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失望

第205章 失望

曲轅犁和漢代流行的直轅犁相比,首先變直爲曲,變長爲短,並在轅頭安裝可轉動的犁盤,這樣不僅使犁架變小變輕,而且便於調頭和轉彎,操作靈活,可以極大程度節省人力和畜力。

曲轅犁最早出現於唐代,直到進入現代社會,仍在發揮巨大作用,由此便可知其對農業的巨大價值。

劉景前世生長於農村,由於從小父母雙亡,是吃百家飯、穿百家衣長大,少年時代沒少下地務農,是以對曲轅犁十分熟悉,製造曲轅犁對他並非一件難事。

然而對於要不要造出曲轅犁,他心裡一度很是猶豫,曲轅犁可無法幫助他對抗劉表大軍,他現在最該做的,是設法增強自己的實力,增加自己的勝算,而不是分心發明什麼曲轅犁。

最終劉景考慮到曲轅犁畢竟能夠極大促進生產力,早一刻出現,就早一刻受益,便令冶坊趕在春耕前弄出了一批曲轅犁。

但也僅此而已,他冶坊鐵料有限,用來製作武器、鎧甲尚且不足,哪有多餘打造麴轅犁。

不過劉景也不爲此擔心,曲轅犁相比於直轅犁,優勢巨大,只要百姓認識到曲轅犁的好處,民間便會自發打造麴轅犁。

接下來幾日,麾下多了幾千張嘴,倍感壓力的劉景果斷向零陵、桂陽二郡的運糧船下手了。

由於劉景打着張羨的旗號,其本身在荊南亦有極高的聲望,二郡運糧船不疑有他,都乖乖交出了糧食,沒有發生太多波折。

其實他們心裡不是沒有疑義,然而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誰敢斗膽出來質疑?

劉景此番一共獲得了約六萬石稻穀,差不多足夠全軍飽食三四個月。劉景總算解除了燃眉之急,只是這樣的事情基本不會再有第二次,他必須要爲以後考慮。

首先是與酃縣北部接壤的衡山鄉,此地無論是土地還是人口,都已經有了縣級規模。而且地處郡城臨湘和酃縣之間,屬於戰略要衝,加之衡山中的單日磾,劉景視其爲自己的囊中之物,不日便會派遣一支人馬佔領此處。

其次便是桓彝的耒陽了,耒陽乃是荊南首屈一指的富庶之地,相信以兩人的關係,桓彝必會傾囊相助。不過相比於糧食,他更在意耒陽的鐵官,現在時機差不多了,他必須儘快接管鐵官。

他目前麾下水步軍達七千餘人,鎧甲卻不滿千領,甚是寒酸,只有徹底掌握了耒陽鐵官,他才能在面對劉表大軍時,真正挺直腰板。耒陽鐵官令黃橋是臨湘黃氏之人,兩人乃是同鄉,他應該會做出正確的選擇。

接下來,劉景將目光投向了東邊,酃縣雖然處於長沙郡最南端,但是其東部,卻分佈着容陵、攸縣、茶陵、安城四縣。

劉表大軍南下前,張羨爲收集軍糧,曾派兵收割百姓稻穀,郡城臨湘,以及近處的湘南、醴陵二縣,全都損失慘重,而容陵、攸縣、茶陵、安城四縣,因爲距離郡城臨湘較遠,和酃縣一樣,並沒有受到波及。

此時,四縣即使談不上谷積滿倉,也是頗有富餘,劉景自然眼饞不已,可惜雙方乃是平級關係,他又不能撕破臉明搶,能夠使用的手段不多,只能借了。

要想真正解決糧食問題,區區數縣,根本解決不了問題,最終還是要依靠零陵、桂陽二郡。

劉景爲了糧食問題殫精竭慮,苦惱不已的時候,一批又一批船隊抵達酃縣口岸,上面的人,絕大部分都是他麾下士卒的家眷。劉瑍一家,也夾雜在他們中間。

救命恩人一家到了,劉景就是再忙,也要抽出時間接待。

劉景頭戴高冠,身着官袍,當衆之下,向劉瑍之母行大禮。

劉瑍之母年屆四旬,神情溫婉,尚有風韻,開口溫聲道:“仲達,你現在已是百里侯,怎麼還不顧身份,行此大禮。”

劉景禮畢,才起身笑道:“面對長輩行禮,是晚輩的義務,何談百里侯?就算異日在下爲郡守、州牧,見到長輩,也依然如此。”

身形峻拔,美若婦人的劉瑍在一旁忍不住連翻白眼。

劉母瞥了兒子一言,忍不住嘆氣道:“仲達才智傑出,志氣又高,異日必會成爲郡守、州牧。我兒若能有你一半心氣……”

劉瑍又白了劉景一眼,他們兩個人就像兩個極端,一個胸無大志,一個心懷大志,哪個母親不希望自己的兒子是後者呢?因此每次劉母見到劉景,劉瑍必然倒黴,往往數日都不得清寧。

“‘考槃在澗,碩人之寬。獨寐寤言,永矢弗諼。’”劉景吟起《詩經·衛風·考槃》,這是一首讚美隱士的詩。“豈止文朗,其實我也頗爲羨慕這樣無憂無慮,清靜自然的生活。只是天下大亂,百姓嗷嗷,終要爲天下做點什麼,方不負一身所學。”

劉瑍聽得眼皮直跳,劉景這是明着贊同,實則暗諷啊。

劉母頷首道:“仲達說得太對了,古人常有懷才而不得伸展的賢人,後人觀史,無不嘆息,有才而不伸,豈不更令人惋惜?文朗從小就特立獨行,其志如此,我也勸說不得,只希望基兒日後能揚劉家之聲,免得我魂歸九泉之時,無顏去見劉氏列祖列宗。”

劉母這番話的語氣卻是有些重了,或許是兩度南遷的緣故,又或許是見到劉景成爲百里侯,總之劉母一改平日作風,對劉瑍表露出了極大的失望之情。

“母親大人……”劉瑍、劉基兄弟同時色變,立刻伏跪地上。

劉母面不改色的對劉景道:“仲達,基兒今年已經年滿十七歲,勉強能操持筆硯,不知你可否將他召入門下?”

“母親,這……”劉基不禁一怔,他從未想過現在就出仕,他再怎麼說也是出身中原士族,區區縣中小吏,他根本看不上,但母親既然發話了,他自然也就不好再出言反對。

劉景毫不猶豫道:“這也是我的心願。”

(本章完)

第489章 太史慈第366章 歎服第66章 徙邊第237章 監九縣第176章 親耕第423章 戰死第299章 兵臨第203章 魄力第332章 徐庶第382章 西進第157章 仁和第392章 落幕第204章 曲轅第50章 寶珠第374章 圍攻第64章 擒獲第514章 後事第224章 潰敗第197章 喜事第331章 倚仗第421章 三英第131章 嫁妝第119章 內憂第248章 心絞第64章 擒獲第60章 跋扈第332章 徐庶第521章 傾出第487章 盛匡第437章 薨第523章 南下第306章 遣使第72章 偷長第94章 族宴(感謝盟主七月流風帝)第362章 臨衝第381章 江陵第398章 攻城(2)第472章 失策第326章 相遇第60章 跋扈第79章 命案第196章 招攬第531章 放歸第398章 攻城(2)第512章 伏兵第367章 跛馬第379章 屈服第3章 後母第74章 變化第190章 三窟第160章 搶權第179章 到來第70章 攤牌第491章 徐宗第137章 洞房第248章 心絞第22章 交談第121章 王粲第7章 劍術書法第533章 勸止第59章 嚴肅第243章 學官第429章 逆轉第51章 區雄第217章 牀弩第413章 潘濬第239章 嚴法第379章 屈服第332章 徐庶第52章 歸家第118章 劉表第368章 江東第273章 攻城(上)第302章 富貴還鄉第17章 杜襲第47章 衝突 (三千字)第152章 改名第494章 戰臨第81章 必須死第136章 婚宴第84章 魚梁洲第178章 來接第195章 韓廣第266章 兵臨第196章 招攬第295章 召見第69章 胸襟(三千字)第33章 示衆第470章 策論第467章 射策(中)第50章 寶珠第237章 監九縣第225章 勇悍第117章 清茶第133章 鄧芝第245章 巡視第491章 徐宗第521章 傾出第403章 破城第211章 計劃
第489章 太史慈第366章 歎服第66章 徙邊第237章 監九縣第176章 親耕第423章 戰死第299章 兵臨第203章 魄力第332章 徐庶第382章 西進第157章 仁和第392章 落幕第204章 曲轅第50章 寶珠第374章 圍攻第64章 擒獲第514章 後事第224章 潰敗第197章 喜事第331章 倚仗第421章 三英第131章 嫁妝第119章 內憂第248章 心絞第64章 擒獲第60章 跋扈第332章 徐庶第521章 傾出第487章 盛匡第437章 薨第523章 南下第306章 遣使第72章 偷長第94章 族宴(感謝盟主七月流風帝)第362章 臨衝第381章 江陵第398章 攻城(2)第472章 失策第326章 相遇第60章 跋扈第79章 命案第196章 招攬第531章 放歸第398章 攻城(2)第512章 伏兵第367章 跛馬第379章 屈服第3章 後母第74章 變化第190章 三窟第160章 搶權第179章 到來第70章 攤牌第491章 徐宗第137章 洞房第248章 心絞第22章 交談第121章 王粲第7章 劍術書法第533章 勸止第59章 嚴肅第243章 學官第429章 逆轉第51章 區雄第217章 牀弩第413章 潘濬第239章 嚴法第379章 屈服第332章 徐庶第52章 歸家第118章 劉表第368章 江東第273章 攻城(上)第302章 富貴還鄉第17章 杜襲第47章 衝突 (三千字)第152章 改名第494章 戰臨第81章 必須死第136章 婚宴第84章 魚梁洲第178章 來接第195章 韓廣第266章 兵臨第196章 招攬第295章 召見第69章 胸襟(三千字)第33章 示衆第470章 策論第467章 射策(中)第50章 寶珠第237章 監九縣第225章 勇悍第117章 清茶第133章 鄧芝第245章 巡視第491章 徐宗第521章 傾出第403章 破城第211章 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