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仁與利(一)

“晴兒此舉實是太過孟浪了些,工部的差使雖是不錯,卻也不值如此代價,三樁大事辦得成固然是好,倘若不成,後患必巨,得不償失啊。”

弘晴封了王,又保住了工部之權柄,至少是暫時擊退了弘曆對工部大權的覬覦,說起來,該是雙喜臨門,然則三爺的心情卻並不見好,沒旁的,哪怕弘晴對實現三樁大事信心滿滿,可三爺卻以爲此乃多此一舉,在其想來,與其冒如此大的風險去死保工部權柄,還不如換一個部管管來得強,早先在朝議時,三爺是沒機會說出心思,回府的一路上麼,又礙於面子,不好數落弘晴,待得弘晴在王府的內院書房裡,將今兒個覲見的諸般事宜都述說了一番之後,三爺的耐性終於是耗盡了,也不等陳老夫子與李敏銓有何表示,沒甚好聲氣地便埋汰了弘晴一句道。

得不償失麼?或許罷,若是從個人得失上以及短時間裡來看,是有這麼個嫌疑——若是弘晴真將工部差使交了出去,老爺子自然不會虧了弘晴,十有八九會將吏部這個最重要的部門交到弘晴手中,當然了,管部的名分是斷然不會有的,可幫辦的頭銜卻是少不得會給的,如此一來,弘晴要想安插心腹手下,無疑是極爲的便當,不出數年便可培植出雄厚無比的勢力,問題是這真就是件好事麼?

天心難測,天心易變!這麼句古話可不是虛言,而是實實在在的真理,尤其面對着的是老爺子這等精明的君王,任何妄圖僥倖的心理最終都只會落得個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之下場,這一點從八爺的尷尬處境便可見一斑——八爺不能幹麼?恰恰相反,就本身的能力來說,除了三爺是靠着弘晴硬撐起來的之外,其餘阿哥都不能跟八爺相比,四爺在能力上也同樣不如八爺,是八爺不賢明麼?也不是,“八賢王”的美譽可不是白叫的,就在百官中的威望而論,除了三爺之外,也沒誰能跟八爺相提並論的,當年公推太子之際,更是威望一時無兩,可最終結果又如何呢?還不是被老爺子打入了另冊,究其根本就在於八爺的威望已是威脅到了老爺子的帝位之安穩,有鑑於此,弘晴若是真去了吏部的話,下場當真未見得會好到哪去。

吏部乃是調遣官員的部門,要想做出成績麼,就一個字難!沒旁的,提拔的官員是賢是孬,又豈是短時間能看得出來的,倘若一不小心提拔錯了人,彈章立馬便是漫天飛揚,想暗中培植勢力麼,又怕會落得八爺的下場,這一麼一算,去吏部自然不是啥好選擇,可問題是禮部已然有了三爺在,弘晴去那兒顯然不是個事兒,兵部麼,又有老十三、老十四這兩尊大神在,去了也撈不到啥好處,至於戶部與刑部就更毋庸多言了,那可是四爺與八爺的大本營,去了的話,不是沒地找虐麼?

“父王教訓得是。”

保住工部不單是爲了將來之做準備,實際上也是無奈之選擇,只是此際三爺正在火頭上,箇中道理卻又不好直說,無奈之下,弘晴也只能是先滿臉誠懇之色地敷衍了一把。

“罷了,罷了,事已至此,還是想想如何將此事揭過好了,夫子,子誠,您二位對此可有甚妙策否?”

三爺惱火歸惱火,卻也不是不明事理之輩,自不會不清楚此際事已發生,再多追究弘晴的孟浪,也於事無補,這便不耐地揮了揮手,算是放了弘晴一碼,轉而向兩大謀士問起了策來。

“王爺明鑑,小王爺如今已是封了王,若能再辦成這三樁大事,於王爺實有大利也,姑且一試卻也無妨。”

李敏銓乃是弘晴的人,無論出謀還是獻策,自然是得站在弘晴的一邊,此際見三爺將問題拋了過來,李敏銓先是飛快地瞥了一眼弘晴,得見弘晴輕輕地點了下頭,李敏銓立馬會意地進言了一番。

“嗯,若能有望,固然大佳,只是……”

三爺顯然是不看好弘晴能將三樁事盡皆辦了下來,哪怕弘晴先前已是將具體的實施步驟論述了一番,可三爺心中還是沒有底,沒旁的,三爺到底是文人,對經商那一套壓根兒就不懂,在他看來,弘晴搞出的香皂能成功,純屬意外而已,想要再複製,實難有可能,真要強自行了去,箇中風險實在是太大了些,這等險已是超出了三爺所能承受的範圍之外。

“小王爺有句話還真是說對了,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

沒等三爺支吾出個所以然來,陳老夫子已是不屑地一撇嘴,不甚客氣地便譏諷了三爺一句道。

“夫子,您這是……”

被陳老夫子這麼一譏諷,三爺的臉色瞬間便漲得個通紅,憋了好一陣子之後,這才吶吶地問出了半截子的話來。

“王爺好生想想,李光地等人爲何要竭力將小王爺擠出工部?若是個中無由,四爺、八爺又豈會如此賣力,莫非這些都是善人不成?”

陳老夫子壓根兒就沒給三爺留甚面子,不單沒爲三爺作出解釋,反倒是接連拋出了幾個問題,直問得三爺滿頭大汗狂涌不已。

“而今之計該當如何方好?”

三爺被問得啞口無言,自不好再糾纏着弘晴該不該離開工部之事,默默地想了想之後,從寬大的衣袖中,取出了張白絹子,胡亂地擦了擦滿是汗水的臉龐,而後,就此轉開了話題。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似此利國利民之壯舉也,豈可因畏難而不前!”

在場人等中,唯有陳老夫子略微領悟到了弘晴提出這三樁難事的苦心,當然了,對於弘晴欲憑此奠定大清爭霸世界的隱秘用心卻是不甚了了,不過麼,憑藉着過人的智算之能,陳老夫子可以斷定此三樁事若是真的能辦成,三爺登基已是不存在任何的阻礙,正因爲此,陳老夫子毫不猶豫地便亮出了支持弘晴的態度。

“王爺明鑑,屬下以爲夫子所言正理也,能爲此三事者,必可聚民心矣,大善!”

李敏銓同樣也看到了三樁難事得以解決之後的利益之所在,加之他本就心向弘晴,自是不會在此時唱甚反調,這一見三爺探詢的眼光掃了過來,立馬也是毫不猶豫地亮明瞭態度。

“嗯,那就姑且試試也好,只是老四、老八他們恐不會善罷甘休罷,此又當如何應對纔是?”

這一聽兩大謀士都已表明了支持弘晴的態度,三爺雖兀自憂心忡忡,卻也不好再多囉唣,也就只能是勉強同意了下來,然則對於該如何應對四爺與八爺的聯手之勢,卻並無十足的信心,這便眉頭一皺,神情凝重地發問道。

“王爺放心,依屬下看來,那兩方斷然不會在此事上有所阻礙,反倒會暗中使力,以求此事順利通過朝議,想的不過是要坐看小王爺摔跟頭罷了,實無足爲慮也!”

三爺話音方纔剛落,李敏銓已是笑了起來,伸手捋了捋胸前的長鬚,言語肯定地給出了答案。

“唔,夫子以爲如何哉?”

三爺對李敏銓這番斷言倒是相信得很,此無他,三爺自己都不相信弘晴真能將三樁事辦好,至於四爺、八爺麼,自然更不可能對弘晴有信心了的,推波助瀾地將弘晴往火坑裡推,自也就是四爺等人的不二之選擇,不過麼,爲了慎重起見,三爺卻並未就此下了結論,而是又將問題丟給了陳老夫子。

“四爺、八爺皆人傑也,又豈會是簡單之輩,縱使欲陷小王爺於不利之地,也必然會有提防之心,出手乃必然之事耳,若是老朽料得不差的話,兩方之聯手當會在《京都條約》上做手腳,箇中之由來麼,小王爺該是心中有數的罷。”

陳老夫子顯然是並不認同李敏銓的觀點,不過麼,卻並未直言,而是意有所指地點了一句道。

“嗯?”

陳老夫子這話一出,三爺不由地便是一愣,探詢的目光立馬便轉到了弘晴的身上。

呵,老夫子真神了!

要想辦成三樁大事,錢自然是少不了的,弘晴雖謀算過人,可也不是神仙,沒那個點石成金的能耐,自是須得設法搞來啓動資金,否則的話,招商一事壓根兒就無從着手——指望着登高一呼,天下商賈雲集,還不如去指望母豬會上樹來得強,不將工部的技術優勢體現出來,哪可能招到商,而要想爲此,那就須得樹立一榜樣,換而言之,就是要快速地啓動一兩個項目,以吸引天下商賈之注意,而這,自是須得大量的啓動資金,很顯然,眼下的國庫是斷然指望不上了的,唯一能指望的便是《京都條約》通過朝議之後所能從倭國得來的那八千萬兩白銀,這一條,弘晴並不曾宣之於口,怕的便是會起波瀾,可陳老夫子卻是一眼便看出了弘晴前番所言諸般事宜中的弱點之所在,一口道破之下,當真令弘晴欽佩不已的。

第531章 誰比誰更狠(四)第451章 炸開鍋了(三)第998章 舉重若輕(七)第236章 四爺碰壁(一)第736章 天其實沒黑(二)第1063章 無果而終(二)第18章 波瀾漸起(一)第19章 波瀾漸起(二)第219章 王府夜宴(三)第133章 四爺獻策第747章 來者未必都是客(一)第884章 屈尊降貴(一)第312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二)第1059章 撫平八旗(二)第668章 老十三輸誠第1136章 關門行動(四)第391章 老爺子的板子(一)第893章 狂飆突進(二)第474章 夜襲與反夜襲(三)第127章 先禮後兵(五)第46章 生意開張第91章 以退謀進(一)第1003章 息事寧人(四)第729章 陳老夫子的提點第429章 交淺不言深(二)第715章 適可而止(一)第193章 舊事重提第617章 老十三的憤怒(一)第1149章 強取布拉茨克(三)第24章 解決之道(一)第507章 大鳴大放(一)第1105章 金融風波再起(一)第154章 聯合抵制第1015章 各方博弈(二)第201章 以彼之矛攻彼之盾(二)第429章 交淺不言深(二)第116章 都在算計着(二)第600章 無情未必真豪傑(二)第16章 借嘴一用(一)第194章 磨刀霍霍(一)第557章 水滿則溢(二)第227章 大鬧刑場(四)第667章 不好管的閒事(四)第865章 年夜飯之亂象(二)第514章 利益均沾(三)第1147章 強取布拉茨克(一)第32章 潮平浪不止(二)第359章 都在感慨(四)第257章 老十六發飆(二)第426章 天心莫測(一)第788章 收官之佈局(一)第235章 合縱與連橫(五)第217章 王府夜宴(一)第627章 阿府驚變(一)第80章 謀算與反謀算(二)第842章 各出妙手(三)第231章 合縱與連橫(一)第289章 弘晴的選擇第137章 四爺的演技第215章 急謀抽身第729章 陳老夫子的提點第364章 心照不宣(二)第715章 適可而止(一)第928章 俄羅斯人的好心第66章 得失之間(二)第1059章 撫平八旗(二)第607章 針鋒相對(三)第765章 投鼠忌器(三)第415章 這就鬥上了(二)第374章 真相背後的真相(一)第479章 遭遇戰(二)第961章 何去何從(四)第665章 不好管的閒事(二)第390章 軒然大波(四)第537章 雙塔寺遇險(二)第263章 第二百六十三故人(二)第627章 阿府驚變(一)第109章 從細微處着手(一)第635章 老爺子的決斷(二)第646章 彈章 如潮(一)第772章 不好吃的年夜飯(三)第652章 雙喜臨門第255章 鹽務之要(二)第3章 正主兒都到齊了第373章 案中有案(四)第411章 來者不善,善者不來(一)第365章 心照不宣(三)第670章 倒黴催的趙鳳詔(一)第734章 天要黑了(三)第842章 各出妙手(三)第889章 潤物細無聲第273章 三爺的隱忍(二)第83章 順水推舟第847章 混沌格局(二)第1082章 虎門銷煙(一)第1156章 自作孽不可活(三)第144章 都是黃河惹的禍(一)第98章 誰比誰傻多少(一)第1018章 各方博弈(五)第710章 大小通吃(二)
第531章 誰比誰更狠(四)第451章 炸開鍋了(三)第998章 舉重若輕(七)第236章 四爺碰壁(一)第736章 天其實沒黑(二)第1063章 無果而終(二)第18章 波瀾漸起(一)第19章 波瀾漸起(二)第219章 王府夜宴(三)第133章 四爺獻策第747章 來者未必都是客(一)第884章 屈尊降貴(一)第312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二)第1059章 撫平八旗(二)第668章 老十三輸誠第1136章 關門行動(四)第391章 老爺子的板子(一)第893章 狂飆突進(二)第474章 夜襲與反夜襲(三)第127章 先禮後兵(五)第46章 生意開張第91章 以退謀進(一)第1003章 息事寧人(四)第729章 陳老夫子的提點第429章 交淺不言深(二)第715章 適可而止(一)第193章 舊事重提第617章 老十三的憤怒(一)第1149章 強取布拉茨克(三)第24章 解決之道(一)第507章 大鳴大放(一)第1105章 金融風波再起(一)第154章 聯合抵制第1015章 各方博弈(二)第201章 以彼之矛攻彼之盾(二)第429章 交淺不言深(二)第116章 都在算計着(二)第600章 無情未必真豪傑(二)第16章 借嘴一用(一)第194章 磨刀霍霍(一)第557章 水滿則溢(二)第227章 大鬧刑場(四)第667章 不好管的閒事(四)第865章 年夜飯之亂象(二)第514章 利益均沾(三)第1147章 強取布拉茨克(一)第32章 潮平浪不止(二)第359章 都在感慨(四)第257章 老十六發飆(二)第426章 天心莫測(一)第788章 收官之佈局(一)第235章 合縱與連橫(五)第217章 王府夜宴(一)第627章 阿府驚變(一)第80章 謀算與反謀算(二)第842章 各出妙手(三)第231章 合縱與連橫(一)第289章 弘晴的選擇第137章 四爺的演技第215章 急謀抽身第729章 陳老夫子的提點第364章 心照不宣(二)第715章 適可而止(一)第928章 俄羅斯人的好心第66章 得失之間(二)第1059章 撫平八旗(二)第607章 針鋒相對(三)第765章 投鼠忌器(三)第415章 這就鬥上了(二)第374章 真相背後的真相(一)第479章 遭遇戰(二)第961章 何去何從(四)第665章 不好管的閒事(二)第390章 軒然大波(四)第537章 雙塔寺遇險(二)第263章 第二百六十三故人(二)第627章 阿府驚變(一)第109章 從細微處着手(一)第635章 老爺子的決斷(二)第646章 彈章 如潮(一)第772章 不好吃的年夜飯(三)第652章 雙喜臨門第255章 鹽務之要(二)第3章 正主兒都到齊了第373章 案中有案(四)第411章 來者不善,善者不來(一)第365章 心照不宣(三)第670章 倒黴催的趙鳳詔(一)第734章 天要黑了(三)第842章 各出妙手(三)第889章 潤物細無聲第273章 三爺的隱忍(二)第83章 順水推舟第847章 混沌格局(二)第1082章 虎門銷煙(一)第1156章 自作孽不可活(三)第144章 都是黃河惹的禍(一)第98章 誰比誰傻多少(一)第1018章 各方博弈(五)第710章 大小通吃(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