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寶珠

第50章 寶珠

張仲景三下五除二縫好傷口,並在上面敷以新桑白汁,用柔軟之布層層包紮,以不鬆不緊爲宜,鬆則包裹不住傷口,緊則妨礙氣血運行,張仲景行醫多年,治人無數,尺度把握異常精準。

完成包紮後,張仲景取出手巾擦了擦額上的汗水,對馬周道:“足下果然沒有半點虛言,能忍常人所不能忍受之痛,真大丈夫也。”

馬周扯了扯嘴角,勉強露出一個笑容,他剛纔真是痛到牙齒都要嚼碎了,奈何之前已經撂下狠話,他這人素重面子,就是生生疼死,也絕不能叫出聲來,言而無信,豈是大丈夫所爲?

直到這時劉景纔出聲恭維道:“張史醫術之精,乃在下平生僅見。”

張仲景搖頭道:“足下過譽了。”

過譽了嗎?任何讚美之詞用在“醫聖”身上,都不會過譽。

劉景忽然想起亡兄劉遠,也不知道張仲景有沒有爲他看過病,出言問道:“不知張史是否認識家兄、已故戶曹掾劉伯明?”

張仲景頷首道:“自然認識,令兄初生病時,在下曾數次爲其看病,無奈在下醫術有限,開了幾副藥方,都不見好轉,未能挽救令兄性命。”

既然連“醫聖”都無能爲力,說明劉遠得的是這個時代的絕症,那就沒什麼好遺憾的了。

劉景放下一樁心事,說道:“原來如此,能令張史這樣的良醫亦感束手無策,想來家兄得的必是不治之症。”

張仲景爲此感觸頗深,忍不住嘆息道:“世間之病千千萬萬,所能醫者不過十之二三而已。”

如果真能醫好十之二三,已經是相當高的成功率了,畢竟中醫僅僅只是世界古典醫學的一部分,而不是什麼神奇的治療術。即使是一千八百多年後的現代社會,依然還有很多不治之症。

劉景看得出張仲景對自己的醫術極爲自傲,很討厭外行人在其面前“班門弄斧”,是以他心裡哪怕有很多想法,也不敢隨意賣弄,特別是兩人剛剛相識不久,日後互相熟悉了再探討不遲。

張仲景坐了片刻,便起身告辭,劉景和馬週一直將他送出市樓。

目視馬車遠去,馬周打了一個酒嗝,他前前後後可是飲了不少酒,出言讚道:“張君真是一位良醫啊。”

“沒錯,張史是世間罕有的良醫。”劉景點點頭道,“對了,子謹,你告假吧,我一會去請示黃掾君,給你批一個月的休假。”

休謁之名,兇曰寧、吉曰告。

寧是喪假的專稱,而告則是因功或因病休假之制,也稱之爲謝。當年高祖擔任亭長的時候,就常常“告歸之田”。一般告假不能超過三個月,超過三個月即免職,唯一的例外是由天子賜告,可以適當延長期限。

馬周擺了擺左手道:“不必休那麼久,只要十天八天就夠了。”

劉景斜睨他一眼,道:“別人假期都是恨不得越久越好,你倒好,還嫌假期過長,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馬周搔搔頭道:“哈哈,在下是個閒不住的性子,在吏舍待一個月,絕對會悶出病來。”

“行,那就先休十日。”劉景笑着搖了搖頭,又道:“等你傷好歸來,就不要再去守市門了,一來你守市門完全是大材小用,二來市門乃市井進出之所,很容易與區雄等人撞上,你勢單力孤,而對方人多勢衆,一旦發生衝突恐怕會吃大虧。你先在市樓聽用,諒區雄也不敢來市樓找你麻煩。”

“一切全憑劉君做主。”馬周並沒有拒絕劉景的安排。他雖然性格略顯莽撞,但不代表他是傻子,與區雄爭鬥,無異於以卵擊石,不到萬不得已,誰會傻乎乎跟區雄正面硬碰硬。

如今有劉景在背後爲他撐腰,那是再好不過了。

劉景、馬週二人才回到房間不久,便有守衛市樓的門卒進門稟報,蔡升在外求見。

劉景示意將人請進來,蔡升以劍術聞名臨湘,出道數年,與人鬥劍上百次,從來都是橫掃一切對手,他必是聽說了馬周今日市中的戰績,趕來會一會馬周。

很快一身錦袍小冠、腰懸長劍的蔡升大步而入,與劉景見禮後,目光轉向血染衣衫的馬周,既帶着一絲欣賞,又帶着一絲挑釁,若不是見馬周手臂受傷,怕是當場就要提出比劍一試高下。

馬周雖有傷在身,卻也不甘示弱,蔡升名氣再大,他也不懼,負劍之徒,哪個不是對自己信心十足,豈有未戰先怯的道理?

眼見二人互相爭持不下,劉景趕緊在一旁爲雙方引見:“這位是蔡升,字宏超,這位是馬周,字子謹。你們都是世間難得的奇偉丈夫,萬中無一的俠義之士,日後不妨多親近親近。”

蔡升展顏一笑,對着馬周雙手抱拳見禮,開口道:“沒想到臨湘市井,還有你這等人物。”

馬週迴道:“足下大名,我亦聞名久矣。”

劉景笑道:“說來也巧,你們乃是同齡,今年皆爲弱冠之年,就是不知誰的生日爲大?”

兩人互相一說生辰,蔡升年長數月。

蔡升落座後說道:“王銀那庸狗,欺軟怕硬,只敢仗着區元伯門客的身份在市中作威作福,商販無不苦之,就算足下不出手,我早晚也要出手教訓他。”

“區元伯放任門客胡作非爲,真是愧對其名!”馬周神情憤慨道:

“我乃桂陽耒陽人,在家鄉時就常常聽聞長沙區元伯之名,都說他輕財重義、結納知己,深得江、湘人望。然而真正見到其人,卻令人大失所望,什麼長沙豪傑,便是與我同守市門的一位兄長都比他強出千百倍。”

劉景知道他說的是其同伴王朝,腦海頓時浮現出一道高大健壯,面貌忠厚的身影。

蔡升也不太看得上區雄,擊掌而笑道:“足下與我所見略同,區元伯性情狹小,沒有容人之量,非大丈夫也。”

“區元伯確實是徒有虛名之輩。”劉景頷首道。

“宏超、子謹,他與你們相比,便如同石頭和寶珠。所謂:‘寶珠蒙塵,不掩其茫;利劍覆灰,不避其鋒。’你們現在雖然身處江湖,但日後一定會取得令世人矚目的成就。”

(本章完)

第337章 同符第506章 桃李第240章 說和第410章 中箭第300章 召集第125章 新野第98章 高利貸第187章 袍鎧第244章 生子第267章 比箭第519章 抵達第513章 斬當第180章 回鄉第95章 別部司馬第401章 城塌第469章 重法第369章 出使第105章 八陣第213章 女誡第448章 下馬威第305章 內附第349章 璽書第124章 宴會第277章 急報第2章 劉亮第156章 邀請第167章 收穫第535章 人望第249章 聞訊第239章 嚴法第239章 嚴法第545章 對策第406章 打擊第119章 內憂第112章 擔憂第118章 劉表第325章 泉陵第267章 比箭第439章 文聘第520章 厚禮第257章 爭執第109章 難題第301章 城破第10章 劉伯嗣第316章 禁酒第177章 施恩第40章 悲歌第240章 說和第311章 吐血第102章 劉修第530章 仁義第426章 拔箭第76章 新左史第145章 離開第514章 後事第273章 攻城(上)第126章 六禮第35章 馬周第470章 策論第502章 選將第183章 吏治第465章 出使第294章 輕鬆第498章 城破第162章 免役第544章 葛周第200章 兵臨第207章 合兵第437章 薨第328章 許都第129章 雙戟第3章 後母第8章 腫足第323章 爲壽第479章 蒼梧第296章 捷報第265章 再勝第3章 後母第325章 泉陵第237章 監九縣第281章 面見第481章 團圓第323章 爲壽第72章 偷長第367章 跛馬第30章 陶觀第410章 中箭第532章 用意第63章 突襲第382章 西進第470章 策論第409章 詐降第217章 牀弩第443章 韓暨第357章 鄧芝第289章 倒戈第119章 內憂第446章 入城第371章 慰問第139章 於徵
第337章 同符第506章 桃李第240章 說和第410章 中箭第300章 召集第125章 新野第98章 高利貸第187章 袍鎧第244章 生子第267章 比箭第519章 抵達第513章 斬當第180章 回鄉第95章 別部司馬第401章 城塌第469章 重法第369章 出使第105章 八陣第213章 女誡第448章 下馬威第305章 內附第349章 璽書第124章 宴會第277章 急報第2章 劉亮第156章 邀請第167章 收穫第535章 人望第249章 聞訊第239章 嚴法第239章 嚴法第545章 對策第406章 打擊第119章 內憂第112章 擔憂第118章 劉表第325章 泉陵第267章 比箭第439章 文聘第520章 厚禮第257章 爭執第109章 難題第301章 城破第10章 劉伯嗣第316章 禁酒第177章 施恩第40章 悲歌第240章 說和第311章 吐血第102章 劉修第530章 仁義第426章 拔箭第76章 新左史第145章 離開第514章 後事第273章 攻城(上)第126章 六禮第35章 馬周第470章 策論第502章 選將第183章 吏治第465章 出使第294章 輕鬆第498章 城破第162章 免役第544章 葛周第200章 兵臨第207章 合兵第437章 薨第328章 許都第129章 雙戟第3章 後母第8章 腫足第323章 爲壽第479章 蒼梧第296章 捷報第265章 再勝第3章 後母第325章 泉陵第237章 監九縣第281章 面見第481章 團圓第323章 爲壽第72章 偷長第367章 跛馬第30章 陶觀第410章 中箭第532章 用意第63章 突襲第382章 西進第470章 策論第409章 詐降第217章 牀弩第443章 韓暨第357章 鄧芝第289章 倒戈第119章 內憂第446章 入城第371章 慰問第139章 於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