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有驚無險

恭安坊內,狄府門前車馬齊備,狄仁傑頭戴樑冠,身着具服,出門上車,李元芳在旁跟隨,正要上馬,忽見遠處一抹白影凌空而至,先前放飛的信鴿去而復返,呼啦啦落在他肩頭,取下竹筒一瞧,不禁臉色大變,慌忙下馬奔到狄仁傑車駕之旁,輕聲道:“大人!”

狄仁傑聽他語意焦急,探頭問道:“怎麼了?”

李元芳將手中信紙遞去,狄仁傑接過一瞧,只見其上寫到:“太廟之中,暗藏炸藥,不可入內。”登時心中一震,低聲道:“這是如燕的筆跡!”

李元芳道:“正是!”“果有此事,後果不堪設想。”

狄仁傑眉心一擰,思量片刻,對李元芳吩咐道:“你立即帶人前往太廟,仔細搜查,真個發現炸藥,暗中拆毀就是,萬不可泄露此事,快去快回!”

“是!”李元芳已知狄公用意,自己坐騎腳程極快,不肖半刻便能趕到,當即縱馬直奔太廟去了。

狄仁傑低頭看着信上字跡,眸光幽深,沉沉出了口氣。

左掖門內,太廟之中,衆千牛衛早已肅然待立,耳聽一陣馬蹄聲響,一名軍頭轉頭望去,卻是李元芳縱馬趕到,慌忙迎上行禮:“李將軍!”行至下馬石前,李元芳輕輕一勒繮繩,翻身下馬。

那軍頭原是素日在衛府中跟隨李元芳左右的下屬,見他下馬之後神情凝重,心知定有要事,慌忙趨前聽候吩咐,李元芳貼在他耳邊肅聲道:“召集人手,將正殿樑頭地下仔細搜查,太子不久便到,傳令衛士不得張揚!”

“是!”軍頭飛跑去傳令,衆千牛衛紛紛到主殿翻查,步伐雖響,井然有序,李元芳卻不進殿門,繞着青石斑路緩步走向殿後。

這太廟主殿足有兩丈餘高,外圍均用粗大的朱漆石柱支撐殿頂,石柱甚是堅實,與殿基契合無縫,即便受了強烈震動也不致倒塌,李元芳沉思片刻,擡頭去看柱檐相接處的木質斗拱。

唐時屋頂多以木構撐架,不加釘榫,且工藝精湛,房屋若無巨力毀損,便是屹立百年也非難事,這太廟主殿更是選取百年良材構築,結實與否,固然不必擔憂,只是炸藥之流卻難抵擋。

李元芳縱身躍上,攀住懸樑,往那斗拱木縫之間細細查看,果見一道引線細如麥莖,從檐下延伸至主殿內去。

李元芳伸手扯下一截引線,順藤摸瓜,發覺每一根石柱與屋頂銜接處的斗拱中均有一根導(悲劇)火索延伸至大殿之內,命衛士搜來一看,共有十六個小包,每包炸藥不足一斤,但是藏在樑間構架之內,屆時一同引燃,這屋頂怕是要全然塌陷,化爲一堆碎礫了。

李元芳當即命人妥善收起,只在供臺之前站定。供臺之上擺放着武氏歷代先祖排位,只因這神位安放宗法甚嚴,以始祖居中,二世、四世、六世位於始祖之左,稱“昭”;三世、五世、七世位於始祖之右,稱“穆”,合爲始祖及三昭三穆,共七代祖先,故而帝王宗廟又稱“七廟”,亦代指國家社稷。

帝王儲君率領羣臣進香,便是站在臺前,此乃太廟重中之重。李元芳向供臺望了兩眼,忽覺腳下石磚微微鬆動,不禁低頭去看,這地上所鋪石磚厚達寸餘,其下全是夯土打實,絕不會無故凹陷。李元芳心中不免加了謹慎,蹲下細細查看。

那石磚本無異樣,一腳踏上才覺搖動,用手輕輕一撫,這方磚比左右兩塊微凸,好似略略墊高一般,李元芳猛地站起,對左右侍衛道:“將這石磚揭開!”

沈韜肖豹上前將磚撬起,搬開一看,磚下一條引線足有小指粗細,順勢一查,乃是由殿後通向供臺之前,沿路均是蓋在青磚下。

沈韜肖豹還欲將其他方磚掀開,李元芳擡手製止道:“來不及了,先將引線扯斷,待祭禮過後再行區處。”

沈韜二人將那引線斷去二三尺長,又取水灑在青磚之下,總算暫時令其失效,這才重新蓋好。此時衆侍衛已回稟搜查完畢,找出炸藥共有二十餘包,負責防守的千牛衛個個低頭不語,臉上均無血色。暗想這些炸藥若是引爆,自己便是不被炸死,也要落個失職之罪,如今全部搜查出來,就算事後處罰,也無性命之憂,不禁對李元芳大起感激之心。

李元芳沉聲吩咐道:“將這些炸藥用水浸了,拿去銷燬,各自回到原地待命。此事任何人不得泄露半句,若有外人知曉,定不輕饒!”

衆千牛衛噤若寒蟬,慌忙去辦,李元芳環視四周,再無差池,這才長長鬆了口氣,但轉念一想,如燕怎會探知此事?莫非這丫頭遇到甚麼麻煩?當下越想越是擔心,只待祭禮一畢,立即趕往大雲寺查看,打定主意,匆匆走了出去。

不多時,太子車駕行至太廟,與百官下車步行,一行浩浩蕩蕩,按品級隨入。狄仁傑方進左掖門,便遇李元芳在路旁等候,以目示意,心知事已辦妥,微微一笑。自百官入廟,直至祭禮完畢,中間平安無事。

武三思在尚善坊的宅邸之內閉門靜養,樑王府與太廟隔河相對,耳中隱隱聽得禮樂之聲,卻久久不聞其他聲響。

直至晌午,府中僕役前來稟告道:“王爺,太子及諸位大臣已自太廟進宮,朝見陛下去了……”

武三思聞言大怒,騰地站起,一把掃落茶盞道:“怎麼可能?!”見僕役滿臉愕然,驚覺失言,慌忙揮手道:“下去!”僕役慌忙告退。

武三思猛地坐回榻上,只覺怒得心肺皆疼,眼看太子之位垂手可得,居然還是功虧一簣,難道李顯那個廢物就真的天命所歸?!張易之信誓旦旦,聲言萬無一失,爲何事到臨頭,卻未見成效?莫非密謀已經泄露?

武三思心中大起懼意,謀害儲君,暗殺大臣,不提這幾宗罪狀,單是意圖炸燬太廟這一樁,皇帝若是得知,別說太子之位,便是項上這顆人頭只怕都難保。越想越怕,不由得兩股戰戰,心中將張易之罵了個狗血淋頭。

此時張易之正輕輕擦着手指上一枚白玉扳指,張昌宗擺弄着佛珠上一穗流蘇,正聽沈(悲劇)昌明稟報,太子車駕抵達之前,李元芳先到太廟搜查,才使得炸藥無用。張易之面色一凝,遲疑道:“李元芳突然帶人搜查,想必是狄仁傑授意,但不知……這老東西如何得知此事?”

沈(悲劇)昌明低聲道:“國公,方纔李元芳一出太廟,就去了城北大雲寺,後來狄府家人又駕着一輛四輪馬車趕去。不知何故。”

張昌宗疑道:“大雲寺……?”

張易之眉尖一挑,忽地頓足道:“不好!今晨我們在大雲寺所言,恐怕有人在旁偷聽!”

張昌宗和沈(悲劇)昌明均是臉色大變,面面相覷,沈(悲劇)昌明道:“極有可能!能教李元芳親自接回府中,莫非是狄如燕?”

張昌宗蹙眉道:“她怎麼會在大雲寺裡?還知道我們在佛陀殿會面,預先在內偷聽?”

張易之長出一口氣,緩緩搖頭:“去大雲寺是臨時起意,旁人不會預先得知,況且她未必是有意等候,許是誤打誤撞。”

張昌宗轉動指間瑪瑙佛珠,凝眉不語,心道這可真是始料未及,狄仁傑果真知道此事,必定奏告皇帝,要自己死無葬身之地。

沈(悲劇)昌明也暗暗害怕,倘若二張勾結武三思之事敗露,自己也難逃罪責,素日裡那些李唐老臣對二張兄弟甚是不滿,自己依附二人,只怕也早已成了他們肉中之刺,莫說別人,就是狄仁傑、李元芳恐怕都不會放過自己,想到此處,背上道道冷汗流下。

張易之心中暗思此事可還有迴轉餘地,不自覺地擡起右手,輕撫額角,腦中靈光一閃,忽地問道:“那狄如燕怎地要李元芳用馬車接回,她自己走不得路麼?”

沈(悲劇)昌明如夢初醒,答道:“剛纔去狄府打探,狄府家人都說狄如燕動了胎氣,需得臥牀靜養。”

張易之眸子一眯:“消息可靠麼?”

沈(悲劇)昌明嘆氣道:“不好說,只怕從他們口中也問不出甚麼。”

張易之頷首凝思,忽地幽幽道:“讓底下人安分守己,這段時間別弄出岔子來。賬目毋須小心!”說着吩咐沈(悲劇)昌明,“派人知會樑王罷!事已至此,只能聽天由命。”

沈(悲劇)昌明愕然道:“……是!”匆匆出門之際,未曾察覺自己已經滿身冷汗。

第十三章 神鬼不覺第二十二章 神龍政變第一章 危機四伏第二章 面君直諫第九章 有驚無險第十九章 死生難測第二十二章 神龍政變第十九章 死生難測第十章 僥倖脫逃第十五章 陰差陽錯第四章 舊日恩怨第二十章 煙縷歸塵第二十章 煙縷歸塵第一章 危機四伏第十七章 迷霧之後第六章 甕中捉鱉第十七章 迷霧之後第六章 甕中捉鱉第六章 甕中捉鱉第十五章 陰差陽錯第二章 面君直諫第五章 禁宮危局第十四章 棋差一招第二十四章 浮生若夢第一章 危機四伏第十二章 機緣巧合第十八章 身陷囚局第十一章 波瀾再起第一章 危機四伏第二十一章 前路未明第十四章 棋差一招第十三章 神鬼不覺第二十四章 浮生若夢第二十二章 神龍政變第十八章 身陷囚局第二十二章 神龍政變第二十四章 浮生若夢第八章 謀國之心第十三章 神鬼不覺第十四章 棋差一招第十五章 陰差陽錯第二章 面君直諫第十三章 神鬼不覺第十五章 陰差陽錯第七章 宗廟陰雲第十六章 恩怨難解第十三章 神鬼不覺第十章 僥倖脫逃第十三章 神鬼不覺第二十四章 浮生若夢第五章 禁宮危局第十四章 棋差一招第十六章 恩怨難解第四章 舊日恩怨第十二章 機緣巧合第八章 謀國之心第十七章 迷霧之後第七章 宗廟陰雲第六章 甕中捉鱉第十五章 陰差陽錯第二十一章 前路未明第十章 僥倖脫逃第六章 甕中捉鱉第七章 宗廟陰雲第三章 禍福相依第九章 有驚無險第十一章 波瀾再起第十六章 恩怨難解第三章 禍福相依第一章 危機四伏第二十三章 塵埃落定第十五章 陰差陽錯第五章 禁宮危局第十章 僥倖脫逃第二十二章 神龍政變第二十二章 神龍政變第二十四章 浮生若夢第一章 危機四伏第四章 舊日恩怨第十九章 死生難測第十七章 迷霧之後第十九章 死生難測第十二章 機緣巧合第二十四章 浮生若夢第六章 甕中捉鱉第二十三章 塵埃落定第一章 危機四伏第十六章 恩怨難解第八章 謀國之心第八章 謀國之心第二章 面君直諫第二十一章 前路未明第三章 禍福相依第六章 甕中捉鱉第十章 僥倖脫逃第三章 禍福相依
第十三章 神鬼不覺第二十二章 神龍政變第一章 危機四伏第二章 面君直諫第九章 有驚無險第十九章 死生難測第二十二章 神龍政變第十九章 死生難測第十章 僥倖脫逃第十五章 陰差陽錯第四章 舊日恩怨第二十章 煙縷歸塵第二十章 煙縷歸塵第一章 危機四伏第十七章 迷霧之後第六章 甕中捉鱉第十七章 迷霧之後第六章 甕中捉鱉第六章 甕中捉鱉第十五章 陰差陽錯第二章 面君直諫第五章 禁宮危局第十四章 棋差一招第二十四章 浮生若夢第一章 危機四伏第十二章 機緣巧合第十八章 身陷囚局第十一章 波瀾再起第一章 危機四伏第二十一章 前路未明第十四章 棋差一招第十三章 神鬼不覺第二十四章 浮生若夢第二十二章 神龍政變第十八章 身陷囚局第二十二章 神龍政變第二十四章 浮生若夢第八章 謀國之心第十三章 神鬼不覺第十四章 棋差一招第十五章 陰差陽錯第二章 面君直諫第十三章 神鬼不覺第十五章 陰差陽錯第七章 宗廟陰雲第十六章 恩怨難解第十三章 神鬼不覺第十章 僥倖脫逃第十三章 神鬼不覺第二十四章 浮生若夢第五章 禁宮危局第十四章 棋差一招第十六章 恩怨難解第四章 舊日恩怨第十二章 機緣巧合第八章 謀國之心第十七章 迷霧之後第七章 宗廟陰雲第六章 甕中捉鱉第十五章 陰差陽錯第二十一章 前路未明第十章 僥倖脫逃第六章 甕中捉鱉第七章 宗廟陰雲第三章 禍福相依第九章 有驚無險第十一章 波瀾再起第十六章 恩怨難解第三章 禍福相依第一章 危機四伏第二十三章 塵埃落定第十五章 陰差陽錯第五章 禁宮危局第十章 僥倖脫逃第二十二章 神龍政變第二十二章 神龍政變第二十四章 浮生若夢第一章 危機四伏第四章 舊日恩怨第十九章 死生難測第十七章 迷霧之後第十九章 死生難測第十二章 機緣巧合第二十四章 浮生若夢第六章 甕中捉鱉第二十三章 塵埃落定第一章 危機四伏第十六章 恩怨難解第八章 謀國之心第八章 謀國之心第二章 面君直諫第二十一章 前路未明第三章 禍福相依第六章 甕中捉鱉第十章 僥倖脫逃第三章 禍福相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