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擴軍計劃

bookmark

威海,帝國海軍總參謀部。

作爲帝國海軍第一支主力艦隊——北洋艦隊的誕生地,數百年來,威海一直是帝國海軍司令部所在地。直到兩年前,帝國海軍決定將司令部遷往舟山,以加強對南洋的控制,同時強化帝國海軍在西太平洋上的存在,威海才失去了往昔的地位。因爲舟山那邊的基礎建設還沒有完成,所以海軍總參謀部暫時留在威海,要等到明年,專門爲海軍總參謀部修的辦公大樓建成之後,纔會遷過去。

“元帥。”

剛踏上臺階,陳錦寬就被白佑彬叫住了。

“元帥,我想回三亞。”白佑彬在陳錦寬旁邊停了下來,“實習就快結束了,如果不能及時趕回去……”

“你擔心畢業的問題?”陳錦寬微微一笑,“據王國棟中將說,你二十一門主修課中有十八門是全年紀第一,另外三門也在前三甲之內。另外,你前三次實習成績也名列前茅。如果不出所料的話,你的畢業成績將是本期學員中的第一名。難道,你擔心王校長會扣下你的畢業證與少尉肩章?”

白佑彬尷尬的笑了笑,他還真沒想到,堂堂海軍元帥竟然對他了解得這麼清楚。

“放心吧,就算王國棟鐵面無私,他也不會不講情理,更不會不給我面子的。”陳錦寬拍了拍白佑彬的肩膀。“如果你真的想回去,我明天就派人送你回三亞。我想,你不會介意多陪我這個老頭子一天吧?”

“元帥,那我明天一早就走。”話都說到了這個份上,白佑彬也不好拒絕。

陳錦寬點了點頭。“沒問題,我等下就幫你安排好,明天天亮前讓你登上南下的船隻,現在沒問題了吧?”

“元帥,我們現在去哪?”

“去找衛延年,看看他們的推演進展得如何了。”

很快,兩人就來到了總參謀部的軍情推演室。

“兵棋推演”在帝國海軍有着極爲悠久的歷史,最初只是用來推演戰鬥與戰役,通過數百年的發展,兵棋推演不但可以用來幫助指揮官預判戰役與戰爭的進程,還推廣到了各個方面。比如,在任何一場戰爭爆發之前,海軍都會進行反覆推演,以確定最好的戰爭結果,以及爲了達到這個結果,需要做出什麼樣的安排與努力。

巨大的“圖牀”四周,數十名參謀軍官正按照各個部門利用通過各種渠道獲得的信息計算出的結果,將代表着各艦隊,乃至各艘戰艦的模型移動到相應的位置上,或者將確認被摧毀的戰艦,或者被擊潰的艦隊移出“戰場”。

因爲這是戰爭級別的推演,所以規模極爲龐大,理論計算也極爲複雜。

當然,要想完成一場“戰爭級”的兵棋推演,幾十個參謀是遠遠不夠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爲了對戰爭進程做出準確的判斷,帝國海軍動用了數百名參謀,與其他十多個部門合作,用了三天三夜的時間,才初步完成了推演。

通過這次推演,帝國海軍準確判斷出北大西洋上的戰況,以及美國參戰的時間。

問題是,當時沒人想到日本會突然參戰,以及美國大西洋艦隊會那麼快趕到歐洲戰區。

結果,帝國海軍蒙受了歷史上最慘痛的失敗。

對“兵棋推演”,白佑彬並不陌生。在學院的二十一門必修課中,就有“推演學”,另外還有三門課程與兵棋推演有關。只是,白佑彬還是第一次見到如此大規模的兵棋推演,並且第一次真正瞭解到了兵棋推演的複雜性。

隔壁的辦公室內,一名中年將軍正在與幾名高級參謀商討推演得出的階段性結果。

他就是帝國海軍總參謀長,海軍上將衛延年。同時,他也是陳錦寬的老部下了。當年陳錦寬擔任戰列艦艦長的時候,衛延年就是戰艦上的大副。隨後的三十多年裡,衛延年一直追隨陳錦寬,並且成爲了陳錦寬的左膀右臂。

“你們先出去吧,有新的結果了,再送過來。”

向陳錦寬敬禮之後,幾名高級參謀立即起身告辭。

“沒想到,你們這麼快就回來了,我還準備等下去接你們呢。”單獨相處的時候,衛延年很是隨便。泡好兩杯咖啡後,他看了白佑彬一眼。“這位就是白佑彬吧?”

陳錦寬點了點頭,說道:“結果如何?”

“還沒得出最後結論,只是……”衛延年嘆了口氣,抹了下有點凌亂的板寸頭,在旁邊的沙發上坐了下來。“從現在得到的前期結論來看,情況比我們之前預料得糟糕得多。如果我們不能立即改變現在的局面,恐怕很難笑到最後。”

似乎早有預料,陳錦寬的神色只是微微一變。“你要儘快準備進行逆向推演,首輔要在下個月月初拿到結果。”

“沒問題,最終結果出來之後,我就組織人員進行逆向推演。對了……”說着,衛延年去翻出了一份文件,“這是情報部門上午才送過來的,我敢打賭,你肯定沒有見過這麼瘋狂的設計。”

趁陳錦寬翻開文件的機會,白佑彬迅速掃了眼文件首業。

只有兩個字:絕密。

隨着陳錦寬的神色逐漸沉重起來,不用看,白佑彬都猜到,情報部門送來的肯定是壞消息。

“可能嗎?”擡起頭來的同時,陳錦寬順手將文件遞給了白佑彬。

遲疑了一下,白佑彬才接過了文件。同時他也注意到,衛延年的神色稍微變了一下,好像不太希望讓白佑彬知道文件的內容一樣。

“情報已經得到證實。”發現陳錦寬並沒有把白佑彬當外人看,衛延年轉移了話題。“再說了,自從‘南達科他事件’之後,情報部門不會再拿同樣的事情開玩笑,如果情報未經證實,他們不會送過來的。”

陳錦寬微微點了點頭,隨即就點上了香菸。

“南達科他事件”是帝國海軍情報史上非常有名的一次情報誤判事件,而且還差點導致帝國退出“華盛頓海軍軍備談判”。

戰爭結束後,世界各國都在尋求限制海軍軍備競賽的方法。

隨着“華盛頓談判”開始,各國爲了加強在海軍軍備談判中的籌碼,紛紛上馬新式戰列艦與戰列巡洋艦的設計建造計劃。

當時,美國的“南達科他”級戰列艦與“列剋星敦”級戰列巡洋艦正在設計之中。

得到消息之後,情報部門未加證實,即將該情報提交給了海軍司令部與國防部。結果,帝國立即加快了新式戰列艦的設計工作,同時在談判中拋出了這枚“重磅炸彈”,指責主導談判的美國在暗中開發新式主力艦。

後來,情報部門才知道,美國根本沒有打算建造“南達科他”級戰列艦。

更讓情報部門尷尬的是,美國甚至沒有完成“南達科他”級戰列艦的設計工作,一切還只停留在性能規劃階段,即美國海軍僅僅提出了性能要求,設計工作根本沒有展開。

結果可想而知,這份錯誤的情報使帝國在談判中處於非常不利的位置。

此後,帝國制定了明確的規則,任何未經證實,或者經不起推敲的情報都不能輕易上報,更不能因此而影響到帝國高層的決策。若再犯同樣錯誤,情報部門的負責人,以及該情報的主要負責人都將遭到嚴厲懲罰。

“看來,白老的預測一點都沒有錯!”陳錦寬擡起了頭來,“不但日本明着跟我們作對,美國也在暗中做準備。”

“還有英國。”

陳錦寬微微點了點頭,又陷入了沉思之中。

此時,白佑彬也看完了文件。相比之下,他不僅僅是驚訝,還感到非常震撼。

排水量六萬五千噸,裝備四百六十毫米口徑主炮的戰列艦,最高速度達到二十七節,主裝甲帶的厚度超過四百毫米的戰列艦,會是一種什麼樣的鋼鐵怪獸!?

比起日本人這種超胡尋常的設計,美國海軍新式戰列艦的技術指標就要合理得多。

排水量四萬噸,十六英寸(406毫米)主炮,最高速度二十八節,主裝甲帶三百毫米左右。按照現行技術標準完全造得出來,而且還有進一步提高性能的餘地。

暫且不說日本的“怪物”,就算設計相對保守的美國新式戰列艦的性能也遠遠超過了所有條約型戰列艦。也就是說,所有在條約簽署前建造,以及按照條約規定建造的戰列艦都不是美國新式戰列艦的對手。

更重要的是,日本與美國的新式戰列艦的設計工作在一年多前就展開了。

帝國不會毫無準備吧?

想到這,白佑彬朝陳錦寬看了過去,隨即又朝衛延年投去了詢問的目光。

似乎沒有注意到白佑彬遞來的眼神,衛延年對仍然在沉思中的陳錦寬說道:“時不待我,如果我們不抓緊時間落實新的造艦計劃,再耽擱一年……不,哪怕再耽擱半年,我們都將被日本與美國海軍拋在身後。如果白老的預測沒錯,哪怕我們有四年的準備時間,到戰爭爆發時,我們都將處於極爲被動的境地。”

“你是說,將我們擬定的擴充計劃提交給首輔?”陳錦寬擡起了頭來。

衛延年用力的點了點頭。“條約已經作廢,又有情報支持,現在正是我們提交擴軍計劃的最佳時機。”

“沒有這麼簡單,至少陸軍方面不會袖手旁觀。”陳錦寬勉強笑了笑,“不過,我們也沒有別的選擇。在推演結果出來之前,你要將之前擬定的擴軍計劃修訂好,儘量明確重點,不要把次要問題放在顯眼的位置上,畢竟首輔沒有精力爲海軍設定未來發展規劃,首輔也不是海軍出身。到時候,我會將該計劃連同推演結果,以及其他幾份相關文件一併送交首輔。這樣的話,更容易獲得首輔的支持。”

“我儘快落實。”似乎考慮到白佑彬在場,衛延年也沒有多說什麼。

這時候,陳錦寬的目光也落到了白佑彬身上。

“元帥,我明天一早就走!”

白佑彬並不笨,他一下就猜到了陳錦寬想說的話。

爲什麼不留在海軍總參謀部?白佑彬也說不清楚。他只是覺得,返回三亞,完成學業是最好的選擇。

第6章 主動挑釁第31章 搶先開火第4章 罵纔是愛第42章 海上賽跑第1章 繼續努力第11章 嚴格保密第5章 陰差陽錯第70章 名將獻禮第15章 制信息權第30章 實力爲證第28章 最高懲罰第48章 意外收穫第43章 猜疑連連第8章 重點戰場第17章 家世背景第40章 大敵當前第66章 夾尾而逃第42章 庸人自擾第24章 再接再厲第5章 技術轉讓第40章 半斤八兩第26章 世事難料第5章 責無旁貸第14章 調整狀態第2章 權宜之計第29章 痛殲逃敵第51章 指揮換人第19章 奔赴戰場第40章 無路可退第39章 偵察前哨第39章 得意忘形第40章 無路可退第33章 麻煩不斷第30章 快速專家第8章 固若金湯第8章 哥們情誼第3章 致命絕殺第6章 孤島血戰第46章 進退兩難第20章 偷天換日第2章 神秘教授第31章 自露馬腳第26章 蹲點守候第48章 無果之戰第56章 如實總結第34章 咎由自取第8章 牽制行動第47章 背水之戰第26章 意料之中第33章 虛晃兩招第22章 主力戰線第16章 傷愈歸隊第31章 戰術規劃第27章 亂成一鍋第21章 見死不救第13章 偷樑換柱第6章 反覆推敲第65章 戰鬥收尾第6章 反覆推敲第61章 以多打少第6章 出奇制勝第24章 關鍵情報第56章 海軍寫照第24章 撥雲見日第14章 戰爭橫財第5章 陰差陽錯第52章 突然遭遇第24章 再接再厲第14章 秘密動員第32章 前途艱辛第43章 默契無間第23章 乖僻將領第15章 繞道而行第59章 迎頭痛擊第62章 承前啓後第32章 海軍形象第21章 見死不救第2章 權宜之計第12章 外柔內剛第5章 技術轉讓第27章 主動迎戰第33章 迫敵決戰第24章 東洋南洋第37章 泰山崩塌第26章 背水一戰第40章 大敵當前第12章 繞來繞去第24章 司令職責第10章 痛失親人第45章 變化因素第38章 黃雀在後第9章 實際測試第34章 艦隊拆分第28章 實力暴增第43章 見好就收第9章 戰局突變第29章 勢均力敵第52章 等待機會第22章 炮轟港口第13章 焦急等待
第6章 主動挑釁第31章 搶先開火第4章 罵纔是愛第42章 海上賽跑第1章 繼續努力第11章 嚴格保密第5章 陰差陽錯第70章 名將獻禮第15章 制信息權第30章 實力爲證第28章 最高懲罰第48章 意外收穫第43章 猜疑連連第8章 重點戰場第17章 家世背景第40章 大敵當前第66章 夾尾而逃第42章 庸人自擾第24章 再接再厲第5章 技術轉讓第40章 半斤八兩第26章 世事難料第5章 責無旁貸第14章 調整狀態第2章 權宜之計第29章 痛殲逃敵第51章 指揮換人第19章 奔赴戰場第40章 無路可退第39章 偵察前哨第39章 得意忘形第40章 無路可退第33章 麻煩不斷第30章 快速專家第8章 固若金湯第8章 哥們情誼第3章 致命絕殺第6章 孤島血戰第46章 進退兩難第20章 偷天換日第2章 神秘教授第31章 自露馬腳第26章 蹲點守候第48章 無果之戰第56章 如實總結第34章 咎由自取第8章 牽制行動第47章 背水之戰第26章 意料之中第33章 虛晃兩招第22章 主力戰線第16章 傷愈歸隊第31章 戰術規劃第27章 亂成一鍋第21章 見死不救第13章 偷樑換柱第6章 反覆推敲第65章 戰鬥收尾第6章 反覆推敲第61章 以多打少第6章 出奇制勝第24章 關鍵情報第56章 海軍寫照第24章 撥雲見日第14章 戰爭橫財第5章 陰差陽錯第52章 突然遭遇第24章 再接再厲第14章 秘密動員第32章 前途艱辛第43章 默契無間第23章 乖僻將領第15章 繞道而行第59章 迎頭痛擊第62章 承前啓後第32章 海軍形象第21章 見死不救第2章 權宜之計第12章 外柔內剛第5章 技術轉讓第27章 主動迎戰第33章 迫敵決戰第24章 東洋南洋第37章 泰山崩塌第26章 背水一戰第40章 大敵當前第12章 繞來繞去第24章 司令職責第10章 痛失親人第45章 變化因素第38章 黃雀在後第9章 實際測試第34章 艦隊拆分第28章 實力暴增第43章 見好就收第9章 戰局突變第29章 勢均力敵第52章 等待機會第22章 炮轟港口第13章 焦急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