咒,教靈州城裡變作屍山血海,人畜不留!”

這正是:“世人盡說天高遠,誰識報應在眼前。”欲知後事如何,且聽《金棺陵獸》下回分解。

第八章 狐玉第九章 披麻剝皮刑第十章 金剛禪第七章 蛤蟆劫第七章 蛤蟆劫前言第六章 美人坑第三章 富貴夢第五章 擒鼉魚第六章 美人坑第八章 貓兒巷第三章 貓仙爺第一章 狗屠人第九章 銅盞油第四章 貓兒藥第六章 靈異解第六章 雁冢第四章 槐園兇靈第七章 蛤蟆劫第九章 銀錠禍第一章 松鶴堂第一章 松鶴堂第九章 披麻剝皮刑第四章 地蛙聚塔第七章 白骨將軍第七章 蛤蟆劫第四章 貓兒藥第一章 松鶴堂第四章 萬屍墳第六章 筷子城第五章 貓借命第四章 百貓迷魂圖第五章 擒鼉魚第六章 靈異解第一章 打孤雁第一章 松鶴堂第五章 黑蟬第一章 神偷盜魁第三章 蛇母第五章 貓借命第五章 黑蟬第四章 槐園兇靈第六章 貓兒臉第三章 貓仙爺第二章 靈州七絕第一章 狗屠人第五章 水鼠堤第六章 筷子城第五章 金精銀魄第六章 雁冢第一章 打孤雁第二章 金絲虎後記 冷酷的貓第八章 狐玉第一章 狗屠人第三章 金鱗鯉第二章 設香結盟第二章 雲中塔影第三章 金鱗鯉第八章 喜錢兒第八章 活烹人第八章 活烹人第十章 金剛禪第五章 水鼠堤前言第三章 剔魂剮第九章 銀錠禍第四章 槐園兇靈第四章 竈上懶第四章 貓兒藥第六章 靈異解第三章 金鱗鯉第三章 剔魂剮第六章 貓兒臉第八章 排令開山第三章 貓仙爺第七章 蛤蟆劫第二章 鬼掐頸第一章 松鶴堂第五章 金精銀魄第五章 貓借命後記 冷酷的貓第五章 擒鼉魚第八章 活烹人第二章 雲中塔影第六章 靈異解後記 冷酷的貓第十章 金剛禪第六章 雷雨夜第三章 貓仙爺後記 冷酷的貓第一章 啞子貓第二章 劊子手第四章 竈上懶第二章 設香結盟第八章 活烹人
第八章 狐玉第九章 披麻剝皮刑第十章 金剛禪第七章 蛤蟆劫第七章 蛤蟆劫前言第六章 美人坑第三章 富貴夢第五章 擒鼉魚第六章 美人坑第八章 貓兒巷第三章 貓仙爺第一章 狗屠人第九章 銅盞油第四章 貓兒藥第六章 靈異解第六章 雁冢第四章 槐園兇靈第七章 蛤蟆劫第九章 銀錠禍第一章 松鶴堂第一章 松鶴堂第九章 披麻剝皮刑第四章 地蛙聚塔第七章 白骨將軍第七章 蛤蟆劫第四章 貓兒藥第一章 松鶴堂第四章 萬屍墳第六章 筷子城第五章 貓借命第四章 百貓迷魂圖第五章 擒鼉魚第六章 靈異解第一章 打孤雁第一章 松鶴堂第五章 黑蟬第一章 神偷盜魁第三章 蛇母第五章 貓借命第五章 黑蟬第四章 槐園兇靈第六章 貓兒臉第三章 貓仙爺第二章 靈州七絕第一章 狗屠人第五章 水鼠堤第六章 筷子城第五章 金精銀魄第六章 雁冢第一章 打孤雁第二章 金絲虎後記 冷酷的貓第八章 狐玉第一章 狗屠人第三章 金鱗鯉第二章 設香結盟第二章 雲中塔影第三章 金鱗鯉第八章 喜錢兒第八章 活烹人第八章 活烹人第十章 金剛禪第五章 水鼠堤前言第三章 剔魂剮第九章 銀錠禍第四章 槐園兇靈第四章 竈上懶第四章 貓兒藥第六章 靈異解第三章 金鱗鯉第三章 剔魂剮第六章 貓兒臉第八章 排令開山第三章 貓仙爺第七章 蛤蟆劫第二章 鬼掐頸第一章 松鶴堂第五章 金精銀魄第五章 貓借命後記 冷酷的貓第五章 擒鼉魚第八章 活烹人第二章 雲中塔影第六章 靈異解後記 冷酷的貓第十章 金剛禪第六章 雷雨夜第三章 貓仙爺後記 冷酷的貓第一章 啞子貓第二章 劊子手第四章 竈上懶第二章 設香結盟第八章 活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