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王府夜宴(三)

??????“皇阿瑪明鑑,兒臣以爲安溪先生所言甚是,事關民生,絕非小事,實不可草率了去,還是須得多方驗證方妥。”

太子與李光地並不是一路人,往日裡在朝議上倒也沒少私下暗鬥過,不過麼,這卻不妨礙太子此際順着李光地的話頭打擊一下三爺,理由很簡單,三爺如今可是阿哥里唯一的親王,又手握三部之重權,對太子的威脅已是大到了難以忍受之地步,就算沒借口,太子都琢磨着要狠狠打壓一下三爺了,更別說,如今有了李光地的開頭炮,太子自是樂得跟着朝三爺身上潑些髒水的。

“皇阿瑪,兒臣也以爲此事須得慎重纔是,萬一真要是發生了南橘北枳之惡事,於民生固然大不利,於朝堂之臉面則更是不堪,還請皇阿瑪三思。”

“皇阿瑪明鑑,兒臣也以爲此事須着急不得,縱使要推而廣之,也須得再三驗證過後,方纔可謹慎行了去。”

“皇阿瑪,兒臣以爲安溪先生常年任事地方,於民生政務自是熟稔得很,其所建言實是真知灼見也,還請皇阿瑪明察。”

……

有了李光地的開頭炮,又有了太子的高調附和,大阿哥、四爺、八爺等人可就都不甘沉默了,一個接着一個地進言着,擺明了車馬要將三爺精心策劃出來的這場大戲給攪黃了去,人多勢衆之下,氣勢還當真不小,而五爺、七爺乃是老十五、老十六等親近三爺一方的阿哥們雖是有心幫着三爺,奈何事先都不知三爺的計劃如何,一時間也找不到甚幫襯的言語,就這麼着,輿論的傾向顯然對三爺一方極爲的不利。

“嗯,晴兒對推廣糧種一事可有甚計較麼?”

儘管一衆阿哥們都跳得歡快無比,可老爺子卻顯然不爲所動,並未加以置評,而是一揚眉,將問題拋給了弘晴,顯然是對衆阿哥們的攪局極爲的不滿,當然了,老爺子本人其實也有着南橘北枳的擔心在。

“回皇瑪法的話,孫兒雖是有心將此糧種推而廣之,卻少了些計劃,還是經得父王提醒,孫兒方纔醒悟到箇中之難處,實不敢妄言矣。”

就李光地那麼些謬論,以弘晴的口才,要駁倒其不過是分分鐘的事兒,不過麼,弘晴卻沒打算去出這麼個風頭,倒不是怕了李光地等人的人多勢衆,而是格局所然,此無它,要奪嫡的人可是三爺,真兒個需要政績的人也是三爺,弘晴總不能事事都替三爺去出頭罷,那可就不免有喧賓奪主之嫌疑了,該自謙的時候,弘晴自是不會忘了的。

“哦?老三,你來說說看,這推廣一事又當如何行之?”

老爺子乃是個少有的精明人,自是清楚這些年來三爺之所以諸事順遂,大體上都是弘晴這個小傢伙在後頭推動的結果,不過麼,對於三爺能虛心納諫,以及應對諸般難題的能力,也是甚爲欣賞的,自不會在此際揭破三爺父子間的那麼點隱私,這便笑着側臉望向了侍立在身旁的三爺,一派風輕雲淡狀地發問了一句道。

“皇阿瑪明鑑,兒臣以爲安溪先生所言確是老成謀國之道也,然,因噎廢食卻殊不可取,只消謹慎行了去,必可大利於民生也,依兒臣看來,此事可分三步行之,第一條便是育種,再好的糧種若是無足夠之數量,也難行全面推廣之舉措,故,若是兒臣來負責此事,必當得設法先規劃出數處育種基地,以建種苗庫;其後方可於大江南北選取十數縣域爲試點,以觀糧種植適應性,待得能確保無虞之際,方能行全面推廣之事宜,以兒臣之淺見,有此三條在,當不致有閃失之可能。”

三爺與李光地之間本來並無太多的交集,也就是李光地晉爲文淵閣大學士兼刑部尚書之後,方纔有過接觸,只是這等接觸顯然都不是啥美好的回憶,往日裡的那些暗下絆子也就罷了,三爺並不打算太過計較,可今日這等場合下,李光地居然還敢第一個跳出來唱反調,三爺就有些忍無可忍了,開口的第一句話便狠狠地刺了李光地一把,而後方纔轉進了正題,將前幾日與弘晴等人商議好的推廣細則簡單地描述了一番。

“嗯,老三能有此想頭便是好的,此乃事關民生之要務也,須是輕忽不得,你可有把握爲此否?”

老爺子並對三爺譏諷李光地的話語加以置評,細細地想了片刻之後,已是有了決斷,但並未直言,而是不動聲色地往下追問了一句道。

老爺子這句話自然不是隨便問的,內裡的彎彎繞可是不少,明面上是擔心三爺忙乎不過來,其實未必就沒有暗指三爺攬權過多的用心在內,要知道朝廷最重要的就是六部,而今禮部早在四爺的手中管着,工部麼,雖說弘晴只是幫辦,可明眼人都知道現任工部尚書赫申壓根兒就不是弘晴的對手,全工部最核心的都水清使司除了弘晴之外,誰也指揮不動,再算上河漕衙門也是弘晴在背後掌控着,工部說是三爺的勢力範圍也斷不爲過,而今戶部因着清欠的事兒又是三爺在指揮着辦差,倘若海外糧種之推廣又被三爺整了去,朝局的平衡怕就徹底維持不下去了,這等局面不禁是衆阿哥們看不過眼,老爺子心底裡未見得便能容忍。

在場的一衆人等都是精明之輩,哪怕老爺子話裡的潛臺詞不甚明顯,可大傢伙卻是都聽出了其中的蹊蹺之意味,一時間彼此交換的眼神裡自也就全都滿是閃爍之意味,若是三爺應答稍有個不甚,羣起而攻的場面怕就得再現,真到那時,三爺便是有一百張嘴也未見得能解釋得清了,不說三爺心中惻然,素來膽子壯的弘晴也不禁暗自捏了把冷汗。

“回皇阿瑪的話,此要務也,兒臣實不敢有絲毫的輕忽之心,今戶部清欠已近尾聲,規矩已立,照章辦理即可,實無兒臣再在戶部主持之必要,以四弟之忠耿,應對已是有餘,故,兒臣懇請皇阿瑪能恩准兒臣辭去戶部之差使,專一經營此糧種推廣之事宜。”

原也無須老爺子來暗示,三爺自己都已意識到了攬權過甚的弊端之所在,儘管不捨,可爲長久計,三爺早已痛下決心要有所取捨了的,若不然,也不會有今日夜宴之局面出現,這會兒面對着老爺子略帶誅心之意的問話,三爺自是不會有絲毫的含糊,恭謙地便提出了辭去戶部差使之要求。

“老四,你三哥說你已能接手戶部清欠一事,爾怎麼說?”

一聽三爺這般回答法,老爺子的眼中立馬有道精光一閃而過,不爲別的,只因這滿天下懂得取捨的人可是不多——哪怕明知道權力就是毒藥,可真有多少人能放得下,三爺能有這般心胸,自是不易得很,老爺子心中不禁高看了三爺一眼,但並未加以置評,而是不動聲色地側了下頭,神情淡然地看了四爺一眼,一派隨意狀地問了一句道。

老爺子這麼個問題一出,四爺心裡頭當真糾結到了極點——老爺子先前對三爺攬權的不滿之處,四爺自是都看在了眼裡,本還打算趁機落井下石上一番,可卻萬萬沒想到三爺居然就此放了手,如此一來,三爺倒是輕鬆了,可四爺卻是頭疼了,此無它,清欠一事如今看起來是一派順利,然則問題其實並未得到徹底解決,後頭依照還款合約清欠依舊是樁麻煩事兒,畢竟合約歸合約,那幫下作官員們照約行事的可能性又真能高到哪去,三爺倒是拍拍屁股走了人,可留下的爛攤子還不得他四爺去收拾,試問四爺又怎高興得起來,可話又說回來了,倘若三爺死活賴在戶部不走,不用多,再多呆上幾個月,四爺在戶部的威信怕也就丁點不存了,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四爺又巴不得三爺趕緊滾蛋,正是此等矛盾的心理在,四爺心中自是糾結得緊了些。

“回皇阿瑪的話,承蒙三哥信任,兒臣自當勉力爲之。”

正所謂兩害相權取其輕者,儘管對三爺丟下一攤爛事抽身走人極爲的不滿,可爲了保住自個兒的權柄,四爺卻也不得不慎重其事地在老爺子面前表了決心。

“嗯,爾能有此決心便是好的,此事就這麼定了也罷,今兒個一宴朕算是過足了癮,時辰不早了,就到此罷。”

今日一宴下來,既能解了三爺權柄過重之厄,又能得海外糧種推廣之利,老爺子的心情自是不錯得很,只是一番折騰下來,卻也不免有些疲了,此際一聽四爺願意再度接手戶部清欠一事,老爺子心中最後一樁心事也算是了了,心滿意足之下,睏倦自不免又涌上了幾分,也就不想再多逗留,這便起了身,丟下句場面話,緩步便向院門處行了去,他這一起身不打緊,園子裡的上下人等自然也都得跟着動,偌大的後花園裡頓時便忙亂成了一團。

第563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五)第710章 大小通吃(二)第830章 先易後難第1110章 整風運動(二)第41章 到中流擊水(三)第174章 巨石建功第684章 夜宴驚魂(五)第85章 化明爲暗(二)第370章 案中有案(一)第1023章 最後通牒(一)第948章 《中俄伊犁條約》(六)第469章 輕鬆之旅(二)第994章 舉重若輕(三)第754章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二)第1024章 最後通牒(二)第226章 大鬧刑場(三)第886章 屈尊降貴(三)第100章 新官上任第一把火第61章 有人要頭疼了(二)第669章 誰給誰下馬威第874章 絕對權威(五)第84章 化明爲暗(一)第699章 順勢而爲(二)第1104章 股票交易所(三)第328章 孝在小處第312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二)第22章 不歡而散(中)第377章 火候未至(二)第54章 雄辯滔滔(三)第451章 炸開鍋了(三)第328章 孝在小處第844章 各出妙手(五)第1074章 絕不寬恕(一)第1051章 沸反盈天(一)第398章 一語道破(三)第1055章 沸反盈天(五)第700章 謀定而動(一)第590章 除夕風波第67章 肥差?第212章 波瀾再起(二)第267章 嚴查令(二)第169章 罵戰戲聖女第462章 大阪灣門戶之戰(二)第950章 不入流的試探(二)第542章 區別對待第114章 借題發揮(二)第623章 指東打西(四)第478章 遭遇戰(一)第893章 狂飆突進(二)第825章 大鬧乾清宮(一)第762章 友好萬歲第83章 順水推舟第347章 聖心有懼(三)第82章 屋漏偏遭連夜雨(二)第535章 承諾如金(四)第382章 層層剝皮(三)第746章 溫達的囑託(二)第1146章 第一千一百四十四攪動風雲(四)第426章 天心莫測(一)第922章 五道溝會戰(四)第77章 揚眉劍出鞘(四)第503章 仁與利(一)第515章 利益均沾(四)第570章 穿幫了第335章 驚變驟起(一)第1088章 選秀風波(一)第398章 一語道破(三)第891章 謀定而後動第600章 無情未必真豪傑(二)第635章 老爺子的決斷(二)第786章 力辭不受(一)第1155章 自作孽不可活(二)第660章 黃雀與獵人(五)第468章 輕鬆之旅(一)第347章 聖心有懼(三)第946章 《中俄伊犁條約》(四)第802章 橫掃京師(四)第963章 各得其所(二)第245章 城下之盟(三)第7章 上書房裡的頂牛第2章 老爺子有請第1013章 一摁到底(五)第771章 不好吃的年夜飯(二)第401章 宿命難逃(二)第619章 父子論兵第461章 大阪灣門戶之戰(一)第29章 國公府奇遇(二)第542章 區別對待第464章 激戰大阪灣(二)第554章 餘震連連(三)第705章 虛虛實實(一)第61章 有人要頭疼了(二)第807章 龍歸大海(一)第88章 一舉成擒(二)第1008章 勞動力危機(三)第782章 帶病堅持終有礙第478章 遭遇戰(一)第934章 酣戰格登山(三)第528章 誰比誰更狠(一)第921章 五道溝會戰(三)
第563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五)第710章 大小通吃(二)第830章 先易後難第1110章 整風運動(二)第41章 到中流擊水(三)第174章 巨石建功第684章 夜宴驚魂(五)第85章 化明爲暗(二)第370章 案中有案(一)第1023章 最後通牒(一)第948章 《中俄伊犁條約》(六)第469章 輕鬆之旅(二)第994章 舉重若輕(三)第754章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二)第1024章 最後通牒(二)第226章 大鬧刑場(三)第886章 屈尊降貴(三)第100章 新官上任第一把火第61章 有人要頭疼了(二)第669章 誰給誰下馬威第874章 絕對權威(五)第84章 化明爲暗(一)第699章 順勢而爲(二)第1104章 股票交易所(三)第328章 孝在小處第312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二)第22章 不歡而散(中)第377章 火候未至(二)第54章 雄辯滔滔(三)第451章 炸開鍋了(三)第328章 孝在小處第844章 各出妙手(五)第1074章 絕不寬恕(一)第1051章 沸反盈天(一)第398章 一語道破(三)第1055章 沸反盈天(五)第700章 謀定而動(一)第590章 除夕風波第67章 肥差?第212章 波瀾再起(二)第267章 嚴查令(二)第169章 罵戰戲聖女第462章 大阪灣門戶之戰(二)第950章 不入流的試探(二)第542章 區別對待第114章 借題發揮(二)第623章 指東打西(四)第478章 遭遇戰(一)第893章 狂飆突進(二)第825章 大鬧乾清宮(一)第762章 友好萬歲第83章 順水推舟第347章 聖心有懼(三)第82章 屋漏偏遭連夜雨(二)第535章 承諾如金(四)第382章 層層剝皮(三)第746章 溫達的囑託(二)第1146章 第一千一百四十四攪動風雲(四)第426章 天心莫測(一)第922章 五道溝會戰(四)第77章 揚眉劍出鞘(四)第503章 仁與利(一)第515章 利益均沾(四)第570章 穿幫了第335章 驚變驟起(一)第1088章 選秀風波(一)第398章 一語道破(三)第891章 謀定而後動第600章 無情未必真豪傑(二)第635章 老爺子的決斷(二)第786章 力辭不受(一)第1155章 自作孽不可活(二)第660章 黃雀與獵人(五)第468章 輕鬆之旅(一)第347章 聖心有懼(三)第946章 《中俄伊犁條約》(四)第802章 橫掃京師(四)第963章 各得其所(二)第245章 城下之盟(三)第7章 上書房裡的頂牛第2章 老爺子有請第1013章 一摁到底(五)第771章 不好吃的年夜飯(二)第401章 宿命難逃(二)第619章 父子論兵第461章 大阪灣門戶之戰(一)第29章 國公府奇遇(二)第542章 區別對待第464章 激戰大阪灣(二)第554章 餘震連連(三)第705章 虛虛實實(一)第61章 有人要頭疼了(二)第807章 龍歸大海(一)第88章 一舉成擒(二)第1008章 勞動力危機(三)第782章 帶病堅持終有礙第478章 遭遇戰(一)第934章 酣戰格登山(三)第528章 誰比誰更狠(一)第921章 五道溝會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