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機緣巧合

滿城風雪,天色陰灰,洛陽坊牆巷陌盡被大雪覆蓋。狄仁傑和李元芳俱不在府中,如燕哄睡了孩子,見雪猶不停,幾個丫鬟均有倦意,吩咐她們回去休息,自己在坐榻上縫製一張寶藍色襁褓。

落雪簌簌,炭爐中不時傳來微響,如燕擡頭看一眼窗戶,起身關好窗縫,放下重簾。

柳顏推門而入,將身上披風接下,拂落髮上雪花,這才進了內房,低聲道:“姐姐……大哥現在洛陽。”

如燕吃了一驚:“甚麼?他爲何事回來?”

柳顏凝眉道:“他帶了一個人來神都求見老爺,說是爲了上個月揚州之事。”

如燕挑眉道:“揚州?”恍然想起狄仁傑曾說揚州刺史全家被大火燒死,頗有可疑之處,莫非真有蹊蹺?

柳顏點頭道:“是揚州刺史之女陳子劍。哥哥說張易之在神都布有眼線,貿然進城恐怕會有不測。他先把陳子劍安頓在別處,要我來問你,如何安排陳子劍進府。”

如燕沉吟道:“我會想辦法。只是京城是非之地,此事一了,你讓他立即離開,免生變故。”

一旁李延青嚶嚀一聲,睜開眼睛,兩隻小手微微蠕動。如燕到搖籃中俯身將他抱起,摸摸襁褓未溼,只覺這孩子甚是乖巧,平時醒着極少哭鬧,慢慢坐在榻邊,將他放在膝上,愛憐地凝視。

李延青也用烏漆漆的眼珠看她,鼻樑高挺,眉飛入鬢,眉宇間一股英氣愈發與李元芳像足了九成。

柳顏似是想起一事,伸手入懷,取出一隻酸棗大小的金玉長命鎖遞過,支吾道:“這是……這是哥哥送給他的見面禮。”說着輕輕放在那孩子手中,李延青一把抓住,緊緊握在掌心。

如燕認得那是梟延自幼佩戴之物,曾聽他說起是週歲時父母所贈,他平日極爲愛惜,此時竟給了李延青做見面禮,詫異道:“那怎麼行,這是你父母留給他遺物……”

柳顏道:“送給他罷,哥哥希望能保他一生平安。”說着伸出右手,輕勾了勾李延青臉蛋,“他說先回邙山落腳。”

如燕頷首默然,許久才道道:“要他小心!”從李延青小手中取下那隻金玉長命鎖,看了一會兒,輕輕爲他戴在頸上。

沒過多久,天色將暮,狄春悄悄進門,見李延青熟睡,低聲對如燕道:“方纔將軍從宮裡派人來,說今晚值夜,怕是不回來了,讓小姐早些歇息。”

如燕點點頭道:“知道了。”說着從架上取了一件厚實披風,遞與狄春道:“讓人送去給他。”

狄春接了,又說狄夫人請如燕去用晚膳,如燕將李延青放回搖籃,拉過小被子蓋在他身上,吩咐繡月兩人看着,自己帶柳顏往前院去。

待到飯畢回房,雪已停了,誰知一進園門,轉過迴廊,突見房門大開,如燕和柳顏均是一驚,快步走去,進門一看,只見繡月綰星倒在地下,李延青已經蹤影不見。

柳顏探了探二人脈搏,所幸只是被人打暈,伸手一摸薄被,其中赫然放着一把追魂刀,金柄彩穗,晶光閃爍,刀上綁縛一張絹帛,書有字跡。

柳顏解下遞給如燕,如燕細細一看畢,美眸中目光幽冷,沉聲道:“是張易之。”

柳顏接過一看,遲疑道:“他要姐姐用陳子劍去換延青?”

如燕道:“我們現在就去邙山,興許還來得及想出辦法。”

柳顏點頭應是,問道:“可要告訴老爺?”

如燕搖了搖頭:“事態不明,還是先別告訴叔父,免得他老人家擔心。”說話間,想到數月之前,李延青未曾出世,自己曾遭生死大劫,幾乎母子俱亡,誰知現在又有此禍,一想這孩子如此多災多難,如燕忍不住心裡一酸,落下淚來。

洛陽城外,沈(悲劇)昌明瞟了一眼手中嬰兒,吩咐下屬道:“回去告訴國公,已得手了。”待幾人領命而去,自己卻沿着洛河向東,一路行出四十餘里,見周圍俱是荒野,夜深無人,登上河堤,低頭一看,李延青早已醒了,雙目微睜,正瞧向他。

沈(悲劇)昌明見他眉宇間神情,端的與李元芳一模一樣,頓時心生邪念,冷笑道:“小東西,別怪我心狠,是你生錯了人家!”

不料李延青忽地大哭起來,聲音洪亮,河岸邊寒風蕭蕭,卻也遠遠可聞,沈(悲劇)昌明擡手將他向洛河拋去,只聽撲通一聲,水花四濺,哭聲立時歇止。

夜黑風高,河堤四周伸手不見五指,沈(悲劇)昌明雖看不清堤下情形,等了片刻,除了潺潺河水再無聲息,心知這等小小嬰兒落水必亡,更何況隆冬之際,河水冰冷刺骨。李元芳沒了他,定要心疼好一陣子,當下心滿意足,轉身便走。

沈(悲劇)昌明走後不久,河堤之下再度傳來嬰兒細微哭聲,卻是梟滅武緩緩撩袍走了上來。方纔走到此處,馴養的蒼鷹給岸邊棘藤縛住了腳,一時掙扎不脫,梟延將它解救下來,剛要上去,察覺有人遠遠奔到,武功頗爲不弱。他不欲生事,遂隱身堤下,屏息靜待,誰知來人停下之後,頭頂竟傳來陣陣嬰兒啼哭,那人跟着將孩子拋向洛河。

梟滅武吃了一驚,不及多想,伸手解下腰間錦帶,運勁揮出,將孩子捲進懷裡,繼而飛起一腳,將旁邊一塊大石踢進向河心,掩住嬰兒小嘴,矮身躲藏。

這一甩一接一踢,一氣呵成,不過瞬息之事,大石落水,嬰兒止哭,中間更無片剎停歇,加上風聲甚疾,沈(悲劇)昌明不疑有他,只道是李延青落水。

梟延武功比沈(悲劇)昌明遠遠高出十倍不止,他聽得見沈(悲劇)昌明舉止呼吸,沈(悲劇)昌明卻全然不曾察覺他近在咫尺,聽此間別無動靜,於是放心離開,何曾想到堤壩之下竟然有人?

梟延未曾見他相貌,更是全然不解此人爲何對一個嬰兒下此毒手,走到河堤上,這才低頭打量,誰知一眼便見襁褓中露出那枚金玉長命鎖,正是自己之物。

他心頭大震,挑開襁褓,去看嬰兒小臉,只見他眉長入鬢,鼻樑直挺,雖然極爲幼小,卻宛然帶着幾分李元芳的勃勃英氣。

再加上他胸前玉鎖,那是幾個時辰之前自己親手交與梟靈的,這若不是李元芳之子,卻又是誰?

梟延心口一陣悶痛頓時涌上,好似有無數刀劍在內翻攪,說不清是何滋味,連雙手也已不自覺地微微顫抖。

此時天正嚴寒,河邊風緊,幸好李延青身上襁褓是如燕新制,厚實綿密,否則早已凍斃,但也給風吹得小臉通紅,哭不出聲來,梟延伸手一摸,襁褓中只餘微溫,慌忙將孩子抱在懷裡,暗運內息,使之漸漸回暖。

第十五章 陰差陽錯第十一章 波瀾再起第十五章 陰差陽錯第四章 舊日恩怨第十章 僥倖脫逃第六章 甕中捉鱉第十四章 棋差一招第七章 宗廟陰雲第二章 面君直諫第十三章 神鬼不覺第二十四章 浮生若夢第三章 禍福相依第十五章 陰差陽錯第二十三章 塵埃落定第五章 禁宮危局第十一章 波瀾再起第六章 甕中捉鱉第五章 禁宮危局第二十二章 神龍政變第十八章 身陷囚局第十七章 迷霧之後第三章 禍福相依第三章 禍福相依第三章 禍福相依第十章 僥倖脫逃第二十四章 浮生若夢第二十一章 前路未明第二十三章 塵埃落定第十一章 波瀾再起第十五章 陰差陽錯第三章 禍福相依第四章 舊日恩怨第二十一章 前路未明第十六章 恩怨難解第十六章 恩怨難解第一章 危機四伏第四章 舊日恩怨第十五章 陰差陽錯第六章 甕中捉鱉第十三章 神鬼不覺第二章 面君直諫第二十二章 神龍政變第四章 舊日恩怨第五章 禁宮危局第十五章 陰差陽錯第三章 禍福相依第十五章 陰差陽錯第十章 僥倖脫逃第十二章 機緣巧合第九章 有驚無險第十五章 陰差陽錯第十七章 迷霧之後第十八章 身陷囚局第十四章 棋差一招第二十三章 塵埃落定第四章 舊日恩怨第二章 面君直諫第七章 宗廟陰雲第二十一章 前路未明第二十二章 神龍政變第六章 甕中捉鱉第二十四章 浮生若夢第十二章 機緣巧合第十二章 機緣巧合第九章 有驚無險第九章 有驚無險第九章 有驚無險第五章 禁宮危局第一章 危機四伏第十九章 死生難測第一章 危機四伏第十四章 棋差一招第十一章 波瀾再起第二十一章 前路未明第十八章 身陷囚局第二十章 煙縷歸塵第十二章 機緣巧合第十章 僥倖脫逃第十五章 陰差陽錯第十四章 棋差一招第十五章 陰差陽錯第十七章 迷霧之後第十三章 神鬼不覺第十一章 波瀾再起第二章 面君直諫第二十四章 浮生若夢第十七章 迷霧之後第四章 舊日恩怨第十六章 恩怨難解第六章 甕中捉鱉第十二章 機緣巧合第二十四章 浮生若夢第二十一章 前路未明第十六章 恩怨難解第十八章 身陷囚局第十五章 陰差陽錯第二十二章 神龍政變
第十五章 陰差陽錯第十一章 波瀾再起第十五章 陰差陽錯第四章 舊日恩怨第十章 僥倖脫逃第六章 甕中捉鱉第十四章 棋差一招第七章 宗廟陰雲第二章 面君直諫第十三章 神鬼不覺第二十四章 浮生若夢第三章 禍福相依第十五章 陰差陽錯第二十三章 塵埃落定第五章 禁宮危局第十一章 波瀾再起第六章 甕中捉鱉第五章 禁宮危局第二十二章 神龍政變第十八章 身陷囚局第十七章 迷霧之後第三章 禍福相依第三章 禍福相依第三章 禍福相依第十章 僥倖脫逃第二十四章 浮生若夢第二十一章 前路未明第二十三章 塵埃落定第十一章 波瀾再起第十五章 陰差陽錯第三章 禍福相依第四章 舊日恩怨第二十一章 前路未明第十六章 恩怨難解第十六章 恩怨難解第一章 危機四伏第四章 舊日恩怨第十五章 陰差陽錯第六章 甕中捉鱉第十三章 神鬼不覺第二章 面君直諫第二十二章 神龍政變第四章 舊日恩怨第五章 禁宮危局第十五章 陰差陽錯第三章 禍福相依第十五章 陰差陽錯第十章 僥倖脫逃第十二章 機緣巧合第九章 有驚無險第十五章 陰差陽錯第十七章 迷霧之後第十八章 身陷囚局第十四章 棋差一招第二十三章 塵埃落定第四章 舊日恩怨第二章 面君直諫第七章 宗廟陰雲第二十一章 前路未明第二十二章 神龍政變第六章 甕中捉鱉第二十四章 浮生若夢第十二章 機緣巧合第十二章 機緣巧合第九章 有驚無險第九章 有驚無險第九章 有驚無險第五章 禁宮危局第一章 危機四伏第十九章 死生難測第一章 危機四伏第十四章 棋差一招第十一章 波瀾再起第二十一章 前路未明第十八章 身陷囚局第二十章 煙縷歸塵第十二章 機緣巧合第十章 僥倖脫逃第十五章 陰差陽錯第十四章 棋差一招第十五章 陰差陽錯第十七章 迷霧之後第十三章 神鬼不覺第十一章 波瀾再起第二章 面君直諫第二十四章 浮生若夢第十七章 迷霧之後第四章 舊日恩怨第十六章 恩怨難解第六章 甕中捉鱉第十二章 機緣巧合第二十四章 浮生若夢第二十一章 前路未明第十六章 恩怨難解第十八章 身陷囚局第十五章 陰差陽錯第二十二章 神龍政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