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後生待遇

bookmark

郵輪剛剛靠上碼頭,載着衛延年的轎車就開了過來。\\\\

“雷德爾派了個代表過來。”

“誰?”陳錦寬立即皺起了眉頭。

“鄧尼茨海軍上校,只是,昨天被我送走了。”

“送走了?”陳錦寬立即搖了搖頭,顯然對衛延年說話說半句有點不滿,只是開始明明是他打斷了衛延年的話。

“我們回去再說吧。”

上車後,陳錦寬沒有問,白佑彬更不好問。

只是白佑彬心裡也很好奇,德國海軍元帥在這個時候派代表過來幹什麼?

難不成,德國海軍想主動邀請帝國海軍協同行動,好讓被困在威廉港內的三艘主力艦返回波羅的海?

回到海軍總參謀部之後,衛延年就吩咐副官,不要讓任何人來打擾他們。

進了總參謀長的辦公室之後,白佑彬主動去泡上了三杯咖啡。郵輪上的咖啡確實不怎麼樣,即便是提供給陳錦寬的,也比衛延年這裡的“黃金咖啡”的味道差多了。

“這是鄧尼茨帶來的。”衛延年將兩份文件拿了過來,“雷德爾這次的胃口很大,只是德國元首好像也下定了決心,準備加強對海軍的投入了。”

陳錦寬拿起上面那份文件後,將下面那份文件給了白佑彬。德國海軍的“胃口”確實很大,竟然想從帝國獲得包括快速戰列艦,大型巡洋艦,以及帝國海軍正在設計的通用巡洋艦在內的所有大型戰艦的設計圖紙,並且希望帝國能夠派遣艦船工程師。提供建造這些戰艦所需要地大型工程設備,幫助德國打造一支世界一流的強大海軍。

翻開文件前,白佑彬就在想,德國哪來的錢建造這麼多的大型戰艦?

作爲歐洲的傳統陸上強國,德國的重點一直放在陸軍上,即便在上次世界大戰之前,德國拼了老命打造出了歐洲第二強大的艦隊,最終仍然敗在了英國海軍的手上。雖然現在德國已經戰勝了法國,擊敗了兩個主要敵人中的一個,加上意大利加入了同盟國集團。德國只需要面對東面的強鄰俄羅斯。但是打造一支世界一流地海軍,需要的絕不僅僅只是世界一流的戰艦,還需要世界一流的海軍官兵,需要世界一流的海軍戰術思想。除此之外,最需要的,或者說任何一支強大海軍都需要建立在國民地海洋意識之上!

從馬歡打通前往歐洲的海上航線算起。帝國足足用了二百五十年的時間,在經歷了二次國內戰爭,與一次對外戰爭之後,才讓絕大部分國民認識到了海洋對帝國的重要性,從而爲打造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奠定了“思想”基礎。毫無疑問,德國不具備這樣的國內條件。

文件地內容更讓白佑彬感到驚訝。德國海軍不但提出了要求,還非常的詳細。其中,竟然提到了帝國海軍正準備建造的“省”級戰列艦,以及正在開發的“鯊魚”級大型巡洋艦,“功臣”級通用巡洋艦。雖然文件沒有提到這些戰艦的具體性能數據,但是很明顯,德國情報部門對帝國海軍的一舉一動非常清楚。

與白佑彬交換了文件之後,陳錦寬的神色也陰沉了下來。

“我已經讓雷霄霆着手調查了。”衛延年在這個時候說道,“只是爲了避免影響到我們與德國的關係,我讓雷霄霆儘量低調處理。不要搞出太大的動靜。”

白佑彬微微皺了下眉頭。聽參謀長這番話,帝國海軍肯定出了內賊。

接着,白佑彬就番開了第二份文件。

這次。已經不能用驚訝來形容他的感受了。

德國不但提出了很多“過分”地要求,還“夥同”土耳其與意大利,表示在必要的情況下,可以由德國出資,在意大利或者土耳其的造船廠按照帝國海軍地標準建造戰列艦。另外,土耳其與意大利也提出了希望能夠獲得帝國的戰艦設計圖紙,願意用重金從帝國購買戰艦的設計費用,以及建造這些戰艦的相關工程設備,並且爲聘請的帝國艦船工程師提供極爲優厚的酬勞。

換句話說,德國、土耳其與意大利一同向帝國施壓。要求帝國拿出最寶貴的成果。

“德國的底線是什麼?”合上文件後。陳錦寬摘下了老花眼鏡,然後擡起了頭來。

“至少希望我們提供兩種戰艦的設計圖紙。或者幫助他們設計兩種類似的戰艦。”衛延年苦笑着搖了搖頭,“一是快速戰列艦,二是大型巡洋艦。”

“胃口確實不小嘛。”陳錦寬也微微一笑,說道,“我們花了這麼多精力,投入那麼多地研究經費,德國卻來揀便宜。”

“資金還不是大問題,這些戰艦都是我們地……”

“這個我知道。”陳錦寬壓了壓手,說道,“即便德國是我們的盟國,我們也不能把什麼都提供給德國。這就好比,我們不可能把自己地老婆讓給最好的朋友一樣。當然,我們也不能完全無視德國的要求,畢竟現在德國是我們最重要的盟友。”

“元帥,你的意思是……”

“首先,我們要搞明白德國的真正意圖是什麼。或者說,德國需要這些戰艦的目的是什麼。”陳錦寬拍了拍沙發的扶手。“這件事,你讓雷霄霆抓緊一點。至於內奸的問題,一定要低調處理,絕不能聲張。好了,這件事就先放到一邊,反正急也急不來。延年,上次我吩咐你的事情辦得怎麼樣了?”

見到陳錦寬朝白佑彬看了一眼,衛延年立即明白了過來,說道:“這事主要是嚴國榮在操辦,聘禮我讓副官去買的,應該沒有大問題。”

“應該?”陳錦寬笑着搖了搖頭,“有沒有禮單?”

“有,就在這,我去找找。”

聽到這,白佑彬才猛的明白了過來。“元帥,參謀長,這事……”

“你就別操心了。”陳錦寬叫住了白佑彬,“我說了,你的婚禮由我親手操辦。既然我以你家長的身份向夏紫瑤的父母提親,那麼好事就要做到底,是不是?”

對此,白佑彬也無言以對。

這時,衛延年將一份紅色的禮單拿了過來。上面列明瞭各種禮品的名稱,以及數量。按照帝國的習俗,迎親前的聘禮是肯定少不了的。加上是陳錦寬親自出面替白佑彬提親,聘禮就更不能少了,不然元帥的面子往哪裡放?

“還不錯,只是種類少了一點。”陳錦寬看得很仔細,“當年,我娶你嫂子過門的時候,聘禮裝了幾大車,還覺得有點少呢。延年,你抽空再與嚴國榮商量商量,看看還添加點什麼。怎麼說,佑彬都是我們海軍的人,而且是我們海軍的功臣,我們可不能讓別人認爲,海軍元帥這麼小氣,連點聘禮都拿不出手。”

“放心吧,這事讓嚴國榮去辦就行了。”衛延年也笑了起來,“明天,我就讓他休假三天,專門負責這件事情。”

“也好,給他安排幾個得力的助手。對了,那個藍凌波挺機靈的,與佑彬又是同窗,讓他去幫忙,不然閒着也沒事做。”

衛延年點頭答應了下來,其實藍凌波並沒有閒着。

兩人又聊了兩句,結果在白佑彬連插話的機會都沒有的情況下,帝國海軍兩位“大佬”就幫他把婚事定了下來。搞到最後,白佑彬甚至覺得,這並不是在給自己操辦婚事,而是陳錦寬與嚴國榮在搞一出鬧劇。

三日後,白佑彬換上了一套嶄新的,最新款的海軍禮服。

因爲是白色的軍禮服,所以看上去還真有點像新郎的禮服。當然,拜堂的時候,穿得肯定是大紅袍。

下午,白佑彬就跟隨陳錦寬去拜訪了住在海軍賓館的夏紫瑤的父母。

按照帝國的傳統,白佑彬這個準新郎官在面對未來岳父母的時候,一定要表現得謙虛、內向,最好還有點害羞的樣子。實際上,白佑彬確實有點“害羞”,即便不用立即改口,可是想到今後就是夏紫瑤父母的女婿了,白佑彬一時之間還真難以適應。

看過禮單之後,夏紫瑤的父母不但感到非常滿意,還多多少少有點意外。

因爲,陳錦寬下的聘禮多得讓他們都沒有想到!

毫無疑問,陳錦寬是按照“陳氏家族後生”的標準安排了聘禮的“規模”。作爲帝國有名的豪門望族,除了俗出的晚輩之外,陳氏家族的子女在迎娶結嫁的時候都非常講究排場。就如同陳錦寬所說,當年他結婚的時候,聘禮都差點塞滿了妻家的大客廳!

下了聘禮之後,雙方商定了婚禮日期。

如同三天前一樣,從始至終,除了被陳錦寬拿來開了幾句玩笑話之外,白佑彬一直是“旁觀者”。還好,按照習俗,夏紫瑤不需要“出席”這樣的場合,也就不會成爲長輩的“取笑”對象了。

一切都在按照“計劃”進行着,這也算是軍隊裡的特點吧。

只是,白佑彬沒有機會享受結婚前的待遇。在他跟隨陳錦寬回到海軍司令部之後,新的工作就安排了下來。在戰爭時期,即便他是新郎官,他也同時是帝國海軍的軍人,在海軍有需要的時候,他必須回到自己的崗位上去!

第70章 名將獻禮第41章 全新霸權第25章 敵情分析第33章 草草收兵第39章 絕密計劃第33章 突擊部隊第24章 司令職責第38章 反客爲主第24章 撥雲見日第40章 全面突擊第1章 未雨綢繆第14章 調整狀態第45章 臨終遺贈第13章 混亂之戰第35章 信心崩潰第11章 百密一疏第37章 泰山崩塌第23章 全身而退第2章 步步緊逼第35章 戰術較量第14章 必死決心第15章 制信息權第26章 臨危授命第13章 偷樑換柱第22章 炮轟港口第10章 成功搶灘第2章 艦隊改制第43章 戰後重建第28章 受降儀式第18章 初爲人父第21章 海上混戰第26章 當局者迷第3章 戰爭動員第26章 當局者迷第5章 重擔壓肩第56章 嚴重錯誤第25章 家族叛徒第41章 全新霸權第34章 單刀赴會第26章 以戰促和第47章 僥倖歸來第22章 西拆東補第20章 勇追窮寇第42章 庸人自擾第59章 迎頭痛擊第38章 全速出擊第35章 誘敵出戰第53章 慘遭重擊第23章 有始有終第15章 烈火焚城第41章 頭陣落敗第17章 天降奇兵第53章 慘遭重擊第12章 勝利之門第5章 責無旁貸第22章 海陸對轟第7章 絕對虐殺第31章 炮火兇猛第50章 當頭棒喝第21章 關門打狗第27章 英國戰敗第36章 靜觀其變第17章 爲國盡忠第43章 響鼓重錘第5章 精兵雲集第24章 再接再厲第11章 主力上陣第6章 重重險阻第55章 危機並存第35章 優勢劣勢第55章 暴力衝突第6章 全面動員第47章 主動做餌第2章 權宜之計第11章 推波助瀾第43章 新貌舊顏第27章 民主政治第11章 盡職盡忠第32章 拼死堅持第31章 自露馬腳第43章 新貌舊顏第2章 盤活戰局第14章 戰爭橫財第50章 智者千慮第59章 迎頭痛擊第47章 積重難返第36章 反道而行第26章 臨危授命第23章 主將分歧第23章 主將分歧第45章 俄國戰敗第5章 技術轉讓第31章 意外驚喜第47章 危機並存第27章 臨時變陣第37章 臨機應斷第61章 以多打少第16章 根本差別第67章 別有用心第6章 先海後陸
第70章 名將獻禮第41章 全新霸權第25章 敵情分析第33章 草草收兵第39章 絕密計劃第33章 突擊部隊第24章 司令職責第38章 反客爲主第24章 撥雲見日第40章 全面突擊第1章 未雨綢繆第14章 調整狀態第45章 臨終遺贈第13章 混亂之戰第35章 信心崩潰第11章 百密一疏第37章 泰山崩塌第23章 全身而退第2章 步步緊逼第35章 戰術較量第14章 必死決心第15章 制信息權第26章 臨危授命第13章 偷樑換柱第22章 炮轟港口第10章 成功搶灘第2章 艦隊改制第43章 戰後重建第28章 受降儀式第18章 初爲人父第21章 海上混戰第26章 當局者迷第3章 戰爭動員第26章 當局者迷第5章 重擔壓肩第56章 嚴重錯誤第25章 家族叛徒第41章 全新霸權第34章 單刀赴會第26章 以戰促和第47章 僥倖歸來第22章 西拆東補第20章 勇追窮寇第42章 庸人自擾第59章 迎頭痛擊第38章 全速出擊第35章 誘敵出戰第53章 慘遭重擊第23章 有始有終第15章 烈火焚城第41章 頭陣落敗第17章 天降奇兵第53章 慘遭重擊第12章 勝利之門第5章 責無旁貸第22章 海陸對轟第7章 絕對虐殺第31章 炮火兇猛第50章 當頭棒喝第21章 關門打狗第27章 英國戰敗第36章 靜觀其變第17章 爲國盡忠第43章 響鼓重錘第5章 精兵雲集第24章 再接再厲第11章 主力上陣第6章 重重險阻第55章 危機並存第35章 優勢劣勢第55章 暴力衝突第6章 全面動員第47章 主動做餌第2章 權宜之計第11章 推波助瀾第43章 新貌舊顏第27章 民主政治第11章 盡職盡忠第32章 拼死堅持第31章 自露馬腳第43章 新貌舊顏第2章 盤活戰局第14章 戰爭橫財第50章 智者千慮第59章 迎頭痛擊第47章 積重難返第36章 反道而行第26章 臨危授命第23章 主將分歧第23章 主將分歧第45章 俄國戰敗第5章 技術轉讓第31章 意外驚喜第47章 危機並存第27章 臨時變陣第37章 臨機應斷第61章 以多打少第16章 根本差別第67章 別有用心第6章 先海後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