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銀錠禍

且說那隻名貴異常的月影烏瞳金絲貓驚駭至極,被張小辮兒揪着貓耳朵拎在半空,恰好與那怪僧臉貼着臉,四目相對之際,兩隻貓眼兒充起血來,周身毛髮森森俱豎,猶如被厲鬼所憑,與平日裡判若兩貓。

那能夠驅役羣鼠的怪僧,突然被一對充血的貓眼逼視,也自受驚不小,他猝不及防之下,猛然尖叫一聲,仰面向後就倒。

也該是貓鼠物性相剋,加上此人天生懼怕黑貓,只見那怪僧倒在地上口吐白沫,短小粗壯的四肢不住抽搐,竟似發了羊癲一般,胸肺間的一口氣息再也轉不回來。

孫大麻子趁機從地上翻身躍起,掄起手中棍棒迎頭砸落。他是虎力熊心之輩,一條棒子使得發了,卷得勁風呼嘯,照着怪僧頭頂砸個正着,直打得血肉橫飛,將其當場斃在了棍下。

筷子城中的大羣老鼠失了主子,頓時猶如大夢初醒,不待張小辮兒和孫大麻子動手,便已爭先恐後地逃出城去,四下裡鼠洞甚多,眨眼間就已逃了個乾乾淨淨。

張小辮兒驚魂初定,忙把黑貓抱在懷裡,對孫大麻子說道:“此番真是造化了,全仗貓仙爺爺顯靈保佑;也幸虧三爺急中生智,拿黑貓破了妖僧的邪術;又有麻子兄一身英雄的手段、豪傑的見識相助,才得以將這老鼠和尚了賬。”

孫大麻子抹了抹臉上迸濺的血水,對張小辮兒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上頭有滿天神佛,當中有官道王法,底下還有閻羅鬼判,怎能全都是睜眼瞎?這老鼠和尚偷拐人家小孩來吃,實是天理難容,卻原來不經打,俺只一棍子便結果了這廝的狗命,實在是太過便宜此賊了,就應該活捉瞭解送到衙門裡發落,一場碎剮是免不了他的。”

張小辮兒道:“這廝死在此地,總算是報應不爽了。咱們兄弟則是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如今筷子城中所藏的金銀財寶,多已是咱們的囊中之物了。三爺從金棺墳遇鬼時起,千難萬難,受了多少挫折,吃了多少驚嚇,最後總算是得了正果,從今往後的日子苦盡甘來,就只剩吃香喝辣、穿金戴銀的受用了……”說到得意處,不禁忘乎所以,卻不知世間之事,向來反覆無常,命裡得來非分內,終有一日要償還。

二人想起這怪僧剛纔吃清蒸活人的噁心情狀,兀自有些恨意難消,又在那老鼠和尚的屍身上踢了幾腳,隨後摩拳擦掌來到筷子樓前。那樓中銀積如山,端的是動人眼目。兩個人四隻手,如何搬得過來這許多銀子,稍一商量,張小辮兒腦瓜一轉,便想了個歪點子出來:估計這會子天快亮了,不如暫且回去,向鐵掌櫃交還了槐園的鑰匙,同他扯個謊,說這凶宅裡實是鬧鬼鬧得厲害,根本沒敢進去過夜,然後等到晚上,推了驢車到後園門口,翻牆進來搬運銀子。這條街根本沒人居住,如此行事方是神不知鬼不覺的穩妥之策。

兩人一拍即合,當即先裹了沉甸甸的一包銀子帶在身上,鑽地洞從原路返回,又把槐園裡的暗道口遮蓋了。等都忙活完了,天上已經露出了魚肚白,到了貓仙祠找到小鳳,三人給貓仙爺重新叩了幾個響頭,就在巷口等候打更尋夜的老軍鐵忠。

小鳳獨自在破廟裡提心吊膽地躲了半夜,又聽二人添油加醋地說起槐園中老鼠築城,偷小孩煮來分食的種種詭異之事,不免更是心驚肉跳。三人都猜測不出那個能驅使羣鼠偷銀的怪僧究竟是什麼來歷。

按張小辮兒以前的性子,肯定會心存好奇,忍不住要攪些事端出來,但此一時彼一時,只道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因爲現在張三爺的身價不同了,有錢人的命最是金貴,豈能再去涉險闖禍?如今那樁一等一的大富貴已然到手,此時該做的,只是想辦法把大批銀子帶出城去遠走高飛纔是正理,再不肯旁生枝節。

三人在巷口嘀咕了許久,先商量今夜如何來運銀子,又商量錢到手瞭如何花用,直商量到張小辮兒願和孫大麻子要將這樁財富二八分賬。因爲張小辮兒在金棺墳幸遇林中老鬼,得了仙家的指點,才知靈州城槐園裡埋着銀錢。按理說這樁富貴都是張小辮一人的命中橫財,可張小辮自稱仗義,也承孫大麻子出力不小,便分給他兩成。

孫大麻子感激不盡,對張小辮兒千恩萬謝:“生在這天災不斷的亂世中,每天能有口飽飯吃就心滿意足了。承蒙賢弟不棄,周全了俺孫大麻子一場,今後願意給張家牽馬墜鐙,賢弟但有哪廂使用,俺是全憑差遣,水火不辭。”

張小辮兒就愛聽別人講他義氣,但對小鳳卻始終心有不滿,一文錢也不想分給這拖後腿的鄉下丫頭。不過念在都是鄉里鄉親,就讓她今後給張三爺當個聽使喚的下人,苦活累活都交給小鳳來做,一天早晚兩頓飯。逢年過節的時候,要是趕上三爺心氣兒順了,備不住一高興還打賞她兩件小花褂子穿。

小鳳被他氣得大哭了一場,越想越是委屈,這真是“得意的狐狸強似虎,敗翎的鳳凰不如雞”,以前在金棺村裡,誰將這偷雞摸狗的張三小賊看在眼裡。他一個沒父沒母的野孩子,還不是想打就打,想罵就罵,誰知今日此人搖身一變成了財主,連孫大麻子都成了他的狗腿子,自己卻是家破人亡無依無靠,將來只得忍氣吞聲地伺候張三爺了。

張小辮兒此前被王寡婦這對賊母女欺負得很,如今纔算出了這口惡氣,正要讓小鳳給自己捶背捏腿,卻忽然擔心起來:“不好了,看天上日頭出得比山高了,爲何打更的鐵忠還不來拿鑰匙?那老兒莫不是當作咱們已經死了?”

張小辮兒三人左等右等,就是不見鐵忠老漢來取槐園的鑰匙,只好親自到松鶴堂藥鋪去還鑰匙。誰知到了藥鋪前,發現店門上着板,都快晌午了也沒開業,向店中夥計一打聽,才知道早上起來就不見了鐵掌櫃的人影,鐵家的老僕鐵忠也一直沒回來,松鶴堂藥鋪裡亂作了一團,正忙着四處找人,店裡的生意只好停了。

店裡的夥計和扎櫃們議論紛紛,都說鐵掌櫃一向習慣在家守財,入夜後足不出戶,現下生不見人,死不見屍,好生蹊蹺,便有人主張去衙門報官。也有人認爲可能鐵掌櫃夜裡去尋哪個小相好的,宿醉未歸,用不着大驚小怪,爲此事報官不妥,衆人人多嘴雜,亂糟糟的不得要領。

張小辮兒心中隱隱覺得不妙,鐵公雞好好在家待着,怎地就突然無影無蹤下落不明瞭?許不是與他收了甕冢山的殭屍美人有關?但此事隱情極深,張小辮兒根本不清楚鐵公雞要美人盂意欲何爲,他便是猜破了腦袋也想不出究竟,只好不去理會,打算入夜後就去槐園搬運銀子。

三人計議已定,就到街上沽衣鋪裡買了幾套新衣服,又到熟食鋪裡稱了十幾斤醬肉,回到貓仙祠,把身上骯髒不堪的破衣爛衫換了,將麪餅卷肉吃了個飽,剩下的醬肉都分給廟裡的野貓們吃了,隨即躲在神龕後邊,倒頭便睡。

本想睡到晚上動手,可身上有錢了燒得難受,翻來覆去如睡針氈,只覺這天過得異樣漫長,太陽遲遲不肯落山,張小辮兒恨不得學做古時後羿,張弓搭箭,一箭將那天上的太陽射將下來,最後實在耐不住性子了,便對孫大麻子他們說:“閒日難熬,反正咱們現在有的是銀子,與其在廟裡枯坐,不如讓三爺帶你們去八仙樓吃回大菜,吃飽喝足了,晚上好做活。”

孫大麻子和小鳳連聲稱好,他們早就聽過靈州八仙樓的名頭,方圓幾百裡之內,誰不知那是城裡最大最奢遮的酒樓。靈州是處千古繁華的名城,八仙樓也是幾百年的老招牌、老字號了,去那兒吃酒用飯的,多是達官貴人和南來北往的富商巨賈,他們鄉下窮人哪裡有福消受?連做夢都夢不到八仙樓裡有些什麼山珍海味。

三個人動了饞蟲,也都順便想去開開眼界,自然說走就走,於是帶着黑貓,一路打聽着前往八仙樓。那八仙樓位於城南最繁華的一條大街上,這條街的兩邊酒肆茶舍林立,靈州經商販貨之流最多,盡是些富室大戶,雖然城外打着仗,此地依然是笙歌處處、熱鬧非凡。

張小辮兒耳朵尖,路上聽到茶館裡有說書的聲音,腳底下就挪不動了,看看天色尚早,去八仙樓吃飯還不是時候,就帶着孫大麻子和小鳳進了茶館,點了上好的茶水點心,學着有錢人的模樣,坐下喝茶聽書。

館中說書的先生正講着《水滸傳》。張小辮兒和孫大麻子最喜歡聽這套書,尤其是喜歡聽打虎好漢武二郎的事蹟,要是拿現在的話說,這兩人都是武松和燕青等好漢的“超級鐵桿粉絲”。他們聽到張都監陷害武松,英雄落難這一段,就氣得咬牙切齒,拍桌子、砸板凳;等聽到武松大鬧飛雲浦、血濺鴛鴦樓,把仇人滿門良賤殺得一個不剩,又同時撫掌稱快,沒口子地大聲喝彩。

等聽夠了書,也快到飯口的時辰了,三人就直奔八仙樓,還沒到門口,就已聞到樓中一陣陣酒肉混合的香氣直往鼻子裡鑽。三人誰也沒進過這麼氣派的酒樓,但囊中有錢,膽氣就壯,邁步進去,立刻就有跑堂的夥計過來招呼。

那夥計專與客人打交道,看一個大麻臉和一個鄉下丫頭低着頭四處亂看,好像眼睛都不夠用了,而另一個小廝則是滿臉潑皮無賴相,就知道多半是沒見過世面的窮鬼,但又看三人雖是蓬頭垢面,身上衣服卻也整齊光鮮,不太像是要飯的乞丐,心想這時生意正好客人衆多,犯不上連打帶罵地將他們趕出去,吃過飯若是沒錢結賬,剝了他們身上這幾件衣服也抵得過了。

於是那夥計招呼張小辮兒等人落了座,他是店大欺客,半沒好氣地問三位客官想吃些什麼,又說咱這八仙樓可不賣陽春麪的。

孫大麻子和小鳳沒進過大飯莊,他們自慚形穢,只顧四處打量,被跑堂的夥計問起,也不知該吃什麼。只有張小辮兒是財大氣粗,拍案罵道:“你奶奶的,敢欺三爺囊中無錢是怎麼着?三爺要吃清湯寡水的陽春素面豈能上你這店裡來?”說着拍出兩錠大銀子,大咧咧地說:“今天三爺做東,請兩個朋友吃飯,你個沒帶眼的力巴子,還不快給三爺報報你家店裡都有什麼拿手好菜。”

大凡做慣了迎來送往的店夥,多是見錢眼開的勢利之徒。那夥計聽張小辮兒開口就罵,正想動怒,卻又見了銀子,滿腔火氣頓消,立刻換了一副嘴臉,眯着眉眼賠笑道:“是是,您老教訓的是,小子確是有眼無珠,還請貴客多多海涵。咱這八仙樓裡,請的都是各地名廚,專做諸路南北大菜,號稱千古名城第一樓。甭管是天上飛的、地上跑的、山裡長的、水裡遊的,想吃什麼有什麼,那真是應有盡有,且聽小子給三位報上菜名。”

自古道是“開店的不怕大肚子漢”,既然吃飯的有銀子,那開店的絕沒替他省錢的道理,只見跑堂的夥計忙前忙後斟茶倒水,然後站在旁邊唱起一路路菜牌。

張小辮兒等人多沒聽過,也不知那些南北大菜都是什麼,等把那夥計耍弄夠了,最後才告訴他三爺吃飯從不問價錢,只管將八仙樓裡拿手的好菜,掂配着上來十幾道就是。不多時那跑堂的就將酒菜流水般傳送上來,七大碟子八大碗,把桌上擺得滿滿當當,靈州八仙樓的菜餚名不虛傳,果然是色、香、味俱全。

張小辮兒三人擼胳膊挽袖子,舉箸運氣,正待放開手腳一通大吃海喝,但還沒來得及動筷子,就忽聽得八仙樓外一聲吶喊,暴雷似闖入幾十名公差。這夥人行似虎、動如狼,進到酒樓中踢翻了幾張桌案,更是不由分說,如鷹拿雀一般,將張小辮兒、孫大麻子、小鳳三人按倒在地,抖出繩索來,捆成了四馬倒全蹄。

張小辮兒大驚失色,忙叫道:“上下牌爺們高擡貴手,小人是進城來販蝦蟆的,並非粵寇的細作,可是拿錯人了?”孫大麻子也大叫:“天大的冤枉!我等俱是良民!”

其中一個做公的捕快聞言大怒,掄起手來,左右開弓,各抽了張小辮兒和孫大麻子十幾個耳光,打得二人天旋地轉,眼冒金星,口鼻中都流下血來,牙齒也掉了幾枚。

孫大麻子還想叫冤,卻見那夥公人中爲首的一位牌頭點手喝罵道:“你們這三個殺剮不盡的賊人還敢多言?趁早閉了嘴,老老實實地跟爺爺們回去見官,還可少受些皮肉之苦。一場天字號的官司,夠你們打得過了。”

這正是:“人心似鐵非是鐵,官法如爐真如爐。”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二章 金絲虎第七章 羣鼠竊子第五章 貓借命第八章 喜錢兒第三章 剔魂剮第五章 貓借命第四章 竈上懶第二章 設香結盟第七章 蛤蟆劫第八章 活烹人第八章 喜錢兒第八章 狐玉第三章 金鱗鯉第八章 塔教妖邪第八章 狐玉第六章 靈異解第七章 白骨將軍第四章 百貓迷魂圖第五章 貓狗道第一章 打孤雁第六章 筷子城第七章 人作狗第九章 銅盞油第八章 喜錢兒第八章 狐玉第七章 羣鼠竊子第七章 人作狗第二章 靈州七絕第一章 松鶴堂第三章 富貴夢第四章 槐園兇靈第四章 貓兒藥第四章 竈上懶第五章 金精銀魄第三章 冥殿液第八章 排令開山第六章 貓兒臉第十章 金剛禪第三章 冥殿液第九章 銀錠禍第八章 狐玉第四章 萬屍墳第八章 塔教妖邪第四章 地蛙聚塔第二章 設香結盟第六章 靈異解第一章 松鶴堂第二章 劊子手第四章 百貓迷魂圖第二章 靈州七絕第五章 擒鼉魚第二章 劊子手第二章 金絲虎第八章 塔教妖邪第五章 水鼠堤第一章 狗屠人第八章 塔教妖邪第三章 剔魂剮第五章 金精銀魄第一章 神偷盜魁第六章 貓兒臉第七章 鐵公雞第五章 擒鼉魚第六章 美人坑前言第五章 擒鼉魚第一章 松鶴堂第四章 萬屍墳第八章 狐玉第六章 靈異解第五章 金精銀魄前言第一章 松鶴堂第八章 貓兒巷第六章 美人坑第一章 神偷盜魁第八章 貓兒巷第一章 狗屠人第一章 神偷盜魁第六章 貓兒臉第四章 竈上懶第八章 貓兒巷第四章 萬屍墳第四章 貓兒藥第七章 蛤蟆劫第七章 蛤蟆劫第六章 美人坑第七章 人作狗第六章 筷子城第八章 塔教妖邪第六章 筷子城第五章 黑蟬第十章 金剛禪第七章 人作狗第一章 掘子營第一章 松鶴堂第六章 貓兒臉第一章 掘子營第五章 貓狗道
第二章 金絲虎第七章 羣鼠竊子第五章 貓借命第八章 喜錢兒第三章 剔魂剮第五章 貓借命第四章 竈上懶第二章 設香結盟第七章 蛤蟆劫第八章 活烹人第八章 喜錢兒第八章 狐玉第三章 金鱗鯉第八章 塔教妖邪第八章 狐玉第六章 靈異解第七章 白骨將軍第四章 百貓迷魂圖第五章 貓狗道第一章 打孤雁第六章 筷子城第七章 人作狗第九章 銅盞油第八章 喜錢兒第八章 狐玉第七章 羣鼠竊子第七章 人作狗第二章 靈州七絕第一章 松鶴堂第三章 富貴夢第四章 槐園兇靈第四章 貓兒藥第四章 竈上懶第五章 金精銀魄第三章 冥殿液第八章 排令開山第六章 貓兒臉第十章 金剛禪第三章 冥殿液第九章 銀錠禍第八章 狐玉第四章 萬屍墳第八章 塔教妖邪第四章 地蛙聚塔第二章 設香結盟第六章 靈異解第一章 松鶴堂第二章 劊子手第四章 百貓迷魂圖第二章 靈州七絕第五章 擒鼉魚第二章 劊子手第二章 金絲虎第八章 塔教妖邪第五章 水鼠堤第一章 狗屠人第八章 塔教妖邪第三章 剔魂剮第五章 金精銀魄第一章 神偷盜魁第六章 貓兒臉第七章 鐵公雞第五章 擒鼉魚第六章 美人坑前言第五章 擒鼉魚第一章 松鶴堂第四章 萬屍墳第八章 狐玉第六章 靈異解第五章 金精銀魄前言第一章 松鶴堂第八章 貓兒巷第六章 美人坑第一章 神偷盜魁第八章 貓兒巷第一章 狗屠人第一章 神偷盜魁第六章 貓兒臉第四章 竈上懶第八章 貓兒巷第四章 萬屍墳第四章 貓兒藥第七章 蛤蟆劫第七章 蛤蟆劫第六章 美人坑第七章 人作狗第六章 筷子城第八章 塔教妖邪第六章 筷子城第五章 黑蟬第十章 金剛禪第七章 人作狗第一章 掘子營第一章 松鶴堂第六章 貓兒臉第一章 掘子營第五章 貓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