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越是危險越向前——王佔成

越是危險越向前——王佔成

各位領導、同志們:

我叫王佔成,69歲,中國共產黨黨員,三等甲級殘廢軍人,是中南石化武漢公司的一名離休幹部。

今年夏天,武漢發生了特大洪水,防汛形勢十分嚴峻。洪峰來得早,來得猛,高水位持續時間長。在長江和漢水的夾擊下,江水超過危險水位50多天,有8次洪峰通過武漢,江水高出武漢市區6米多,真是頭頂一條河,肩挑兩江水啊,誰見了心裡都發寒。在市委、市政府領導下,我們武漢30多萬防汛大軍和700萬人民團結一心,不怕犧牲,顧全大局,在近萬名解放軍和武警官兵、公安幹警的大力配合下,在486公里幹堤上,戰勝了一次又一次險情。每當在電視和報紙上看到這些,我就坐不住了,每天都要到江堤上看看。有人喊我去釣魚,可我哪有心思,特別是看到在武漢水情最危急的關鍵時刻,江澤民總書記、朱鎔基總理、溫家寶副總理親自來到長江大堤上指揮抗洪搶險,我的心情特別激動,多次請戰上一線,都因爲年紀大,領導不批准。上不了抗洪一線,我心裡急呀,只好經常到大堤上轉一轉,心想,萬一有什麼事,不管領導同意不同意,我都要衝上去。

……

吃過午飯,我有點頭暈,斜躺在沙發上,剛一閉眼,就聽到樓下有人大聲呼喊:“堤破了,進水啦……”“搶險呀!快搶險呀!”我的心一下提到嗓子眼上,渾身的熱血都在往頭上涌。

哪有這麼快,飯前才從堤上下來,怎麼會一下就破堤了呢。我一翻身就從沙發上爬了起來,穿上鞋就往外跑。我老伴慌了,一把拉住我說:“你有病,不能去!”老伴知道我這個人一生好強,樣樣事情總想靠前,她早看出我一夜沒睡就是在合計着要下水探一探。可近幾年,年紀大了,心臟病、高血壓也上了身,加上抗美援朝時受傷的三塊彈片還留在右腳的踝骨裡,前幾年膝蓋頭摔斷了,腿上至今還用鋼筋撐着。她對我這把老骨頭擔心得很。我對她講

:“我不下水,只出去看看!”這才掙脫她,奔出了門,循着喊聲匆匆趕去。

……

洞口越來越大,沙袋石頭一壓到洞口上就被衝開。涌出的江水迅速上漲,一會兒就淹到人們的膝蓋頭。防汛搶險隊員們都在作殊死的搏鬥,十幾個武警戰士奮不顧身撲向洞口,用身堵水,他們手挽手,相互扶持着,撲在洞口上使勁向下壓,任憑洪水衝打,任憑嘴裡鼻子裡灌滿了泥沙,仍然堅強地抗爭。我這個在戰場上遭遇過敵機轟炸,從死人堆裡爬出來都沒掉過眼淚的老兵,看着這一切,也止不住紅了眼圈。

我定了定神,憑着經驗,認定堤外江中護坡上有洞!如果不堵上江中的洞,大堤隨時就有潰口的危險。我趕緊爬上堤,可護堤的同志爲了保護羣衆的安全,兩次將我送下了大堤。這時,我哪能考慮自己的安全啊!保護大堤,保衛武漢要緊。我再一次爬上大堤,翻過防水牆,毫不猶豫地跳入江中,在江面上仔細地探尋漩渦,因爲我知道有漩渦就有洞。一眼望不到邊的滔滔江水,以每秒6萬多立方米的流量向東奔去,急流的江水渾黃不清,江面野草雜物纏在一起,擋住了我的視線。

江水淹到我的脖子,我順着堤慢慢向前摸,水裡的鐵絲、木棍劃得我前胸後背刺心地疼,那個時候也顧不了這些了,只想快些找到涌水洞口。十多分鐘過去了,洞口還沒有找到,我心裡很着急,頓時覺得心口有點發慌,可能是血壓上來了。剛好,一條渡船被調來探險,我被船上的人拉了上去。解放以後我一直在武漢工作,1954年參加過抗洪搶險,曾因搶救國家財產和7名落水羣衆被授予一等功,我還多次參加橫渡長江的活動。往日在水裡我很自信,這次下水,才感到手腳慢多了,畢竟歲月不饒人哪!

我讓船上的人趕緊打撈江上的雜物。堤內,管涌把200斤的沙包頂翻,怎麼也壓不住,中南石化煤氣站倉庫裡已積滿了水,武警戰士正忙着將隨時可能引發危險的煤氣罐轉移到安全地帶。可能是沒見過這樣

的場面,許多姑娘、媳婦都哭了起來,情況已相當危急,隨時都有潰堤的可能。可是,沒有一個人離開搶險現場,來的人反而越來越多。區裡的領導來了,市裡的領導趕來了,專家也來了。

……

事後,經省防汛指揮部專家現場勘察和調查,認定這次險情是渾水漏洞,是潰口性險情。這一帶堤身是沙石基礎,本身就脆弱,更何況出現了這麼大的漏洞,若是洞口發現遲一丁點,這一段幹堤就會傾刻崩潰,並可能引發大面積決堤。一旦決堤,漢口地區及鄰近縣市將一片汪洋,離出險地段不足200米的京廣鐵路大動脈將被攔腰切斷,離堤不足百米的大油庫會引發爆炸,中南石化公司、空軍油庫、陸軍油庫的數十萬噸輕油極可能隨江漂流,一遇明火,江面將會是一片火海,後果不堪設想。

險情排除了,災難避免了。作爲一個公民,一個武漢市的老百姓,在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遇到威脅的時候,我盡了一個公民應盡的責任。但是,黨和政府給了我很大的榮譽:武漢市防汛指揮部召開了表彰大會,市領導將萬元獎金送到了我家裡;我成了記者筆下的英雄上了報紙、電視、電臺;榮獲了省、市五一勞動獎章;市委、市政府向全市發出了向我學習的決定。鄰居們見到我,都喊我“英雄”,老伴在外碰到熟人都對她說:“你家老頭子做了好事,要活100歲。”我覺得怪不自在,我水性好,又是一個有近50年黨齡的老黨員,爲抗洪搶險出了一點力,算不上什麼。這次搶險有2800多人投入戰鬥,功勞不能算在我一個人頭上,功勞是大家的,是武漢人民的。

我還是我。排除險情的當天,我匆匆忙忙洗了個熱水澡,就催着老伴一起上堤去查險。我們石油居委會還自發地組織了巡堤隊伍,晝夜奔波在長江大堤上。這次抗洪搶險鬥爭,使我深深地感到,有黨的正確領導,有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有軍民團結一心,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再大的洪水也可以戰勝,我們的家園也能建設得更加美好!

(本章完)

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做抗洪搶險的鋼鐵長城——張景榮第一章 洪水來了_認識中國的洪災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越是危險越向前——王佔成第三章 英模壯歌_鋼鐵戰士——吳良珠第六章 洪水過後的反思_九八抗洪精神第一章 洪水來了_國家決策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用科技的力量馴服洪水——董光琳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我是人民的蘇木達(鄉長)——包石頭第二章 決戰共工_荊江保衛戰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當抗擊洪水的“護堤石”——陳申桃第一章 洪水來了_國家決策第一章 洪水來了_國家決策第六章 洪水過後的反思_回望戊寅之水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用科技的力量馴服洪水——董光琳第三章 英模壯歌_“抗洪英雄”——高建成第四章 八方支援_和平年代的考驗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用科技的力量馴服洪水——董光琳第二章 決戰共工_荊江保衛戰第四章 八方支援_血脈相連第四章 八方支援_情滿大江第四章 八方支援_情滿大江第三章 英模壯歌_鋼鐵戰士——吳良珠第三章 英模壯歌_巾幗抗洪的故事第三章 英模壯歌_洪水中的救星——李長志第六章 洪水過後的反思_九八抗洪精神第四章 八方支援_血脈相連第二章 決戰共工_九江大決戰第四章 八方支援_爲秋季按時開學保駕護航第三章 英模壯歌_“抗洪英雄”——高建成第二章 決戰共工_爲了這片黑土地第三章 英模壯歌_抗洪勇士——李向羣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越是危險越向前——王佔成第二章 決戰共工_洞庭湖防禦戰第三章 英模壯歌_洪水中的救星——李長志第二章 決戰共工_爲了這片黑土地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做抗洪搶險的鋼鐵長城——張景榮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我是人民的蘇木達(鄉長)——包石頭第二章 決戰共工_科爾沁草原保衛戰第四章 八方支援_血脈相連第六章 洪水過後的反思_九八抗洪精神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用科技的力量馴服洪水——董光琳第六章 洪水過後的反思_九八抗洪精神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讓黃繼光旗幟在大堤上飄揚——姚恆斌第一章 洪水來了_國家決策第四章 八方支援_血脈相連第二章 決戰共工_科爾沁草原保衛戰第四章 八方支援_血脈相連第三章 英模壯歌_巾幗抗洪的故事第二章 決戰共工_洞庭湖防禦戰第四章 八方支援_和平年代的考驗第六章 洪水過後的反思_氣象與降雨第二章 決戰共工_九江大決戰第三章 英模壯歌_巾幗抗洪的故事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用科技的力量馴服洪水——董光琳第三章 英模壯歌_巾幗抗洪的故事第四章 八方支援_情滿大江第一章 洪水來了_不周山之觸第三章 英模壯歌_抗洪勇士——李向羣第四章 八方支援_大災無大疫第二章 決戰共工_爲了這片黑土地第三章 英模壯歌_普通人的抗洪故事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用科技的力量馴服洪水——董光琳第一章 洪水來了_不周山之觸第二章 決戰共工_洞庭湖防禦戰第四章 八方支援_和平年代的考驗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讓黃繼光旗幟在大堤上飄揚——姚恆斌第一章 洪水來了_認識中國的洪災第四章 八方支援_爲秋季按時開學保駕護航第四章 八方支援_血脈相連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做抗洪搶險的鋼鐵長城——張景榮第二章 決戰共工_爲了這片黑土地第三章 英模壯歌_洪水中的救星——李長志第一章 洪水來了_認識中國的洪災第二章 決戰共工_九江大決戰第三章 英模壯歌_鋼鐵戰士——吳良珠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當抗擊洪水的“護堤石”——陳申桃第二章 決戰共工_九江大決戰第二章 決戰共工_科爾沁草原保衛戰第二章 決戰共工_爲了這片黑土地第六章 洪水過後的反思_氣象與降雨第六章 洪水過後的反思_氣象與降雨第三章 英模壯歌_鋼鐵戰士——吳良珠第二章 決戰共工_九江大決戰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越是危險越向前——王佔成第六章 洪水過後的反思_回望戊寅之水第一章 洪水來了_認識中國的洪災第四章 八方支援_和平年代的考驗第二章 決戰共工_荊江保衛戰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用科技的力量馴服洪水——董光琳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越是危險越向前——王佔成第四章 八方支援_情滿大江第二章 決戰共工_科爾沁草原保衛戰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我是人民的蘇木達(鄉長)——包石頭
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做抗洪搶險的鋼鐵長城——張景榮第一章 洪水來了_認識中國的洪災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越是危險越向前——王佔成第三章 英模壯歌_鋼鐵戰士——吳良珠第六章 洪水過後的反思_九八抗洪精神第一章 洪水來了_國家決策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用科技的力量馴服洪水——董光琳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我是人民的蘇木達(鄉長)——包石頭第二章 決戰共工_荊江保衛戰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當抗擊洪水的“護堤石”——陳申桃第一章 洪水來了_國家決策第一章 洪水來了_國家決策第六章 洪水過後的反思_回望戊寅之水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用科技的力量馴服洪水——董光琳第三章 英模壯歌_“抗洪英雄”——高建成第四章 八方支援_和平年代的考驗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用科技的力量馴服洪水——董光琳第二章 決戰共工_荊江保衛戰第四章 八方支援_血脈相連第四章 八方支援_情滿大江第四章 八方支援_情滿大江第三章 英模壯歌_鋼鐵戰士——吳良珠第三章 英模壯歌_巾幗抗洪的故事第三章 英模壯歌_洪水中的救星——李長志第六章 洪水過後的反思_九八抗洪精神第四章 八方支援_血脈相連第二章 決戰共工_九江大決戰第四章 八方支援_爲秋季按時開學保駕護航第三章 英模壯歌_“抗洪英雄”——高建成第二章 決戰共工_爲了這片黑土地第三章 英模壯歌_抗洪勇士——李向羣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越是危險越向前——王佔成第二章 決戰共工_洞庭湖防禦戰第三章 英模壯歌_洪水中的救星——李長志第二章 決戰共工_爲了這片黑土地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做抗洪搶險的鋼鐵長城——張景榮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我是人民的蘇木達(鄉長)——包石頭第二章 決戰共工_科爾沁草原保衛戰第四章 八方支援_血脈相連第六章 洪水過後的反思_九八抗洪精神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用科技的力量馴服洪水——董光琳第六章 洪水過後的反思_九八抗洪精神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讓黃繼光旗幟在大堤上飄揚——姚恆斌第一章 洪水來了_國家決策第四章 八方支援_血脈相連第二章 決戰共工_科爾沁草原保衛戰第四章 八方支援_血脈相連第三章 英模壯歌_巾幗抗洪的故事第二章 決戰共工_洞庭湖防禦戰第四章 八方支援_和平年代的考驗第六章 洪水過後的反思_氣象與降雨第二章 決戰共工_九江大決戰第三章 英模壯歌_巾幗抗洪的故事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用科技的力量馴服洪水——董光琳第三章 英模壯歌_巾幗抗洪的故事第四章 八方支援_情滿大江第一章 洪水來了_不周山之觸第三章 英模壯歌_抗洪勇士——李向羣第四章 八方支援_大災無大疫第二章 決戰共工_爲了這片黑土地第三章 英模壯歌_普通人的抗洪故事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用科技的力量馴服洪水——董光琳第一章 洪水來了_不周山之觸第二章 決戰共工_洞庭湖防禦戰第四章 八方支援_和平年代的考驗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讓黃繼光旗幟在大堤上飄揚——姚恆斌第一章 洪水來了_認識中國的洪災第四章 八方支援_爲秋季按時開學保駕護航第四章 八方支援_血脈相連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做抗洪搶險的鋼鐵長城——張景榮第二章 決戰共工_爲了這片黑土地第三章 英模壯歌_洪水中的救星——李長志第一章 洪水來了_認識中國的洪災第二章 決戰共工_九江大決戰第三章 英模壯歌_鋼鐵戰士——吳良珠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當抗擊洪水的“護堤石”——陳申桃第二章 決戰共工_九江大決戰第二章 決戰共工_科爾沁草原保衛戰第二章 決戰共工_爲了這片黑土地第六章 洪水過後的反思_氣象與降雨第六章 洪水過後的反思_氣象與降雨第三章 英模壯歌_鋼鐵戰士——吳良珠第二章 決戰共工_九江大決戰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越是危險越向前——王佔成第六章 洪水過後的反思_回望戊寅之水第一章 洪水來了_認識中國的洪災第四章 八方支援_和平年代的考驗第二章 決戰共工_荊江保衛戰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用科技的力量馴服洪水——董光琳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越是危險越向前——王佔成第四章 八方支援_情滿大江第二章 決戰共工_科爾沁草原保衛戰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我是人民的蘇木達(鄉長)——包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