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洪水過後的反思_氣象與降雨

氣象與降雨

1998年的主汛期,長江流域降雨頻繁、強度大、覆蓋範圍廣、持續時間長,松花江流域雨季提前,降雨量明顯偏多。氣候異常的主要因素是:

——厄爾尼諾事件(即赤道東太平洋附近水溫異常升高現象)。1997年5月,發生了20世紀以來最強的厄爾尼諾事件,當年年底達到盛期,到1998年6月基本結束。統計資料分析表明,每次厄爾尼諾事件發生的第二年,中國夏季多出現南北兩條多雨帶,一條位於長江及其以南地區,另一條位於北方地區。這次異常偏強的厄爾尼諾事件,是造成1998年我國夏季長江流域多雨的主要原因之一。

——高原積雪偏多。根據氣候規律分析,冬春歐亞和青藏高原地區積雪偏多時,東亞季風一般要推遲,夏季季風偏弱,主要雨帶位置偏南,長江流域多雨。1997年冬季,青藏高原積雪異常偏多,是影響1998年夏季長江及江南地區降雨偏多的一個重要因素。

——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以下簡稱副高)異常。副高是影響我國降雨帶位置和強度的重要因素。1998年6~8月,副高異常強大,脊線位置持續維持偏南、偏西,並且呈穩定的東北——西南走向。這一現象是近40年來罕見的。6月中下旬,副高位置尚屬正

常,降雨帶主要位於長江中下游地區;6月底至7月上旬,副高短暫北擡;從7月中旬開始,副高反常地突然南退,位置異常偏南偏西,並持續穩定了一個多月,使長江上中游地區一直處於西南氣流與冷空氣交匯處,暴雨天氣頻繁出現,導致長江上中游洪峰迭起,中下游江湖水位不斷攀升。

——亞洲中緯度環流異常,阻塞高壓活動頻繁。 1998年6~8月,在亞洲中高緯度的烏拉爾山、貝加爾湖西側和鄂霍茨克海三個地區多次出現阻塞高壓形勢,尤其是鄂霍茨克海阻塞高壓穩定少動,亞洲西風帶經向環流佔絕對優勢,促使西伯利亞的冷空氣頻繁南下影響我國。這是長江流域持續多雨的冷空氣條件。

1998年6~8月長江流域平均降雨量爲670毫米,比往年同期平均值多183毫米,偏多37.5%,僅比1954年同期少36毫米,爲20世紀第二位。汛期,長江流域的雨帶出現明顯的南北拉鋸及上下游擺動現象,大致分爲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爲6月12~27日,江南北部和華南西部出現了入汛以來第一次大範圍持續性強降雨過程,總降雨量達250~500毫米。其中江西北部、湖南北部、安徽南部、浙江西南部、福建北部、廣西東北部降雨量達600~900毫米,比常年同期偏

多0.9至2倍。

第二階段爲6月28日至7月20日,降雨主要集中在長江上游、漢江上游和淮河上游,降雨強度較第一階段稍弱。

第三階段爲7月21~31日,降雨主要集中在江南北部和長江中游地區,雨量一般爲90~300毫米,其中湖南西北部和南部、湖北東南部、江西北部等地降雨量達300~550毫米,局部超過800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1~5倍。

第四階段爲8月1~27日,降雨主要在長江上游、清江、澧水、漢江流域,其中嘉陵江、三峽區間和清江、漢江流域的降雨量比常年同期偏多0.7至2倍。

松花江上游的嫩江流域,6月上旬至下旬出現持續性降雨過程,部分地區降了暴雨。7月上旬降雨仍然偏多,下旬又出現持續性強降雨過程。8月上中旬再次出現強降雨過程,大部分地區出現了大暴雨,局部地區半個月的雨量接近常年全年的雨量。嫩江流域6~8月平均降雨量577毫米,比多年同期平均值多255毫米,偏多79.2%。松花江幹流地區6~8月平均降雨量492毫米,比多年同期平均值多103毫米,偏多26.5%。

由於1998年氣候異常,汛期降雨量明顯偏多,才造成了長江、松花江等流域的特大洪水。

(本章完)

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越是危險越向前——王佔成第一章 洪水來了_國家決策第一章 洪水來了_軍隊全力出戰第二章 決戰共工_洞庭湖防禦戰第一章 洪水來了_認識中國的洪災第四章 八方支援_和平年代的考驗第四章 八方支援_血脈相連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用科技的力量馴服洪水——董光琳第二章 決戰共工_爲了這片黑土地第三章 英模壯歌_巾幗抗洪的故事第三章 英模壯歌_鋼鐵戰士——吳良珠第二章 決戰共工_九江大決戰第一章 洪水來了_國家決策第三章 英模壯歌_普通人的抗洪故事第四章 八方支援_大災無大疫第三章 英模壯歌_普通人的抗洪故事第一章 洪水來了_不周山之觸第一章 洪水來了_國家決策第一章 洪水來了_軍隊全力出戰第六章 洪水過後的反思_回望戊寅之水第四章 八方支援_大災無大疫第一章 洪水來了_軍隊全力出戰第一章 洪水來了_國家決策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做抗洪搶險的鋼鐵長城——張景榮第二章 決戰共工_科爾沁草原保衛戰第六章 洪水過後的反思_回望戊寅之水第三章 英模壯歌_“抗洪英雄”——高建成第三章 英模壯歌_洪水中的救星——李長志第二章 決戰共工_九江大決戰第六章 洪水過後的反思_回望戊寅之水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當抗擊洪水的“護堤石”——陳申桃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越是危險越向前——王佔成第六章 洪水過後的反思_九八抗洪精神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讓黃繼光旗幟在大堤上飄揚——姚恆斌第三章 英模壯歌_巾幗抗洪的故事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我是人民的蘇木達(鄉長)——包石頭第三章 英模壯歌_巾幗抗洪的故事第六章 洪水過後的反思_回望戊寅之水第三章 英模壯歌_洪水中的救星——李長志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我是人民的蘇木達(鄉長)——包石頭第一章 洪水來了_認識中國的洪災第三章 英模壯歌_“抗洪英雄”——高建成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當抗擊洪水的“護堤石”——陳申桃第四章 八方支援_情滿大江第三章 英模壯歌_洪水中的救星——李長志第三章 英模壯歌_鋼鐵戰士——吳良珠第一章 洪水來了_認識中國的洪災第二章 決戰共工_荊江保衛戰第三章 英模壯歌_鋼鐵戰士——吳良珠第三章 英模壯歌_鋼鐵戰士——吳良珠第二章 決戰共工_九江大決戰第二章 決戰共工_洞庭湖防禦戰第二章 決戰共工_爲了這片黑土地第一章 洪水來了_認識中國的洪災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做抗洪搶險的鋼鐵長城——張景榮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當抗擊洪水的“護堤石”——陳申桃第二章 決戰共工_荊江保衛戰第四章 八方支援_血脈相連第四章 八方支援_血脈相連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用科技的力量馴服洪水——董光琳第四章 八方支援_大災無大疫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做抗洪搶險的鋼鐵長城——張景榮第六章 洪水過後的反思_回望戊寅之水第一章 洪水來了_國家決策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讓黃繼光旗幟在大堤上飄揚——姚恆斌第二章 決戰共工_爲了這片黑土地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我是人民的蘇木達(鄉長)——包石頭第一章 洪水來了_認識中國的洪災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越是危險越向前——王佔成第二章 決戰共工_荊江保衛戰第三章 英模壯歌_鋼鐵戰士——吳良珠第四章 八方支援_和平年代的考驗第二章 決戰共工_九江大決戰第三章 英模壯歌_“抗洪英雄”——高建成第四章 八方支援_大災無大疫第三章 英模壯歌_抗洪勇士——李向羣第六章 洪水過後的反思_回望戊寅之水第六章 洪水過後的反思_氣象與降雨第四章 八方支援_和平年代的考驗第三章 英模壯歌_巾幗抗洪的故事第四章 八方支援_血脈相連第四章 八方支援_大災無大疫第一章 洪水來了_認識中國的洪災第三章 英模壯歌_抗洪勇士——李向羣第三章 英模壯歌_鋼鐵戰士——吳良珠第三章 英模壯歌_洪水中的救星——李長志第六章 洪水過後的反思_氣象與降雨第二章 決戰共工_九江大決戰第一章 洪水來了_國家決策第二章 決戰共工_洞庭湖防禦戰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讓黃繼光旗幟在大堤上飄揚——姚恆斌第四章 八方支援_和平年代的考驗第三章 英模壯歌_巾幗抗洪的故事第一章 洪水來了_國家決策第四章 八方支援_大災無大疫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用科技的力量馴服洪水——董光琳
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越是危險越向前——王佔成第一章 洪水來了_國家決策第一章 洪水來了_軍隊全力出戰第二章 決戰共工_洞庭湖防禦戰第一章 洪水來了_認識中國的洪災第四章 八方支援_和平年代的考驗第四章 八方支援_血脈相連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用科技的力量馴服洪水——董光琳第二章 決戰共工_爲了這片黑土地第三章 英模壯歌_巾幗抗洪的故事第三章 英模壯歌_鋼鐵戰士——吳良珠第二章 決戰共工_九江大決戰第一章 洪水來了_國家決策第三章 英模壯歌_普通人的抗洪故事第四章 八方支援_大災無大疫第三章 英模壯歌_普通人的抗洪故事第一章 洪水來了_不周山之觸第一章 洪水來了_國家決策第一章 洪水來了_軍隊全力出戰第六章 洪水過後的反思_回望戊寅之水第四章 八方支援_大災無大疫第一章 洪水來了_軍隊全力出戰第一章 洪水來了_國家決策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做抗洪搶險的鋼鐵長城——張景榮第二章 決戰共工_科爾沁草原保衛戰第六章 洪水過後的反思_回望戊寅之水第三章 英模壯歌_“抗洪英雄”——高建成第三章 英模壯歌_洪水中的救星——李長志第二章 決戰共工_九江大決戰第六章 洪水過後的反思_回望戊寅之水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當抗擊洪水的“護堤石”——陳申桃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越是危險越向前——王佔成第六章 洪水過後的反思_九八抗洪精神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讓黃繼光旗幟在大堤上飄揚——姚恆斌第三章 英模壯歌_巾幗抗洪的故事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我是人民的蘇木達(鄉長)——包石頭第三章 英模壯歌_巾幗抗洪的故事第六章 洪水過後的反思_回望戊寅之水第三章 英模壯歌_洪水中的救星——李長志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我是人民的蘇木達(鄉長)——包石頭第一章 洪水來了_認識中國的洪災第三章 英模壯歌_“抗洪英雄”——高建成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當抗擊洪水的“護堤石”——陳申桃第四章 八方支援_情滿大江第三章 英模壯歌_洪水中的救星——李長志第三章 英模壯歌_鋼鐵戰士——吳良珠第一章 洪水來了_認識中國的洪災第二章 決戰共工_荊江保衛戰第三章 英模壯歌_鋼鐵戰士——吳良珠第三章 英模壯歌_鋼鐵戰士——吳良珠第二章 決戰共工_九江大決戰第二章 決戰共工_洞庭湖防禦戰第二章 決戰共工_爲了這片黑土地第一章 洪水來了_認識中國的洪災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做抗洪搶險的鋼鐵長城——張景榮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當抗擊洪水的“護堤石”——陳申桃第二章 決戰共工_荊江保衛戰第四章 八方支援_血脈相連第四章 八方支援_血脈相連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用科技的力量馴服洪水——董光琳第四章 八方支援_大災無大疫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做抗洪搶險的鋼鐵長城——張景榮第六章 洪水過後的反思_回望戊寅之水第一章 洪水來了_國家決策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讓黃繼光旗幟在大堤上飄揚——姚恆斌第二章 決戰共工_爲了這片黑土地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我是人民的蘇木達(鄉長)——包石頭第一章 洪水來了_認識中國的洪災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越是危險越向前——王佔成第二章 決戰共工_荊江保衛戰第三章 英模壯歌_鋼鐵戰士——吳良珠第四章 八方支援_和平年代的考驗第二章 決戰共工_九江大決戰第三章 英模壯歌_“抗洪英雄”——高建成第四章 八方支援_大災無大疫第三章 英模壯歌_抗洪勇士——李向羣第六章 洪水過後的反思_回望戊寅之水第六章 洪水過後的反思_氣象與降雨第四章 八方支援_和平年代的考驗第三章 英模壯歌_巾幗抗洪的故事第四章 八方支援_血脈相連第四章 八方支援_大災無大疫第一章 洪水來了_認識中國的洪災第三章 英模壯歌_抗洪勇士——李向羣第三章 英模壯歌_鋼鐵戰士——吳良珠第三章 英模壯歌_洪水中的救星——李長志第六章 洪水過後的反思_氣象與降雨第二章 決戰共工_九江大決戰第一章 洪水來了_國家決策第二章 決戰共工_洞庭湖防禦戰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讓黃繼光旗幟在大堤上飄揚——姚恆斌第四章 八方支援_和平年代的考驗第三章 英模壯歌_巾幗抗洪的故事第一章 洪水來了_國家決策第四章 八方支援_大災無大疫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用科技的力量馴服洪水——董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