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英模壯歌_洪水中的救星——李長志

洪水中的救星——李長志

李長志,廣州軍區某集團軍舟橋團專業軍士。在1998年抗洪搶險鬥爭中,他駕駛衝鋒舟,先後救出遇險羣衆1400多人,被災區人民稱讚爲“洪水中的救星”。

李長志就是洞庭湖區的人。入伍9年中,他已經先後8次參加抗洪搶險,救援羣衆近萬人,不但13次立功受獎,而且還獲得了優秀黨員、抗洪尖兵、紅旗操作手、優秀教練員等榮譽稱號。面對榮譽,李長志說:“我們是人民的子弟兵,危難之中的父老鄉親,都如同我的父母和兄弟姐妹,就是爲他們獻身也只是盡本分。”

1998年,罕見的世紀洪水襲擊了中國南方大部分地區,李長志的家鄉也遭受了洪災。

7月22日,李長志所在的部隊從長沙轉赴石門參加搶險行動。途中,部隊要在距離李長志家僅2公里的地方休整3個小時。李長志多想回家看一眼年邁的父母啊!在接到任務之前,他就收到了家裡的電報,妹妹告訴他家裡的房屋被水淹了,而父親經常咯血,體檢時在肺部發現了陰影。李長志默默地藏起了信,不想在這樣的緊急關頭離開部隊,在他的信念裡,那是逃兵的行爲。他只有望着家鄉的方向,默默祝福父母身體健康。

7月23日,澧南、西官、安造垸相繼潰決。人命關天,十萬火急,李長志所在舟橋團接到任務,連夜趕往澧縣參與救援。李長志和戰友們駕駛着衝鋒舟,一趟一趟救出500多名受困災民。四面環水的西官垸,未因潰垸淹死

1人。

在西官垸的營救行動即將結束時,李長志仍不放心地駕着衝鋒舟在村子內往來穿梭,生怕有羣衆被遺漏。突然,李長志發現一間土房房頂上坐着一位老大爺,正在招手呼救。可是,房頂周圍果樹較多,衝鋒舟無法靠近。時間緊迫,土坯房在洪水的沖刷下搖搖欲墜,隨時都可能倒塌。

李長志當機立斷,將衝鋒舟拴在一棵大樹上,縱身跳進急流,與洪水搏鬥了近半小時才接近老人。他奮力爬上房頂,準備幫助老人脫險。可是上了年紀的老人卻守着一堆罈罈罐罐,怎麼也不捨得離去。洪水上漲的很快,眼看就要淹沒土房了,李長志一邊勸說,一邊用手託舉着老人上了衝鋒舟。衝鋒舟剛駛出幾十米遠,那間土房便“轟”的一聲塌了。老人嚇出了一身冷汗,連聲說:“真是老糊塗了,幸虧解放軍救了我一條老命啊!”

安造垸潰決後,李長志又從西官垸來到安造垸,李長志和戰友們在決口附近急流中想方設法接近各棟樓房,爬上危房,尋找被困的職工,兩天內救出200多人。經過全力搶救,從洪水中搶救轉移34500多名災民。

在一次次的驚險搏鬥中,李長志“水上救星”的美名開始在災民中廣爲流傳。其中,在安造垸決口後,李長志勇救女教師的故事最爲人津津樂道。

當時,“小天才”幼兒園的老師周運蘭被困在決口處附近的一棟樓頂,衝鋒舟幾次營救都被激流掀翻。廣州軍區甚至動用了直升機架設雲梯營救,也因建築物在洪水中搖搖欲墜而

未能成功。

中央領導聞聽了前線的情況後,下令“組織人工救援,一定要救出人民教師”。此時,李長志已經連續奮戰了5天5夜,面對如此棘手的任務,他再次主動請纓,擔任敢死隊的隊長。他們先將衝鋒舟固定到一棟水流較緩的樓旁,利用纜繩向目標樓房漂流。這樣,耗去了數小時,李長志才九死一生地到達了周老師所在的樓頂。他脫下救生衣讓給周老師,揹着她沿着兩樓間架起的纜繩,向衝鋒舟移動。在戰友的協助下,李長志等人再次完成了救援任務。

9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在安鄉視察救災工作時,動情地對李長志說,你們奮勇搶救女教師的事蹟非常感人,我們要把它編寫成教材,廣爲流傳,讓孩子們都記得解放軍的英雄事蹟。

1998年9月3日,江澤民主席在湖南災區慰問參與抗洪搶險的解放軍部隊時,握着他的手說:“古時候有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今天抗洪救災,你也三過家門而不入。你的這種精神,值得學習。”

1998年10月8日,爲表彰先進,鼓舞鬥志,弘揚偉大的抗洪精神,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事委員會發布命令,給參加抗洪搶險部隊先進單位及個人授予榮譽稱號和記功。在這次表彰中,李長志所在的廣州軍區某舟橋旅被授予“抗洪搶險模範旅”的榮譽稱號,而李長志被授予“抗洪搶險勇士”的榮譽稱號,他也是這次表彰中唯一被授予榮譽稱號的個人。這榮譽,是人民對他的最高獎賞。

(本章完)

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當抗擊洪水的“護堤石”——陳申桃第一章 洪水來了_國家決策第六章 洪水過後的反思_回望戊寅之水第三章 英模壯歌_“抗洪英雄”——高建成第三章 英模壯歌_鋼鐵戰士——吳良珠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越是危險越向前——王佔成第三章 英模壯歌_普通人的抗洪故事第四章 八方支援_大災無大疫第三章 英模壯歌_洪水中的救星——李長志第六章 洪水過後的反思_氣象與降雨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用科技的力量馴服洪水——董光琳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用科技的力量馴服洪水——董光琳第三章 英模壯歌_普通人的抗洪故事第四章 八方支援_和平年代的考驗第三章 英模壯歌_“抗洪英雄”——高建成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做抗洪搶險的鋼鐵長城——張景榮第一章 洪水來了_不周山之觸第三章 英模壯歌_普通人的抗洪故事第二章 決戰共工_科爾沁草原保衛戰第二章 決戰共工_爲了這片黑土地第一章 洪水來了_軍隊全力出戰第三章 英模壯歌_鋼鐵戰士——吳良珠第三章 英模壯歌_“抗洪英雄”——高建成第一章 洪水來了_不周山之觸第三章 英模壯歌_洪水中的救星——李長志第三章 英模壯歌_洪水中的救星——李長志第六章 洪水過後的反思_九八抗洪精神第六章 洪水過後的反思_氣象與降雨第二章 決戰共工_爲了這片黑土地第三章 英模壯歌_鋼鐵戰士——吳良珠第六章 洪水過後的反思_回望戊寅之水第二章 決戰共工_爲了這片黑土地第三章 英模壯歌_“抗洪英雄”——高建成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我是人民的蘇木達(鄉長)——包石頭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做抗洪搶險的鋼鐵長城——張景榮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讓黃繼光旗幟在大堤上飄揚——姚恆斌第四章 八方支援_和平年代的考驗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用科技的力量馴服洪水——董光琳第六章 洪水過後的反思_九八抗洪精神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做抗洪搶險的鋼鐵長城——張景榮第一章 洪水來了_國家決策第四章 八方支援_爲秋季按時開學保駕護航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我是人民的蘇木達(鄉長)——包石頭第一章 洪水來了_軍隊全力出戰第一章 洪水來了_國家決策第三章 英模壯歌_“抗洪英雄”——高建成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我是人民的蘇木達(鄉長)——包石頭第二章 決戰共工_荊江保衛戰第一章 洪水來了_不周山之觸第三章 英模壯歌_抗洪勇士——李向羣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讓黃繼光旗幟在大堤上飄揚——姚恆斌第六章 洪水過後的反思_九八抗洪精神第三章 英模壯歌_巾幗抗洪的故事第六章 洪水過後的反思_回望戊寅之水第三章 英模壯歌_巾幗抗洪的故事第二章 決戰共工_荊江保衛戰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越是危險越向前——王佔成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我是人民的蘇木達(鄉長)——包石頭第四章 八方支援_血脈相連第二章 決戰共工_科爾沁草原保衛戰第三章 英模壯歌_抗洪勇士——李向羣第二章 決戰共工_九江大決戰第一章 洪水來了_不周山之觸第六章 洪水過後的反思_九八抗洪精神第四章 八方支援_大災無大疫第四章 八方支援_和平年代的考驗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越是危險越向前——王佔成第三章 英模壯歌_洪水中的救星——李長志第三章 英模壯歌_抗洪勇士——李向羣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當抗擊洪水的“護堤石”——陳申桃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讓黃繼光旗幟在大堤上飄揚——姚恆斌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用科技的力量馴服洪水——董光琳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做抗洪搶險的鋼鐵長城——張景榮第四章 八方支援_大災無大疫第四章 八方支援_情滿大江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我是人民的蘇木達(鄉長)——包石頭第六章 洪水過後的反思_氣象與降雨第二章 決戰共工_荊江保衛戰第一章 洪水來了_不周山之觸第一章 洪水來了_不周山之觸第四章 八方支援_情滿大江第四章 八方支援_情滿大江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我是人民的蘇木達(鄉長)——包石頭第四章 八方支援_爲秋季按時開學保駕護航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做抗洪搶險的鋼鐵長城——張景榮第四章 八方支援_情滿大江第四章 八方支援_爲秋季按時開學保駕護航第六章 洪水過後的反思_九八抗洪精神第一章 洪水來了_軍隊全力出戰第一章 洪水來了_不周山之觸第三章 英模壯歌_洪水中的救星——李長志第一章 洪水來了_國家決策第四章 八方支援_情滿大江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做抗洪搶險的鋼鐵長城——張景榮第四章 八方支援_爲秋季按時開學保駕護航第六章 洪水過後的反思_九八抗洪精神第三章 英模壯歌_抗洪勇士——李向羣第三章 英模壯歌_普通人的抗洪故事
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當抗擊洪水的“護堤石”——陳申桃第一章 洪水來了_國家決策第六章 洪水過後的反思_回望戊寅之水第三章 英模壯歌_“抗洪英雄”——高建成第三章 英模壯歌_鋼鐵戰士——吳良珠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越是危險越向前——王佔成第三章 英模壯歌_普通人的抗洪故事第四章 八方支援_大災無大疫第三章 英模壯歌_洪水中的救星——李長志第六章 洪水過後的反思_氣象與降雨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用科技的力量馴服洪水——董光琳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用科技的力量馴服洪水——董光琳第三章 英模壯歌_普通人的抗洪故事第四章 八方支援_和平年代的考驗第三章 英模壯歌_“抗洪英雄”——高建成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做抗洪搶險的鋼鐵長城——張景榮第一章 洪水來了_不周山之觸第三章 英模壯歌_普通人的抗洪故事第二章 決戰共工_科爾沁草原保衛戰第二章 決戰共工_爲了這片黑土地第一章 洪水來了_軍隊全力出戰第三章 英模壯歌_鋼鐵戰士——吳良珠第三章 英模壯歌_“抗洪英雄”——高建成第一章 洪水來了_不周山之觸第三章 英模壯歌_洪水中的救星——李長志第三章 英模壯歌_洪水中的救星——李長志第六章 洪水過後的反思_九八抗洪精神第六章 洪水過後的反思_氣象與降雨第二章 決戰共工_爲了這片黑土地第三章 英模壯歌_鋼鐵戰士——吳良珠第六章 洪水過後的反思_回望戊寅之水第二章 決戰共工_爲了這片黑土地第三章 英模壯歌_“抗洪英雄”——高建成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我是人民的蘇木達(鄉長)——包石頭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做抗洪搶險的鋼鐵長城——張景榮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讓黃繼光旗幟在大堤上飄揚——姚恆斌第四章 八方支援_和平年代的考驗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用科技的力量馴服洪水——董光琳第六章 洪水過後的反思_九八抗洪精神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做抗洪搶險的鋼鐵長城——張景榮第一章 洪水來了_國家決策第四章 八方支援_爲秋季按時開學保駕護航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我是人民的蘇木達(鄉長)——包石頭第一章 洪水來了_軍隊全力出戰第一章 洪水來了_國家決策第三章 英模壯歌_“抗洪英雄”——高建成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我是人民的蘇木達(鄉長)——包石頭第二章 決戰共工_荊江保衛戰第一章 洪水來了_不周山之觸第三章 英模壯歌_抗洪勇士——李向羣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讓黃繼光旗幟在大堤上飄揚——姚恆斌第六章 洪水過後的反思_九八抗洪精神第三章 英模壯歌_巾幗抗洪的故事第六章 洪水過後的反思_回望戊寅之水第三章 英模壯歌_巾幗抗洪的故事第二章 決戰共工_荊江保衛戰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越是危險越向前——王佔成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我是人民的蘇木達(鄉長)——包石頭第四章 八方支援_血脈相連第二章 決戰共工_科爾沁草原保衛戰第三章 英模壯歌_抗洪勇士——李向羣第二章 決戰共工_九江大決戰第一章 洪水來了_不周山之觸第六章 洪水過後的反思_九八抗洪精神第四章 八方支援_大災無大疫第四章 八方支援_和平年代的考驗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越是危險越向前——王佔成第三章 英模壯歌_洪水中的救星——李長志第三章 英模壯歌_抗洪勇士——李向羣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當抗擊洪水的“護堤石”——陳申桃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讓黃繼光旗幟在大堤上飄揚——姚恆斌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用科技的力量馴服洪水——董光琳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做抗洪搶險的鋼鐵長城——張景榮第四章 八方支援_大災無大疫第四章 八方支援_情滿大江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我是人民的蘇木達(鄉長)——包石頭第六章 洪水過後的反思_氣象與降雨第二章 決戰共工_荊江保衛戰第一章 洪水來了_不周山之觸第一章 洪水來了_不周山之觸第四章 八方支援_情滿大江第四章 八方支援_情滿大江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我是人民的蘇木達(鄉長)——包石頭第四章 八方支援_爲秋季按時開學保駕護航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做抗洪搶險的鋼鐵長城——張景榮第四章 八方支援_情滿大江第四章 八方支援_爲秋季按時開學保駕護航第六章 洪水過後的反思_九八抗洪精神第一章 洪水來了_軍隊全力出戰第一章 洪水來了_不周山之觸第三章 英模壯歌_洪水中的救星——李長志第一章 洪水來了_國家決策第四章 八方支援_情滿大江第五章 親歷——抗洪英模事蹟報告_做抗洪搶險的鋼鐵長城——張景榮第四章 八方支援_爲秋季按時開學保駕護航第六章 洪水過後的反思_九八抗洪精神第三章 英模壯歌_抗洪勇士——李向羣第三章 英模壯歌_普通人的抗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