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 預料之中的阻擊(二)

“晉卿以爲有何處不妥麼?”

老爺子對李光地有着種幾乎就是偏執的寵信,哪怕此際李光地在君臣奏對之際跳將出來,明顯有着逾制的嫌疑,然則老爺子卻並未見怪,反倒是溫言地問了一句道。

“回陛下的話,老臣以爲晴貝勒所提的兩個要求皆有不妥之處。”

李光地一躬身,一派坦然狀地應答道。

“哦?此話怎講?”

《京都條約》的文本早在半個月前便已傳回了京師,(何麟所率的第一分艦隊大多是倉促修補好的半殘之戰艦,航行的速度自是偏慢,儘管比艦隊主力早一個月啓航,可抵達膠澳的時間也不過就比艦隊主力早十來日而已)老爺子也已下令將此條約交由諸大學士們審覈,迄今尚未有個定論,箇中爭議頗大,老爺子雖是沒再過問此事,可對爭議之情形還是清楚的,李光地便是其中反對最烈者,正因爲此,老爺子對李光地在此時提出反對意見本不覺得有多奇怪,然則這一聽李光地連弘晴回工部的請求都有異議,老爺子可就不免有些詫異了,這便眉頭微微一皺,探詢地發問道。

“陛下明鑑,有功須賞,有過必罰,此乃清明政治所必須,今,晴貝勒既是有大功於國,自是當得有所封賞纔是,若不然,凱旋之諸將士又如何得以心安哉?”

李光地慷慨激昂了扯了一通,不過麼,並不是抨擊弘晴,而是要爲弘晴報功請賞,此等言語一出,滿堂頓時又是譁然一片,沒旁的,李光地與弘晴素來就不睦,彼此間可是狠鬥過幾回的,說是死敵也斷不爲過,此際居然會爲弘晴請封,這味道顯然有些不對。

這老梆子居然跟老子玩起了釜底抽薪之計,嘿,有點意思了!

旁人不明白李光地的“好心”到底爲了甚,可弘晴卻是一聽便知曉其之用心所在,此無他,不過就是分化瓦解之策罷了,想的便是在三爺與弘晴之間整蠱出些縫隙來,對此,弘晴自是早有準備,雖對此等下作手段頗爲的惱火,卻也不怎麼放在心上,並未急着開口表示,僅僅只是神情淡然地站着不動,就宛若無事人一般。

“嗯,晉卿所慮確是有理,那依愛卿看來,以此功,當做何賞?”

老爺子同樣聽出了李光地道貌岸然之言行背後所隱藏的心機,不過麼,卻並未揭破,僅僅只是微微地皺了下眉,不動聲色地追問道。

“當封王!”

哪怕已然看到了老爺子眉頭微皺的動作,可李光地卻還是毫不遲疑地便給出了答案。

“嗡……”

李光地此言一出,剛消停下來的亂議之聲頓時又大起了,不過麼,在亂議的大多是五爺、七爺等三爺一方的阿哥們,至於四爺、八爺等人們雖也在嘀咕着,可顯然不過僅僅只是裝裝樣子罷了,一個個眼神裡都有着詭異的光芒在閃動不已。

“唔,晴兒之意如何哉?”

老爺子很明顯地遲疑了一下,概因以弘晴這一向以來的功勞,早就夠封王之資格了,實際上,在康熙四十五年整頓完鹽務一案時,老爺子就有了封弘晴爲王的想頭,只是當初弘晴年歲確實太小了些,方纔作了罷論,而待得八旗商號成立,老爺子可是真的有了這麼個打算,也曾試探過弘晴的口風,奈何弘晴不願,老爺子也就沒勉強,畢竟弘晴封王對於三爺一方來說,實在不算甚好事情,老爺子是時還得依靠三爺來制衡勢力龐大的八爺一黨,自不會做出自毀長城的事兒,眼下自也不例外,問題是李光地所言又是正理,老爺子也不好說李光地的不是,也就只能是耍了把太極推手,將問題丟給了弘晴。

“皇瑪法有封,孫兒自不敢辭,然,孫兒卻有一事要稟,還請皇瑪法成全。”

弘晴此番在軍報上其實是作了些手腳,有意淡化自個兒的功勞,爲的便是想避免眼下這等麻煩,當然了,弘晴的應對預案並不止一個,對眼下這等局勢也早有過思忖,此際見避已是無可避了,這便誠懇地提出了個要求。

“哦?晴兒既是有所求,那便直說好了,朕聽着呢。”

一聽弘晴此言,老爺子還真就來了興致,眼中精光一閃而過,笑呵呵地虛擡了下手,和煦地鼓勵了弘晴一句道。

“皇瑪法明鑑,我朝素來以仁孝治天下,孫兒能沐聖恩,自不敢忘本焉,若能得與阿瑪及額娘就近毗鄰,使得孫兒能日日奉孝膝前,實大幸也,還請皇瑪法成全孫兒之一片孝心。”

弘晴一躬身,一臉誠懇狀地提出了具體的要求。

“嗯,晴兒能有此孝心怕不是好的,此一條,朕看可行,就封爾爲仁郡王,準爾與父母同住,待得日後再行開府建牙事宜。”

一聽弘晴這般說法,老爺子自無不準之理,沒旁的,此舉既能酬弘晴之功,又能確保三爺一方不會出大亂子,怎麼說都對平衡朝局有利,老爺子自是不會含糊,也沒管下頭人等是怎個反應,直截了當地便準了弘晴之所請,當場封了弘晴爲仁郡王。

“皇瑪法聖明,孫兒叩謝皇瑪法隆恩!”

老爺子這話一出,就等於弘晴平白撈了個郡王的頭銜,哪有不趕緊謝恩的理兒。

“晉卿對朕的處置可有甚異議否?”

老爺子笑着虛擡了下手,示意弘晴自行起身,而後又將目光轉回到了李光地的身上,似笑非笑地發問了一句道。

“陛下聖明,老臣感佩不已,只是老臣還有個提議,還請陛下垂詢則個。”

李光地提議弘晴封王之本意是要分化三爺父子,可卻沒想到弘晴會玩出了這個手偷樑換柱的把戲,有心想要反對麼,老爺子的金口都已是開了,這會兒要是再有異議,那可就有不識擡舉之嫌了,李光地自是不會去做那等傻事,也就只能是打落牙齒和血吞,心中當真憋屈得夠嗆,不過麼,卻並不肯就此作罷,一計不成,立馬又再捲土重來了。

“晉卿有話只管說,朕聽着便是了。”

能如此順利地了結了一樁麻煩事兒,老爺子的心情顯然是不錯,並未見怪李光地這等有些不知進退的強出頭,笑着便準了其之所請。

“陛下明鑑,老臣若是沒記錯的話,仁郡王是康熙四十三年到的工部,到如今,已是八個年頭了,期間建樹頗多,碩果累累,卻是令人欽佩,然,老臣卻以爲若是仁郡王再去工部,實有大不妥焉,理由有二:其一,工部者,國之重器也,長期把持於一人之手,非社稷之福焉;其二,仁郡王乃社稷才也,文武兼備,長期拘於一部,實於成長不利哉,故,老臣以爲當輪轉它部爲宜,此老臣之淺見也,還請陛下聖裁。”

李光地今兒個可是鐵了心要往死裡坑弘晴一把的,概因錯過了今日,再想撼動弘晴的地位可就難了,沒見弘晴如今都已是郡王了麼,再加上其對工部的掌控力度無比強大,旁人要想插手其中怕是連門都沒有,有鑑於此,哪怕會惹來老爺子的猜忌之心,李光地也顧不得那麼許多了。

“皇阿瑪,兒臣以爲安溪老相國所言正理也,於公於私,仁郡王輪轉其它部門都是不二之選擇,兒臣肯請皇阿瑪明斷。”

李光地話音剛落,不等老爺子有所表示,九爺已是大步從旁閃了出來,高聲附和了一把。

“皇阿瑪,兒臣也以爲安溪老相國所言大善,仁郡王既是文武雙全,就該有更大之發展纔是,各部輪轉或相宜焉。”

“皇阿瑪,兒臣也以爲安溪老相國所言不差,肯請皇阿瑪聖裁。”

“皇阿瑪,兒臣以爲仁郡王多才多藝,非一部一司可限制者,長期置於工部,確非善策,還請皇阿瑪明鑑。”

……

九爺的出頭顯然就是個信號,旋即便見四爺、八爺、十爺、十四爺全都跟着站了出來,皆是力挺李光地之建議,而反觀三爺一方,被打了個措手不及之下,一時間還真就沒了頭緒,有心反對也找不到個恰當的理由,只能是在一旁面面相覷不已,朝議的輿論傾向顯然對三爺一方大爲的不利。

切,沒出息,玩來玩去都是釜底抽薪這麼一招,渾然沒半點的新意,無聊!

四爺與八爺的聯手架勢一出,三爺一方的阿哥們這會兒都茫然不知所對,可弘晴卻是絲毫不以爲意,沒旁的,這一幕也早就在弘晴的預料之中,至於應對之策麼,弘晴心中也早就有譜了,不過麼,弘晴卻是並不打算急着出言反駁,而是靜靜地等着老爺子的發問。

“晴兒對此有甚看法麼?”

還別說,老爺子真就動過讓弘晴挪挪窩的想頭,倒不是對弘晴把持工部有甚不滿,而是真心想要歷練弘晴一番,甚至考慮過將素來不許於人的吏部交給弘晴去打理,換而言之,李光地先前的封王提議以及這會兒的讓弘晴挪窩之建議,都是老爺子心中早就存着的想頭,正因爲此,儘管明知李光地這是有意在爲難弘晴,老爺子也並不是太過在意,只是並未急着下個定論,而是慎重其事地又將問題拋給了弘晴。

第491章 最後的瘋狂(三)第712章 大小通吃(四)第618章 老十三的憤怒(二)第1157章 自作孽不可活(四)第931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二)第1147章 強取布拉茨克(一)第38章 強爲人師第581章 抽絲剝繭(三)第563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五)第87章 一舉成擒(一)第1136章 關門行動(四)第1094章 不老實就敲打(二)第45章 有對手纔是好事第1111章 整風運動(三)第524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1076章 陪朕走一程第272章 三爺的隱忍(一)第305章 第一次碰撞(二)第193章 舊事重提第583章 反守爲攻(二)第687章 各施密謀(三)第981章 各敲各的鑼(二)第858章 槍打出頭鳥(四)第681章 夜宴驚魂(二)第295章 來日方長第721章 借力打力(一)第1024章 最後通牒(二)第1005章 息事寧人(六)第98章 誰比誰傻多少(一)第583章 反守爲攻(二)第1032章 潮起潮落(一)第821章 斬將奪軍(二)第1051章 沸反盈天(一)第954章 步步緊逼(三)第480章 遭遇戰(三)第504章 仁與利(二)第1081章 重用四爺第491章 最後的瘋狂(三)第356章 都在感慨(一)第1107章 金融風波再起(三)第767章 幫理不幫親(二)第920章 五道溝會戰(二)第191章 養心殿裡耍太極(二)第701章 謀定而動(二)第183章 協議達成第498章 花前月下第726章 收穫季節(四)第926章 致命的一擊二第993章 舉重若輕(二)第807章 龍歸大海(一)第18章 波瀾漸起(一)第905章 連戰連捷(二)第533章 承諾如金(二)第977章 強勢反彈(四)第310章 老爺子的慎重(二)第606章 針鋒相對(二)第1127章 血洗京都(二)第950章 不入流的試探(二)第587章 和爲貴(二)第338章 驚變驟起(四)第282章 爾虞我詐(二)第812章 相交貴知心(一)第684章 夜宴驚魂(五)第193章 舊事重提第540章 揮灑自如(二)第1084章 虎門銷煙(三)第485章 烽火連天(一)第813章 相交貴知心(二)第544章 難測的來意(二)第727章 收穫季節(五)第459章 東征閱兵式第919章 五道溝會戰(一)第881章 踩上一腳(三)第820章 斬將奪軍(一)第262章 故人(一)第287章 收網(四)第563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五)第1147章 強取布拉茨克(一)第505章 仁與利(三)第856章 槍打出頭鳥(二)第407章 竹籃子打水一場空(四)第519章 麻煩終於還是來了第399章 堅決請辭第400章 宿命難逃(一)第702章 煽風點火(一)第1126章 血洗京都(一)第191章 養心殿裡耍太極(二)第1008章 一摁到底(二)第502章 預料之中的阻擊(四)第516章 啓動推廣計劃(一)第304章 第一次碰撞(一)第23章 不歡而散(下)第640章 突如其來的口諭第274章 線索(一)第302章 分封的隱喻(一)第119章 太子的反擊(三)第31章 潮平浪不止(一)第828章 隱憂重重(二)第527章 金融風暴(三)第110章 從細微處着手(二)
第491章 最後的瘋狂(三)第712章 大小通吃(四)第618章 老十三的憤怒(二)第1157章 自作孽不可活(四)第931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二)第1147章 強取布拉茨克(一)第38章 強爲人師第581章 抽絲剝繭(三)第563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五)第87章 一舉成擒(一)第1136章 關門行動(四)第1094章 不老實就敲打(二)第45章 有對手纔是好事第1111章 整風運動(三)第524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1076章 陪朕走一程第272章 三爺的隱忍(一)第305章 第一次碰撞(二)第193章 舊事重提第583章 反守爲攻(二)第687章 各施密謀(三)第981章 各敲各的鑼(二)第858章 槍打出頭鳥(四)第681章 夜宴驚魂(二)第295章 來日方長第721章 借力打力(一)第1024章 最後通牒(二)第1005章 息事寧人(六)第98章 誰比誰傻多少(一)第583章 反守爲攻(二)第1032章 潮起潮落(一)第821章 斬將奪軍(二)第1051章 沸反盈天(一)第954章 步步緊逼(三)第480章 遭遇戰(三)第504章 仁與利(二)第1081章 重用四爺第491章 最後的瘋狂(三)第356章 都在感慨(一)第1107章 金融風波再起(三)第767章 幫理不幫親(二)第920章 五道溝會戰(二)第191章 養心殿裡耍太極(二)第701章 謀定而動(二)第183章 協議達成第498章 花前月下第726章 收穫季節(四)第926章 致命的一擊二第993章 舉重若輕(二)第807章 龍歸大海(一)第18章 波瀾漸起(一)第905章 連戰連捷(二)第533章 承諾如金(二)第977章 強勢反彈(四)第310章 老爺子的慎重(二)第606章 針鋒相對(二)第1127章 血洗京都(二)第950章 不入流的試探(二)第587章 和爲貴(二)第338章 驚變驟起(四)第282章 爾虞我詐(二)第812章 相交貴知心(一)第684章 夜宴驚魂(五)第193章 舊事重提第540章 揮灑自如(二)第1084章 虎門銷煙(三)第485章 烽火連天(一)第813章 相交貴知心(二)第544章 難測的來意(二)第727章 收穫季節(五)第459章 東征閱兵式第919章 五道溝會戰(一)第881章 踩上一腳(三)第820章 斬將奪軍(一)第262章 故人(一)第287章 收網(四)第563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五)第1147章 強取布拉茨克(一)第505章 仁與利(三)第856章 槍打出頭鳥(二)第407章 竹籃子打水一場空(四)第519章 麻煩終於還是來了第399章 堅決請辭第400章 宿命難逃(一)第702章 煽風點火(一)第1126章 血洗京都(一)第191章 養心殿裡耍太極(二)第1008章 一摁到底(二)第502章 預料之中的阻擊(四)第516章 啓動推廣計劃(一)第304章 第一次碰撞(一)第23章 不歡而散(下)第640章 突如其來的口諭第274章 線索(一)第302章 分封的隱喻(一)第119章 太子的反擊(三)第31章 潮平浪不止(一)第828章 隱憂重重(二)第527章 金融風暴(三)第110章 從細微處着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