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喜迎開國盛典_天安門廣場的新生

喜迎開國盛典

1949年10月1日下午三點整,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已於本日成立了!”頓時,舉國上下,一片歡騰。在這普天同慶的日子裡,人們用各種形式表達着對新中國成立的熱愛和擁護。不僅如此,全世界都將目光聚焦到東經116度、北緯39度的北京。古老的北京城迎來了新生,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建國大業始完成,新中國的大門已慢慢打開……

天安門廣場的新生

天安門,始建於1417年,1420年竣工。原名承天門,取“承天啓運”、“受命於天”的寓意。1457年,承天門被大火焚燬,後於1465年得以重建。重建後的承天門,基本具備了今天天安門的規模。後來,清兵入關時,承天門再次被毀。1651年,順治皇帝下令重修承天門,修復後改爲天安門。天安門這個稱呼伴隨着這座古城樓一直沿用下來。

當時,天安門高達35米,是整個北京城的最高建築。它金碧輝煌、氣勢宏偉,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更是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wωw▪ ttκá n▪ c○

然而,北平和平解放時,原本氣勢非凡的天安門卻是一派蕭條凋敝之態。硃紅的牆皮一塊塊地剝落,斑駁不堪;有的牆體坍塌,磚殘瓦缺,琉璃瓦縫中長滿了雜草;雕花門窗破破爛爛,東倒西歪地散落在地,幾乎被半人高的荊棘湮沒。通往城樓的石階上,堆積着一層層風乾的鳥糞,靠近就會聞見一股惡臭。樓門前的金水河,發黑的水中漂浮着各類垃圾,臭氣熏天。天安門廣場成了垃圾站,一堆堆、一層層垃圾年復一年、如復一日地放置在那,形成了一座座小山,讓人無法下腳。

昔日的帝王城樓和廣場,已失去了往日的富麗堂皇,取而代之的是衰敗、淒涼、髒亂之景。它們歷經百年滄桑,一直在無聲地吶喊着,期望獲得新生。

自從天安門被確立爲開國大典的主席臺,天安門廣場被確立爲閱兵和遊行場地後,北平市政府便開始着手清潔、修整天安門城樓及廣場。

9月1日,天安門廣場的整修工程正式開始。這項艱鉅而光榮的任務主要包括5項重大工程:其一,清除東西3座門加上中華路全段的地面障礙物,開闢一個可容納16萬人的5400平方米的大廣場;其二,修繕天安門城樓,並在玉帶河的東西兩側搭建兩座臨時的牢固的觀禮臺;其三,修補3座門之間的瀝青路面並清除垃圾;其四,美化天安門城樓及廣場周圍的環境,多種植花草;其五,在天安門廣場中間修建一座電動旗杆。

這五項任務,無論哪一項

都不簡單,並且要在一個月的時間內完成,其困難程度可想而知。作爲主要承建單位的建設局,在天安門廣場北面拉起了橫幅,豎起了標語,招募全城近6千名團員、青壯年加入到建設首都的義務勞動中。還有不少熱心的市民,得知新中國即將建立,北平即將作爲首都的消息,也自發地加入到建設隊伍中。

首先面臨的艱鉅任務就是清除天安門城樓和廣場上的垃圾。當時有人估計,整個北京城堆積的垃圾多達幾十萬噸。可想而知,這樣一個龐大的數字所反映出來的問題是何等的嚴峻。當然,皇城根也沒能逃出這樣一種尷尬的境地。除了明清兩代的垃圾外,民國時期的垃圾也不少。由於垃圾長期無人清理,日積月累下來,反倒成了皇城地質的一部分。不同時期遺留下來的垃圾如同一層層的頁岩,清晰可辨。地上、街上堆不下,房頂、天安門城樓就成了垃圾的另一堆放場所。不少市民出門要翻越垃圾堆,還有不少市民的房子被垃圾堆環繞。這樣惡劣的生存環境,導致不少人因細菌滋生而患病。

新中國無論如何不能建立在垃圾堆上。清除北京城的垃圾勢在必行!

轟轟烈烈的清掃運動開始了。

成千上萬的團員、青壯年、熱心市民紛紛走上街頭,用手中的鋤頭、鐵鍬剷除雜草,運走垃圾。沒有工具的就用手一塊塊搬運石頭,填補廣場上的大坑。很快,垃圾一點點運走了,廣場上的視野開闊了,惡臭味消失了。雖然大家又累又髒,但是看到整潔乾淨的廣場,心裡比吃了蜜還甜。

隨後,建設局的工程隊開進了天安門廣場。他們用火一般的熱情,集合施工隊和機器的力量,不分晝夜地施工,很快將原本坑坑窪窪的廣場變成了平地。經過整修,天安門廣場彷彿脫胎換骨,一個嶄新的可容納上萬人大廣場出現了。

第一項任務順利完成,第二項工程接踵而至。爲了能讓中央各部門的負責同志、在中國長期工作的專家和外賓能夠看到聲勢浩大的開國大典,大典籌備委員會決定在城樓的東西兩側、金水橋的北面搭建觀禮臺。不過,由於時間太緊,修建永久性的觀禮臺是不可能了。建設局找來施工隊,在預定地點用木板和沙袋搭起臨時性的觀禮臺。雖然是臨時性的,但仍舊要保證它的承重力和安全性。觀禮臺搭好後,建設局專門調來部隊,密密麻麻地站在觀禮臺上進行安全度的測試。爲了進一步檢驗它的承重能力,建設局還讓戰士們在上面蹦啊跳啊,以保萬無一失。經過測試,臨時觀禮臺的承重力和安全性沒有任何問題。

天安門城樓及廣場的修繕工程還在繼續。

建設局的同志們將天安門城樓粉刷一新,

硃紅色牆壁在大紅燈籠的映射下,再次煥發出輝煌、燦爛的景象。城樓的正面牆上掛起了毛澤東的巨幅畫像,兩邊各有一條巨型橫幅。城樓三孔門之間的瀝青路鋪好了。廣場上的電燈裝上了,花草樹木也種好了,散發出一陣陣清香。

修建電動旗杆,是這次天安門廣場修繕工程中的重點工程,也是一項極爲重要的政治任務。開國大典那天,毛澤東能否按動電鈕保證新中國的第一面五星紅旗順利升起,關鍵在於電動旗杆的修建。

負責旗杆及漢白玉欄板的修建和設計工作的是建設局的鐘漢和林治遠兩位工程師。他倆領受任務後,既興奮又緊張。興奮的是,他們終於能爲新中國的建設出份力了;緊張的是,他們不知道在修建過程中會遇到哪些未知的困難。

根據整體設計要求,國旗旗杆的高度應該天安門城樓的最高點相同,即35米,並應建在天安門城樓和正陽門之間的中軸線上。

爲了找到合適高度的旗杆,林治遠來到自來水公司,選了四節口徑不一的自來水鋼管,一節節套起來,並精心焊接起來。可是,套好的旗杆僅僅只有22.5米,遠遠達不到35米的要求。更讓人揪心的是,自來水公司目前僅僅生產着四種口徑不一的鋼管,即便是想加高旗杆也是不可能的了。北平剛剛得以解放,匹配旗杆的建材極其稀缺。鑑於此,林治遠將實情上報給了大典工程總指揮部。經過仔細研究後,又得到上級批示,最後國旗旗杆的高度就按22.5米來設計。第一關就這樣有驚無險地闖過去了。

有了旗杆,林治遠開始進行升降設計並安裝旗杆。在設計自動按鈕這一環節中,他找來建設局的樑昌壽技術員作爲自己的助手,一塊研究自動升降開關。自動升降開關的設計具有一定的難度,需保證國旗能夠自動升降的同時,並滿足升起速度與國歌演奏時間一致,以及國旗升至頂端,自動切斷電源等要求。關鍵時刻,樑昌壽靈光乍現。他運用嫺熟的技術,先設計了一個簡易控制升降速度的裝置,接着在升降旗用的鋼絲繩兩端各焊了一個鋼球來控制升降開關。一旦升降速度裝置碰到兩端的鋼球,就會自動停止升降並切斷電源。

升降裝置安裝好後,林治遠和樑昌壽兩人不停地反覆地進行試驗,以保證自動升降裝置的安全運行。雖然檢驗過程過於機械,就是不斷的按動電鈕,可他們仍不敢稍有懈怠。10月1日,當毛澤東按動電鈕,五星紅旗自動升上旗杆頂端並自動切斷電源時,林治遠懸着的心總算落地了。

9月底,天安門城樓及廣場的修繕工程如期完成,整個天安門廣場煥然一新,嚴陣以待地迎接莊嚴時刻的到來。

(本章完)

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田申:《義勇軍進行曲》的誕生第一章 埋葬蔣家王朝_渡過長江追窮寇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楊成武:開國大典閱兵式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羣英匯聚勤政殿第六章 背後的故事_兩套開國閱兵方案第二章 凝聚各方力量_國民黨愛國將領的遺志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國歌的誕生與選定第二章 凝聚各方力量_國民黨愛國將領的遺志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國歌的誕生與選定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丁一嵐:終生難忘的開國大典轉播工作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雷潔瓊:我參加一屆政協會議的回憶第一章 埋葬蔣家王朝_是留還是走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國歌的誕生與選定第六章 背後的故事_兩套開國閱兵方案第六章 背後的故事_八盞大紅宮燈的秘密第四章 喜迎開國盛典_天安門廣場的新生第六章 背後的故事_劉少奇秘密訪問蘇聯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國歌的誕生與選定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楊成武:開國大典閱兵式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國名之爭第四章 喜迎開國盛典_天安門廣場的新生第二章 凝聚各方力量_少數民族代表團抵達北京第四章 喜迎開國盛典_30萬羣衆大遊行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李銀橋:有關開國大典的回憶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國名之爭第六章 背後的故事_兩套開國閱兵方案第四章 喜迎開國盛典_紅色大閱兵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懷仁堂裡的“九頭鳥”第一章 埋葬蔣家王朝_和談陰謀的破敗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楊成武:開國大典閱兵式第四章 喜迎開國盛典_紅色大閱兵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李銀橋:有關開國大典的回憶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國名之爭第二章 凝聚各方力量_少數民族代表團抵達北京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國旗的設計與確立第四章 喜迎開國盛典_大典前的9小時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國歌的誕生與選定第四章 喜迎開國盛典_大典前的9小時第二章 凝聚各方力量_錢之光的特殊使命第四章 喜迎開國盛典_天安門廣場的新生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丁一嵐:終生難忘的開國大典轉播工作第四章 喜迎開國盛典_紅色大閱兵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新政協會議的召開第二章 凝聚各方力量_華僑領袖受邀回國第六章 背後的故事_毛澤東胸前的紅綢條第一章 埋葬蔣家王朝_中共中央進駐北平城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田申:《義勇軍進行曲》的誕生第一章 埋葬蔣家王朝_搬進中南海第四章 喜迎開國盛典_30萬羣衆大遊行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懷仁堂裡的“九頭鳥”第四章 喜迎開國盛典_30萬羣衆大遊行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國名之爭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羅浪:我與禮樂之神第一章 埋葬蔣家王朝_和談陰謀的破敗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國徽的制定與遺憾第四章 喜迎開國盛典_紅色大閱兵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楊成武:開國大典閱兵式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侯波:我爲共和國拍照第一章 埋葬蔣家王朝_是留還是走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懷仁堂裡的“九頭鳥”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國旗的設計與確立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雷潔瓊:我參加一屆政協會議的回憶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新政協會議的召開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國名之爭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田申:《義勇軍進行曲》的誕生第一章 埋葬蔣家王朝_和談陰謀的破敗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國徽的制定與遺憾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羅浪:我與禮樂之神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懷仁堂裡的“九頭鳥”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羣英匯聚勤政殿第六章 背後的故事_毛澤東胸前的紅綢條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懷仁堂裡的“九頭鳥”第一章 埋葬蔣家王朝_中共中央進駐北平城第六章 背後的故事_八盞大紅宮燈的秘密第六章 背後的故事_28響禮炮的秘密第六章 背後的故事_兩套開國閱兵方案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楊兆麟:回憶“開國大典”實況廣播第一章 埋葬蔣家王朝_是留還是走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國徽的制定與遺憾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新政協會議的召開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丁一嵐:終生難忘的開國大典轉播工作第六章 背後的故事_八盞大紅宮燈的秘密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羣英匯聚勤政殿第六章 背後的故事_毛澤東胸前的紅綢條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羅浪:我與禮樂之神第二章 凝聚各方力量_華僑領袖受邀回國第四章 喜迎開國盛典_大典前的9小時第一章 埋葬蔣家王朝_渡過長江追窮寇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懷仁堂裡的“九頭鳥”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丁一嵐:終生難忘的開國大典轉播工作第一章 埋葬蔣家王朝_和談陰謀的破敗第四章 喜迎開國盛典_大典前的9小時第四章 喜迎開國盛典_開國大典第四章 喜迎開國盛典_紅色大閱兵第四章 喜迎開國盛典_大典前的9小時第一章 埋葬蔣家王朝_“五一”口號:拉開中共建國的序幕第四章 喜迎開國盛典_大典前的9小時第二章 凝聚各方力量_少數民族代表團抵達北京
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田申:《義勇軍進行曲》的誕生第一章 埋葬蔣家王朝_渡過長江追窮寇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楊成武:開國大典閱兵式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羣英匯聚勤政殿第六章 背後的故事_兩套開國閱兵方案第二章 凝聚各方力量_國民黨愛國將領的遺志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國歌的誕生與選定第二章 凝聚各方力量_國民黨愛國將領的遺志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國歌的誕生與選定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丁一嵐:終生難忘的開國大典轉播工作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雷潔瓊:我參加一屆政協會議的回憶第一章 埋葬蔣家王朝_是留還是走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國歌的誕生與選定第六章 背後的故事_兩套開國閱兵方案第六章 背後的故事_八盞大紅宮燈的秘密第四章 喜迎開國盛典_天安門廣場的新生第六章 背後的故事_劉少奇秘密訪問蘇聯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國歌的誕生與選定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楊成武:開國大典閱兵式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國名之爭第四章 喜迎開國盛典_天安門廣場的新生第二章 凝聚各方力量_少數民族代表團抵達北京第四章 喜迎開國盛典_30萬羣衆大遊行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李銀橋:有關開國大典的回憶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國名之爭第六章 背後的故事_兩套開國閱兵方案第四章 喜迎開國盛典_紅色大閱兵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懷仁堂裡的“九頭鳥”第一章 埋葬蔣家王朝_和談陰謀的破敗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楊成武:開國大典閱兵式第四章 喜迎開國盛典_紅色大閱兵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李銀橋:有關開國大典的回憶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國名之爭第二章 凝聚各方力量_少數民族代表團抵達北京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國旗的設計與確立第四章 喜迎開國盛典_大典前的9小時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國歌的誕生與選定第四章 喜迎開國盛典_大典前的9小時第二章 凝聚各方力量_錢之光的特殊使命第四章 喜迎開國盛典_天安門廣場的新生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丁一嵐:終生難忘的開國大典轉播工作第四章 喜迎開國盛典_紅色大閱兵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新政協會議的召開第二章 凝聚各方力量_華僑領袖受邀回國第六章 背後的故事_毛澤東胸前的紅綢條第一章 埋葬蔣家王朝_中共中央進駐北平城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田申:《義勇軍進行曲》的誕生第一章 埋葬蔣家王朝_搬進中南海第四章 喜迎開國盛典_30萬羣衆大遊行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懷仁堂裡的“九頭鳥”第四章 喜迎開國盛典_30萬羣衆大遊行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國名之爭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羅浪:我與禮樂之神第一章 埋葬蔣家王朝_和談陰謀的破敗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國徽的制定與遺憾第四章 喜迎開國盛典_紅色大閱兵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楊成武:開國大典閱兵式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侯波:我爲共和國拍照第一章 埋葬蔣家王朝_是留還是走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懷仁堂裡的“九頭鳥”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國旗的設計與確立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雷潔瓊:我參加一屆政協會議的回憶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新政協會議的召開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國名之爭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田申:《義勇軍進行曲》的誕生第一章 埋葬蔣家王朝_和談陰謀的破敗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國徽的制定與遺憾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羅浪:我與禮樂之神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懷仁堂裡的“九頭鳥”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羣英匯聚勤政殿第六章 背後的故事_毛澤東胸前的紅綢條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懷仁堂裡的“九頭鳥”第一章 埋葬蔣家王朝_中共中央進駐北平城第六章 背後的故事_八盞大紅宮燈的秘密第六章 背後的故事_28響禮炮的秘密第六章 背後的故事_兩套開國閱兵方案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楊兆麟:回憶“開國大典”實況廣播第一章 埋葬蔣家王朝_是留還是走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國徽的制定與遺憾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新政協會議的召開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丁一嵐:終生難忘的開國大典轉播工作第六章 背後的故事_八盞大紅宮燈的秘密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羣英匯聚勤政殿第六章 背後的故事_毛澤東胸前的紅綢條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羅浪:我與禮樂之神第二章 凝聚各方力量_華僑領袖受邀回國第四章 喜迎開國盛典_大典前的9小時第一章 埋葬蔣家王朝_渡過長江追窮寇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懷仁堂裡的“九頭鳥”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丁一嵐:終生難忘的開國大典轉播工作第一章 埋葬蔣家王朝_和談陰謀的破敗第四章 喜迎開國盛典_大典前的9小時第四章 喜迎開國盛典_開國大典第四章 喜迎開國盛典_紅色大閱兵第四章 喜迎開國盛典_大典前的9小時第一章 埋葬蔣家王朝_“五一”口號:拉開中共建國的序幕第四章 喜迎開國盛典_大典前的9小時第二章 凝聚各方力量_少數民族代表團抵達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