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屈服

bookmark

第379章 屈服

“不可!”

有人提議讓劉備領軍南下,對付劉景、孫權,未等說完,便被劉先、龐季等人出言打斷。

龐季肅容言道:“劉豫州乃當世人傑,素有雄才大志,甚得衆心,實非久居人下者。如今將軍以其鎮守新野,以備曹公,大敵在側,劉豫州自然無暇他顧。使其領兵南下討伐劉景、孫權,則無異於放虎入山林也。”

劉先點頭附和道:“沒錯。劉豫州,梟雄也,不可入內,入內必爲害,還望將軍明察。”

劉表心裡當然想借用劉備的武力,以解當前困境,但他心裡更清楚,自己駕馭不住劉備。

劉備和張繡之流全然不同,來投還不到半年,就令荊州豪傑競相歸附,劉表既驚且疑,深感憂慮,在他眼皮底下,尚且如此,若放其南下,那還了得?

再說,劉備若南下,誰來爲他抵擋曹操?

曹操在前年初冬的官渡一戰中,幾乎全殲了袁紹十萬兵馬,不過袁紹逃回河北後,收合徒衆,肅平叛亂,實力依然不容小覷,曹操暫時無力進圖河北。

目前雙方正處於僵持之中,此時曹操若聞荊州遭到劉景、孫權聯手圍攻,劉表敢肯定,曹操絕不會放過這樣的良機,定會派兵南下,趁火打劫。畢竟當今天下,能讓曹操心中有所忌憚者,除了袁紹,也就只有他了。

劉表開口道:“劉景、孫權雖兵衆勢盛,猶可當也,而曹孟德,方爲孤之大敵,劉玄德身負抵禦北方重任,不可輕動。”

羣臣聞言,心情沉重萬分,面對劉景、孫權,荊州猶有一搏之力,可若曹操也舉兵來攻,荊州十有八九難逃傾覆的結局。

從事中郎韓嵩心中不由冷冷一笑,當初他和鄧羲等人極力勸諫劉表,身爲宗室,當尊奉國家,遠離袁紹,勿與其結盟,可惜劉表不聽。劉表如果聽從他們的勸告,何至於有今日之憂?

念及於此,韓嵩進言道:“將軍之慮,也是嵩之憂。曹公感國家之危敗,愍百姓之苦毒,奉天子以伐叛,今破袁紹,定東夏,威信著於四海,實不可力敵也。”

韓嵩彷彿沒有看到劉表越來越深沉的臉色,繼續說道:“今荊州危在旦夕,將軍應當立刻斷絕與袁紹往來,遣子入許都,面見天子、曹公,表明心跡,消除芥蒂,化干戈爲玉帛。日後將軍與曹公,便如同昔日周公、太公輔佐周成王,一左一右,拱天子而維之,天下猶不足定,況劉景、孫權之徒乎?!”

劉表眉頭深鎖,羣臣亦默然,只有韓嵩的聲音在堂中迴盪。

當韓嵩說完,堂中頓時陷入死一般的寂靜,衆人目光全都聚焦於劉表身上,等待他的決定。

劉表看着堂下羣臣,心中不覺有些悲涼,這些人皆爲他的心腹之臣,但他們此刻心裡十有八九皆贊同韓嵩的提議,真正一心爲他着想者,可謂寥寥無幾。

更可悲的是,劉表現在也不得不慎重考慮韓嵩的提議。

劉表沉思良久,有了決定。他自詡長者,生平最重名聲,背棄盟約,必會爲人非議,累及名聲。眼下遠未到窮途末路之時,他不願背盟,不過鑑於當前的不利形勢,他願向曹操“示好”。

“從事一席話,令孤如夢方醒。”劉表嘆道:“孤與曹孟德,本無仇怨,昔日更曾聯手擊袁術、孫堅。雙方反目,也是從曹孟德無故興兵南陽開始,非孤之意。若雙方能夠盡棄前嫌,重修舊好,此亦國家之福也。”

劉表先是給自己找了個臺階下,隨後問韓嵩道:“不知從事可願爲孤使者,入許都職貢?”

劉表絕口不提遣子入質,他迫於形勢,不得不向曹操屈服,但遣子入質等同於向曹操投降,這已經突破他的心理底線了。

劉表既無意背離袁紹,也不願遣子入質,令韓嵩心裡稍稍有些失望,不過劉表到底還是做出了關鍵性的改變,韓嵩躬身領命道:“嵩願爲將軍詣許。”

對此,劉先、龐季、蒯良等重臣無一反對,只有劉表次子劉琮、外甥張允等數人面有疑慮。

劉表暗暗搖了搖頭,將話題重新引回援助江陵、江夏一事,這纔是眼下的當務之急。

劉備乃至北方章陵、南陽之兵,皆不能動,唯有出動襄陽之兵。而今襄陽有兵兩萬,至多可抽調萬人,再多襄陽也將不穩。

荊州被中國稱爲荊蠻,絕非無因,襄陽與南都南陽看似僅一水之隔,然其境內,卻生活着大量的蠻夷,尤以夷水一帶爲多。襄陽若是兵少,不足以震懾蠻夷,尤其當前有外敵入侵時。

經過一番商議後,劉表最終決定以外甥張允,大將王威,各將五千人南下增援劉琦、黃祖。

…………

劉景、孫權同時舉兵來犯的消息,猶如旋風一般迅速席捲整個荊北。身在新野的劉備,自然也聽說了這個消息,以致連日來巡視諸營,都有些心不在焉。

當年劉備投靠陶謙時,陶謙直接贈送他四千驍勇善戰的丹陽兵。劉表不及陶謙大方,只給了他三千以關中流民組成的新卒。不過劉備卻也並無不滿,加上原有部曲近千人,編爲四營,嚴行部勒,詳申軍律,日夜操練。

數日後,劉備接到劉表的來信,打開一看,不禁又驚又怒。

劉表不僅沒有派他南下之意,反而欲與曹操握手言和。雖然劉表信中一再解釋,這只是權宜之計,並非真的屈服於曹操,但依然令劉備失望透頂。

這時,一員雄壯威猛,髯須虯結的虎將長身而起,迫不及待地問道:“將軍,劉荊州此番來信,可是要請我等南下助其破敵?”此人正是劉備麾下,堪與關羽並駕齊驅的大將張飛。

劉備搖了搖頭,將信遞給麾下文武傳看。

張飛性格暴躁,看了信立刻氣得暴跳如雷,道:“枉我一直以爲,劉荊州數抗曹操,乃當世英雄,不想其人竟如此不濟!”

劉備嘆道:“翼德,慎言。”

張飛心猶不能平,繼續宣泄道:“區區劉景、孫權,何足爲慮?劉荊州若以將軍爲將,屆時我與大兄(關羽)充任前鋒,破荊南、江東之衆,易於反掌,何須向曹操俯首求饒?!”

關羽撫須頷首,深以爲然。

他和張飛隨劉備縱橫中原十餘載,會盡天下英雄,闖出赫赫威名,被世人譽爲“萬人敵”。

似孫策、劉景這等乳臭未乾的小子,在中原根本不會有立足之地,只有在荒蕪的江南,纔有崛起之機。在關羽看來,就是南方無英雄,使豎子成名。

至於孫權,坐享其成之輩,關羽都不屑言之。

劉景也好,孫權也罷,關羽、張飛根本不放在眼裡,使二人各領一軍,莫說退敵,便是反奪其荊南、江東基業,亦未可知。

劉備不禁慨然長嘆,張飛之言,直說到了他的心坎裡,劉表舍近而求遠,何其不智!

張飛負氣道:“劉荊州今日俯首曹操,明日便會出賣將軍。與其坐以待斃,不如捲了南陽的關中流民,出武關,入三輔。以將軍的名望,加上我等爲爪牙,何愁不能打下一片基業?”

三輔即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也就是狹義上的關中。目前三輔僅名義上歸附曹操,司隸校尉鍾繇,將治所設在函谷關以東的洛陽,三輔實際上的統治者是韓遂、馬騰等關中諸將。

劉備想都沒想,一口拒絕了張飛的建議,關中諸將內部固然紛爭不斷,如一盤散沙,可一旦有外人入侵,他們必定會停止內鬥,聯合起來,一致對外。以劉備的實力,不足以在關中立足。

況且,劉表現今正處於危難關頭,劉備向來以仁義立世,這時背棄劉表,對他有害無益。

劉備而今只能寄希望於劉表真的只是與曹操虛與委蛇,這種生死操於他人之手的感覺,令他心情十分鬱悶,示意衆人退下,劉備獨坐於室中,直至深夜。

(本章完)

第13章 張羨第496章 鐵壁第5章 虎頭第398章 攻城(2)第104章 軍法第104章 軍法第234章 耀功第141章 酃縣第103章 營壘第383章 李嚴第368章 江東第279章 連雨第539章 所求第278章 射中第282章 建言第156章 邀請第362章 臨衝第269章 地突第165章 猛將第440章 匕見第194章 羌笛第538章 董和第453章 攔路第30章 陶觀第357章 鄧芝第516章 夜取第167章 收穫第299章 兵臨第140章 二年第439章 文聘第322章 馬鞍第356章 請婚第177章 施恩第251章 入主第152章 改名第504章 進兵第166章 崩潰第254章 突圍第87章 請醫第168章 募兵第136章 婚宴第289章 倒戈第68章 俠客行第67章 掌權第466章 射策(上)第344章 中箭第160章 搶權第416章 暢談第539章 所求第518章 海昏第541章 有望第173章 南下第81章 必須死第210章第265章 再勝第539章 所求第17章 杜襲第121章 王粲第152章 改名第320章 來投第512章 伏兵第511章 開戰第504章 進兵第108章 名望第274章 攻城(下)第407章 烽火第106章 調離第159章 退讓第485章 誓師第154章 縣舍第381章 江陵第237章 監九縣第184章 七夕第461章 守節第73章 送別第222章第512章 伏兵第17章 杜襲第244章 生子第156章 邀請第123章 赴宴第452章 自白第454章 委蛇第235章 軍市第71章 洗手第332章 徐庶第536章 邀請第79章 命案第49章 醫聖第296章 捷報第454章 委蛇第366章 歎服第520章 厚禮第9章 躬耕養客第110章 主簿第342章 陷陣第205章 失望第51章 區雄第360章 獻計第293章 奇策
第13章 張羨第496章 鐵壁第5章 虎頭第398章 攻城(2)第104章 軍法第104章 軍法第234章 耀功第141章 酃縣第103章 營壘第383章 李嚴第368章 江東第279章 連雨第539章 所求第278章 射中第282章 建言第156章 邀請第362章 臨衝第269章 地突第165章 猛將第440章 匕見第194章 羌笛第538章 董和第453章 攔路第30章 陶觀第357章 鄧芝第516章 夜取第167章 收穫第299章 兵臨第140章 二年第439章 文聘第322章 馬鞍第356章 請婚第177章 施恩第251章 入主第152章 改名第504章 進兵第166章 崩潰第254章 突圍第87章 請醫第168章 募兵第136章 婚宴第289章 倒戈第68章 俠客行第67章 掌權第466章 射策(上)第344章 中箭第160章 搶權第416章 暢談第539章 所求第518章 海昏第541章 有望第173章 南下第81章 必須死第210章第265章 再勝第539章 所求第17章 杜襲第121章 王粲第152章 改名第320章 來投第512章 伏兵第511章 開戰第504章 進兵第108章 名望第274章 攻城(下)第407章 烽火第106章 調離第159章 退讓第485章 誓師第154章 縣舍第381章 江陵第237章 監九縣第184章 七夕第461章 守節第73章 送別第222章第512章 伏兵第17章 杜襲第244章 生子第156章 邀請第123章 赴宴第452章 自白第454章 委蛇第235章 軍市第71章 洗手第332章 徐庶第536章 邀請第79章 命案第49章 醫聖第296章 捷報第454章 委蛇第366章 歎服第520章 厚禮第9章 躬耕養客第110章 主簿第342章 陷陣第205章 失望第51章 區雄第360章 獻計第293章 奇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