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凝聚各方力量_國民黨愛國將領的遺志

國民黨愛國將領的遺志

在新政協會議的衆多代表中,有兩位特殊的人物。他們是國民黨的愛國將領,卻因爲種種原因沒能親自到場。他們犧牲在新中國成立的前夕,帶着迴歸祖國懷抱的遺志無比遺憾地離開了人世。這兩位特殊的人物,一位是馮玉祥,一位是楊傑。

馮玉祥,國民黨高級將領,著名民主人士,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蔣介石的拜把兄弟。1882年,他出生在安徽巢縣。最初,他任職於北洋軍中,1926年“五原誓師”後,他便脫離了北洋軍閥,加入到中國國民革命軍中,成爲一名國民黨員。1927年4月,馮部被改編爲國民革命軍第二集團軍,馮玉祥任總司令。1928年,轟動一時的“蔣桂戰爭”,就是馮玉祥因爲與蔣介石集團發生利益衝突而導致的戰爭。“九·一八事變”後,馮玉祥力主抗日,極力反對蔣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抗戰勝利後,他繼續與中國共產黨保持合作關係,反對蔣介石主張內戰和賣國的政策。因此,他被蔣介石視爲“眼中釘”,飽受殘酷的排擠和政治迫害。

時間到了1946年,馮玉祥感覺國內難有他的立足之地,便決定以到美國考察水利爲名出國。這一決定正中蔣介石下懷,隨即應允了馮玉祥的要求,將他遠遠地派到大洋彼岸的美國。這下,蔣介石眼不見心不煩,正好拔去了這個總與他作對的“眼中釘”、“肉中刺”。

9月2日,馮玉祥一家乘坐“美琪將軍”號遠赴美國。臨行前,馮玉祥在《大公報》上發表了一封致蔣介石的公開信,再次勸他停止內戰,實現民主和平。看過這封信後的蔣介石,只是輕蔑地笑了笑,隨即扔了報紙。

來到美國後,馮玉祥看到美國的水利建設非常完美和先進,便將精力投入到考察工作中。他想吸取美國的先進經驗,等到日後爲和平建國做貢獻。可是,遠在大洋彼岸的馮玉祥看到國內一條條災難深重的消息,內心開始隱隱作痛。他開始坐不住了,開始難安緘默了。於是,他停下了手頭上研究水利的工作,開始爲反對內戰、爭取和平而奔波起來。

1947年5月,國內爆發“反內戰、反飢餓、反迫害”的學生運動。得知消息後,身在美國的馮玉祥積極響應。他發表了一篇名爲《告全國同胞書》的戰鬥檄文,揭露了蔣介石的內戰陰謀,痛斥他捕殺愛國學生的醜惡行徑,呼籲全國人民起來反抗內戰,實現民主和平。除此之外,他還經常走上街頭髮表演說,或者爲報紙雜誌撰寫文章,或者舉行記者招待會,公開表明他反對蔣介石獨裁、反對美帝國主義扶持蔣介石打內戰的態度和立場。他的這一系列言論,在美國社會引起了廣泛關注,產生了很大影響。

11月7日,馮玉祥聯合國民黨左派、中國共產黨、民盟和無黨派人士在美國紐約成立了旅美中國和平聯盟

,並被公推爲主席。這一組織的成立,更加有組織、有計劃地開展起反對美國援蔣的各項活動。當時,他以主席的名義向杜魯門總統、國務卿和國會致函,譴責了美國援助蔣介石、鼓動中國內戰的非正義舉動。

馮玉祥在美國的言論和行動,激怒了蔣介石。隨即,蔣介石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對他進行打擊報復。1947年年底,蔣介石勒令馮玉祥回國,在遭到拒絕後,又撤銷其水利特使的職務,斷了他的經濟來源。繼而又聯合美國政府,吊銷了他的護照。這還不算,蔣介石又將馮玉祥逐出了國民黨,讓他處於孤立無援的狀況之中。

受到一連串打擊的馮玉祥沒有氣餒,反而更加堅定了鬥爭的決心。他接連發表了《對被開除黨籍的聲明》和《致蔣介石的一封公開信》,用激烈的措詞歷數蔣介石背叛孫中山、背叛三民主義、出賣國民黨、禍國殃民的罪行,同時表明自己將爲中國實現民主與和平的事業而奮鬥不息。最後,他強烈要求蔣介石下臺,將一切主權歸還給人民。

當然,馮玉祥知道自己這樣做的後果。不過,他已將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了。爲防止蔣介石派特務前來暗殺,他在一本極爲普通的黑色硬殼筆記本里,寫下了自己的遺言,表示“要敢說,要敢做,要爲人民受難,要爲人民死……”

國內即將和平解放的消息如春風傳到大洋彼岸,馮玉祥心潮澎湃,躍躍欲試。爲了響應中共發表的“五一”口號,爲了參加新政協會議,馮玉祥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回國。

爲了避開國民黨特務的耳目,馮玉祥一家人秘密地開始了回國前的準備工作。1948年7月31日這天,對於馮玉祥一家人來說,是個激動人心的大日子。他們在蘇聯駐美大使潘友新的幫助下,乘坐蘇聯“勝利號”,漂洋過海投入祖國的懷抱。“勝利號”是蘇聯在二戰中從德國手中繳獲的,是當時歐洲響噹噹的豪華遊輪。當然,馮玉祥至死都不知道這艘船是經毛澤東、周恩來批准,由錢之光撥款租來的。而馮玉祥的夫人李德全也是在1958年才明白其中的真相。

可惜的是,馮玉祥在途中卻因遊輪上的艙內起火而逃脫不利,不幸身亡。這一天,是9月1日,這一年,馮玉祥66歲。馮玉祥在海上逝世的消息傳到國內後,中共中央領導人分別致電他的家人,表示沉重的哀悼和親切的慰問,稱讚馮玉祥“置身民主,功在國家”。1949年9月,在馮玉祥遇難一週年之際,中共中央在北平隆重舉行追悼會。毛澤東送了輓聯,周恩來致悼詞,高度評價了馮玉祥爲實現民主的新中國所作的努力。

馮玉祥的夫人李德全面對這個沉重的打擊,幾乎痛不欲生。在經過一段時間的休養後,她痛定思痛,決定實現馮玉祥的遺志,來到解放區,參加新政協會議的籌備工作和第一屆全體會議。

楊傑,另一位國民黨愛國將領,也是唯一一位加黑框的一屆政協代表。他在新政協開幕的前兩天,被國民黨特務殺害於香港。

楊傑出生在1889年,雲南大理人。早年間畢業於保定軍官學校,後到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學習,並加入中國同盟會。1911年,楊傑回到國內,參加了辛亥革命,隨後參加了討袁護國運動。1920年,他再度到日本深造,畢業後加入到國民革命軍中,參加了北伐。不過,他之後的仕途走得並不順利。由於他不滿蔣介石的獨裁統治,日漸與其疏遠開來。1933年,他被蔣介石以考察歐洲軍事爲由派到國外。這當然是蔣介石對付與自己政見不同的人的慣用手段。“七七事變”後,楊傑率領實業考察團來到蘇聯,並出任國民政府駐蘇大使。兩年後,蔣介石見楊傑仍與自己不是一條心,便將其免職回國。

回到國內的楊傑,政治態度發生了更大的變化。他開始主張聯蘇聯共,組織聯合政府,反對蔣介石的專制統治。抗日戰爭勝利後,他參加組織了“三民主義同志聯合會”,推動國民黨內民主派的反蔣愛國運動。楊傑這一系列“反常”活動,自然引起了蔣介石的反感和憎惡。他派出特務暗中監視楊傑的行蹤。1947年,爲了避開蔣介石的耳目,楊傑以養病爲由回到昆明,秘密進行反蔣活動。

1948年初,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在香港成立,楊傑當選爲中央執行委員,在雲南參與組織滇黔人民自衛軍,並專心致力於策動雲、貴、川、康地區實力派武裝起義。此外,他還多次發表文章,深入剖析目前的形勢。他的言論淺顯易懂,令人印象深刻,造成了國民黨軍的軍心渙散。此時,蔣介石對“不識擡舉”的楊傑恨之入骨,欲除之而後快。

中國共產黨十分關心楊傑的安全問題,多次讓他北上解放區,參與政協會議的籌備工作。楊傑的親友也對他的安全頗爲擔心,勸他多加提防。可是,楊傑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他說:“縱然我跑到天涯海角,只要蔣介石想殺我,我還是逃不掉。既然這樣,我又何必畏懼。總之,生和死又算得了什麼呢?”

1949年8月,蔣介石最終下達了暗殺楊傑的命令。楊傑預感不妙,便託人買了去香港的飛機票,離開了昆明。國民黨的劊子手在楊傑家裡撲了個空。當蔣介石得知楊傑人在香港時,又下令將其殺死在香港。

危險正一步步臨近,敵人的魔爪已經悄悄地伸向了楊傑,而他卻渾然不知。9月19日下午,楊傑正在家中的陽臺上納涼。國民黨特務分子以送信爲幌子,將楊傑騙到屋外,殘忍地將其殺害了。

在楊傑將軍的公祭上,新華社送上了一副輓聯,上寫着:“蔣死黨山窮水盡,敵對人民屠俊彥。新中國千錘百煉,清除漢賊數將軍”,表達了人們對楊傑將軍無盡的哀思與懷念。

(本章完)

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雷潔瓊:我參加一屆政協會議的回憶第二章 凝聚各方力量_國民黨愛國將領的遺志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田申:《義勇軍進行曲》的誕生第六章 背後的故事_毛澤東胸前的紅綢條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羣英匯聚勤政殿第二章 凝聚各方力量_宋慶齡應邀北上第四章 喜迎開國盛典_30萬羣衆大遊行第一章 埋葬蔣家王朝_搬進中南海第一章 埋葬蔣家王朝_渡過長江追窮寇第四章 喜迎開國盛典_大典前的9小時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雷潔瓊:我參加一屆政協會議的回憶第一章 埋葬蔣家王朝_渡過長江追窮寇第四章 喜迎開國盛典_天安門廣場的新生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李銀橋:有關開國大典的回憶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羣英匯聚勤政殿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黃克誠:參加開國大典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黃克誠:參加開國大典第四章 喜迎開國盛典_開國大典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羅浪:我與禮樂之神第一章 埋葬蔣家王朝_“五一”口號:拉開中共建國的序幕第二章 凝聚各方力量_民主人士秘密北上第四章 喜迎開國盛典_紅色大閱兵第一章 埋葬蔣家王朝_渡過長江追窮寇第四章 喜迎開國盛典_紅色大閱兵第一章 埋葬蔣家王朝_渡過長江追窮寇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丁一嵐:終生難忘的開國大典轉播工作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國都的確立第六章 背後的故事_28響禮炮的秘密第六章 背後的故事_八盞大紅宮燈的秘密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國旗的設計與確立第一章 埋葬蔣家王朝_中共中央進駐北平城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羣英匯聚勤政殿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田申:《義勇軍進行曲》的誕生第二章 凝聚各方力量_錢之光的特殊使命第六章 背後的故事_劉少奇秘密訪問蘇聯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國歌的誕生與選定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雷潔瓊:我參加一屆政協會議的回憶第四章 喜迎開國盛典_天安門廣場的新生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國徽的制定與遺憾第六章 背後的故事_兩套開國閱兵方案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國歌的誕生與選定第二章 凝聚各方力量_少數民族代表團抵達北京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黃克誠:參加開國大典第六章 背後的故事_兩套開國閱兵方案第六章 背後的故事_八盞大紅宮燈的秘密第四章 喜迎開國盛典_30萬羣衆大遊行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國歌的誕生與選定第一章 埋葬蔣家王朝_和談陰謀的破敗第六章 背後的故事_劉少奇秘密訪問蘇聯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懷仁堂裡的“九頭鳥”第四章 喜迎開國盛典_紅色大閱兵第二章 凝聚各方力量_錢之光的特殊使命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李銀橋:有關開國大典的回憶第一章 埋葬蔣家王朝_渡過長江追窮寇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羅浪:我與禮樂之神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羅浪:我與禮樂之神第六章 背後的故事_28響禮炮的秘密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國旗的設計與確立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國歌的誕生與選定第四章 喜迎開國盛典_30萬羣衆大遊行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黃克誠:參加開國大典第一章 埋葬蔣家王朝_和談陰謀的破敗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國歌的誕生與選定第四章 喜迎開國盛典_開國大典第一章 埋葬蔣家王朝_渡過長江追窮寇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懷仁堂裡的“九頭鳥”第一章 埋葬蔣家王朝_搬進中南海第一章 埋葬蔣家王朝_中共中央進駐北平城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羅浪:我與禮樂之神第二章 凝聚各方力量_錢之光的特殊使命第四章 喜迎開國盛典_開國大典第二章 凝聚各方力量_華僑領袖受邀回國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楊成武:開國大典閱兵式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李銀橋:有關開國大典的回憶第一章 埋葬蔣家王朝_“五一”口號:拉開中共建國的序幕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丁一嵐:終生難忘的開國大典轉播工作第二章 凝聚各方力量_民主人士秘密北上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丁一嵐:終生難忘的開國大典轉播工作第二章 凝聚各方力量_國民黨愛國將領的遺志第一章 埋葬蔣家王朝_中共中央進駐北平城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侯波:我爲共和國拍照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楊兆麟:回憶“開國大典”實況廣播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懷仁堂裡的“九頭鳥”第六章 背後的故事_28響禮炮的秘密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田申:《義勇軍進行曲》的誕生第四章 喜迎開國盛典_天安門廣場的新生第一章 埋葬蔣家王朝_是留還是走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楊兆麟:回憶“開國大典”實況廣播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國旗的設計與確立第一章 埋葬蔣家王朝_和談陰謀的破敗第二章 凝聚各方力量_民主人士秘密北上第二章 凝聚各方力量_錢之光的特殊使命第四章 喜迎開國盛典_開國大典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國旗的設計與確立第一章 埋葬蔣家王朝_是留還是走第六章 背後的故事_劉少奇秘密訪問蘇聯第一章 埋葬蔣家王朝_渡過長江追窮寇第六章 背後的故事_毛澤東胸前的紅綢條
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雷潔瓊:我參加一屆政協會議的回憶第二章 凝聚各方力量_國民黨愛國將領的遺志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田申:《義勇軍進行曲》的誕生第六章 背後的故事_毛澤東胸前的紅綢條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羣英匯聚勤政殿第二章 凝聚各方力量_宋慶齡應邀北上第四章 喜迎開國盛典_30萬羣衆大遊行第一章 埋葬蔣家王朝_搬進中南海第一章 埋葬蔣家王朝_渡過長江追窮寇第四章 喜迎開國盛典_大典前的9小時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雷潔瓊:我參加一屆政協會議的回憶第一章 埋葬蔣家王朝_渡過長江追窮寇第四章 喜迎開國盛典_天安門廣場的新生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李銀橋:有關開國大典的回憶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羣英匯聚勤政殿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黃克誠:參加開國大典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黃克誠:參加開國大典第四章 喜迎開國盛典_開國大典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羅浪:我與禮樂之神第一章 埋葬蔣家王朝_“五一”口號:拉開中共建國的序幕第二章 凝聚各方力量_民主人士秘密北上第四章 喜迎開國盛典_紅色大閱兵第一章 埋葬蔣家王朝_渡過長江追窮寇第四章 喜迎開國盛典_紅色大閱兵第一章 埋葬蔣家王朝_渡過長江追窮寇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丁一嵐:終生難忘的開國大典轉播工作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國都的確立第六章 背後的故事_28響禮炮的秘密第六章 背後的故事_八盞大紅宮燈的秘密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國旗的設計與確立第一章 埋葬蔣家王朝_中共中央進駐北平城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羣英匯聚勤政殿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田申:《義勇軍進行曲》的誕生第二章 凝聚各方力量_錢之光的特殊使命第六章 背後的故事_劉少奇秘密訪問蘇聯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國歌的誕生與選定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雷潔瓊:我參加一屆政協會議的回憶第四章 喜迎開國盛典_天安門廣場的新生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國徽的制定與遺憾第六章 背後的故事_兩套開國閱兵方案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國歌的誕生與選定第二章 凝聚各方力量_少數民族代表團抵達北京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黃克誠:參加開國大典第六章 背後的故事_兩套開國閱兵方案第六章 背後的故事_八盞大紅宮燈的秘密第四章 喜迎開國盛典_30萬羣衆大遊行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國歌的誕生與選定第一章 埋葬蔣家王朝_和談陰謀的破敗第六章 背後的故事_劉少奇秘密訪問蘇聯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懷仁堂裡的“九頭鳥”第四章 喜迎開國盛典_紅色大閱兵第二章 凝聚各方力量_錢之光的特殊使命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李銀橋:有關開國大典的回憶第一章 埋葬蔣家王朝_渡過長江追窮寇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羅浪:我與禮樂之神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羅浪:我與禮樂之神第六章 背後的故事_28響禮炮的秘密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國旗的設計與確立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國歌的誕生與選定第四章 喜迎開國盛典_30萬羣衆大遊行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黃克誠:參加開國大典第一章 埋葬蔣家王朝_和談陰謀的破敗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國歌的誕生與選定第四章 喜迎開國盛典_開國大典第一章 埋葬蔣家王朝_渡過長江追窮寇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懷仁堂裡的“九頭鳥”第一章 埋葬蔣家王朝_搬進中南海第一章 埋葬蔣家王朝_中共中央進駐北平城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羅浪:我與禮樂之神第二章 凝聚各方力量_錢之光的特殊使命第四章 喜迎開國盛典_開國大典第二章 凝聚各方力量_華僑領袖受邀回國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楊成武:開國大典閱兵式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李銀橋:有關開國大典的回憶第一章 埋葬蔣家王朝_“五一”口號:拉開中共建國的序幕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丁一嵐:終生難忘的開國大典轉播工作第二章 凝聚各方力量_民主人士秘密北上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丁一嵐:終生難忘的開國大典轉播工作第二章 凝聚各方力量_國民黨愛國將領的遺志第一章 埋葬蔣家王朝_中共中央進駐北平城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侯波:我爲共和國拍照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楊兆麟:回憶“開國大典”實況廣播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懷仁堂裡的“九頭鳥”第六章 背後的故事_28響禮炮的秘密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田申:《義勇軍進行曲》的誕生第四章 喜迎開國盛典_天安門廣場的新生第一章 埋葬蔣家王朝_是留還是走第五章 親歷與回憶_楊兆麟:回憶“開國大典”實況廣播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國旗的設計與確立第一章 埋葬蔣家王朝_和談陰謀的破敗第二章 凝聚各方力量_民主人士秘密北上第二章 凝聚各方力量_錢之光的特殊使命第四章 喜迎開國盛典_開國大典第三章 新政協的召開_國旗的設計與確立第一章 埋葬蔣家王朝_是留還是走第六章 背後的故事_劉少奇秘密訪問蘇聯第一章 埋葬蔣家王朝_渡過長江追窮寇第六章 背後的故事_毛澤東胸前的紅綢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