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改名

第152章 改名

衡山鄉邑郊外,一座無名荒谷之中,大火熊熊燃燒,滾滾黑煙,沖天而起,隨風飄散。

單程立於荒谷上方,眼見一具具仇敵屍體被拋入火海,燒成白灰,心中恨意稍稍緩解,一邊淚流滿面,一邊說着侏傷的蠻語,似乎是在告慰死去的親人。

他的親人幾乎全部死光了,只有一個幼弟隨他殺出。

良久,單程停下呢喃,拭乾眼淚,劉景緩緩開口問道:“單兄,你日後可有什麼打算?”

單程搖了搖頭,他從小在羣山之間長大,而今家族滅亡,他成了一條喪家之犬,對於未來,除了復仇,他心中一片茫然。

劉景早有所料,又道:“若是沒有,不如暫時隨我去酃縣。”

單程已經知道劉景被派到離此不遠的酃縣當縣長,劉景願意收留他這條喪家之犬,他心裡自然一百個願意,當即大聲道:

“劉君,我知道以前大漢朝有一個叫金日磾的人,他是北方胡兒,因爲人忠心,篤敬漢皇,不僅自己擔任大官,而且惠及子孫後代。我決定以他爲榜樣,改名爲單日磾,劉君以爲如何?”

劉景先是一怔,繼而失笑道:“金日磾夷狄亡國,羈虜漢庭,卻勒功上將,傳國後嗣,世名忠孝,七世內侍,何其盛也!單兄竟有如此志氣,實爲難得。”

說到這裡,頓了一下,劉景又繼續說道:“金日磾字翁叔,單兄既然決定改名,不妨連字也一併取了吧。”

“單日磾單翁叔?”單日磾重重點了點頭,道:“好。從今天起,我就叫單日磾單翁叔。”

當劉景重新回到衡山鄉邑,已是午後時分,他對始終在身邊鞍前馬後的鄉嗇夫道:“此戰中,你們橫山鄉戰死了三個人,他們都是爲了保衛家鄉而死,我們絕不能讓死者家屬感到心寒。”

鄉嗇夫無比鄭重地點頭道:“劉君說的是,待小人上報郡府,得到首肯後,立刻下發撫卹。”

“遠水豈能救近渴?”劉景忍不住皺起眉頭。

若是死者家庭由於無錢安葬死者而去借高利貸,最後弄得家破人亡,那就太可悲了。

“他們雖不是爲我而死,卻也是受我之命,這件事,我不能坐視不理。這樣吧,一會足下到我舍中取錢,三名死者,先各給萬錢安葬費,以解燃眉之急。”

“這個……?”鄉嗇夫不由聽得一怔,遲遲不應。

劉景面露不悅道:“這個什麼?”

鄉嗇夫不敢再遲疑,老老實實道“諾”。

劉景接着又囑咐道:“傷者也要善加安撫,傷勢重者,當不吝醫藥,錢不夠可向我索取。”

“諾。”

翌日,在衡山鄉吏民一路相送下,劉景船隊再度起航南下,僅一日工夫,便進入酃縣地界。

漢之舊典:“傳車驂駕,垂赤帷裳,迎於州界。”即是說,州牧、州刺史上任,刺史部屬吏要迎於本州邊界。這種情況不止州部,郡府、縣寺,莫不如此。

劉景此番赴任酃縣,並未乘坐官車,而是乘坐自家船艦走的水路,加上他不想“勞師動衆”,便沒讓縣吏來縣界迎接。

衡山至酃縣段的湘水,比之臨湘至衡山段水域還要曲折,彎彎繞繞,九曲瀠洄。

湘水由南而北貫穿酃縣全境,零陵郡之承水西來,桂陽郡之耒水東來,三水於酃縣城郭北部合而爲一。南部又有鍾水。

區區一縣之地,境內竟然有四條江流,水資源何止豐富?這就是爲何上古時期,炎帝神農會在這裡教民播種五穀,戰國時期便成爲楚國重要糧倉的原因,沒辦法,先天條件實在是太好了。

然而,就是這樣一塊寶地,縣城城址建在哪裡不好,偏偏選擇建在低窪地帶,以至於“大雨大澇、小雨小澇,十年九澇。”

每年不是在修繕堤壩,就是在修築城牆,白白消耗掉大量的人力物力資源。

加上酃縣處於三郡交匯之地,內外時有紛擾,好好一個“楚之糧倉”,竟被歸入“劇縣”行列,視爲不好治理的地方。

劉景船隊逆流而行,由湘水轉入耒水,蓋因酃縣的主要津渡正位於城東的耒水之畔。

酃縣諸吏早早便接到劉景將要抵達的消息,悉至耒水津渡相迎。

在此等候劉景到來的不止縣吏,還有爲數衆多的酃縣士民,畢竟劉景可是長沙郡的傳奇人物,大家心中都十分好奇,想要親眼看看,劉景到底是何模樣。

縣寺和郡府大體一致,縣吏同樣以功曹爲首,號爲主吏,總攬朝綱,其次廷掾,主祭祀,地位清高,相當於郡之五官掾,也有以五官掾稱者。

然後是以主簿、主記、賊曹爲首的門下諸吏,以及戶、倉、田、金、法諸曹。

酃縣功曹名叫龔英,其年過三旬,身長七尺,眼正鼻直,相貌英武,下頜留着一部濃密鬍鬚。

一個身長七尺餘,軀體強健,長相與龔英頗有幾分相似的男人開口道:“二兄,劉……”見龔英目光狠狠瞪向他,趕緊改口道:“廷君到底何時纔到?”

縣官署可稱爲縣寺,亦可稱爲縣廷,是以縣長有廷君之名。

“閉嘴。”龔英低聲怒斥道。說話者乃是他的四弟,兵曹掾龔武,別看他僅是一曹主吏,實則執掌一縣兵事,從縣尉到賊曹、遊徼,都要看他的臉色。

當然了,龔武雖然爲人勇武,卻失之輕率,他之所以能夠掌控縣中兵權,不是他有什麼特殊的才能,完全是託了家族的福。

龔武性格驕躁蠻橫,誰都不放在眼裡,唯獨懼怕自己的二兄,被龔英直面呵斥,只能老老實實聽着,最多在心裡發幾句牢騷。

站在龔英另一側的人開口說道:“四弟,言多必失,聽二兄的沒錯。”他是龔家老三,名叫龔浮,如今任守津吏一職。其主要職責是維持津渡治安、檢查、監督行人,位卑而權重。

龔家不止三人爲吏,老大龔飛任鍾水鄉的鄉嗇夫,老五龔戈爲亭長,龔家一門五吏。

(本章完)

第502章 選將第438章 勸降第108章 名望第492章 名士第229章 鳴金第119章 內憂第495章 鐵樓第530章 仁義第531章 放歸第145章 離開第258章第193章 耒陽第469章 重法第305章 內附第47章 衝突 (三千字)第20章 南陽來客第389章 戰死第236章 看清第50章 寶珠第470章 策論第320章 來投第465章 出使第124章 宴會第216章 取名第143章 縣丞第526章 薄行第427章 身當第208章 斬殺第9章 躬耕養客第388章 突破第81章 必須死第365章 劉備第236章 看清第227章 火攻第233章 圊溷第468章 射策(下)第422章 出陣第92章 先賢第426章 拔箭第462章 郊迎第135章 歸來第95章 別部司馬第112章 擔憂第77章 赤驥第335章 十哲第189章 噩耗第67章 掌權第515章 不忠第320章 來投第134章 流淚第51章 區雄第496章 鐵壁第164章 動手第369章 出使第84章 魚梁洲第106章 調離第138章 徵辟第320章 來投第174章 滅族第262章 水戰(上)第155章 拜訪第462章 郊迎第296章 捷報第26章 市樓第91章 壁畫第58章 摺扇 (感謝盟主sofia若冰)第526章 薄行第473章 迴歸第291章 召見第463章 三郡第177章 施恩第395章 悲涼第407章 烽火第284章 澤國第538章 董和第262章 水戰(上)第335章 十哲第134章 流淚第541章 有望第42章 點評第106章 調離第352章 尊卑第344章 中箭第228章 斬首第521章 傾出第118章 劉表第65章 後續第490章 盡出第108章 名望第16章 決定第71章 洗手第182章 慈幼第197章 喜事第114章 襄陽第486章 主力第518章 海昏第274章 攻城(下)第72章 偷長第94章 族宴(感謝盟主七月流風帝)第506章 桃李
第502章 選將第438章 勸降第108章 名望第492章 名士第229章 鳴金第119章 內憂第495章 鐵樓第530章 仁義第531章 放歸第145章 離開第258章第193章 耒陽第469章 重法第305章 內附第47章 衝突 (三千字)第20章 南陽來客第389章 戰死第236章 看清第50章 寶珠第470章 策論第320章 來投第465章 出使第124章 宴會第216章 取名第143章 縣丞第526章 薄行第427章 身當第208章 斬殺第9章 躬耕養客第388章 突破第81章 必須死第365章 劉備第236章 看清第227章 火攻第233章 圊溷第468章 射策(下)第422章 出陣第92章 先賢第426章 拔箭第462章 郊迎第135章 歸來第95章 別部司馬第112章 擔憂第77章 赤驥第335章 十哲第189章 噩耗第67章 掌權第515章 不忠第320章 來投第134章 流淚第51章 區雄第496章 鐵壁第164章 動手第369章 出使第84章 魚梁洲第106章 調離第138章 徵辟第320章 來投第174章 滅族第262章 水戰(上)第155章 拜訪第462章 郊迎第296章 捷報第26章 市樓第91章 壁畫第58章 摺扇 (感謝盟主sofia若冰)第526章 薄行第473章 迴歸第291章 召見第463章 三郡第177章 施恩第395章 悲涼第407章 烽火第284章 澤國第538章 董和第262章 水戰(上)第335章 十哲第134章 流淚第541章 有望第42章 點評第106章 調離第352章 尊卑第344章 中箭第228章 斬首第521章 傾出第118章 劉表第65章 後續第490章 盡出第108章 名望第16章 決定第71章 洗手第182章 慈幼第197章 喜事第114章 襄陽第486章 主力第518章 海昏第274章 攻城(下)第72章 偷長第94章 族宴(感謝盟主七月流風帝)第506章 桃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