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埋葬蔣家王朝_搬進中南海

搬進中南海

中南海,是北京城著名的“三海”——中海、南海、北海的一部分。它曾經被稱作“太液池”和“金海”。到了近代,它成爲中國政治的中心,慈禧太后曾在這裡把持朝政、獨斷專行。民國時期,這裡曾被袁世凱據爲己有,作爲自己的總統府。後來,這裡一度成爲花園,無人看管。直到北平和平解放時,這裡僅駐紮有傅作義的一個連,其餘兩千間房子全都空着,無人問津。

中央統戰部秘書長齊燕銘奉命前來打頭陣,負責中南海的接收工作。當他步入中南海時,眼前的景象讓他不由地倒吸一口氣。“太液池”的水散發着一股腐爛味,光禿禿的雜樹東倒西歪,滿園的枯枝敗葉隨風亂舞,還有鋪天蓋地的垃圾……這座昔日的皇家園林,此刻已是一派蕭條凋敝的景象。齊燕銘眉頭緊鎖,他心想這樣的髒亂環境,如何能讓毛主席和黨中央入住呢?看來,該給這座古老的皇家園林來次徹底地清潔了。

統戰部的周子健處長親自抓中南海的清掃工作。他找來北平糾察總隊的負責人張明河,讓他派人集中全力整治中南海的臭水和淤泥。北平糾察總隊的小夥子們在周子健的指揮下,在張明河的帶領下,先放幹污水,然後撈起水中的活魚。待中南海發黑的淤泥被徹底風乾後,他們纔開始挖淤泥。鑑於工程量大的情況,華北軍區增派了百來名身體結實的戰士前來協助。北平城裡一些羣衆也自發地加入到挖淤泥隊伍中。

這場清理淤泥的工程足足幹了三個月。在這三個月期間,糾察隊隊員、軍區戰士和熱心羣衆熱火朝天地挖泥,專門運送淤泥的卡車隊不分晝夜地往外拉

。這些淤泥至少有上百年沒人動過,散發着一股難聞的腥臭味。最終,大家克服重重困難,按照規定將中南海的中心挖了一米深,湖邊挖了兩米深。不得不說,中南海的清掃工程是一次亙古未有的大掃除。

當最後一車淤泥運出中南海時,周子健如釋重負,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齊燕銘聞訊趕來,當他再次踏入中南海,看到昔日的皇家園林重現乾淨、整潔、活力之貌時,懸在心頭的一塊石頭總算是落地了。

1949年5月,周恩來和中央統戰部部長李維漢帶領統戰部的同志率先入住中南海。他們除了爲新政協會議的召開做準備外,還參與到中南海的佈置和修葺事宜中。周恩來將這一重任交給了時任延安俱樂部主任的鐘靈。他任命鍾靈爲中南海佈置科科長,全權負責中南海的修葺和佈置工作。

鍾靈上任後,憑藉着旺盛的精力和一絲不苟的態度,親自跑遍中南海的角角落落,繪製了一幅詳細的中南海地圖。周恩來對這份地圖相當滿意。有了地圖後,鍾靈有條不紊地派人開始修建和佈置中南海。經過幾個月通宵達旦地奮戰,中南海從裡到外煥然一新,再次恢復了大氣磅礴、精緻完美的面貌。

一切準備工作完成後,時任北平市長的葉劍英向黨中央打了個報告,請中央首長和中央機關遷入中南海。過了幾天,葉劍英沒有收到任何答覆,便有些坐不住了。他以爲中央首長忙於國家大事,沒顧得上看他的報告。於是,他親自跑到香山的雙清別墅問個明白。殊不知,毛澤東很早就看到了這份報告,但他不同意搬進中南海,說:“我不搬,我可不當什麼皇帝。”所以,這份報

告纔沒有被批覆。

毛澤東見葉劍英親自跑來催報告,便笑着說:“劍英啊,你可真夠固執的!”不過,他仍舊不同意搬走,執意住在雙清別墅。

周恩來知曉後,過來勸毛澤東,說:“我看,你還是聽父母官的。”很顯然,周恩來同意葉劍英的意見。

“我不聽,也不搬,這是原則問題。”

“劍英的意見也是原則問題,他也是爲了你的安全着想。你看,這個地方連個圍牆都沒有。”周恩來繼續勸道。

“不行,不行,我就是不搬,你不用勸我了。”毛澤東仍舊固執己見。

“好吧,好吧,你再好好考慮一下。”周恩來見一時勸不動毛澤東,只好暫且作罷。他知道,毛澤東是忌諱中南海曾住過皇帝。可是,他真心實意地期望毛澤東搬進中南海,一來那裡安全,二來也便於開展工作。香山雖然環境宜人,但是路長坡陡,一些上了年紀的中央領導人和民主代表出入十分不便。

事後,周恩來與朱德閒聊,說:“毛主席住進中南海,我們才能高枕無憂啊!”

“是啊,是啊!”朱德在一旁表示同意。

沒過多久,朱德等幾大書記再次去勸毛澤東,希望毛澤東改變心意。最後,毛澤東拗不過大家,只好於6月15日暫時搬進中南海豐澤園的菊香書屋辦公,爲新政協會議的籌備工作而忙碌起來。9月21日,毛澤東正式由香山雙清別墅遷入中南海。不久,中共中央、中央軍委機關和幾位中央首長也隨之搬進中南海。此後,中南海就一直作爲中國政府最高權力機關的所在地和國家領導人居住的地方。

(本章完)

第六章 背後的故事_兩套開國閱兵方案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國名之爭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李銀橋:有關開國大典的回憶第一章 埋葬蔣家王朝_和談陰謀的破敗第二章 凝聚各方力量_錢之光的特殊使命第一章 埋葬蔣家王朝_中共中央進駐北平城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新政協會議的召開第六章 背後的故事_28響禮炮的秘密第六章 背後的故事_八盞大紅宮燈的秘密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侯波:我爲共和國拍照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懷仁堂裡的“九頭鳥”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羣英匯聚勤政殿第六章 背後的故事_劉少奇秘密訪問蘇聯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國徽的制定與遺憾第二章 凝聚各方力量_錢之光的特殊使命第一章 埋葬蔣家王朝_渡過長江追窮寇第二章 凝聚各方力量_華僑領袖受邀回國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楊成武:開國大典閱兵式第二章 凝聚各方力量_華僑領袖受邀回國第六章 背後的故事_劉少奇秘密訪問蘇聯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國都的確立第六章 背後的故事_八盞大紅宮燈的秘密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楊兆麟:回憶“開國大典”實況廣播第四章 喜迎開國盛典_開國大典第二章 凝聚各方力量_華僑領袖受邀回國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侯波:我爲共和國拍照第一章 埋葬蔣家王朝_渡過長江追窮寇第六章 背後的故事_28響禮炮的秘密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懷仁堂裡的“九頭鳥”第二章 凝聚各方力量_錢之光的特殊使命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國歌的誕生與選定第一章 埋葬蔣家王朝_“五一”口號:拉開中共建國的序幕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國都的確立第四章 喜迎開國盛典_紅色大閱兵第一章 埋葬蔣家王朝_搬進中南海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李銀橋:有關開國大典的回憶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國歌的誕生與選定第二章 凝聚各方力量_國民黨愛國將領的遺志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黃克誠:參加開國大典第四章 喜迎開國盛典_大典前的9小時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國徽的制定與遺憾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黃克誠:參加開國大典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羣英匯聚勤政殿第一章 埋葬蔣家王朝_和談陰謀的破敗第四章 喜迎開國盛典_30萬羣衆大遊行第一章 埋葬蔣家王朝_中共中央進駐北平城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國歌的誕生與選定第四章 喜迎開國盛典_紅色大閱兵第二章 凝聚各方力量_錢之光的特殊使命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雷潔瓊:我參加一屆政協會議的回憶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羣英匯聚勤政殿第二章 凝聚各方力量_華僑領袖受邀回國第四章 喜迎開國盛典_大典前的9小時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國徽的制定與遺憾第六章 背後的故事_劉少奇秘密訪問蘇聯第二章 凝聚各方力量_錢之光的特殊使命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楊成武:開國大典閱兵式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田申:《義勇軍進行曲》的誕生第二章 凝聚各方力量_華僑領袖受邀回國第四章 喜迎開國盛典_紅色大閱兵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國名之爭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懷仁堂裡的“九頭鳥”第一章 埋葬蔣家王朝_是留還是走第一章 埋葬蔣家王朝_搬進中南海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雷潔瓊:我參加一屆政協會議的回憶第二章 凝聚各方力量_宋慶齡應邀北上第一章 埋葬蔣家王朝_和談陰謀的破敗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國名之爭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雷潔瓊:我參加一屆政協會議的回憶第六章 背後的故事_兩套開國閱兵方案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羅浪:我與禮樂之神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國徽的制定與遺憾第六章 背後的故事_毛澤東胸前的紅綢條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丁一嵐:終生難忘的開國大典轉播工作第二章 凝聚各方力量_少數民族代表團抵達北京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國都的確立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國徽的制定與遺憾第二章 凝聚各方力量_宋慶齡應邀北上第一章 埋葬蔣家王朝_渡過長江追窮寇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國徽的制定與遺憾第四章 喜迎開國盛典_天安門廣場的新生第四章 喜迎開國盛典_大典前的9小時第二章 凝聚各方力量_宋慶齡應邀北上第一章 埋葬蔣家王朝_是留還是走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羣英匯聚勤政殿第六章 背後的故事_八盞大紅宮燈的秘密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丁一嵐:終生難忘的開國大典轉播工作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國徽的制定與遺憾第二章 凝聚各方力量_民主人士秘密北上第二章 凝聚各方力量_錢之光的特殊使命第一章 埋葬蔣家王朝_渡過長江追窮寇第二章 凝聚各方力量_宋慶齡應邀北上第二章 凝聚各方力量_錢之光的特殊使命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國旗的設計與確立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國名之爭第二章 凝聚各方力量_國民黨愛國將領的遺志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新政協會議的召開
第六章 背後的故事_兩套開國閱兵方案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國名之爭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李銀橋:有關開國大典的回憶第一章 埋葬蔣家王朝_和談陰謀的破敗第二章 凝聚各方力量_錢之光的特殊使命第一章 埋葬蔣家王朝_中共中央進駐北平城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新政協會議的召開第六章 背後的故事_28響禮炮的秘密第六章 背後的故事_八盞大紅宮燈的秘密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侯波:我爲共和國拍照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懷仁堂裡的“九頭鳥”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羣英匯聚勤政殿第六章 背後的故事_劉少奇秘密訪問蘇聯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國徽的制定與遺憾第二章 凝聚各方力量_錢之光的特殊使命第一章 埋葬蔣家王朝_渡過長江追窮寇第二章 凝聚各方力量_華僑領袖受邀回國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楊成武:開國大典閱兵式第二章 凝聚各方力量_華僑領袖受邀回國第六章 背後的故事_劉少奇秘密訪問蘇聯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國都的確立第六章 背後的故事_八盞大紅宮燈的秘密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楊兆麟:回憶“開國大典”實況廣播第四章 喜迎開國盛典_開國大典第二章 凝聚各方力量_華僑領袖受邀回國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侯波:我爲共和國拍照第一章 埋葬蔣家王朝_渡過長江追窮寇第六章 背後的故事_28響禮炮的秘密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懷仁堂裡的“九頭鳥”第二章 凝聚各方力量_錢之光的特殊使命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國歌的誕生與選定第一章 埋葬蔣家王朝_“五一”口號:拉開中共建國的序幕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國都的確立第四章 喜迎開國盛典_紅色大閱兵第一章 埋葬蔣家王朝_搬進中南海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李銀橋:有關開國大典的回憶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國歌的誕生與選定第二章 凝聚各方力量_國民黨愛國將領的遺志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黃克誠:參加開國大典第四章 喜迎開國盛典_大典前的9小時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國徽的制定與遺憾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黃克誠:參加開國大典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羣英匯聚勤政殿第一章 埋葬蔣家王朝_和談陰謀的破敗第四章 喜迎開國盛典_30萬羣衆大遊行第一章 埋葬蔣家王朝_中共中央進駐北平城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國歌的誕生與選定第四章 喜迎開國盛典_紅色大閱兵第二章 凝聚各方力量_錢之光的特殊使命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雷潔瓊:我參加一屆政協會議的回憶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羣英匯聚勤政殿第二章 凝聚各方力量_華僑領袖受邀回國第四章 喜迎開國盛典_大典前的9小時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國徽的制定與遺憾第六章 背後的故事_劉少奇秘密訪問蘇聯第二章 凝聚各方力量_錢之光的特殊使命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楊成武:開國大典閱兵式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田申:《義勇軍進行曲》的誕生第二章 凝聚各方力量_華僑領袖受邀回國第四章 喜迎開國盛典_紅色大閱兵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國名之爭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懷仁堂裡的“九頭鳥”第一章 埋葬蔣家王朝_是留還是走第一章 埋葬蔣家王朝_搬進中南海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雷潔瓊:我參加一屆政協會議的回憶第二章 凝聚各方力量_宋慶齡應邀北上第一章 埋葬蔣家王朝_和談陰謀的破敗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國名之爭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雷潔瓊:我參加一屆政協會議的回憶第六章 背後的故事_兩套開國閱兵方案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羅浪:我與禮樂之神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國徽的制定與遺憾第六章 背後的故事_毛澤東胸前的紅綢條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丁一嵐:終生難忘的開國大典轉播工作第二章 凝聚各方力量_少數民族代表團抵達北京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國都的確立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國徽的制定與遺憾第二章 凝聚各方力量_宋慶齡應邀北上第一章 埋葬蔣家王朝_渡過長江追窮寇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國徽的制定與遺憾第四章 喜迎開國盛典_天安門廣場的新生第四章 喜迎開國盛典_大典前的9小時第二章 凝聚各方力量_宋慶齡應邀北上第一章 埋葬蔣家王朝_是留還是走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羣英匯聚勤政殿第六章 背後的故事_八盞大紅宮燈的秘密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丁一嵐:終生難忘的開國大典轉播工作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國徽的制定與遺憾第二章 凝聚各方力量_民主人士秘密北上第二章 凝聚各方力量_錢之光的特殊使命第一章 埋葬蔣家王朝_渡過長江追窮寇第二章 凝聚各方力量_宋慶齡應邀北上第二章 凝聚各方力量_錢之光的特殊使命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國旗的設計與確立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國名之爭第二章 凝聚各方力量_國民黨愛國將領的遺志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新政協會議的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