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鄧芝

第133章 鄧芝

劉景一離開,環立鄧瑗左右的婢女們頓時鬆弛下來,小丫鬟阿喜第一個開口道:“劉君真是和善,和女郎一樣好。”

另一名婢女阿孌吃吃笑道:“劉君不僅爲人和善,且性情灑脫,說話諧捷,我見女郎好幾次都快招架不住了。記得當初劉君第一次登門,小婢就在女郎身旁,那時劉君還是一個性格敦樸,不善言辭的人,這纔過去三年而已,變化真是太大了。”

《詩經》《靜女篇》有言:“靜女其姝、靜女其孌。”她和另一名婢女阿姝,名字就取自於此,兩人在諸婢中年齡最長。

另有阿白、阿霜,阿春、阿陽,以上六人皆已及笄,唯餘阿喜、阿樂二女,尚未成年,仍舊作小丫鬟的打扮。

鄧瑗感受遠比阿孌更深,不過這種變化,是她樂於見到的,這纔是她理想中的夫婿。

諸婢圍在一起,嘰嘰喳喳說個不停,只有年紀最小的阿樂一言不發,雙眼直勾勾盯着食案上的雞腿,口水都快流出來了。

鄧瑗不禁莞爾,拿起雞腿,遞給阿樂,說道:“吃吧。”

“多謝女郎。“阿樂歡呼着接過雞腿,叼在嘴中。

“你們跟着我辛苦了一整天,也都過來吃吧。”

“諾。”

…………

第二天,紅日剛剛露出一角,鄧氏別業便陷入一片忙碌之中,衆多資貨被搬上車,載往新野河津,最後裝入船艦倉內。

食時,劉景在鄧氏別業中擺下餞別宴,參加者多是鄧氏子弟,也有一些素來與鄧氏交好的新野名流。

宴會上,鄧攸領着劉景,爲他介紹鄧氏各支兄弟、子侄,劉景神色和順,禮數週全,盡顯君子之風。

“仲達,這是鄧芝鄧伯苗……”鄧攸繼續以平靜的口吻介紹道,與之前的人並無兩樣。

劉景初時也以爲是普通鄧氏子弟,下意識頷首示意,隨後反應過來,目光上下打量對方。

鄧芝年紀不到二十,身長七尺餘,頭戴青絲縑巾,身着黃地素緣纊袍,其臉部線條硬朗,眉飛入鬢,目光明銳,即使面對劉景,也表現得不卑不亢,甚至隱隱有分庭抗禮之勢。

劉景不以爲意,含笑與語,展現出了有別於他人的熱情。

一旁的鄧攸眼中不由閃過一絲異色,他之祖父,即鄧芝之曾祖,兩人關係較爲親密,但他卻不太喜歡此子,因爲此子性格剛強率略,不懂收斂意氣,加之心性驕傲,不肯屈就自己,不僅不討長輩歡心,就連同輩也沒有幾人願意和他交往。

鄧攸雖然不太喜歡鄧芝的性格,卻不否認他身懷過人的才能,如今正值大亂之世,這種人或許比其他人更有機會出人頭地。前提是不夭折,像他這種性格,泯滅於衆人也不意外。

令鄧攸感到驚訝的是,劉景明明是第一次和鄧芝見面,卻對他另眼相看,也不知是有識人之明,還是單純脾性相投。

鄧芝自然也發現了劉景待他與衆不同,拉着他聊個不停,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鄧芝漸漸收斂傲氣,不再一副孤傲的模樣。

隨着交流的增多,鄧芝越看劉景越順眼,簡直快要將他視爲知己了。以前從沒有人如此“肯定”他,劉景是第一個。要知道,劉景可不是什麼普通人,他乃是聲聞荊州的名士。

可惜,這個知己的人,馬上就要走了。

鄧芝原本有機會提前結識劉景,親迎之前,一些鄧氏子弟曾慕其名聲,前往別業,拜訪劉景,他卻因爲自矜,而錯過了這個機會,如今想來,真是追悔莫及!

劉景不知鄧芝心中所想,他這麼做,不過是提前播下一顆種子,等待它翌日開花結果。同理還有甘寧。

日中一過,貨物裝載完畢,船艦隨時可以出發,劉景站在淯水河畔,握着甘寧的手,依依不捨道:“興霸,今日一別,也不知何時才能再相見。”

甘寧道:“劉君之才,劉荊州亦重視有加,寧相信用不了多久,劉君就會再度北上,到時便是你我再見之日。”

劉景暗暗搖頭,他再度北上只有兩種可能,一種,是率領大軍而來,一種,是乘坐囚車而來,不管哪種,都是多年之後了。

甘寧慨然而嘆道:“與劉君相比,寧對未來卻是茫然無所措。”

劉景緩緩說道:“昔日伏波將軍馬援面見世祖光武,曾雲:‘當今之世,非獨君擇臣也,臣亦擇君矣。’此理放到現在亦然。馬伏波先事王莽,後屬隗囂,二人皆非人主也,直至年過四十,才投身朝廷。其後馬伏波南靜駱越、西屠燒種、北出塞漠,爲國之柱樑,名標青史,萬古流芳。

孔子曰:‘三十而立。’興霸年不過二十餘,尚未而立,何必焦慮?”

甘寧不禁苦笑,他一個喪家之犬,劉景也真是看得起他,居然用伏波將軍馬援舉例。

“勉之、勉之……”劉景拍拍甘寧的肩,希望來得及……

最後,劉景身邊僅剩下鄧攸,翁婿二人做最後的道別,鄧攸已經從族弟鄧羲那得知劉表明年將會舉劉景爲茂才,還以爲雙方不久後便會再見,因此並無多少離別的悲意。

劉景不打算吐露“實情”,哪怕是自己的丈人也不行。不過有些話,還是要說的,比如,未來南陽的惡劣局勢。

隨着曹操遷都許縣,必然會對周圍的敵對勢力展開掃蕩,以確保京師的安全。

環顧四面八方,唯有南陽威脅最大,直到官渡之戰前,南陽始終都是曹操的心頭之刺,數次舉兵征討,非但沒有討到多少便宜,反而付出了極大的代價,長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大將典韋皆死難,若不是長子曹昂讓馬,曹操本人也有喪命的危險。

曹操作爲攻方尚且損失如此慘痛,作爲守方的南陽,遭遇的劫難可想而知,未來的南陽,絕對是天下最危險的地方。

此前無數次證明,劉景對天下及未來局勢把握之精準,世間罕有,他臨別前的一番鄭重警告,不由鄧攸不上心。

聽說今天是盟主sofia若冰的生日,不能不祝賀一下,祝若冰生日快樂,天天開心。

(本章完)

第36章 劉瑍第85章 囚徒第38章 諸葛玄第196章 招攬第91章 壁畫第462章 郊迎第374章 圍攻第17章 杜襲第421章 三英第452章 自白第470章 策論第144章 褚方第408章 試探第446章 入城第48章 取字第88章 臘月第528章 惡氣第393章 破城第350章 歸來第491章 徐宗第30章 陶觀第194章 羌笛第251章 入主第501章 彭虎第212章 寫信第173章 南下第33章 示衆第3章 後母第506章 桃李第336章 區景第113章 啓程第530章 仁義第110章 主簿第44章 單程第316章 禁酒第298章 歸來第98章 高利貸第166章 崩潰第355章 立春第423章 戰死第37章 邀請第274章 攻城(下)第106章 調離第300章 召集第142章 計劃第102章 劉修第63章 突襲第150章 開戰第323章 爲壽第64章 擒獲第231章 勸降第247章 病逝第59章 嚴肅第97章 目的第327章 西鄂第354章 屯田第397章 攻城(1)第411章 不義第353章第540章 國士第183章 吏治第149章 要求第428章 突圍第40章 悲歌第3章 後母第307章 談判第244章 生子第505章 周鳳第499章 縊殺第115章 納彩第532章 用意第54章 鄧攸第283章 洪水第296章 捷報第435章 裴司第188章 三年第504章 進兵第42章 點評第359章 八月第84章 魚梁洲第87章 請醫第146章 劇縣 (感謝長老 儒者人之所需)第87章 請醫第122章 贈文第56章 謝良 (三千字)第293章 奇策第370章 同州第202章 衝城(感謝盟主浮沉一念間)第324章 膝席第518章 海昏第481章 團圓第22章 交談第119章 內憂第58章 摺扇 (感謝盟主sofia若冰)第92章 先賢第90章 朝會第252章 週歲第220章 拍擊第473章 迴歸
第36章 劉瑍第85章 囚徒第38章 諸葛玄第196章 招攬第91章 壁畫第462章 郊迎第374章 圍攻第17章 杜襲第421章 三英第452章 自白第470章 策論第144章 褚方第408章 試探第446章 入城第48章 取字第88章 臘月第528章 惡氣第393章 破城第350章 歸來第491章 徐宗第30章 陶觀第194章 羌笛第251章 入主第501章 彭虎第212章 寫信第173章 南下第33章 示衆第3章 後母第506章 桃李第336章 區景第113章 啓程第530章 仁義第110章 主簿第44章 單程第316章 禁酒第298章 歸來第98章 高利貸第166章 崩潰第355章 立春第423章 戰死第37章 邀請第274章 攻城(下)第106章 調離第300章 召集第142章 計劃第102章 劉修第63章 突襲第150章 開戰第323章 爲壽第64章 擒獲第231章 勸降第247章 病逝第59章 嚴肅第97章 目的第327章 西鄂第354章 屯田第397章 攻城(1)第411章 不義第353章第540章 國士第183章 吏治第149章 要求第428章 突圍第40章 悲歌第3章 後母第307章 談判第244章 生子第505章 周鳳第499章 縊殺第115章 納彩第532章 用意第54章 鄧攸第283章 洪水第296章 捷報第435章 裴司第188章 三年第504章 進兵第42章 點評第359章 八月第84章 魚梁洲第87章 請醫第146章 劇縣 (感謝長老 儒者人之所需)第87章 請醫第122章 贈文第56章 謝良 (三千字)第293章 奇策第370章 同州第202章 衝城(感謝盟主浮沉一念間)第324章 膝席第518章 海昏第481章 團圓第22章 交談第119章 內憂第58章 摺扇 (感謝盟主sofia若冰)第92章 先賢第90章 朝會第252章 週歲第220章 拍擊第473章 迴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