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陰差陽錯

出手擊碎馬車的自然是梟延。他傍晚就到了洛陽城中,見二張預備馬車,即料到二人忌憚他太過厲害,要用金蟬脫殼之計,一則騙他上鉤,二則全身而退。況且張易之奸險狡猾,只要他不現身,二人必不露面,既然要躲,普天之下再無比皇宮更安全之處。恆國公府中想必已佈下天羅地網,這府宅四周也有眼線,梟延索性就在在宮門之前等待。至於恆國公府那一場喧囂,不過是誘敵之計,要引二張現身。

果然二張乘車入宮,如同自己送上門來,倒省去許多功夫。只是方纔放倒馬匹,砍碎車廂,二張嚇得心膽皆裂,卻無損傷,梟延心中不免叫聲可惜。衆侍衛紛紛拔刀上前,張易之趴在地下尚未起身,便向着宮門放聲大叫:“來人!快來人!”沈(悲劇)昌明聞言猛省,想到今晚值守端門宮禁的正是羽林衛,當下也跟着大呼。

宮城守衛聽出是沈(悲劇)昌明和張易之,紛紛趕來相救。梟滅武雖然決意要殺二張,卻不願多傷侍衛性命,見衆軍揮刀砍來,只得運劍向刀上一揮。內勁到處,衆人手腕齊齊一震,七八柄鋼刀都被劍力帶得脫手而飛,嗆嗆落地。

沈(悲劇)昌明要扶二張上馬。張易之卻想梟延飛刀精準,且刀刀致命,若是騎馬而行,無異做了活靶子,但在人羣之中要想傷人,大是不易,只盼他有所顧忌。於是一把拉起張昌宗,向着趕來的羽林衛飛步跑去,數十名衛士身影混雜,果然將二人護住。

張易之這招避禍於衆,極是陰毒,梟延出手與否,都不免貽誤時機,累及他人。哪知梟滅武右手運劍,左手向後一揮,破空之聲大起,兩道金光從他袖中竄出,直奔張易之頸後。這兩刀準頭極佳,猶如他腦後生了眼睛一般,衆人齊聲驚呼。沈(悲劇)昌明深知厲害,見他揚手之際,便知追魂刀來,伸手抓過一名羽林衛推到張易之身前。

只聽噗噗之聲,飛刀固然精準,勁力也甚凌厲,卻盡數打在那衛士背後,那人哼都沒哼一聲,登時斃命。張易之和張昌宗趁機跑過洛河,直奔端門內去,他二人只要進了上陽宮,那便性命無憂。宮裡尚有千牛衛把守北城,梟延一旦追進皇城,千餘禁軍一擁而上,那便陷入汪洋大海,無論如何也不得脫身了。

梟滅武腳下移步,在近百人中穿插來去,瞬時到了張易之身後,一劍劈去。不料面前黑影一閃,銀霜劍落,噗地一聲應手而入,幾乎將那人砍成兩截,片剎之間梟延已然看清,死在劍下的竟又是沈(悲劇)昌明扔來的羽林衛。衆人始料未及,羽林衛紛紛躲開沈(悲劇)昌明,生怕給他抓住爲二張替死。

梟滅武頃刻之間兩番錯殺他人,擡眼見沈(悲劇)昌明正向宮門內跑,不禁眯了眯眸子,心道你如此狠毒,竟當手下軍士是物件麼?他殺心雖起,又怕追魂刀再傷無辜,只得一晃身形,繞過衆軍,幾步搶到沈(悲劇)昌明背後,朝他頭頂揮劍斬落。梟延盛怒之際,自然下了狠手,這一劍凌厲剛猛,若砍實了,定是死無全屍。

沈(悲劇)昌明本就對他懼怕萬分,聽得背後惡風不善,慌忙奔跑之中向旁一撲,只覺背心一涼,衣衫已給劍氣劃破,跟着着地滾去,將羽林衛呼啦啦撞倒一片,和衆人滾成一團,總算險險避開劍鋒,保住了性命。這當兒張易之已跑進宮門,見迎面趕來李元芳,慌忙叫道:“李元芳,快與我拿了這反賊!”

李元芳下午當值,此時與羽林衛中郎將交接已畢,正打算出宮回府,卻聽南門亂成一團,正鬧得人仰馬翻,慌忙來看究竟,見二張徒步疾奔,滿身凌亂,大感疑惑。他素日對這二人極是厭惡,對沈(悲劇)昌明更是早懷殺心,此時見張易之這般狼狽,還來頤指氣使,更覺鄙夷,索性不去搭理。誰知見了張易之背後那人,登時心頭一震,暗道他怎麼回來了?!

李元芳出道至今,身經百戰,當世鮮有對手,唯獨與梟滅武數度交手,不曾勝過一次,每每想來都覺駭異。此人武功之高,自己竟無必勝的把握,實是生平第一勁敵。此時乍見他在宮門之前現身,這一驚非同小可,不及多想,立時拔劍在手,奔上前去。

梟延正待一劍刺死沈(悲劇)昌明,誰料面前藍光一閃,掠向頸中。這一劍來得快極,即便他殺了沈(悲劇)昌明,也不免命喪此招,只得向後閃避,收手抵擋。錚的一聲兩劍相交,李元芳手臂劇震,禁不住倒退一步,暗暗驚異,心說一年不見,他竟又功力大進,只怕來者不善,於是握緊劍柄。

梟延面不改色,剛纔那一劍來時,就知對手是李元芳,只得長嘆一聲,心道今日殺不得二張了,轉身出宮。身後羽林衛雖多,但見他身形一晃,即從人羣中穿插而過,身法之奇,直如鬼魅,衆軍驚覺之時,無不駭然變色。

李元芳也未料到他竟轉身就走,回頭一看腳下,方纔束手待斃的卻是沈(悲劇)昌明,登時後悔不迭,心道:“我若晚到一步,教他死在梟滅武劍下便好了。”雖然可惜,仍是拔足去追梟延。

沈(悲劇)昌明方纔用手下衛士做人肉盾牌,接連壞了兩條人命,顯然絲毫不加顧忌,衆羽林衛已對他萬分切齒,見他倒地,誰也不願上去攙扶,紛紛跟在李元芳身後。沈(悲劇)昌明只得自行爬起,看看二張已然進宮,又想張易之在府中安排衆多武林好手,等了多時,卻不見用。倘若這些人聽聞張易之遇刺,梟滅武逃走,恐怕個個面上無光,定不干休,於是打定主意,回恆國公府叫人。

李元芳生怕梟延此次回來是要對狄仁傑不利,追出宮城外時,想起先前牽馬而來,卻忘了此事,慌忙撮脣作哨。只聽嘶鳴一聲,飛雲騅從後奔來,李元芳翻身上馬,頃刻間絕塵而去。衆羽林衛追之不上,但想城門已閉,刺客定然逃脫不出,於是沿街搜尋。

夜色已深,不知何時落起小雪,紛紛揚揚。李元芳沿着定鼎門大街正行間,忽見街東宣範坊前火光照耀,傳來呼喝之聲,他調轉馬頭尋聲而去,卻見數十個服色各異的武林人士向北追逐狂奔。李元芳暗暗驚奇,心道這些江湖人物怎會在京城出現?

梟延離了上陽宮端門,由定鼎門大街轉而向東,不料行至宣範坊,卻遇沈(悲劇)昌明帶着十幾個高手趕到。其中兩個使刀的漢子齊齊呼喝一聲,一左一右將刀砍來,梟延迎面搶上,在二人跟前一閃而過,進了一旁小巷。兩個大漢轉身之際,驀地驚覺手中長刀已被他夾手奪去,不由齊聲驚呼。

沈(悲劇)昌明見狀,想起方纔梟延狠下殺手,自己再去招惹他,豈不是往刀口上撞?於是悄悄退開,那幫江湖人士也不去管沈(悲劇)昌明,只顧往深巷去追。這些人並非都爲錢財而來,只因梟滅武名頭太大,黑道中多少能人異士都對那“天下第一”夢寐以求,人人均想和他交手過招,藉機揚名,怎奈他行蹤縹緲,實在難尋。恰巧張易之邀他們合作,那是再好不過,只是誰也不曾見過梟延本人。方纔一個照面,雖未看清相貌,卻也詫異此人這般年輕。

衆人分頭追進小巷,羽林衛和千牛衛也在街巷之間搜尋,一時火光閃耀,人聲紛雜。梟延從宣範坊轉向東南,繞過敦化坊時,見一個魁偉大漢正往北走,順手拎了出來,提進永豐坊。他出手極快,那人毫無防備,給他擒住之後點了穴道,癱坐牆邊,竟不知出了何事。

聽着東北方腳步凌亂,顯然有大批衛士追來,梟延站在那大漢身側,默默把玩從他手中奪來的一把狹長鋼刀。刀長刃薄,寒光映目,那漢子見他無喜無怒,不禁臉如土色,顫聲道:“你……你要做甚麼?”梟延道:“借刀一用。”說着伸指鉗住刀身,只聽錚錚錚錚數聲,一把三尺餘長的鋼刀在他指力彎折下,立時變爲數十截斷刃,將那刀柄隨手拋在地下,轉身閃進巷子。

大漢癱坐在地,早已看得冷汗直流,心道此人徒手摺刃,究竟是甚麼功夫?梟延徑往東南,於路見人,立即點了穴道,其他兵器一概不取,只奪刀劍,仍是依樣折碎。只因他神出鬼沒,身法詭奇,許多人只覺背心一麻,立時不能動彈,紛紛軟倒。

王海申帶千牛衛追到敦化坊時,見有人倒在路邊,一問之下才知梟延向東南去了,於是加緊去追。不料一出巷口,衆衛士只覺足心都是一痛,登時摔倒在地,有的慌了手腳,退出幾步,也是雙足齊痛,倒在地下,痛呼聲一時不絕。落雪紛紛,地下煞白一片,羽林衛衆軍本在定鼎門大街搜尋城西,遠遠聽得千牛衛呼喊,聞聲而至。於路多有被梟延制住之人,見他顯是奔南門而去,愈發往南涌來,不料行至此處,竟也被地面利刃刺穿腳底,紛紛倒地。

王海申見此情形,心知腳下有詐,不敢隨意亂動,怎奈遍地積雪,看不出究竟,命人取火把一照,霎時倒吸一口涼氣。只見滿地銀光閃閃,俱是利刃尖棱,遍鋪於路,不下數百,道路如同鐵釘鋼板,行走立傷。自然是梟延將奪來的刀劍折成碎片,布成這道阻礙了。

王海申眉心一皺,想起當日邙山大戰,蛇靈正是以此法阻撓官軍,如今梟延故技重施,只不過銅盾換做了斷刀斷劍。但他徒手斷刃,投擲於地,又能使之盡數直立,這等本事着實難得。看看離正南長夏門不遠,心知坊間小路繞行費時,多在此處耽擱一刻,梟延就多一分機會逃脫,必須從大道直追,於是對衆千牛衛道:“趟地而行,不要擡腳!”衆衛士答應了,紛紛腳不離地,將豎在地面的尖棱斷刃踢倒。

第十八章 身陷囚局第二十章 煙縷歸塵第五章 禁宮危局第十七章 迷霧之後第七章 宗廟陰雲第八章 謀國之心第三章 禍福相依第七章 宗廟陰雲第十三章 神鬼不覺第二十二章 神龍政變第十一章 波瀾再起第二十三章 塵埃落定第九章 有驚無險第十五章 陰差陽錯第十七章 迷霧之後第二章 面君直諫第十一章 波瀾再起第十九章 死生難測第十一章 波瀾再起第九章 有驚無險第十三章 神鬼不覺第十章 僥倖脫逃第五章 禁宮危局第八章 謀國之心第二章 面君直諫第三章 禍福相依第九章 有驚無險第十九章 死生難測第十六章 恩怨難解第五章 禁宮危局第十七章 迷霧之後第十九章 死生難測第十四章 棋差一招第二十章 煙縷歸塵第十八章 身陷囚局第二十一章 前路未明第二十三章 塵埃落定第十一章 波瀾再起第十三章 神鬼不覺第三章 禍福相依第十八章 身陷囚局第六章 甕中捉鱉第十三章 神鬼不覺第十六章 恩怨難解第二十一章 前路未明第九章 有驚無險第五章 禁宮危局第六章 甕中捉鱉第十七章 迷霧之後第十七章 迷霧之後第十四章 棋差一招第二十三章 塵埃落定第一章 危機四伏第八章 謀國之心第九章 有驚無險第六章 甕中捉鱉第二章 面君直諫第八章 謀國之心第六章 甕中捉鱉第十四章 棋差一招第二十章 煙縷歸塵第十一章 波瀾再起第七章 宗廟陰雲第九章 有驚無險第二章 面君直諫第二十二章 神龍政變第十九章 死生難測第二十二章 神龍政變第十三章 神鬼不覺第十七章 迷霧之後第十章 僥倖脫逃第十三章 神鬼不覺第十七章 迷霧之後第十六章 恩怨難解第二十四章 浮生若夢第十九章 死生難測第十八章 身陷囚局第八章 謀國之心第二十一章 前路未明第十四章 棋差一招第十三章 神鬼不覺第十六章 恩怨難解第二十章 煙縷歸塵第二章 面君直諫第一章 危機四伏第四章 舊日恩怨第十四章 棋差一招第十四章 棋差一招第十五章 陰差陽錯第二十章 煙縷歸塵第二十四章 浮生若夢第五章 禁宮危局第二十四章 浮生若夢第四章 舊日恩怨第四章 舊日恩怨第二十二章 神龍政變第二十四章 浮生若夢
第十八章 身陷囚局第二十章 煙縷歸塵第五章 禁宮危局第十七章 迷霧之後第七章 宗廟陰雲第八章 謀國之心第三章 禍福相依第七章 宗廟陰雲第十三章 神鬼不覺第二十二章 神龍政變第十一章 波瀾再起第二十三章 塵埃落定第九章 有驚無險第十五章 陰差陽錯第十七章 迷霧之後第二章 面君直諫第十一章 波瀾再起第十九章 死生難測第十一章 波瀾再起第九章 有驚無險第十三章 神鬼不覺第十章 僥倖脫逃第五章 禁宮危局第八章 謀國之心第二章 面君直諫第三章 禍福相依第九章 有驚無險第十九章 死生難測第十六章 恩怨難解第五章 禁宮危局第十七章 迷霧之後第十九章 死生難測第十四章 棋差一招第二十章 煙縷歸塵第十八章 身陷囚局第二十一章 前路未明第二十三章 塵埃落定第十一章 波瀾再起第十三章 神鬼不覺第三章 禍福相依第十八章 身陷囚局第六章 甕中捉鱉第十三章 神鬼不覺第十六章 恩怨難解第二十一章 前路未明第九章 有驚無險第五章 禁宮危局第六章 甕中捉鱉第十七章 迷霧之後第十七章 迷霧之後第十四章 棋差一招第二十三章 塵埃落定第一章 危機四伏第八章 謀國之心第九章 有驚無險第六章 甕中捉鱉第二章 面君直諫第八章 謀國之心第六章 甕中捉鱉第十四章 棋差一招第二十章 煙縷歸塵第十一章 波瀾再起第七章 宗廟陰雲第九章 有驚無險第二章 面君直諫第二十二章 神龍政變第十九章 死生難測第二十二章 神龍政變第十三章 神鬼不覺第十七章 迷霧之後第十章 僥倖脫逃第十三章 神鬼不覺第十七章 迷霧之後第十六章 恩怨難解第二十四章 浮生若夢第十九章 死生難測第十八章 身陷囚局第八章 謀國之心第二十一章 前路未明第十四章 棋差一招第十三章 神鬼不覺第十六章 恩怨難解第二十章 煙縷歸塵第二章 面君直諫第一章 危機四伏第四章 舊日恩怨第十四章 棋差一招第十四章 棋差一招第十五章 陰差陽錯第二十章 煙縷歸塵第二十四章 浮生若夢第五章 禁宮危局第二十四章 浮生若夢第四章 舊日恩怨第四章 舊日恩怨第二十二章 神龍政變第二十四章 浮生若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