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清茶

bookmark

第117章 清茶

劉景左攬諸葛亮,右攬龐統,一路有說有笑走進住舍,未等入座,便看到書案上擺放着二三十枚木刺,劉亮在一旁說道:“從兄走後,一共來了二十六名訪客,見從兄不在,只得投刺而去。”

諸葛亮、龐統面面而視,劉景來襄陽還不到半天,就有這麼多拜訪者登門,若是等消息徹底傳來,該有多轟動?

兩人心裡羨慕極了,他們什麼時候纔能有這樣的名聲呢?他們自問才識出衆,卻在襄陽默默無聞,不爲人所知。

劉景大致掃了一眼名刺,並沒有發現什麼知名人物,便放在了一邊,吩咐劉亮燒水煮茶。

他穿越的是一個瘟疫肆虐足足上百年的時代,是以從不敢飲生水,此番遠赴南陽,更是隨身攜帶茶葉。據他前世瞭解的知識,茶葉中有很多微量元素,可以有效緩解水土不服的症狀。

才落座,諸葛亮就意味深長的看着劉景,說道:“適才見到蔡宏超,據他說,仲達爲他奔走謀得別部司馬之職,如今自成一營,麾下千人。”

劉景不露聲色,微笑道:“不是孔明你說的嗎,宏超不但擅長單鬥,亦擅長羣鬥,混跡於市井未免太過可惜了。我認爲此言有理,才爲他謀了一個別部司馬。”

諸葛亮問道:“馬子謹爲什麼也在軍中?”

劉景笑着回道:“此非我之意,子謹素有戎旅之志。”唯恐諸葛亮再糾纏逼問,劉景將話題轉移到他的身上:“孔明,你前時來信,說令叔父諸葛先生抵達襄陽後,身體便一直有恙,不知現在情況如何了?可曾有所好轉?”其實劉景心裡清楚,諸葛玄命不久矣,最遲至明年,就會因病去世,魂歸九泉。

諸葛亮果然不再糾纏,重重嘆了一口氣,回道:“叔父大人的病情時好時壞,屢屢反覆,遍邀襄陽名醫,都無法醫治痊癒。叔父大人如今萎靡於牀榻間,亦常常悔恨未聽仲達之言。”

劉景暗暗搖頭,昔日諸葛玄若是能夠聽從其言,多在長沙停留一段時間,徹底養好身體,能不能多活幾年他不敢保證,但絕對比現在強多了。

劉景言不由衷的安慰諸葛亮道:“諸葛先生在長沙時都能安然渡過難關,這次應該也沒問題,孔明不必焦慮。”

又聊了聊近況,這時熱水已沸騰,劉景拿出一個陶罐,從中取出茶葉,向水中投放。諸葛亮不由好奇問道:“仲達,你在放什麼東西?”

“茶。”劉景答道。“孔明知道茶嗎?”

諸葛亮點點頭,說道:“茶只生產於西南,乃是一味藥材,司馬相如的《凡將篇》中便將其與桔梗、款東、貝母、白芷等藥材列在一起。”

茶原本產於蜀地,但兩漢以來,慢慢流傳開來,如今荊楚一帶也有人種植,龐統作爲襄陽人,對茶也算略知一二,說道:“茶之名由來已久,或有人言:‘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封於巴,爵之以子……其果實之珍者,樹有荔枝,蔓有辛蒟,園有香茗。’香茗即茶也。茶原來乃是藥用,因“其飲醒酒,令人不眠”,近時常作爲解酒之用。”

劉景撫掌讚道:“士元博聞強記,在下佩服。茶葉除了解酒,亦有醒腦明目、解毒祛火的功效。今之飲茶,常伴以蔥、姜、椒、桂等物,煮作羹湯,依我看來,此法不足取。

茶者,乃是清虛之物,以清水煮之,最爲適宜。我近來常常這麼飲用,只覺清香撲鼻、清芬滿懷,你們也來試試?”

諸葛亮和龐統聽劉景如此說,頗爲意動,都沒有拒絕。

劉景讓人送來兩個茶椀,而後分別爲兩人斟滿一椀茶。

諸葛亮舉椀小心翼翼吹了吹,輕抿一口,眼眸頓時一亮,此茶湯有一股淡淡的清香,又回味無窮,當即讚道:“仲達,我以前從未飲過茶,但你這清煮之法,甚合我心。”

“今日始知茶飲之妙。”龐統連飲兩口,體會良久,亦讚不絕口道:“誠如劉兄所言,此法佔了一個‘清’字,古法以茶作羹湯,掩蓋了茶的清香之氣,《易》曰:‘差之毫釐,謬以千里。’劉兄清煮之法,纔算是得了茶之真意。”

劉景邊飲茶,邊笑道:“你們喜歡就好。蔡宏超、馬子謹他們都不喜歡飲茶。”

諸葛亮頗愛清茶,飲完又續了一椀,說道:“仲達,你知道了麼,曹操已於本月遷都於潁川許縣。”

劉景神色平靜地頷首道:“在路上就已聽說。”

諸葛亮神色黯然,嘆氣道:“沒想到那麼多關東諸侯,入洛陽以奉天子的卻是曹操。而今寄居襄陽的中原衣冠皆雲:‘曹操應期命世,必能匡濟華夏。’多有舉家而歸者。”

諸葛亮猛然間再次想起昔日劉景在酒宴之上,將天下諸侯罵了一個遍,說他們無一“心存社稷,志在忠國”,唯獨曹操、劉備二人倖免於難。

莫非、莫非他去年就預料到了今天的局面嗎?

不可能!不可能!

龐統開口道:“曹孟德迎駕於洛陽,遷都於許縣,大勢漸成,日後黃河以南,長江以北,再無抗手。唯一所慮者,不過二袁而已。”

“士元所言不差。”劉景頷首道,龐統和他年齡相同,都是十八歲,已經有了不俗的眼光。

諸葛亮又道:“今年初,太僕趙(岐)邠卿來到襄陽,劉荊州答應派兵修繕宮室,資助錢糧,我還以爲他會輔佐天子,最後卻是白白高興一場。大兄(杜襲)和仲達說得一點沒錯,劉荊州、劉荊州……

唉!明明覆興社稷的機會就在眼前,爲何不好好珍惜呢?”

劉景搖頭道:“劉荊州雍容風議,有長者之譽,可惜非王霸之才,坐擁楚地,卻無遠志,如之奈何?”

這也就是在襄陽,若是在長沙,他早就大罵劉表“守戶之犬耳”了。不過這話也已經非常嚴重了,被劉表得知,豈能有好果子吃?他也是知道諸葛亮、龐統絕非大嘴巴,門外又有親信、士卒把守,纔敢如此放言。

(本章完)

第252章 週歲第276章 張津第305章 內附第234章 耀功第228章 斬首第371章 慰問第210章第104章 軍法第539章 所求第438章 勸降第85章 囚徒第493章 猝遇第145章 離開第371章 慰問第385章 夷陵第122章 贈文第11章 帶經耕鋤第507章 占卜第303章 復仇第154章 縣舍第261章第515章 不忠第66章 徙邊第299章 兵臨第251章 入主第21章 未婚妻第335章 十哲第168章 募兵第340章 部督第395章 悲涼第246章 名字第281章 面見第93章 墓祭第228章 斬首第128章 甘寧第78章 曬書第147章 衡山第206章 逃亡第185章 許願第246章 名字第481章 團圓第202章 衝城(感謝盟主浮沉一念間)第464章 上書第211章 計劃第124章 宴會第178章 來接第273章 攻城(上)第507章 占卜第390章 責備第102章 劉修第14章 市井第111章 歸來第315章 甘寧第64章 擒獲第331章 倚仗第224章 潰敗第321章 瀏陽第48章 取字第357章 鄧芝第12章 質書救鄰第348章 南下第444章 東曹掾第242章 三爵第377章 再孕第9章 躬耕養客第503章 餓虎第298章 歸來第465章 出使第351章 班底第154章 縣舍第440章 匕見第252章 週歲第467章 射策(中)第183章 吏治第479章 蒼梧第436章 託孤第87章 請醫第116章 再見第493章 猝遇第184章 七夕第109章 難題第500章 敗慈第144章 褚方第202章 衝城(感謝盟主浮沉一念間)第141章 酃縣第330章 封拜第176章 親耕第448章 下馬威第473章 迴歸第486章 主力第260章第60章 跋扈第217章 牀弩第486章 主力第113章 啓程第227章 火攻第305章 內附第348章 南下第459章 焚橋第147章 衡山
第252章 週歲第276章 張津第305章 內附第234章 耀功第228章 斬首第371章 慰問第210章第104章 軍法第539章 所求第438章 勸降第85章 囚徒第493章 猝遇第145章 離開第371章 慰問第385章 夷陵第122章 贈文第11章 帶經耕鋤第507章 占卜第303章 復仇第154章 縣舍第261章第515章 不忠第66章 徙邊第299章 兵臨第251章 入主第21章 未婚妻第335章 十哲第168章 募兵第340章 部督第395章 悲涼第246章 名字第281章 面見第93章 墓祭第228章 斬首第128章 甘寧第78章 曬書第147章 衡山第206章 逃亡第185章 許願第246章 名字第481章 團圓第202章 衝城(感謝盟主浮沉一念間)第464章 上書第211章 計劃第124章 宴會第178章 來接第273章 攻城(上)第507章 占卜第390章 責備第102章 劉修第14章 市井第111章 歸來第315章 甘寧第64章 擒獲第331章 倚仗第224章 潰敗第321章 瀏陽第48章 取字第357章 鄧芝第12章 質書救鄰第348章 南下第444章 東曹掾第242章 三爵第377章 再孕第9章 躬耕養客第503章 餓虎第298章 歸來第465章 出使第351章 班底第154章 縣舍第440章 匕見第252章 週歲第467章 射策(中)第183章 吏治第479章 蒼梧第436章 託孤第87章 請醫第116章 再見第493章 猝遇第184章 七夕第109章 難題第500章 敗慈第144章 褚方第202章 衝城(感謝盟主浮沉一念間)第141章 酃縣第330章 封拜第176章 親耕第448章 下馬威第473章 迴歸第486章 主力第260章第60章 跋扈第217章 牀弩第486章 主力第113章 啓程第227章 火攻第305章 內附第348章 南下第459章 焚橋第147章 衡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