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8章 收官之佈局(一)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誠親王胤祉溫良恭儉,素有賢名,着代朕行祭天大典,並代爲主持殿試,望爾能善始善終,勿失朕望,欽此!”

老爺子既是有旨,三爺等人自是不敢稍有耽擱,顧不得議事,急忙忙地便趕到了園門處,好一通子的忙亂之後,總算是將香案等接旨必備事宜盡皆打理清楚,而後又齊齊跪在了香案前,由得李德全屹立在香案後頭,一板一眼地宣着老爺子的旨意。

“臣,愛新覺羅?胤祉叩謝聖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三爺接旨之前,心中實是忐忑得緊,唯恐聽到甚不妙之消息,可卻沒想到這旨意居然會是如此,一時間當場便激動得渾身哆嗦不已,好在城府還算足夠深,激動歸激動,卻是沒忘了要按朝規謝恩,當然了,謝恩的語調麼,自也就滿是顫音了的。

“恭喜王爺了。”

三爺方纔剛起了身,李德全已是滿臉諂笑地湊了過去,討巧地道着喜。

“有勞李公公了,您且內裡歇息一番,容小王略表寸心可好?”

三爺於伸手之際,悄然地將一張摺疊好的銀票彈進了李德全寬大的衣袖中,而後方纔順勢接過了聖旨,笑容可掬地便發出了邀請。

“多謝王爺美意,只是陛下還在等着回因,老奴實不敢有所耽擱,心領了,心領了。”

李德全乃是老爺子身邊最聽用之人,自是清楚三爺的位份其實已是內定好了的,有心巴結上一番,不過麼,卻並不敢誤了正事,也就只是客氣地遜謝了一番,便即領着一衆隨從們徑自回了暢春園。

“恭喜王爺,賀喜王爺,大事定矣!”

送走了李德全之後,三爺等人這便緊趕着回了書房,打算好生計議上一番,這纔剛從屏風處轉了出來,不等三爺走向文案,李敏銓已是激動萬狀地一頭跪倒在地,顫聲高呼了一嗓子。

“子誠不可如此,事尤未定,變化尚多,還須得慎重纔好啊。”

三爺心中雖也是喜滋滋地,不過麼,還算是有幾分清醒,知道此際尚不到彈冠相慶之時,這便一擺手,慎重其事地迴應了一句道。

“王爺不必過慮,聖心早已是默許了的,代祭天地,乃是要天地好生看看王爺您這位即將上任的天子,至於代爲主持殿試,更是在向天下臣民宣告王爺乃是陛下聖定之人選,此天大喜事也,屬下實不敢不爲之賀!”

儘管三爺已是有了吩咐,可激動之下的李敏銓卻是不管不顧,扯着嗓子便又是一通子激動之言。

“若得如此,本王斷不會忘了子誠與夫子日夜襄贊之功也,且請起罷。”

聽得李敏銓這般分析,三爺的臉終於是繃不住了,笑容滿面地便先行許下了諾言。

“聖心雖是默定,然,賊子心尤未死,此時相慶,爲時尚早!”

這一見李敏銓有些忘了形,陳老夫子的眉頭立馬便微皺了起來,寒聲從旁打岔了一句道。

“夫子教訓得是,我等接着議事好了。”

被陳老夫子這麼一提醒,三爺可就顧不得開心了,趕忙走到了文案的後頭,一撩衣袍的下襬,就此端坐了下來,面色一肅,便已是擺出了議事的架勢。

“王爺明鑑,屬下以爲聖上既已選定了王爺,自會有所安排,京中事宜當可無礙矣,唯須得提防小兒輩鋌而走險,故,王爺這段時日當深居簡出,縱使有事出外,也須得嚴加戒備,只消能熬過這段時日,青雲直上乃必然之事也。”

李敏銓激動雖是依舊,可腦筋卻是並未因此而糊塗了去,一張口便已道出了個關鍵。

“嗯,此一條,本王記住了,自會小心行事,當不致被小人所算。”

對於李敏銓所言,三爺自是深以爲然,此無他,三爺本人是不曾遭遇過刺殺,可這等事兒在弘晴身上可是上演過好幾回了的,三爺哪敢掉以輕心了去。

“危險未必在京,怕是遠在塞外罷。”

這一見李敏銓只撿好聽的說,陳老夫子當即便是一陣老大的不耐,這便一揚眉,寒聲便打岔了一句道。

“這……”

三爺正自興奮間,冷不丁聽得陳老夫子這般說法,當即便有若一盆冷水當頭澆下一般,身子竟不自覺地哆嗦了一下,沒旁的,老十四手下可是有着幾近三十萬的大軍在,真要是其起兵造反,後果當真不堪設想。

“夫子過慮了,陛下焉能不知十四爺素有反心,今,既是默定了王爺,自會有所處置的,實不必憂慮太過。”

李敏銓顯然與陳老夫子意見相左,不以爲意地便頂了一句道。

“不然,正因爲聖心默定了王爺,陛下才不會急着從西線撤軍,擔心的便是十四爺借撤軍之際行造反之事,不單不會對十四爺有所處置,反倒會更顯恩寵,賞賜必多,以安其之心,換而言之,此事終須得王爺上位後自行去解決,若不早做謀算,事到臨頭,必有大亂無疑!”

不等三爺回過神來,陳老夫子已是不屑地冷笑了一聲,點出了事情的關鍵之所在。

“唔……,晴兒怎麼看此事?”

這一見兩大謀士意見相左,三爺也不知該聽誰的爲好,這便將問題丟給了始終沉默不語的弘晴。

“回父王的話,孩兒以爲夫子所言甚是,此事確須得慎重方好。”

弘晴心中早有成算,不過麼,他卻是不想急着發言,而今,三爺既是有問,弘晴倒也沒打算隱瞞自己的觀點,旗幟鮮明地便站在了陳老夫子的一邊。

“嗯,晴兒對此可有甚計較否?”

三爺對弘晴的才幹還是心中有數的,這一聽其贊成陳老夫子的意見,自也就不再有甚疑惑,這便沉吟地點了點頭,問起了具體之對策。

“父王明鑑,孩兒門下之劉三兒與李雙春二人分控川西糧道與西北糧道,一旦皇瑪法龍歸大海,孩兒可即刻傳訊此二人,設法控制住糧秣之轉運,以確保前方大軍無造反之糧,如此一來,或可降低十四叔起兵之可能,然,光憑此,尤難言穩妥,根結只在一人身上,那便是四叔門下的年羹堯,此人狡詐陰險,若是與十四叔合謀造亂,其勢恐難擋矣!”

事關大局,弘晴自是不敢有絲毫的隱瞞,這便將應對之道簡單地分析了一番,末了,慎重地指出了最危險的局面之所在。

“年羹堯?唔,此人阿瑪倒是見過幾次,文武雙全,確是了得之輩,若欲防之,不若先將其調開如何?”

三爺跟年羹堯其實並不算有多熟,也就是上下朝時的點頭之交而已,對其的印象說來也不算太深,不過麼,既是弘晴如此慎重地提了出來,三爺自不敢掉以輕心,這便沉思了一番,而後給出了個解決之道。

“回父王的話,若是能調,固然是好,只是兵部那頭如今是嵩祝在管着,卻恐其未必肯幫這個忙,再者,十四叔其人精明無比,只怕我等一動年羹堯,其定會警醒,一旦逼得十四叔提前造反,便有弄巧成拙之可能,皇瑪法那頭也未必能允。”

三爺所言的解決之道不能說不好,然則在弘晴看來,卻難有實現之可能,幾句話便已說明了此策難行的道理之所在。

“嗯,晴兒分析得有理,只是此人若不解決,卻恐西北糜爛不堪,當何如之爲宜?”

三爺細細地想了想,也覺得事情怕真就像弘晴所言的那般,再者,他三爺如今尚未正式上位,手中也無權柄,就算是想動年羹堯也難,一念及此,三爺的眉頭立馬便緊鎖了起來。

“王爺無須擔憂,據某所知,年羹堯其人貪鄙,在四川提督任上每多殺良冒功之事,又沒少勒索各地官員,既如此,不若許以高官厚祿,以買其心好了。”

李敏銓手握三爺的暗底勢力,對四爺、八爺的門下多有監視,八爺那頭門下多,李敏銓顧不怎麼過來,可四爺門下少,李敏銓倒是掌握了不少相關之信息,這會兒一見三爺愁眉不展,立馬便有些個自以爲是地建議了一番。

“荒謬之言,爾欲打草驚蛇麼?似年羹堯這等手握重兵之封疆大吏,又豈是那麼容易收買得了的,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豈能見效,一旦其將事情透與十四爺知曉,大亂必難免矣!”

李敏銓話音方纔剛落,陳老夫子已是毫不客氣地便呵斥了其一番。

“晴兒看可行否?”

這一見兩大謀士又起爭執,三爺的頭立馬便疼了起來,趕忙一擺手,制止住了李敏銓反駁的衝動,將問題交給了弘晴。

“父王明鑑,年羹堯其人確是貪鄙,然,卻不是易於收買之輩,此策斷不可行,若欲拿下其,須得奇襲方可,待得父王大位已固,或是孩兒,或是十三叔去走上一遭,應是能對付有餘矣。”

弘晴此際其實也還沒想好要如何對付年羹堯,畢竟老爺子龍歸大海時到底是怎個情形還不好說,這當口上,也確實無法說出個所以然來,不過麼,有着強大無比的新軍在手,弘晴卻也不怕年羹堯真能翻了天去,這便語出謹慎地給出了個建議。

“嗯,那便到時候再看好了。”

三爺想了想,也覺得此事無法提前動手,也就沒再多糾纏於此,沉吟着便作出了暫時擱置之決斷……

第471章 示敵以強(二)第360章 一朝權在手(一)第465章 激戰大阪灣(三)第327章 彼此算計(四)第469章 輕鬆之旅(二)第272章 三爺的隱忍(一)第250章 聯手挖坑(二)第603章 在水一方(二)第176章 援兵大至第897章 聽個響便好(一)第805章 橫掃京師(七)第449章 炸開鍋了(一)第247章 城下之盟(五)第1028章 風起雲涌(二)第153章 彼此試探第516章 啓動推廣計劃(一)第1118章 揭幕戰(一)第893章 狂飆突進(二)第673章 倒黴催的趙鳳詔(四)第1052章 沸反盈天(二)第160章 先殺一隻雞(二)第828章 隱憂重重(二)第935章 酣戰格登山(四)第320章 八旗聯席會議(三)第399章 堅決請辭第53章 雄辯滔滔(二)第1110章 整風運動(二)第688章 各施密謀(四)第898章 聽個響便好(二)第1126章 血洗京都(一)第744章 王掞攪風雲(三)第543章 難測的來意(一)第261章 不給面子第784章 貢院裡的較量(二)第378章 要動大家一起動(一)第1071章 作繭自縛(一)第1124章 沸騰的大洋(四)第459章 東征閱兵式第856章 槍打出頭鳥(二)第324章 彼此算計(一)第152章 再臨濟寧第658章 黃雀與獵人(三)第567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四)第933章 酣戰格登山(二)第759章 打到你服(三)第639章 兩條路第415章 這就鬥上了(二)第222章 要鬧就鬧個大的(二)第1058章 撫平八旗(一)第1115章 京都大亂之序章(一)第907章 雷霆一擊(二)第338章 驚變驟起(四)第799章 橫掃京師(一)第535章 承諾如金(四)第327章 彼此算計(四)第424章 究竟誰坑誰(二)第289章 弘晴的選擇第1011章 一摁到底(三)第606章 針鋒相對(二)第1097章 革新科舉(二)第664章 不好管的閒事(一)第802章 橫掃京師(四)第647章 彈章 如潮(二)第845章 父子奏對第895章 巧取巴暖三川營第1025章 最後通牒(三)第685章 各施密謀(一)第113章 借題發揮(一)第1137章 智取馬六甲(一)第26章 解決之道(三)第1048章 預作綢繆(一)第424章 究竟誰坑誰(二)第372章 案中有案(三)第476章 調虎離山(一)第309章 老爺子的慎重(一)第686章 各施密謀(二)第1009章 一摁到底(一)第1001章 息事寧人(二)第766章 幫理不幫親(一)第913章 以強硬對強硬(二)第103章 成立“尖刀”第836章 窮極思變(五)第789章 收官之佈局(二)第303章 分封的隱喻(二)第793章 風雲跌宕(一)第93章 養心殿裡的暗鬥(一)第327章 彼此算計(四)第842章 各出妙手(三)第1076章 陪朕走一程第775章 好事壞事(一)第1016章 各方博弈(三)第758章 打到你服(二)第1118章 揭幕戰(一)第661章 老爺子的考驗(一)第622章 指東打西(三)第680章 夜宴驚魂(一)第305章 第一次碰撞(二)第1137章 智取馬六甲(一)第1037章 先發制人(三)第289章 弘晴的選擇
第471章 示敵以強(二)第360章 一朝權在手(一)第465章 激戰大阪灣(三)第327章 彼此算計(四)第469章 輕鬆之旅(二)第272章 三爺的隱忍(一)第250章 聯手挖坑(二)第603章 在水一方(二)第176章 援兵大至第897章 聽個響便好(一)第805章 橫掃京師(七)第449章 炸開鍋了(一)第247章 城下之盟(五)第1028章 風起雲涌(二)第153章 彼此試探第516章 啓動推廣計劃(一)第1118章 揭幕戰(一)第893章 狂飆突進(二)第673章 倒黴催的趙鳳詔(四)第1052章 沸反盈天(二)第160章 先殺一隻雞(二)第828章 隱憂重重(二)第935章 酣戰格登山(四)第320章 八旗聯席會議(三)第399章 堅決請辭第53章 雄辯滔滔(二)第1110章 整風運動(二)第688章 各施密謀(四)第898章 聽個響便好(二)第1126章 血洗京都(一)第744章 王掞攪風雲(三)第543章 難測的來意(一)第261章 不給面子第784章 貢院裡的較量(二)第378章 要動大家一起動(一)第1071章 作繭自縛(一)第1124章 沸騰的大洋(四)第459章 東征閱兵式第856章 槍打出頭鳥(二)第324章 彼此算計(一)第152章 再臨濟寧第658章 黃雀與獵人(三)第567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四)第933章 酣戰格登山(二)第759章 打到你服(三)第639章 兩條路第415章 這就鬥上了(二)第222章 要鬧就鬧個大的(二)第1058章 撫平八旗(一)第1115章 京都大亂之序章(一)第907章 雷霆一擊(二)第338章 驚變驟起(四)第799章 橫掃京師(一)第535章 承諾如金(四)第327章 彼此算計(四)第424章 究竟誰坑誰(二)第289章 弘晴的選擇第1011章 一摁到底(三)第606章 針鋒相對(二)第1097章 革新科舉(二)第664章 不好管的閒事(一)第802章 橫掃京師(四)第647章 彈章 如潮(二)第845章 父子奏對第895章 巧取巴暖三川營第1025章 最後通牒(三)第685章 各施密謀(一)第113章 借題發揮(一)第1137章 智取馬六甲(一)第26章 解決之道(三)第1048章 預作綢繆(一)第424章 究竟誰坑誰(二)第372章 案中有案(三)第476章 調虎離山(一)第309章 老爺子的慎重(一)第686章 各施密謀(二)第1009章 一摁到底(一)第1001章 息事寧人(二)第766章 幫理不幫親(一)第913章 以強硬對強硬(二)第103章 成立“尖刀”第836章 窮極思變(五)第789章 收官之佈局(二)第303章 分封的隱喻(二)第793章 風雲跌宕(一)第93章 養心殿裡的暗鬥(一)第327章 彼此算計(四)第842章 各出妙手(三)第1076章 陪朕走一程第775章 好事壞事(一)第1016章 各方博弈(三)第758章 打到你服(二)第1118章 揭幕戰(一)第661章 老爺子的考驗(一)第622章 指東打西(三)第680章 夜宴驚魂(一)第305章 第一次碰撞(二)第1137章 智取馬六甲(一)第1037章 先發制人(三)第289章 弘晴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