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英模壯歌_巾幗抗洪的故事

巾幗抗洪的故事

1998年,當洪水來襲的時候,奮戰在抗洪搶險第一線的不單單是男子漢們。前方,一支支女子搶險突擊隊同樣在大堤上與男子並肩作戰;後方,各個巾幗服務隊做飯燒水、生產自救。當真是激流顯風采,巾幗不讓鬚眉!

在大慶油田保衛戰期間,“庫裡泡”水庫的泄洪大堤上活躍着一支女子突擊隊。突擊隊是由武警8610部隊醫院的6名女兵組成的,平均年齡不過十八九歲。自從泄洪大堤出現險情後,她們已經在大堤上奮戰了8個晝夜。期間,她們每天要在長達32公里的大堤上徒步走一個來回,巡診送藥、宣傳鼓動、擡土築堤,其工作強度絲毫不下於男子。

小戚是女子突擊隊中的一員。這位大連姑娘是獨生女,家資百萬。爲了上抗洪前線,她一連寫了兩份請戰書。風雨中,小戚揹着沙袋往大堤上跑時,不慎滑倒,連人帶沙袋結結實實地摔在了地上。此時,小戚身上再也看不到一絲嬌生慣養的痕跡,只見她爬起來,吮了一下劃破的手指,接着扛起沙袋又向大堤上衝去。

還有一位江南姑娘小楊,她因水土不服,一到大堤上就鬧起了肚子。這讓她顯得很虛弱,扛沙袋的時候兩腿直打晃,幾次差點從大堤上滾落下來。

在湖北抗洪搶險的關鍵時刻,有1000多支“巾幗搶險突擊隊”奮戰在抗洪前線。

武漢市南區有一支400多人的女子突擊隊,她們負責防守1500米的長江干堤。突擊隊中,年齡最大的已經63歲,最小的只有18歲。在洪峰逼近武漢期間,這支突擊隊及時發現並排除了20多處散浸和10多處管涌。隊員中,50多歲的羅海梅曾經因爲結腸癌動過4次手術,身體一直很虛弱,卻一直堅持在第一線不肯離開。她說:“大堤關係着千家萬戶的安危,不能因爲自己的病耽誤了防汛大事。”

第四次洪峰逼近武昌江夏船廠的時候,船廠的兩個閘口面臨潰漏的危險。一支由10名通訊女兵組成的突擊隊接到搶險命令後,立即趕到了告急地點。僅僅3個小時內,10名女兵填土480多袋,搬動200多公斤的封閘鋼樑36根。沒有人在意肩膀壓腫了,沒人注意手被磨破了,她們在意的是,及時控制了險情。

1998年抗洪期間,武漢市共有1200多名婦女組成了18支搶險隊,排除險情760多處。在一場特大暴雨中,四望鎮婦女閔秋

容爲了保護羣衆的養魚池,冒雨挑土護堤,終因體力不支被洪水沖走,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湖北省嘉魚縣是洪水防禦的重點堤段。這裡有50多名女幹部率領着8000多名女羣衆不分晝夜的戰鬥在抗洪一線。魚嶽鎮黨委書記朱開俐是一位富有經驗的防汛人,曾獲1996年湖北省“防汛抗洪一等功臣”的表彰。當重大險情出現在嘉魚縣的時候,已經連續4天4夜未閤眼的她迅速組織人員搶險,並帶頭跳入水中搶險。朱開俐在水中奮戰了六七個小時,終於守住了堤段,可她卻因爲勞累過度而暈倒在大堤上。

黃木山村村民奉命鎮守在荊江險段合作垸魚尾洲。面對嚴峻的防洪形勢,做好後勤保障工作顯得尤爲重要,正當村支部爲選任“糧草官”犯愁時,44歲的周菊英主動請纓,承擔通訊聯絡、召集勞力、籌集防汛器材等工作。周菊英深知責任重大,接受任務後,她索性住進村部值班室,晝夜不停地接通知、傳命令、催勞力、送器材,整天忙得團團轉。

汛期一開始,周菊英就和男同志一樣天天一身水,一身泥。7月2日深夜11時,電閃雷鳴,大雨傾盆,洪水一個勁兒地瘋漲,上級緊急通知需要2700條編織袋。周菊英聞知,火速跑到廣播室,向全村農戶傳達精神,號召在家的全體黨員、村幹部的家屬緊急行動,帶頭完成。她動員剛回孃家的女兒彭豔、女婿張慶九冒着大雨,頂着夜色,踏着泥濘,挨家挨戶收集。緊接着又叫女婿拉來兩輛板車,全家人連夜往返40公里,於凌晨4時將所有編織袋送到指定大堤。

8時許,周菊英剛返回村部,又接到指揮部的命令:緊急組織100名勞動力,增援搶險堤段。周菊英顧不得喝一口水,換一件衣服,又冒雨組織人員上堤增援。一連20多天,周菊英沒吃上一頓安穩飯,沒睡上一個囫圇覺,連日勞累,使她的雙腿像灌了鉛似的,連邁步都感到極度困難。但周菊英一聲不吭,咬牙堅持,先後收集編織袋1.7萬條,出色完成了指揮部每次下達的防汛器材籌集任務。所有通訊聯絡,命令傳達,勞力調配,後勤保障都安排得井井有條,沒有出現一次差錯,她多次受到鄉防汛指揮部的肯定和表揚。

超歷史水位居高不下,洪峰一次次緊逼荊江大堤。危急時刻,周菊英奔赴大堤,和村幹部在防守堤段樹起“生死牌”。酷暑下,她搶築子堤,搬運袋土,處處和小夥子爭先;夜幕下,她巡堤

查險,挖溝導濾,事事以身作則;烈日下,她渾身被汗水溼透,衣服沒有一處乾燥的地方;深夜換班時,隨手拽把稻草,靠着牆角打會兒盹兒。

8月7日凌晨,魚尾洲堤段發生潰口性特大翻沙鼓水羣險情,剛巡堤換班的周菊英又投入搶險,40多公斤重的袋子,她一趟接一趟跟着小夥子們跑步扛運,一扛就是3個多小時。她肩上蹭破了皮,雙手滿是血泡,硬是堅持到險情被完全控制,她累得趴在地上再也不能動彈。僅兩小時後,周菊英又拄着木棍頑強地站了起來,帶班巡堤查險。她兩腿關節劇烈疼痛,只好雙膝着地,一步一步往前爬,膝蓋磨破了,鮮血滲入了養育她的沃土,50餘米長的地段留下了一行殷紅的血跡,她仍然堅持細心查險。憑着女人特有的細心,周菊英在一口老井旁發現了一處翻沙鼓水險情,她自己守在井口,派人火速報告指揮部。經及時搶護,避免了一場毀滅性的災害。

8月8日上午7點,周菊英又上堤巡堤查險,哪知她走不到30米,便眼前一黑,一頭栽倒在“生死牌”下。等到醫生和救護車趕來,周菊英的心臟已停止了跳動。她親手豎起的“生死牌”上,鮮紅的大字寫着:“服從命令,聽從指揮。誓死保衛大堤,誓死保衛家園!”

周菊英犧牲後,中共石首市委、市人民政府作出決定,號召全市開展向周菊英同志學習的活動。荊州市人民政府追授她爲“三八”紅旗手,湖北省人民政府追認她爲烈士,湖北省見義勇爲基金會追授她“見義勇爲先進分子”稱號。江澤民總書記在聽取周菊英事蹟彙報後,稱讚她是“抗洪女英雄”。

洪水面前,還有許許多多可敬的女性:武漢市江夏區上涉湖漁場婦代會主任徐金蓮、黃陂縣灄口鎮劉集村村民趙元英、陽新縣公路局筠山半山董道班青年養路工柯琴芳……她們或在洶涌浪濤中奮勇搶險,或在山洪襲來時捨己救人,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她們是一羣偉大的女性。她們面對的不僅僅是滔滔洪水,還有家庭的諸多困難,難捨的兒女親情。在災難面前,她們需要付出更多的艱辛和痛苦,要迎接更多的困難和挑戰。都說女人性情柔弱似水,可面對洪災,她們就是銅牆鐵壁。

無法用語言來表達對這些日夜奮戰在救災一線的女英雄們的讚美之情,心底涌起的是一種深深的敬意。大愛如斯,她們踐行着,閃耀出了人性的光輝,綻放出了道德的光芒。

(本章完)

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我是人民的蘇木達(鄉長)——包石頭第四章 八方支援_大災無大疫第四章 八方支援_爲秋季按時開學保駕護航第一章 洪水來了_軍隊全力出戰第四章 八方支援_大災無大疫第三章 英模壯歌_普通人的抗洪故事第三章 英模壯歌_“抗洪英雄”——高建成第二章 決戰共工_爲了這片黑土地第三章 英模壯歌_抗洪勇士——李向羣第二章 決戰共工_科爾沁草原保衛戰第二章 決戰共工_九江大決戰第二章 決戰共工_荊江保衛戰第三章 英模壯歌_鋼鐵戰士——吳良珠第四章 八方支援_情滿大江第六章 洪水過後的反思_回望戊寅之水第六章 洪水過後的反思_氣象與降雨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用科技的力量馴服洪水——董光琳第二章 決戰共工_荊江保衛戰第三章 英模壯歌_普通人的抗洪故事第三章 英模壯歌_抗洪勇士——李向羣第三章 英模壯歌_巾幗抗洪的故事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做抗洪搶險的鋼鐵長城——張景榮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做抗洪搶險的鋼鐵長城——張景榮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用科技的力量馴服洪水——董光琳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我是人民的蘇木達(鄉長)——包石頭第一章 洪水來了_不周山之觸第六章 洪水過後的反思_氣象與降雨第六章 洪水過後的反思_九八抗洪精神第二章 決戰共工_爲了這片黑土地第六章 洪水過後的反思_氣象與降雨第三章 英模壯歌_巾幗抗洪的故事第三章 英模壯歌_普通人的抗洪故事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用科技的力量馴服洪水——董光琳第二章 決戰共工_荊江保衛戰第二章 決戰共工_科爾沁草原保衛戰第四章 八方支援_大災無大疫第三章 英模壯歌_洪水中的救星——李長志第四章 八方支援_和平年代的考驗第四章 八方支援_大災無大疫第三章 英模壯歌_巾幗抗洪的故事第二章 決戰共工_九江大決戰第四章 八方支援_爲秋季按時開學保駕護航第二章 決戰共工_爲了這片黑土地第六章 洪水過後的反思_回望戊寅之水第一章 洪水來了_國家決策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用科技的力量馴服洪水——董光琳第一章 洪水來了_認識中國的洪災第一章 洪水來了_認識中國的洪災第四章 八方支援_爲秋季按時開學保駕護航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越是危險越向前——王佔成第二章 決戰共工_爲了這片黑土地第一章 洪水來了_軍隊全力出戰第二章 決戰共工_九江大決戰第二章 決戰共工_科爾沁草原保衛戰第四章 八方支援_血脈相連第二章 決戰共工_荊江保衛戰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讓黃繼光旗幟在大堤上飄揚——姚恆斌第二章 決戰共工_爲了這片黑土地第三章 英模壯歌_洪水中的救星——李長志第三章 英模壯歌_抗洪勇士——李向羣第四章 八方支援_大災無大疫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當抗擊洪水的“護堤石”——陳申桃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讓黃繼光旗幟在大堤上飄揚——姚恆斌第一章 洪水來了_軍隊全力出戰第三章 英模壯歌_巾幗抗洪的故事第一章 洪水來了_不周山之觸第三章 英模壯歌_巾幗抗洪的故事第二章 決戰共工_爲了這片黑土地第三章 英模壯歌_鋼鐵戰士——吳良珠第二章 決戰共工_九江大決戰第六章 洪水過後的反思_回望戊寅之水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用科技的力量馴服洪水——董光琳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我是人民的蘇木達(鄉長)——包石頭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越是危險越向前——王佔成第六章 洪水過後的反思_回望戊寅之水第六章 洪水過後的反思_九八抗洪精神第六章 洪水過後的反思_氣象與降雨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讓黃繼光旗幟在大堤上飄揚——姚恆斌第三章 英模壯歌_巾幗抗洪的故事第四章 八方支援_和平年代的考驗第二章 決戰共工_洞庭湖防禦戰第三章 英模壯歌_“抗洪英雄”——高建成第一章 洪水來了_軍隊全力出戰第二章 決戰共工_爲了這片黑土地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我是人民的蘇木達(鄉長)——包石頭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讓黃繼光旗幟在大堤上飄揚——姚恆斌第四章 八方支援_爲秋季按時開學保駕護航第一章 洪水來了_認識中國的洪災第四章 八方支援_血脈相連第三章 英模壯歌_洪水中的救星——李長志第三章 英模壯歌_鋼鐵戰士——吳良珠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用科技的力量馴服洪水——董光琳第一章 洪水來了_軍隊全力出戰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越是危險越向前——王佔成
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我是人民的蘇木達(鄉長)——包石頭第四章 八方支援_大災無大疫第四章 八方支援_爲秋季按時開學保駕護航第一章 洪水來了_軍隊全力出戰第四章 八方支援_大災無大疫第三章 英模壯歌_普通人的抗洪故事第三章 英模壯歌_“抗洪英雄”——高建成第二章 決戰共工_爲了這片黑土地第三章 英模壯歌_抗洪勇士——李向羣第二章 決戰共工_科爾沁草原保衛戰第二章 決戰共工_九江大決戰第二章 決戰共工_荊江保衛戰第三章 英模壯歌_鋼鐵戰士——吳良珠第四章 八方支援_情滿大江第六章 洪水過後的反思_回望戊寅之水第六章 洪水過後的反思_氣象與降雨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用科技的力量馴服洪水——董光琳第二章 決戰共工_荊江保衛戰第三章 英模壯歌_普通人的抗洪故事第三章 英模壯歌_抗洪勇士——李向羣第三章 英模壯歌_巾幗抗洪的故事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做抗洪搶險的鋼鐵長城——張景榮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做抗洪搶險的鋼鐵長城——張景榮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用科技的力量馴服洪水——董光琳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我是人民的蘇木達(鄉長)——包石頭第一章 洪水來了_不周山之觸第六章 洪水過後的反思_氣象與降雨第六章 洪水過後的反思_九八抗洪精神第二章 決戰共工_爲了這片黑土地第六章 洪水過後的反思_氣象與降雨第三章 英模壯歌_巾幗抗洪的故事第三章 英模壯歌_普通人的抗洪故事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用科技的力量馴服洪水——董光琳第二章 決戰共工_荊江保衛戰第二章 決戰共工_科爾沁草原保衛戰第四章 八方支援_大災無大疫第三章 英模壯歌_洪水中的救星——李長志第四章 八方支援_和平年代的考驗第四章 八方支援_大災無大疫第三章 英模壯歌_巾幗抗洪的故事第二章 決戰共工_九江大決戰第四章 八方支援_爲秋季按時開學保駕護航第二章 決戰共工_爲了這片黑土地第六章 洪水過後的反思_回望戊寅之水第一章 洪水來了_國家決策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用科技的力量馴服洪水——董光琳第一章 洪水來了_認識中國的洪災第一章 洪水來了_認識中國的洪災第四章 八方支援_爲秋季按時開學保駕護航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越是危險越向前——王佔成第二章 決戰共工_爲了這片黑土地第一章 洪水來了_軍隊全力出戰第二章 決戰共工_九江大決戰第二章 決戰共工_科爾沁草原保衛戰第四章 八方支援_血脈相連第二章 決戰共工_荊江保衛戰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讓黃繼光旗幟在大堤上飄揚——姚恆斌第二章 決戰共工_爲了這片黑土地第三章 英模壯歌_洪水中的救星——李長志第三章 英模壯歌_抗洪勇士——李向羣第四章 八方支援_大災無大疫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當抗擊洪水的“護堤石”——陳申桃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讓黃繼光旗幟在大堤上飄揚——姚恆斌第一章 洪水來了_軍隊全力出戰第三章 英模壯歌_巾幗抗洪的故事第一章 洪水來了_不周山之觸第三章 英模壯歌_巾幗抗洪的故事第二章 決戰共工_爲了這片黑土地第三章 英模壯歌_鋼鐵戰士——吳良珠第二章 決戰共工_九江大決戰第六章 洪水過後的反思_回望戊寅之水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用科技的力量馴服洪水——董光琳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我是人民的蘇木達(鄉長)——包石頭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越是危險越向前——王佔成第六章 洪水過後的反思_回望戊寅之水第六章 洪水過後的反思_九八抗洪精神第六章 洪水過後的反思_氣象與降雨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讓黃繼光旗幟在大堤上飄揚——姚恆斌第三章 英模壯歌_巾幗抗洪的故事第四章 八方支援_和平年代的考驗第二章 決戰共工_洞庭湖防禦戰第三章 英模壯歌_“抗洪英雄”——高建成第一章 洪水來了_軍隊全力出戰第二章 決戰共工_爲了這片黑土地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我是人民的蘇木達(鄉長)——包石頭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讓黃繼光旗幟在大堤上飄揚——姚恆斌第四章 八方支援_爲秋季按時開學保駕護航第一章 洪水來了_認識中國的洪災第四章 八方支援_血脈相連第三章 英模壯歌_洪水中的救星——李長志第三章 英模壯歌_鋼鐵戰士——吳良珠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用科技的力量馴服洪水——董光琳第一章 洪水來了_軍隊全力出戰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越是危險越向前——王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