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後事

黃忠撈起韓當頭顱,見其雖死而神色猶厲,將其頭高高舉起,縱聲吼道:“韓當已死……”

“韓當已死……”

左右皆揚聲附和,隨後全軍將士發出震天般的歡呼聲。

“殺……!”黃忠以大鐵戟挑着韓當首級,繼續躍馬突進,江東軍士卒望之無不肝膽俱裂,轟然作鳥獸散,無一敢阻攔者。

魏延見黃忠成功擊殺敵將韓當,趁機揮衆猛攻,一舉沖垮江東前軍,與兩翼合圍孫賁中軍。

“殺啊……殺啊……”

面對荊州軍西、北、南三面排山倒海般持續不斷的進攻,江東中軍頓時險象環生,岌岌可危。

蔣欽混身血污,手拄長矛,聲音嘶啞地對孫賁道:“府君,此戰我軍敗矣,繼續纏鬥下去,也不過徒增傷亡,不如暫時退回南昌,據城自保,以待東援。”

蔣欽一開口,左右也都紛紛來勸,孫賁臉色格外陰沉,目光凝視戰場,一言不發。

從劉亮伏兵出現在戰場的那一刻起,這一戰就已徹底失去懸念。對於一個將軍來說,最殘酷的事,莫過於明知必敗,卻什麼也做不了,只能眼睜睜看着戰局不斷敗壞,直至一敗塗地。

而這一切,都是因爲他中了諸葛亮的詭計造成的,孫賁心中羞憤可想而知,已生決死之意。

眼見孫賁不爲所動,蔣欽一時間心急如焚,話語不由重了起來,“爲將者,當勝而不驕,敗而不餒,府君何必計較於一時之成敗?南昌,豫章之郡城,江東之要衝,絕不可落入楚賊手中,否則豫章、廬陵二郡必定不保。討逆(孫策)、討虜(孫權)視府君爲肺腑,封於豫章,倚爲藩屏,府君何忍辜負……”

孫賁被蔣欽說得羞愧不已,終於醒悟過來,忍不住吁嘆道:“若非公奕直言,幾壞大事。”

言訖,孫賁將麾旗交給一名親信部下,讓他代替自己坐鎮中軍指揮,而後與蔣欽、潘璋等將帶着百餘騎悄然向東遁走。

孫賁雖然已經儘可能小心行事,但他畢竟是一軍之首,認識他的人不在少數,衆將士看到主將棄軍而逃,自然有樣學樣,頃刻間,中軍盡潰,士卒亡奔。

孫賁出逃,不但沒有瞞住江東軍將士,也沒能逃過荊州軍的法眼,劉亮、蔡升很快就鎖定了孫賁,尤其是北面的劉亮,率騎提前封死了孫賁的北歸之路。

前有堵截,後有追兵,孫賁等人別無他法,惟有正面強突劉亮的騎兵,拼死殺出一條血路。

遙望孫賁百餘騎徑直衝過來,劉亮冷冷一笑,將麾下數百騎兵分作三重,次第迎擊。

“轟……!”

雙方毫無花哨的撞在一起,由於排在前列的劉亮騎兵人馬皆被重甲,手持長矛,並轡齊進,僅僅一輪交鋒,孫賁一方就傷亡了二十餘騎,蔣欽亦遭創落馬。

“公奕……”潘璋看到蔣欽自馬上摔下,不由大驚失色,環首刀左劈右砍,接連擊殺數人,隨即調轉馬頭,便要去救蔣欽。

恰在此時,只見荊州軍一騎高高揚起鐵蹄,繼而狠狠踏在蔣欽的頭上,縱然蔣欽戴有兜鍪,怕是也難以倖免,潘璋看得目眥欲裂,終是放棄了援救之念,打馬追上孫賁,護其突圍。

孫賁開始被潘璋和從騎死死護在中間,然而隨着不斷深入,幾番血戰下來,周圍護衛不斷減少,屢被荊州軍騎兵欺到近前,逼得孫賁不得不親身搏戰。

孫賁戎馬十餘年,雖也有些武藝,不過陷陣衝突,非其所長,一對一尚能應付,人數一多就顯得手忙腳亂了,不一刻就捱了一矛兩刀,所幸其身上鎧甲十分堅固,僅受些輕傷,無礙行動。

孫賁近乎機械的揮舞長刀,不知與敵人廝殺了多久,眼前驟然一空,一股劫後餘生的喜悅登時充斥心間,“殺出來了……”

接着孫賁環顧左右,隨他一同殺出的不過二十餘騎,包括蔣欽在內,足足上百健兒皆折在了敵人之手,一時悲從中來。

“府君,小心……!”孫賁忽聞左右示警,心下一驚,還沒等有所反應,便感到背部一麻,接着左胸傳來一股撕心裂肺般的劇痛,身體前傾,吐血不止。

原來劉亮看到孫賁即將突破封鎖,逃出生天,情急之下取出角弓,朝着孫賁連射三箭。

劉亮箭術雖然比不上韓廣、阿僕、甘寧、黃忠等神射手,卻也極爲不俗,前兩箭射空後,第三箭終於成功命中孫賁。

“府君……”

潘璋見孫賁遭到重創,身體伏在馬背上,搖搖晃晃,已神志不清,唯恐他跌落下馬,潘璋急忙上前將他抱到自己的馬上,隨後以刀尖刺傷馬股,拼命北逃。

劉亮自然不甘心放過孫賁,與趕來的蔡升率騎緊追不捨,可惜直到追至南昌城下,也只是擊殺了幾名從騎,未能截獲孫賁。

孫賁傷勢極重,本已陷入昏迷之中,傍晚,他忽然醒了過來,他知道這是迴光返照,不敢耽擱,急忙派人傳召潘璋、劉壹、徐平等豫章文武,交代後事。

“文珪,士卒逃回來多少?”說完,孫賁一陣劇烈的咳嗽,彷彿要將五臟六腑都一併咳出。

潘璋面色如常地回道:“前後返回者約有兩千人,加上守軍千餘,今城中尚有甲士三千餘,倉庫糧食亦足夠三千人數月之食,府君無須擔憂。”

孫賁心知潘璋是報喜不報憂,南昌形勢危矣,嘆道:“文珪,我死之後,南昌就交給你了。”

“諾。”潘璋抱拳應道。

孫賁不放心,又叮囑道:“文珪不必強求,南昌可守,則守之,若不可守,文珪便帶着士卒向東突圍,今豫章各地多已淪陷敵手,惟有東部還算安寧。屆時文珪可據葛陽、樂安諸縣,東倚丹陽、會稽,南聯廬陵,待援軍一至,共擊楚賊……”

“諾。”潘璋再度應諾,心裡卻不以爲然。

孫賁輕輕頷首,又望向劉壹、徐平,沉默良久,沒有多說什麼,只說了一句:“勉之。”

第179章 到來第164章 動手第259章 送禮第157章 仁和第61章 鞭笞第496章 鐵壁第395章 悲涼第180章 回鄉第220章 拍擊第265章 再勝第23章 赴任第384章 招攬第222章第361章 巨樓第495章 鐵樓第466章 射策(上)第356章 請婚第12章 質書救鄰第445章 薦才第17章 杜襲第307章 談判第527章 有君第257章 爭執第428章 突圍第374章 圍攻第230章 敗走第397章 攻城(1)第177章 施恩第392章 落幕第402章 噩夢第37章 邀請第146章 劇縣 (感謝長老 儒者人之所需)第301章 城破第205章 失望第203章 魄力第213章 女誡第444章 東曹掾第111章 歸來第516章 夜取第508章 南昌第440章 匕見第104章 軍法第377章 再孕第406章 打擊第303章 復仇第123章 赴宴第10章 劉伯嗣第7章 劍術書法第313章 隆中第400章 大雨第470章 策論第320章 來投第473章 迴歸第453章 攔路第461章 守節第479章 蒼梧第414章 託孤第470章 策論第502章 選將第240章 說和第250章 說服第331章 倚仗第14章 市井第14章 市井第413章 潘濬第353章第344章 中箭第509章 設計第295章 召見第216章 取名第428章 突圍第318章 放歸第234章 耀功第129章 雙戟第300章 召集第145章 離開第9章 躬耕養客第383章 李嚴第247章 病逝第161章 良法第383章 李嚴第334章 洗兵第370章 同州第380章 津鄉第311章 吐血第348章 南下第136章 婚宴第123章 赴宴第54章 鄧攸第446章 入城第163章 解土第185章 許願第111章 歸來第133章 鄧芝第131章 嫁妝第60章 跋扈第314章 賢妻第251章 入主第436章 託孤
第179章 到來第164章 動手第259章 送禮第157章 仁和第61章 鞭笞第496章 鐵壁第395章 悲涼第180章 回鄉第220章 拍擊第265章 再勝第23章 赴任第384章 招攬第222章第361章 巨樓第495章 鐵樓第466章 射策(上)第356章 請婚第12章 質書救鄰第445章 薦才第17章 杜襲第307章 談判第527章 有君第257章 爭執第428章 突圍第374章 圍攻第230章 敗走第397章 攻城(1)第177章 施恩第392章 落幕第402章 噩夢第37章 邀請第146章 劇縣 (感謝長老 儒者人之所需)第301章 城破第205章 失望第203章 魄力第213章 女誡第444章 東曹掾第111章 歸來第516章 夜取第508章 南昌第440章 匕見第104章 軍法第377章 再孕第406章 打擊第303章 復仇第123章 赴宴第10章 劉伯嗣第7章 劍術書法第313章 隆中第400章 大雨第470章 策論第320章 來投第473章 迴歸第453章 攔路第461章 守節第479章 蒼梧第414章 託孤第470章 策論第502章 選將第240章 說和第250章 說服第331章 倚仗第14章 市井第14章 市井第413章 潘濬第353章第344章 中箭第509章 設計第295章 召見第216章 取名第428章 突圍第318章 放歸第234章 耀功第129章 雙戟第300章 召集第145章 離開第9章 躬耕養客第383章 李嚴第247章 病逝第161章 良法第383章 李嚴第334章 洗兵第370章 同州第380章 津鄉第311章 吐血第348章 南下第136章 婚宴第123章 赴宴第54章 鄧攸第446章 入城第163章 解土第185章 許願第111章 歸來第133章 鄧芝第131章 嫁妝第60章 跋扈第314章 賢妻第251章 入主第436章 託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