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神奇戰艦

bookmark

趁祖壽清趴在海圖桌上分析戰況,白佑彬讓參謀軍官去把輪休的參謀都叫了過來。

接下來的一個多小時裡,主力戰鬥羣的戰報如同雪片般的飛來,海軍司令部也先後發來了幾封詢問電報,主要就是催促快速戰鬥羣儘快投入戰鬥。按照祖壽清的命令,通信參謀沒有回電報。

其實,此時快速戰鬥羣離戰場已經很近了,就算髮出電報也不會有多大的麻煩。

按照孫弘明的說法,祖壽清是在鬥氣。當然,祖壽清有足夠的理由不發出電報,畢竟快速戰鬥羣還沒有投入戰鬥。能否全殲日本聯合艦隊,主要就得看快速戰鬥羣能否繞到聯合艦隊的後面去,以突然的方式投入戰鬥。

十點二十九分,也就在主力戰鬥羣發出第二封電報之後一分鐘,艦隊遭到魚雷攻擊。

當時,戰艦上的雷達受到遠處巴盧特島的干擾,沒能及時發現從海峽裡殺出來的日本驅逐艦。等到雷達操作員從滿是背景干擾的信號中發現了那些驅逐艦反射回來的信號,瞭望員也看到了突然轉向的驅逐艦,並且及時的發出了魚雷襲擊警報。

只是,這仍然晚了半拍。

日本海軍裝備的氧氣魚雷最高速度達到了六十五節,而驅逐艦的魚雷攻擊距離一般都在八千米之內,日本驅逐艦甚至喜歡將距離逼近到五千米再發射魚雷。也就是說,魚雷將在四分鐘到二分半鐘之內擊中目標!

在這麼短的時間內,以十九節速度航行的戰列艦隻能跑出一千四百六十米到二千三百四十米,相當於七到十二個艦長。而驅逐艦一次至少發射八條魚雷(很多日本驅逐艦能夠一次發射十到十二條魚雷),魚雷在到達“目標線”的時候,間隔距離一般爲半個到二個艦長(一半會設定爲半個到一個艦長)。也就是說,三艘驅逐艦發射的魚雷就足以覆蓋一艘戰列艦的航線!

當時,主力戰鬥羣剛剛完成轉向,“黃河”號在最南面,速度最慢的“天山”號在最北面。另外。在轉向過程中,爲了準備等下與日本主力艦交戰,李玉民下令將主力艦的間隔距離縮短到了十鏈,也就是一海里。即一千八百五十米。如此一來,十艘主力艦的編隊總長度大概爲一萬六千六百五十米,相當於八十三個艦長。

因爲協調與指揮上的問題,所以第三艦隊與第四艦隊地驅逐艦各自發動了攻擊。

第三艦隊的八艘驅逐艦負責攻擊主力戰鬥羣前面的五艘戰列艦,一共八十條魚雷,每條魚雷散射角不到一度,在到達“目標線”上的時候,間隔距離不到半個艦長!

第四艦隊地八艘驅逐艦負責攻擊主力戰鬥羣後面的五艘戰列艦,也是八十條魚雷,最終的間隔距離也不到半個艦長!

結果可想而知!

三十一分。李玉民下令各艦單獨轉向規避魚雷攻擊。

這是唯一能夠避免主力艦遭到魚雷重創的辦法。問題是。各艘戰列艦單獨轉向,規避魚雷攻擊的時候,艦隊的編制將被徹底打亂。至少在十多分鐘內別想重新恢復整齊的隊列。也就是說,主力戰鬥羣損失了極爲寶貴的十多分鐘時間!

另外,轉向不一定能夠完全避開魚雷。

戰列艦的艦寬一般是艦長的六分之一左右(快速戰列艦一般接近或者超過七分之一)。也就是說。即便將艦首或者艦尾完全對準魚雷來襲地方向,也只是將魚雷地命中率降低到了六分之一左右。

三十二分,位於編隊倒數第二的“阿尼馬卿山”號戰列艦被魚雷擊中。

三十四分,位於編隊順數第五位的“臺灣島”號戰列艦被魚雷擊中

一百六十條魚雷,僅僅只有兩條命中,這個命中率確實不高。只不過,能有兩條命中,就足夠了!

受創最爲嚴重地是“阿尼馬卿山”號。作爲“崑崙山”級第二批的第一艘(總共第六艘),雖然其水下防護比第一批的五艘有所改進。但是仍然問題多多。另外。提高水下防護能力需要對艦體結構,以及戰艦地水下結構做大的改動。不但工程浩大,而且花費不小,所以戰後的大改中,“阿尼馬卿山”號與另外幾艘“崑崙山”級戰列艦的水下防護能力都沒有多大的提高。

最要命的,這條魚雷剛好打在了“阿尼馬卿山”號的右舷中部,也就是輪機艙的外面!

當初,爲了安裝第五座炮塔,設計師將“崑崙山”級戰列艦的煙囪減爲一根,結果只能將動力艙集中佈置,以減少通風管道佔用地艦內空間(主要是分散佈置會影響到中部炮塔,以及彈藥庫地佈置),使該級戰列艦動力系統的生命力大打折扣。

在此之前,就有至少二艘“崑崙山”級戰列艦在海戰中因爲動力系統受損,失去動力而被敵艦擊沉(或者自沉)。

結果,“阿尼馬卿山”號仍然沒有逃脫“崑崙山”級戰列艦地宿命。

相反屬於“庫葉島”級的“臺灣”號在被魚雷炸掉了幾乎整個艦艏的情況下,仍然保持了足夠的速度,並且只出現了五度左右的首傾。

四十八分,在動力盡失,進水超過了三千噸,而且無法阻止海水向其他艙室蔓延的情況下,“阿尼馬卿山”號戰列艦的艦長下達了“棄艦”命令。最終,這名準備與戰艦共存亡的艦長被幾名身強力壯的水兵拖出了司令艦橋,送上了救生艇。

幾乎每一支海軍都有艦長隨戰艦共存亡的傳統。

當然,這並不是值得推崇的“優良傳統”。

也就在這個時候,李玉民發出了第三封戰報,並且在戰報中以極爲嚴厲的口吻“質問”快速戰鬥羣的去向。

毫無疑問,祖壽清根本不會理會這封略帶“挑釁”的電報。

也就在“阿尼馬卿山”號緩緩沉沒的時候,位於編隊最後面的“天山”號戰列艦遭到了日本聯合艦隊六艘戰列艦的集中炮擊。

“天山”號是“崑崙山”級戰列艦的第九艘,也是“阿尼馬卿山”號的姊妹艦。

雖然在艦長的親自操作下,該艦險險的避開了射向它的五條魚雷,但是其航速本來就是艦隊中最慢的(只有十九節,而“阿尼馬卿山”號能夠達到二十節),又被中雷的姊妹艦擋住了去路,結果被遠遠的甩在了後面。

更要命的是,李玉民竟然命令“天山”號去救助“阿尼馬卿山”號。

不過,這道命令最終“拯救”了“天山”號戰列艦。

此時,六艘日本戰列艦已經在北面一萬五千米開外排好了陣列,因爲另外幾艘戰列艦都離開了十四英寸主炮的最佳射程,所以高野命令留艘戰列艦集中炮擊“掉隊”的兩艘,特別是沒有失去動力的最後一艘。

也就是說,有六十四門主炮瞄準了可憐的“天山”號戰列艦!

在艦長的精確操作下,“天山”號東躲西晃,竟然避開了日本艦隊前三輪齊射打來的近兩百枚炮彈。毫無疑問,這絕對是個奇蹟(後來,該艦艦長因此榮獲帝國榮譽勳章,並且得到了蕭鼎昆的親自嘉獎)。

當“天山”號靠近“阿尼馬卿山”號的時候,李玉民又下達命令,讓“天山”號放棄救援工作,加速追上主力艦編隊!

當時,“阿尼馬卿山”號上的撤退工作已經在開始了。

似乎收到了“大赦令”一樣,該艦艦長立即下令繞到“阿尼馬卿山”號的南面,同時儘量將“阿尼馬卿山”號上的官兵救過來(當時總共救上來包括“阿尼馬卿山”號艦長在內的五百多人,“天山”號上的三名官兵因爲英勇救助同胞,而榮獲帝國海軍榮譽勳章)。同時,“阿尼馬卿山”號也替“天山”號擋住了好幾枚炮彈。

確定沒有大股人員需要救援之後,“天山”號才拋下了正在快速沉沒的“阿尼馬卿山”號,在敵人炮彈的“歡送”中快速南下。

最終,“天山”號僅僅只被三枚穿甲彈擊中,傷亡官兵四十多人。

十一點剛過,李玉民命令“天山”號伴隨受損的“臺灣島”號戰列艦,在二艘輕巡洋艦的伴隨下向南撤出戰鬥。

到此,戰鬥才進行了四十五分鐘,主力戰鬥羣就“損失”了三艘戰列艦!

相反,日本聯合艦隊的六艘戰列艦無一受創。

更要命的是,日本聯合艦隊佔據了有利位置,而且早以拉開了隊列,做好了決戰的準備。相反,李玉民還在忙着收拾“混亂不堪”的艦隊。

另外,完成了魚雷攻擊的日本驅逐艦正在忙着裝填魚雷,準備再次衝鋒。

如果李玉民不能及時調整好戰列艦的隊列,並且設法對付日本第三艦隊與第四艦隊,他將難以在這場海戰中獲得主動權。

說白了,戰鬥打到這個時候,李玉民已經“輸”了。

三艘戰列艦一沉兩傷,而主力戰鬥羣不但沒有擊沉擊傷日本的戰列艦,連日本的驅逐艦都沒有擊沉一艘。之前,主力艦隊擁有的兵力優勢已經不再明顯。而且,雙方主炮的對比變成了五十六比六十四,主力艦隊失去了火力優勢!何,

第8章 海軍癌症第16章 前進誘敵第4章 後生待遇第1章 預料之外第29章 勝利到來第46章 頂級戰俘第32章 轉移重點第58章 出奇制勝第41章 鑄造榮譽第23章 有始有終第35章 重點技術第62章 完勝死敵第6章 遙感戰鬥第6章 孤島血戰第54章 潛入戰場第57章 求勝心切第24章 撥雲見日第57章 全速追擊第41章 戰略天平第16章 困難重重第2章 文化割裂第50章 緊急維修第6章 主動挑釁第17章 以攻代守第8章 鉅艦逞威第21章 意外連連第29章 下定決心第13章 敗將言勇第16章 困難重重第40章 大敵當前第14章 野心膨脹第38章 雙雙捱揍第32章 小打小鬧第1章 最高榮譽第2章 文化割裂第36章 反道而行第27章 英國特色第29章 開胃小菜第5章 十年規劃第64章 堅守戰位第38章 預謀巧合第36章 心存不滿第25章 最後起航第41章 戰略天平第10章 大難不死第34章 咎由自取第38章 雙雙捱揍第30章 瘋狂滅亡第6章 前期準備第26章 臨危授命第19章 及時情報第11章 百密一疏第18章 軍歌嘹亮第24章 進軍美洲第40章 半斤八兩第五捲回 天夢滅第五捲回天夢滅第38章 適得其反第35章 誘敵出戰第6章 重重險阻第14章 羣策羣力第1章 全面進攻第7章 走馬上任第30章 嶄新任務第14章 各打各的第6章 一錘定音第26章 蹲點守候第2章 艦隊改制第46章 進退兩難第3章 戰爭動員第2章 瘋狂擴充第5章 動態發展第12章 外柔內剛第42章 順理成章第34章 輕重對決第10章 重新編排第11章 兵不刃血第16章 三種可能第10章 重新編排第43章 打打跑跑第32章 轉移重點第33章 糧食危機第7章 重新適應第24章 一半一半第56章 螞蟻噬象第28章 超難考卷第31章 戰術規劃第59章 迎頭痛擊第43章 無果而終第1章 血戰海地第54章 潛入戰場第22章 臨危而退第29章 開胃小菜第48章 軍人職責第13章 火中取栗第56章 如實總結第9章 關鍵失誤第15章 炮彈長眼第49章 趕赴戰場第45章 鉅艦末路第13章 神奇戰艦
第8章 海軍癌症第16章 前進誘敵第4章 後生待遇第1章 預料之外第29章 勝利到來第46章 頂級戰俘第32章 轉移重點第58章 出奇制勝第41章 鑄造榮譽第23章 有始有終第35章 重點技術第62章 完勝死敵第6章 遙感戰鬥第6章 孤島血戰第54章 潛入戰場第57章 求勝心切第24章 撥雲見日第57章 全速追擊第41章 戰略天平第16章 困難重重第2章 文化割裂第50章 緊急維修第6章 主動挑釁第17章 以攻代守第8章 鉅艦逞威第21章 意外連連第29章 下定決心第13章 敗將言勇第16章 困難重重第40章 大敵當前第14章 野心膨脹第38章 雙雙捱揍第32章 小打小鬧第1章 最高榮譽第2章 文化割裂第36章 反道而行第27章 英國特色第29章 開胃小菜第5章 十年規劃第64章 堅守戰位第38章 預謀巧合第36章 心存不滿第25章 最後起航第41章 戰略天平第10章 大難不死第34章 咎由自取第38章 雙雙捱揍第30章 瘋狂滅亡第6章 前期準備第26章 臨危授命第19章 及時情報第11章 百密一疏第18章 軍歌嘹亮第24章 進軍美洲第40章 半斤八兩第五捲回 天夢滅第五捲回天夢滅第38章 適得其反第35章 誘敵出戰第6章 重重險阻第14章 羣策羣力第1章 全面進攻第7章 走馬上任第30章 嶄新任務第14章 各打各的第6章 一錘定音第26章 蹲點守候第2章 艦隊改制第46章 進退兩難第3章 戰爭動員第2章 瘋狂擴充第5章 動態發展第12章 外柔內剛第42章 順理成章第34章 輕重對決第10章 重新編排第11章 兵不刃血第16章 三種可能第10章 重新編排第43章 打打跑跑第32章 轉移重點第33章 糧食危機第7章 重新適應第24章 一半一半第56章 螞蟻噬象第28章 超難考卷第31章 戰術規劃第59章 迎頭痛擊第43章 無果而終第1章 血戰海地第54章 潛入戰場第22章 臨危而退第29章 開胃小菜第48章 軍人職責第13章 火中取栗第56章 如實總結第9章 關鍵失誤第15章 炮彈長眼第49章 趕赴戰場第45章 鉅艦末路第13章 神奇戰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