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當抗擊洪水的“護堤石”——陳申桃

當抗擊洪水的“護堤石”——陳申桃

各位領導、同志們:

我叫陳申桃,今年38歲,是江西省九江市廬山區新港鎮江磯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我們新港鎮是九江市的東大門,位於長江與鄱陽湖交匯處,而江磯村又地處最頂端,南臨波濤翻滾的鄱陽湖,北靠浩蕩東流的萬里長江。我們村南邊是全長1000多米的3個圩堤,抵擋着鄱陽湖水;北邊,就是全長4500米的長江干堤益公堤,堤內除全鎮3萬多百姓、2萬多畝糧田外,還有九江石化總廠、九江50萬噸大化肥廠等國家大中型企業和重點工程。朱鎔基總理、溫家寶副總理都先後親臨益公堤視察,要求嚴防死守,確保大堤萬無一失。

6月中旬以來,罕見的持續暴雨、大暴雨,使江湖水位迅猛上漲,至6月23日,長江九江段水位已越過19.50米的警戒線。這天上午,鎮防汛指揮部召開防汛緊急動員大會。一散會,我就趕到村裡召開村黨支部會議和黨員大會,佈置抗洪搶險的事,在村民中挑選了能吃苦耐勞、經驗豐富、思想素質較好的青壯年勞力,組成了50人的搶險隊、50人的巡邏隊和50人的預備隊,每個隊都成立了臨時黨小組,黨小組長任隊長,黨、團員爲骨幹。晚上,我和幾個村幹部分成3個組挨家挨戶檢查落實防洪準備工作,動員一些居住在低窪處的村民做好隨時轉移準備,確保人員安全。等我回到家裡,已是晚上兩點多鐘,向妻子簡單交代了一下家中的事情,帶着換洗衣服就上堤了。

……

7月15日晚上8點左右,我感到筋疲力盡,真想歇一會兒,但是不行,巡堤要緊。可能是由於疲勞過度,我正在堤上走着,突然一陣頭暈,一下栽倒在一個2米多深的石頭溝裡,不省人事。後來,查險的隊員發現了,把我擡到哨棚裡搶救。醒來後我責備自己,怎麼偏偏這時候摔倒,我對大家說:“你們不要管我,快去查險。”說着我就站起來。可剛站起來,又摔倒了,發現自己的大腿被劃了一條兩寸多長的口子,已被包紮好了,但鮮紅的血還不時往外滲。醫生說:“不能動,你的胯骨已被摔傷,現在必須回家休養。”同志們也都勸我安心休息。我一聽急了,“現在大堤這麼危險,叫我怎麼安心、怎麼休息?”我是全村的領頭人,我的崗位就在大堤上,洪水不退,決不離堤。於是,我不顧腿傷站了起來,

拄着竹杆一步一跛地往堤上走。這時很多村民聞訊趕來看我,特別是村裡60多歲的王大娘還帶來了剛剛熬好的雞湯和稀飯。我看着王大娘那佈滿皺紋而慈祥的面龐,看着鄉親們充滿憐愛的神情,眼淚頓時奪眶而出,什麼話也說不出來。我是一個不善言詞的種田人,哽咽着說了一聲“謝謝”,心裡發誓:村民們這麼關心、愛護我,就是死,我也要死在大堤上!

人有情,水無情。7月28日,長江水位超過歷史最高水位70多釐米。這天上午,又降暴雨,水位繼續上漲,益公堤已經受了一個多月的高水位浸泡,堤內堤外落差有6米多,長江就好像頂在我們頭上,隨時都有可能出現沒頂之災。就在這時,老閘口不堪重負發生滲漏,水越來越大。情況緊急,如不及時堵住,將嚴重威脅大堤的安全。我和突擊隊員及時趕到。看到當時嚴重的情況,我想都沒想,冒着隨時被捲入漩渦的危險,第一個跳進2米多深的急流,其他隊員也緊跟着跳入水中。這時有人大叫:“陳書記,你有傷不能下水,快上來,快上來!”突擊隊員們也說:“陳書記快上去,這裡太危險了。”我對他們說:“不,在這危急關頭,一個共產黨員,一個村裡的書記,就是要帶頭,就是捨去生命也顧不得了。”我和大家迅速形成一道人牆,由於風高浪急,一個惡浪高過一個惡浪,我們手牽着手幾次都被衝散。我又指揮大家擡樹打樁,並用鐵絲牢牢地綁起來,再把砂袋填進去,滲水慢慢地小了。大家看到了勝利的希望,越戰越勇,經過10多個小時的奮戰,200多方砂袋把閘口堵得嚴嚴實實。

此時,我才感覺到腿傷處和爛襠處火辣辣地痛,翻開紗布一看,皮膚開始潰爛。正準備上藥,村裡有個人跑來告訴我,鄱陽湖的水已經漫過了南邊的圩堤,淹沒了村裡700多畝稻田、500多畝養魚池,20多棟房子被洪水衝倒,我家也被洪水淹了。聽到這消息,開始時我人都懵了,家裡90多歲的老祖母,年近70的父母親以及妻子、兒女,現在不曉得人在何處,是生是死。大家也一個個急得直轉,人心惶惶。面對洶涌的江水,我清醒地意識到:千萬不能亂,特別是自己不能亂,如果一亂,人心散了,大堤必破無疑。儘管我心裡也非常着急,還是強忍着勸慰大家。村民們多年來辛辛苦苦攢下一點財物很不容易,要說不心痛,那是假話。但我們受災,畢竟只是一個家庭,一個

村。長江大堤關係到整個市區的安危,決不能有半點鬆懈。只有保住大堤才能真正把災害降到最低限度。大家聽了我的勸告,誰也沒有離開大堤。

兩個多月來,我在大堤上巡迴查險,走了六七千里路,而家裡離大堤不到兩公里,來回一趟才半個小時,就是沒有回去過一次。有一天,妻子託人帶來一封信,信中說:“申桃,這次洪水把我們家房子、責任田和魚池都淹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等水退了以後,我們再重新來過。你是一村之長,眼下保護大堤是你最要緊的事,家裡有我在,你就莫操心。”看完信,我眼圈一熱,鼻了一酸,暗下決心,一定要守住大堤!後來,祖母因水淹多次搬遷,過於驚嚇,加上又擔心我這個長孫在堤上的安危,不幸去逝。當我在堤上巡邏時聽到這個消息,心裡萬分悲痛。直到現在,我仍然對她老人家臨終時沒能見最後一面感到非常難過。

8月1日凌晨,水位猛漲到23.03米,已超出大堤的保證水位,水面離堤頂不到40釐米。狂風掀起巨浪打過堤頂,隨時都可能導致潰決,大堤已危在旦夕。此時此刻,離開就是生,留下來就可能死。我含着淚把弟兄們緊緊地抱在一起。當即決定加高、加固大堤。由於風大,人在堤上無法站立,路滑難以行走,大家只能揹着砂袋爬着前進。我們一步一步地爬,堤一釐米一釐米地長。大家的雙膝磨破了,兩隻手也傷痕累累。20多個小時過去了,硬是在大堤上碼起了一條長1500米、高50釐米、寬1米的子堤。

各位領導、同志們,就這樣,我和全村羣衆在烈日下,在風雨裡戰洪水斗惡浪,排除大小險情100多個,開挖人字溝400多條,用去編織袋20多萬條,忍受了常人難以忍受的痛苦,使長江益公堤經受住了百年未遇特大洪水的考驗,保護了國家財產和人民羣衆的生命安全。在這次抗洪搶險中,我們雖然歷盡艱辛,吃了不少苦,但經受住了考驗,作爲一個村支部書記,一個不吃皇糧的九品村官,向黨、向家鄉的父老鄉親捧出了我的一片赤誠之情。

當然,我個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我陳申桃縱然渾身是鐵,也打不了幾顆釘,更擋不住這滔天洪水。在這裡,我要向關心和支持九江抗洪搶險的全國人民,向領導我們抗洪搶險的各級黨委和政府,向英勇的人民子弟兵,向我們江磯村的父老鄉親道一聲:“謝謝!”

(本章完)

第二章 決戰共工_科爾沁草原保衛戰第四章 八方支援_和平年代的考驗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做抗洪搶險的鋼鐵長城——張景榮第四章 八方支援_情滿大江第二章 決戰共工_荊江保衛戰第三章 英模壯歌_“抗洪英雄”——高建成第二章 決戰共工_九江大決戰第三章 英模壯歌_“抗洪英雄”——高建成第二章 決戰共工_九江大決戰第一章 洪水來了_軍隊全力出戰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讓黃繼光旗幟在大堤上飄揚——姚恆斌第一章 洪水來了_國家決策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我是人民的蘇木達(鄉長)——包石頭第六章 洪水過後的反思_九八抗洪精神第二章 決戰共工_荊江保衛戰第四章 八方支援_和平年代的考驗第二章 決戰共工_爲了這片黑土地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當抗擊洪水的“護堤石”——陳申桃第二章 決戰共工_洞庭湖防禦戰第三章 英模壯歌_巾幗抗洪的故事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做抗洪搶險的鋼鐵長城——張景榮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越是危險越向前——王佔成第四章 八方支援_爲秋季按時開學保駕護航第四章 八方支援_和平年代的考驗第四章 八方支援_爲秋季按時開學保駕護航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越是危險越向前——王佔成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用科技的力量馴服洪水——董光琳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做抗洪搶險的鋼鐵長城——張景榮第六章 洪水過後的反思_回望戊寅之水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做抗洪搶險的鋼鐵長城——張景榮第六章 洪水過後的反思_回望戊寅之水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越是危險越向前——王佔成第三章 英模壯歌_普通人的抗洪故事第一章 洪水來了_認識中國的洪災第四章 八方支援_大災無大疫第二章 決戰共工_荊江保衛戰第六章 洪水過後的反思_氣象與降雨第三章 英模壯歌_“抗洪英雄”——高建成第三章 英模壯歌_“抗洪英雄”——高建成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我是人民的蘇木達(鄉長)——包石頭第三章 英模壯歌_巾幗抗洪的故事第三章 英模壯歌_普通人的抗洪故事第二章 決戰共工_洞庭湖防禦戰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讓黃繼光旗幟在大堤上飄揚——姚恆斌第三章 英模壯歌_鋼鐵戰士——吳良珠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讓黃繼光旗幟在大堤上飄揚——姚恆斌第二章 決戰共工_洞庭湖防禦戰第三章 英模壯歌_洪水中的救星——李長志第二章 決戰共工_九江大決戰第一章 洪水來了_不周山之觸第二章 決戰共工_洞庭湖防禦戰第二章 決戰共工_九江大決戰第六章 洪水過後的反思_回望戊寅之水第三章 英模壯歌_“抗洪英雄”——高建成第二章 決戰共工_荊江保衛戰第三章 英模壯歌_巾幗抗洪的故事第二章 決戰共工_科爾沁草原保衛戰第一章 洪水來了_國家決策第二章 決戰共工_科爾沁草原保衛戰第四章 八方支援_爲秋季按時開學保駕護航第一章 洪水來了_國家決策第四章 八方支援_和平年代的考驗第二章 決戰共工_科爾沁草原保衛戰第二章 決戰共工_荊江保衛戰第四章 八方支援_大災無大疫第四章 八方支援_和平年代的考驗第二章 決戰共工_爲了這片黑土地第二章 決戰共工_洞庭湖防禦戰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讓黃繼光旗幟在大堤上飄揚——姚恆斌第三章 英模壯歌_巾幗抗洪的故事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讓黃繼光旗幟在大堤上飄揚——姚恆斌第三章 英模壯歌_洪水中的救星——李長志第四章 八方支援_血脈相連第六章 洪水過後的反思_回望戊寅之水第二章 決戰共工_洞庭湖防禦戰第六章 洪水過後的反思_氣象與降雨第六章 洪水過後的反思_回望戊寅之水第四章 八方支援_情滿大江第六章 洪水過後的反思_氣象與降雨第六章 洪水過後的反思_氣象與降雨第六章 洪水過後的反思_氣象與降雨第二章 決戰共工_爲了這片黑土地第一章 洪水來了_國家決策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我是人民的蘇木達(鄉長)——包石頭第一章 洪水來了_國家決策第三章 英模壯歌_抗洪勇士——李向羣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當抗擊洪水的“護堤石”——陳申桃第二章 決戰共工_科爾沁草原保衛戰第三章 英模壯歌_巾幗抗洪的故事第二章 決戰共工_九江大決戰第二章 決戰共工_科爾沁草原保衛戰第二章 決戰共工_爲了這片黑土地第一章 洪水來了_不周山之觸第一章 洪水來了_不周山之觸第三章 英模壯歌_洪水中的救星——李長志
第二章 決戰共工_科爾沁草原保衛戰第四章 八方支援_和平年代的考驗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做抗洪搶險的鋼鐵長城——張景榮第四章 八方支援_情滿大江第二章 決戰共工_荊江保衛戰第三章 英模壯歌_“抗洪英雄”——高建成第二章 決戰共工_九江大決戰第三章 英模壯歌_“抗洪英雄”——高建成第二章 決戰共工_九江大決戰第一章 洪水來了_軍隊全力出戰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讓黃繼光旗幟在大堤上飄揚——姚恆斌第一章 洪水來了_國家決策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我是人民的蘇木達(鄉長)——包石頭第六章 洪水過後的反思_九八抗洪精神第二章 決戰共工_荊江保衛戰第四章 八方支援_和平年代的考驗第二章 決戰共工_爲了這片黑土地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當抗擊洪水的“護堤石”——陳申桃第二章 決戰共工_洞庭湖防禦戰第三章 英模壯歌_巾幗抗洪的故事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做抗洪搶險的鋼鐵長城——張景榮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越是危險越向前——王佔成第四章 八方支援_爲秋季按時開學保駕護航第四章 八方支援_和平年代的考驗第四章 八方支援_爲秋季按時開學保駕護航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越是危險越向前——王佔成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用科技的力量馴服洪水——董光琳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做抗洪搶險的鋼鐵長城——張景榮第六章 洪水過後的反思_回望戊寅之水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做抗洪搶險的鋼鐵長城——張景榮第六章 洪水過後的反思_回望戊寅之水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越是危險越向前——王佔成第三章 英模壯歌_普通人的抗洪故事第一章 洪水來了_認識中國的洪災第四章 八方支援_大災無大疫第二章 決戰共工_荊江保衛戰第六章 洪水過後的反思_氣象與降雨第三章 英模壯歌_“抗洪英雄”——高建成第三章 英模壯歌_“抗洪英雄”——高建成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我是人民的蘇木達(鄉長)——包石頭第三章 英模壯歌_巾幗抗洪的故事第三章 英模壯歌_普通人的抗洪故事第二章 決戰共工_洞庭湖防禦戰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讓黃繼光旗幟在大堤上飄揚——姚恆斌第三章 英模壯歌_鋼鐵戰士——吳良珠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讓黃繼光旗幟在大堤上飄揚——姚恆斌第二章 決戰共工_洞庭湖防禦戰第三章 英模壯歌_洪水中的救星——李長志第二章 決戰共工_九江大決戰第一章 洪水來了_不周山之觸第二章 決戰共工_洞庭湖防禦戰第二章 決戰共工_九江大決戰第六章 洪水過後的反思_回望戊寅之水第三章 英模壯歌_“抗洪英雄”——高建成第二章 決戰共工_荊江保衛戰第三章 英模壯歌_巾幗抗洪的故事第二章 決戰共工_科爾沁草原保衛戰第一章 洪水來了_國家決策第二章 決戰共工_科爾沁草原保衛戰第四章 八方支援_爲秋季按時開學保駕護航第一章 洪水來了_國家決策第四章 八方支援_和平年代的考驗第二章 決戰共工_科爾沁草原保衛戰第二章 決戰共工_荊江保衛戰第四章 八方支援_大災無大疫第四章 八方支援_和平年代的考驗第二章 決戰共工_爲了這片黑土地第二章 決戰共工_洞庭湖防禦戰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讓黃繼光旗幟在大堤上飄揚——姚恆斌第三章 英模壯歌_巾幗抗洪的故事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讓黃繼光旗幟在大堤上飄揚——姚恆斌第三章 英模壯歌_洪水中的救星——李長志第四章 八方支援_血脈相連第六章 洪水過後的反思_回望戊寅之水第二章 決戰共工_洞庭湖防禦戰第六章 洪水過後的反思_氣象與降雨第六章 洪水過後的反思_回望戊寅之水第四章 八方支援_情滿大江第六章 洪水過後的反思_氣象與降雨第六章 洪水過後的反思_氣象與降雨第六章 洪水過後的反思_氣象與降雨第二章 決戰共工_爲了這片黑土地第一章 洪水來了_國家決策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我是人民的蘇木達(鄉長)——包石頭第一章 洪水來了_國家決策第三章 英模壯歌_抗洪勇士——李向羣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當抗擊洪水的“護堤石”——陳申桃第二章 決戰共工_科爾沁草原保衛戰第三章 英模壯歌_巾幗抗洪的故事第二章 決戰共工_九江大決戰第二章 決戰共工_科爾沁草原保衛戰第二章 決戰共工_爲了這片黑土地第一章 洪水來了_不周山之觸第一章 洪水來了_不周山之觸第三章 英模壯歌_洪水中的救星——李長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