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章 老爺子的決斷(二)

“晴兒所奏之事可有甚憑證否?”

老爺子到底是經歷過無數大風大浪之輩,儘管被先前的數據嚇了一跳,可卻很快便回過了神來,目光炯然地便追問了一句道。

“回皇瑪法的話,孫兒所奏諸事皆有據可查,分紅之銀兩已大多到賬,只餘二十餘萬兩因路途之故,尚未到位,最遲也不會超過明年元宵,所有賬目算房皆有統計,皇瑪法若是不信,孫兒可將所有原始賬目盡皆呈上。”

這等大事上,弘晴自然不會去作假,也沒必要去作假,面對着老爺子的疑問,應答起來自也就自信得很。

“嗯,晴兒既是這般說了,朕自是信得過,好,甚好。”

這一聽弘晴說得如此自信,老爺子心中的疑慮自是盡釋,心下里自不免滾過一陣驚喜,沒旁的,而今大戰將起,國庫雖尚算充裕,卻未見得能夠支用,多了工部這筆巨資,顯然能做不少的事情,老爺子自是有理由高興上一回的。

“此皆皇瑪法洪恩浩蕩所致,孫兒不過只是順天應人地做了些本分事而已,實不敢據天功爲己功。”

難得老爺子開心,弘晴自是樂得趕緊奉上些討喜的奉承話,高帽子一頂頂地便往老爺子頭上拋了去。

“你這小猢猻,盡拿好話來哄朕,不過麼,朕倒是樂得受用爾之馬屁,哈哈哈……”

老爺子心情大好之下,自是格外的好說話,笑罵了一句之後,忍不住便哈哈大笑了起來,笑聲裡滿是喜悅之情。

“皇瑪法明鑑,孫兒句句皆出自真心,斷無虛言,前年議及工部發明推廣事宜之際,若不是皇瑪法一力支持,孫兒實難有甚能爲也。”

左右奉承話又不花錢,能多說上幾句,逗逗老爺子開心,自是再便宜不過的事兒,弘晴自不會吝於此。

“罷了,不說這個了,朕今兒個叫爾來,可不是要爾來拍朕馬屁的,嗯,前番爾曾上本舉薦了名叫耿三飆的副將,朕對其倒是有些印象,應是員良將無疑,這樣罷,朕便將其調來京師,就去九門提督府任一副將好了。”

老爺子說笑歸說笑,卻絕不會因心情大好而忘了正事,這不,笑聲一停,已是一擺手,以不容置疑的口吻下了旨意。

九門提督府副將?糟了!

弘晴多精明的個人,只一聽老爺子此言,心頭立馬便是一沉,沒旁的,只因弘晴已然猜知了老爺子此舉的用心何在,左右不過是爲解決四川提督之爭掃清道路罷了,毫無疑問,隨着耿三飆的出局,四川提督之位已是鐵定要被年羹堯那廝所佔了去,這等局面顯然不是弘晴所樂見的。

“皇瑪法聖明!”

儘自心中發苦不已,可這當口上,弘晴卻是不敢說甚反對的意見的,沒奈何,也就只能是稱頌一聲了事。

“嗯,朕看赫達那小子這麼些年也算是歷練出來了,就讓其調西安將軍好了,所遺之缺正好由耿三飆補上。”

這一見弘晴並無半分鬧情緒的樣子,老爺子似乎有些過意不去,這便沉吟着又給出了道明顯帶着補償性質的旨意。

“皇瑪法聖明!”

論地位,西安將軍與四川提督乃是平級,就戰略上的意義來說,都屬於出征大軍的後方,相差彷彿,所不同的是四川提督府眼下兵精糧足,而剛受了重挫的西安旗營則幾乎就只剩下些殘兵敗將,重要性實難同日而言,不過麼,來日方長,倒是不好說哪個職位更重要一些,能得此補償,總比沒有來得強,弘晴稱頌語氣裡的感恩自也就多了幾分的誠摯。

“嗯,此事就這麼定了,爾道乏罷。”

該說的老爺子都已是說了,自是不想再多生枝節,這便一擺手,就此下了逐客之令。

“是,孫兒告退。”

儘管心中依舊有着些不甘之情緒,可弘晴也知曉在此事上,老爺子的主意已定,再難有轉圜的可能,再多囉唣的話,不單于事無補,反倒會引來聖忌,除了老老實實地告辭之外,卻也沒旁的法子好想了的……

老爺子的詔書下得很快,幾乎是弘晴前腳方纔離宮,後腳老爺子的明詔便已是發出,昭告天下,將起大軍征討準噶爾部,令十四阿哥胤禵爲主帥,晉封大將軍王;大內一等侍衛鄂倫泰、平逆將軍延信爲其副,調川、陝、豫、晉等十數省之旗營、綠營三十萬,會同青海王臺吉以及蒙古諸部共討叛逆,並調娘子關參將年羹堯爲四川提督,調九門提督府副將赫達爲西安將軍,令兵、戶、工等部全力配合,務要一舉破敵,不滅準噶爾部誓不收兵。

老爺子的詔書這麼一下,自是有人歡喜有人愁,不消說,最爲歡喜的人就是老十四了的,老四則次之,至於愁的人麼,也有不少,三爺就是其中一個,儘管他也及時地去老十四的辦公室裡打了個轉悠,煞是喜氣地恭賀了老十四一把,可一回到自家府上麼,臉色當即便陰沉得有若結冰一般,急吼吼地便將弘晴以及陳、李兩大謀士盡皆召到了內院書房。

“都議議看,此事當如何個了局纔是。”

三爺很煩,連客套話都懶得說,一待衆人皆落了座,便即眉頭緊皺地開了口,開宗明義地便直奔了主題。

“王爺可是在爲十四爺晉封大將軍王一事煩心麼?”

對於三爺的問題,弘晴是懶得去回答,沒旁的,他早已看破了老爺子諸般部署的用心,實在是沒啥好議的,至於陳老夫子麼,同樣懶得去解說這麼些已成了定局的事兒,唯有李敏銓身爲首席謀士,卻是沒得奈何,只能是率先打破了沉默。

“嗯。”

三爺擔心的正是此事,此無他,一衆阿哥里原本就只有四個王,箇中的老十三無甚實力可言,基本可以排除出奪嫡的行列,剩下的四爺、八爺麼,三爺雖重視,卻也並不是很在意,左右不過都是屢戰屢敗的貨色罷了,在三爺看來,只要他自己不出現大的閃失,那兩位壓根兒就構不成甚大的威脅,可對於重兵在握的老十四麼,三爺可就真不敢小看了去,只是又不願公然承認自個兒有畏懼之心,正因爲此,對於李敏銓的提問,三爺也就只能是不置可否地輕吭了一聲了事。

“王爺其實無須擔心過甚,大將軍王者,郡王不是郡王,親王不是親王,渾然就一四不像耳,不倫不類,左右不過一干將走狗之流耳,實難登大雅之堂,自古以來,豈有儲君以此爲號者?且陛下年事漸高,若真屬意十四爺,又怎可能會將其打發到邊疆去,由此可見,陛下實無立其之心也,王爺又何須擔憂過甚哉?”

李敏銓這麼些年來一直浸淫於謀算之道,當真是歷練出來了,雖較之陳老夫子等絕頂智者尚還差上一線,可卻已是不遠了,一番分析直指核心,頂尖謀士之風範盡顯無疑。

“嗯,子誠所言然也,本王亦做此想,只是,唔,今年羹堯就任四川提督一職,倘若將來有變,卻恐其會與那廝沆瀣一氣,若如此,怕國將有大難矣,當何如之哉?”

三爺到底是個聰明人,李敏銓都已將道理分析得如此透徹了,他自不會聽不懂,緊繃着的心絃立馬便是一鬆,不過麼,對老爺子將年羹堯提拔到四川提督這麼個要職上的舉措,還是不免有些耿耿於懷。

“王爺實不必擔心此事,陛下者,聖明之主也,雖爲制衡故,不得不如此舉措,然,必會設下後手,待得將來,自會施展而出,且某以爲十四爺此番出征規模雖大,卻必定不會是場速勝,即便能速勝,其也不會如此行了去,時間於王爺來說,實是足夠敷用了的,實在不行,找個機會將年羹堯一本參倒也就是了,何須爲此區區一提督煩心若此的。”

李敏銓並不清楚年羹堯的能耐如何,不過麼,卻並不以爲其能翻出甚大浪來,畢竟眼下的朝局中,四爺的實力其實弱得很,誠親王府一系倘若真要動年羹堯,四爺就算使出了吃奶的力氣,也難保得年羹堯萬全的。

“夫子怎麼看此事?”

一聽李敏銓這般說法,三爺心中懸着的大石頭已是徹底落了地,不過麼,爲了慎重起見,還是將問題丟給了沉默不語的陳老夫子。

“可行!”

陳老夫子沒甚廢話,僅僅只是言簡意賅地給出了答案。

“嗯,晴兒呢?”

這一見兩大謀士意見一致,三爺可就徹底放鬆了下來,不過麼,卻是並未急着做個決斷,而是又問了弘晴一句道。

“回父王的話,孩兒以爲李先生所言甚是。”

旁人不知道年羹堯的狠戾,可弘晴卻是心中有數得很,他並不以爲年羹堯是那麼好擺弄的主兒,也不以爲老爺子真瞭解年羹堯其人,自也就不看好李敏銓所言的所謂老爺子的後手,只不過弘晴也不想在此際說破,沒旁的,只因說破了也無甚意義,反倒會令三爺亂了陣腳,與其如此,倒不如另行設法解決年羹堯來得強,正因爲此,弘晴也就只是簡單地敷衍了一把了事。

“那好,此事便就先如此也罷。”

這一聽弘晴也是這麼個意見,三爺也就不想再多囉唣了,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便算是將此番議事畫上了個句號……

第833章 窮極思變(二)第53章 雄辯滔滔(二)第1036章 先發制人(二)第498章 花前月下第758章 打到你服(二)第504章 仁與利(二)第1085章 意料之中的阻力(一)第853章 傲慢與偏見(一)第1025章 最後通牒(三)第133章 四爺獻策第1096章 革新科舉(一)第1115章 京都大亂之序章(一)第166章 八里灣遇盜劫(一)第957章 步步領先(三)第837章 朝議起風波(一)第1095章 不老實就敲打(三)第904章 連戰連捷(一)第702章 煽風點火(一)第638章 反制手段第199章 不安的夜第498章 花前月下第185章 京師風雲亂(一)第803章 橫掃京師(五)第309章 老爺子的慎重(一)第791章 必須的隱忍第680章 夜宴驚魂(一)第476章 調虎離山(一)第20章 波瀾漸起(三)第238章 四爺碰壁(三)第632章 該來的終歸會來(四)第730章 壽宴風波起(一)第1033章 潮起潮落(二)第69章 初次過招(一)第804章 橫掃京師(六)第832章 窮極思變(一)第409章 冤家終聚首(一)第30章 國公府奇遇(三)第720章 親情與公義(三)第35章 擺正位置(二)第62章 有人要頭疼了(三)第1136章 關門行動(四)第1087章 意料之中的阻力(三)第765章 投鼠忌器(三)第152章 再臨濟寧第691章 算與反算(三)第365章 心照不宣(三)第810章 深夜驚心(一)第489章 最後的瘋狂(一)第239章 不見兔子不撒鷹(一)第590章 除夕風波第349章 隔空鬥法(一)第332章 雙孫競獵(二)第482章 血染的大洋(二)第928章 俄羅斯人的好心第392章 老爺子的板子(二)第214章 波瀾再起(四)第167章 八里灣遇盜劫(二)第602章 在水一方(一)第295章 來日方長第768章 君子坦蕩蕩(一)第809章 三爺就位第1005章 息事寧人(六)第693章 秋風掃落葉(一)第92章 以退謀進(二)第952章 步步緊逼(一)第541章 揮灑自如(三)第1123章 沸騰的大洋(三)第503章 仁與利(一)第700章 謀定而動(一)第1091章 “尖刀”之分拆(一)第1120章 揭幕戰(三)第1029章 風起雲涌(三)第487章 烽火連天(三)第956章 步步領先(二)第346章 聖心有懼(二)第310章 老爺子的慎重(二)第383章 各磨各的刀(一)第157章 綢繆帷幄(三)第141章 廣州來人第727章 收穫季節(五)第125章 先禮後兵(三)第627章 阿府驚變(一)第1031章 風起雲涌(五)第490章 最後的瘋狂(二)第994章 舉重若輕(五)第559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一)第739章 峰迴路轉(二)第1092章 “尖刀”之分拆(二)第389章 軒然大波(三)第568章 喧囂的朝局(一)第215章 急謀抽身第296章 拍案而起第1027章 風起雲涌(一)第1115章 京都大亂之序章(一)第454章 始料不及的變化(一)第295章 來日方長第920章 五道溝會戰(二)第1123章 沸騰的大洋(三)第744章 王掞攪風雲(三)第746章 溫達的囑託(二)
第833章 窮極思變(二)第53章 雄辯滔滔(二)第1036章 先發制人(二)第498章 花前月下第758章 打到你服(二)第504章 仁與利(二)第1085章 意料之中的阻力(一)第853章 傲慢與偏見(一)第1025章 最後通牒(三)第133章 四爺獻策第1096章 革新科舉(一)第1115章 京都大亂之序章(一)第166章 八里灣遇盜劫(一)第957章 步步領先(三)第837章 朝議起風波(一)第1095章 不老實就敲打(三)第904章 連戰連捷(一)第702章 煽風點火(一)第638章 反制手段第199章 不安的夜第498章 花前月下第185章 京師風雲亂(一)第803章 橫掃京師(五)第309章 老爺子的慎重(一)第791章 必須的隱忍第680章 夜宴驚魂(一)第476章 調虎離山(一)第20章 波瀾漸起(三)第238章 四爺碰壁(三)第632章 該來的終歸會來(四)第730章 壽宴風波起(一)第1033章 潮起潮落(二)第69章 初次過招(一)第804章 橫掃京師(六)第832章 窮極思變(一)第409章 冤家終聚首(一)第30章 國公府奇遇(三)第720章 親情與公義(三)第35章 擺正位置(二)第62章 有人要頭疼了(三)第1136章 關門行動(四)第1087章 意料之中的阻力(三)第765章 投鼠忌器(三)第152章 再臨濟寧第691章 算與反算(三)第365章 心照不宣(三)第810章 深夜驚心(一)第489章 最後的瘋狂(一)第239章 不見兔子不撒鷹(一)第590章 除夕風波第349章 隔空鬥法(一)第332章 雙孫競獵(二)第482章 血染的大洋(二)第928章 俄羅斯人的好心第392章 老爺子的板子(二)第214章 波瀾再起(四)第167章 八里灣遇盜劫(二)第602章 在水一方(一)第295章 來日方長第768章 君子坦蕩蕩(一)第809章 三爺就位第1005章 息事寧人(六)第693章 秋風掃落葉(一)第92章 以退謀進(二)第952章 步步緊逼(一)第541章 揮灑自如(三)第1123章 沸騰的大洋(三)第503章 仁與利(一)第700章 謀定而動(一)第1091章 “尖刀”之分拆(一)第1120章 揭幕戰(三)第1029章 風起雲涌(三)第487章 烽火連天(三)第956章 步步領先(二)第346章 聖心有懼(二)第310章 老爺子的慎重(二)第383章 各磨各的刀(一)第157章 綢繆帷幄(三)第141章 廣州來人第727章 收穫季節(五)第125章 先禮後兵(三)第627章 阿府驚變(一)第1031章 風起雲涌(五)第490章 最後的瘋狂(二)第994章 舉重若輕(五)第559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一)第739章 峰迴路轉(二)第1092章 “尖刀”之分拆(二)第389章 軒然大波(三)第568章 喧囂的朝局(一)第215章 急謀抽身第296章 拍案而起第1027章 風起雲涌(一)第1115章 京都大亂之序章(一)第454章 始料不及的變化(一)第295章 來日方長第920章 五道溝會戰(二)第1123章 沸騰的大洋(三)第744章 王掞攪風雲(三)第746章 溫達的囑託(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