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煙縷歸塵

梟滅武走出丈餘,緩緩站定,對那身穿虎皮的大漢道:“我本想饒你一命,怎奈你要求死,那也很好。”說着目光從諸人面上一一掃過,昂然道:“蕭某出道至今,何嘗懼死?誰想殺我,只管來罷!”

衆人見他面色蒼白,胸前血流不止,心知他已是強弩之末,捱得一時半刻,失血過多,那就再無後力,於是紛紛退開,半合半圍。

李元芳早已看出這些人用意,剛要上前,驀地發覺自己兩臂麻木。他和梟滅武劇鬥良久,早已脫力,只是心神緊繃,這纔不曾察覺,誰知停手片刻,雙臂已然不聽使喚。李元芳暗道不妙,此時他既然精疲力盡,梟延想必也是這般,看那虎衣大漢握刀手法,已知此人膂力雄強,餘下幾人武功均也不弱,自己和梟延氣力大損,如何還能與之相抗?

想不到一時不察,竟會着了張易之的道兒,李元芳心中不禁苦笑,暗想但教我有命回京,若不殺二張,那真誓不爲人了。忽見梟滅武雙目微闔,似已支持不住,李元芳踏前一步,正要提氣運刀,卻聽他冷聲道:“今日,你們誰也別想離開!”說話之間,只見他雙眼猛地睜開,寒意大盛,右手揮出,三柄飛刀脫手。

便在此時,梟滅武也踏前一步,竄了出去,他身側三名漢子只見金光一閃,身子齊齊一震,飛刀已然穿喉,撲通倒地。一人手中還握着單刀未放,梟延伸手一拂刀柄,單刀如同離弦之箭,立時戳向身旁一個細瘦漢子。那瘦子怎料他快到如此,大驚之下向左斜閃,早已忘了身邊還有旁人,這一閃正撞在身側一個光頭大漢身上。

那大漢身高八尺,濃眉環眼,猶如一堵肉牆,受這一撞紋絲不動,卻將這瘦子擋在了面前,如此避讓不得,單刀來勢迅猛,噗地一聲將他二人肚腹貫穿,釘在一處。二人兵器尚在手中,梟延早已飛起一腳,將瘦子手中兩把短刃踢出,只見兩道白光迅疾無比,朝着遠處那身穿虎皮的大漢而去,噗噗兩聲,一中喉頭,一中胸腹,大漢登時翻倒在地。

李元芳在旁看得咂舌,梟滅武受此重傷,還能頃刻之間連斃六人,所用兵器取自對手,這等武功速度委實可怖。餘下七人見他這般厲害,嚇得轉身欲逃,梟延擡手揮出,又是四柄追魂刀破空而去,繼而身形一轉,從另外三人身旁斜身掠過,銀霜劍劍光一閃即沒。四個大漢中刀倒地之際,李元芳已然看清,這三人喉頭胸口均有一條猩紅細縫,停得片刻,鮮血狂噴。

眼看着十三個大漢轉瞬之間屍橫就地,李元芳心中既感敬佩,復又畏懼,忽地覺得能遇見此等對手,實是生平一大幸事。梟滅武收劍之際,身形微晃,一口血涌上喉頭,他眉頭一蹙,強自壓下,仍是勉強站直身軀,不再朝李元芳看上一眼,緩緩向邙山深處走去,胸前鮮血一路滴落,將身後雪地染紅。李元芳看着他背影,心頭忽然一酸,從今往後,只怕世上再沒有此等對手了。

倘若沒有蛇靈恩怨,兩人或許會是朋友,如今卻是不共戴天的仇敵,他雖不願,卻又無可奈何。梟滅武受那一刀,深入臟腑,絕無生還之理,不過憑藉一口真氣強撐,此時天已將明,只怕他看不見旭日東昇了。面前十幾具屍體尚有餘溫,李元芳心道張易之狠毒至極,竟欲借刀殺人,只是他機關算盡,斷不會料到梟滅武受此重傷,還能將他所派之人盡數殺死。

站了片刻,李元芳收起鏈子刀,又將幽蘭劍還入鞘中。這幾個時辰,由生到死,又死裡逃生,其間兇險實難言說,只是心頭之恨,不免更勝從前。李元芳利眸沉沉,張易之既然敢設如此毒計,就別怪他心狠手辣,他李元芳殺人無數,何嘗在乎多添幾人?當下大步向山口走去,徑回神都覆命。

張易之躲入宮中,仍然暗遣殺手在翠雲峰下伏擊梟延與李元芳,此時只道二人已死,正等沈(悲劇)昌明回話。不料卻聽內線來報,說李元芳入宮交旨,一驚過後,有喜有憂。

喜的是李元芳既來交旨,那梟延必死無疑,去了心腹大患;憂的是李元芳全身而退,想來自己所派殺手未得成功,反被李元芳所殺,倘若他得知是自己所爲,必然不會幹休。

此人武功不在梟延之下,又統領千牛衛,頗具實權,若是激起他的殺心,當真是個麻煩。況且李元芳不諳官場之道,難比狄仁傑老練圓滑,萬一將此事告知皇帝,即便皇帝有心袒護,謀害大將的罪名,自己又如何擔當得起?倘若引起了皇帝疑心,那可大大不妙。

想到此處,張易之如芒在背,聽聞李元芳已在觀風殿見駕,只得悄悄到殿外,站在遠處花園裡觀望。此時天當大寒,又逢新雪剛過,縱使暖陽高照,仍是滴水成冰,張易之雖披了白裘,仍覺心中一陣陣寒意涌上。

觀風殿殿門緊閉,毫無動靜,他不敢近前,心中又在忐忑,萬一李元芳真來個魚死網破,那該如何是好,一時間心中如有催命符咒刻刻相催,煎熬至極。

終於見得殿門打開,李元芳緩步而出,面色凝重,站在殿門前默然片刻,這才大步離開。張易之一見他神情,頓覺心中一鬆,知他不曾將自己告倒,否則豈會是這般模樣。

只是張易之心安之際,不曾察覺李元芳將身側鐵拳握了又握,極力剋制心頭恨意。他並非張易之所想那般,對朝局之事全然不通,只不過未存久歷官場之心,只想狄仁傑百年之後即便辭官隱退,故而不去學諸般弄權手段。但從幽州案後追隨狄仁傑,即在京中爲官,從千牛衛中郎將做到大將軍,十餘年中自有一番心得,否則與沈(悲劇)昌明周旋多時,明爭暗鬥,又豈會不落下風?

此次迫於無奈去殺梟延,本是抱了必死之心,皇帝聖旨之中竟欲牽連他妻兒,李元芳對皇帝已不存感激之心。又知從前二張數次大過,總是受到袒護,數月前張易之慾要炸燬太廟,皇帝都能不加重責,由此可見一斑。當時他憤恨難抑,也因關切如燕母子安危,眼下到了自身,反而清醒不少。

張易之所遣殺手全部斃命,自己毫髮無損,縱使告到御前,皇帝未必肯信,倒不如絕口不提此事。張易之不知自己是否對皇帝言講,心有顧忌,卻也絕不能詢問試探皇帝,否則就是不打自招。

李元芳將拳頭握而復放,皇帝那裡不得處置二張,唯有日後再尋機會,總歸不會將此事輕易作罷。

第一章 危機四伏第二章 面君直諫第十八章 身陷囚局第二十四章 浮生若夢第十九章 死生難測第十章 僥倖脫逃第十六章 恩怨難解第八章 謀國之心第二十章 煙縷歸塵第七章 宗廟陰雲第三章 禍福相依第八章 謀國之心第七章 宗廟陰雲第二章 面君直諫第五章 禁宮危局第二十二章 神龍政變第十八章 身陷囚局第十四章 棋差一招第四章 舊日恩怨第二十一章 前路未明第十二章 機緣巧合第十六章 恩怨難解第九章 有驚無險第十二章 機緣巧合第七章 宗廟陰雲第二章 面君直諫第十七章 迷霧之後第一章 危機四伏第二十四章 浮生若夢第十九章 死生難測第十四章 棋差一招第二十章 煙縷歸塵第六章 甕中捉鱉第二十二章 神龍政變第十四章 棋差一招第十一章 波瀾再起第四章 舊日恩怨第二十四章 浮生若夢第二十三章 塵埃落定第二十章 煙縷歸塵第二十一章 前路未明第十九章 死生難測第十六章 恩怨難解第七章 宗廟陰雲第一章 危機四伏第二十三章 塵埃落定第十二章 機緣巧合第二十三章 塵埃落定第二十一章 前路未明第十七章 迷霧之後第二十四章 浮生若夢第十六章 恩怨難解第二章 面君直諫第七章 宗廟陰雲第十一章 波瀾再起第十六章 恩怨難解第七章 宗廟陰雲第三章 禍福相依第十四章 棋差一招第十七章 迷霧之後第八章 謀國之心第三章 禍福相依第十一章 波瀾再起第六章 甕中捉鱉第五章 禁宮危局第二十三章 塵埃落定第十八章 身陷囚局第九章 有驚無險第六章 甕中捉鱉第七章 宗廟陰雲第三章 禍福相依第二十四章 浮生若夢第二十章 煙縷歸塵第三章 禍福相依第七章 宗廟陰雲第十一章 波瀾再起第八章 謀國之心第二十二章 神龍政變第五章 禁宮危局第十五章 陰差陽錯第一章 危機四伏第二十二章 神龍政變第十四章 棋差一招第十五章 陰差陽錯第二十四章 浮生若夢第十九章 死生難測第四章 舊日恩怨第六章 甕中捉鱉第三章 禍福相依第二十四章 浮生若夢第四章 舊日恩怨第十五章 陰差陽錯第二章 面君直諫第二十四章 浮生若夢第十章 僥倖脫逃第九章 有驚無險第二十二章 神龍政變
第一章 危機四伏第二章 面君直諫第十八章 身陷囚局第二十四章 浮生若夢第十九章 死生難測第十章 僥倖脫逃第十六章 恩怨難解第八章 謀國之心第二十章 煙縷歸塵第七章 宗廟陰雲第三章 禍福相依第八章 謀國之心第七章 宗廟陰雲第二章 面君直諫第五章 禁宮危局第二十二章 神龍政變第十八章 身陷囚局第十四章 棋差一招第四章 舊日恩怨第二十一章 前路未明第十二章 機緣巧合第十六章 恩怨難解第九章 有驚無險第十二章 機緣巧合第七章 宗廟陰雲第二章 面君直諫第十七章 迷霧之後第一章 危機四伏第二十四章 浮生若夢第十九章 死生難測第十四章 棋差一招第二十章 煙縷歸塵第六章 甕中捉鱉第二十二章 神龍政變第十四章 棋差一招第十一章 波瀾再起第四章 舊日恩怨第二十四章 浮生若夢第二十三章 塵埃落定第二十章 煙縷歸塵第二十一章 前路未明第十九章 死生難測第十六章 恩怨難解第七章 宗廟陰雲第一章 危機四伏第二十三章 塵埃落定第十二章 機緣巧合第二十三章 塵埃落定第二十一章 前路未明第十七章 迷霧之後第二十四章 浮生若夢第十六章 恩怨難解第二章 面君直諫第七章 宗廟陰雲第十一章 波瀾再起第十六章 恩怨難解第七章 宗廟陰雲第三章 禍福相依第十四章 棋差一招第十七章 迷霧之後第八章 謀國之心第三章 禍福相依第十一章 波瀾再起第六章 甕中捉鱉第五章 禁宮危局第二十三章 塵埃落定第十八章 身陷囚局第九章 有驚無險第六章 甕中捉鱉第七章 宗廟陰雲第三章 禍福相依第二十四章 浮生若夢第二十章 煙縷歸塵第三章 禍福相依第七章 宗廟陰雲第十一章 波瀾再起第八章 謀國之心第二十二章 神龍政變第五章 禁宮危局第十五章 陰差陽錯第一章 危機四伏第二十二章 神龍政變第十四章 棋差一招第十五章 陰差陽錯第二十四章 浮生若夢第十九章 死生難測第四章 舊日恩怨第六章 甕中捉鱉第三章 禍福相依第二十四章 浮生若夢第四章 舊日恩怨第十五章 陰差陽錯第二章 面君直諫第二十四章 浮生若夢第十章 僥倖脫逃第九章 有驚無險第二十二章 神龍政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