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秦香蓮

bookmark

開封府中,

“王朝、馬漢、張龍、趙虎,升堂!”

“威……威……武……武……”

“砰砰砰……”

殺威棒在不停的抖動,拍打着地面,發出整齊的響聲,

殺威棒,古代社會裡,被髮配充軍的犯人一到邊鎮,爲了殺殺他的氣焰,

一般都是先打個十棍二十棍,這就是所謂的“殺威棒”。

殺威棒的重量大概在12斤10兩左右,另外還有一種說法是,

殺威棒的一端會包裹上一層鐵皮,以此來加強殺傷力。

一般人,看見這個場面,估計已經嚇尿了。

看着臉色絲毫沒有變動的陳世美,包拯不禁有些迷糊,莫非這人真是得了離魂之症?

“當!”

一聲驚堂木一拍,包拯高坐公堂,表情嚴肅,聲音肅穆,

“陳世美,現在有人狀告你拋妻棄子,欺君罔上,買兇殺人,你認是不認?”

“不知道,以前的記憶時好時壞的。”

陳世美感覺很冤枉,啥也沒有做,全是前身的鍋,他也要背。

對於前身,他都不知道該說些啥,豬頭一個。

考上狀元,在宋朝,已經步入士族了。

大宋與士大夫共治天下,可不是說說的,而是真的,比珍珠還真那種。

宋朝脫胎于軍閥割據的五代時期。

爲避免悲劇重演,宋代開國之初,

宋太祖就確立了文人治國的政治方略:

一方面,虛外強內,削弱藩鎮,強化中央集權;

另一方面,緊緊依靠文人集團,

帝王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皇權受到制約,文臣揚眉吐氣。

宋朝就是典型的矯枉過正,它輕極度武人,極其重文人。

高度重視文治,高度重用文人,

這裡的高度簡直高到天上去了,歷代最高。

百官可以指着皇帝鼻子罵娘那種,

宋太祖曾雲,文人“縱皆貪濁”,

其危害“亦未及武臣十之一也”,

爲此宋王朝採取了擴大科舉取士的範圍及職能,

提高文人的政治、生活待遇等辦法。

取士的名額較唐擴大了數十倍,

且“布衣草澤,皆得充舉”,

爲平民入仕鋪平道路,入仕後的俸祿也遠遠高出唐人。

從此科舉考試幾乎成了通向權力與財富的唯一途徑。

考上狀元,吃喝不愁了,好好努力幾十年,說不定是一代名相。

居然跑去入贅,只顧眼前利益,不認父母妻兒,讓自己的母親餓死,

不孝之極,這要是捅出去,在古代基本仕途完了。

孝道治理天下,不是開玩笑的。

妻子來京中了,沒有告發他,他還趕盡殺絕,

飛要把人家逼上絕路,虎毒還不食子呢,

這完全就是自作孽,不可活。

“砰!”

驚堂木拍在案桌說巨大的響聲,把陳世美拉回了現實。

“你休要裝瘋賣傻,本府已經掌握了確鑿的證據,勸你坦白從寬,否則抗拒從嚴。”

“不是,我真不知道認啥,認了如何,不認如何?”

“認了,本府或可考慮留你一命,只是發配邊疆,不認,便是人頭落地。”

“包大人,這個或是保證意思是隻要我認就發配邊疆?”

陳世美感覺這發配邊疆能保命,也是不錯的選擇。

古代人發配邊疆中的邊疆多指四大地域。

即西北人煙稀少之地,東北極度苦寒之地,西南煙瘴遍佈之地和東南荒島幾近無人之地。

這些地方,首先條件極爲艱苦,有些人剛到被髮配的目的地,

因爲氣候變化,水土不服,無法適應,也許就生病死掉了。

當然,不同朝代邊疆不同,比較著名的古代五大流放地,

分別爲南鄰神農架林區的房縣,

最南端的海南島,

與泉州相鄰的豐州,

以及現在的伊犁附近。

還有我土豆盛世大清的流放寧古塔。

大宋的邊疆主要是西北, 而且現在還在打仗,一般人去估計是九死一生。

但駙馬能是一般人嗎?

這流放裡面的操作空間可大着,

給錢冒名頂替,讓人代替自己流放,就像讓人代替自己坐牢一樣,

若是沿途看得太嚴,到了地方,再操作一下,說半路死了,換個姓名再回來。

諸如此類的,公平,呵呵,哪裡有什麼絕對公平。

“這……”包拯本想考慮一下,但公孫策在他耳邊說道,

“大人,他很有可能在爭取時間,要是得到陛下特赦的旨意,我們沒有辦法抗旨,

而且如果流放,以駙馬的權勢估計找人頂替,現在咱們證據確鑿,

我看直接帶秦香蓮對峙,快刀斬亂麻。”

“嗯!”包拯點頭,

“若是情節嚴重,所犯案重大,本府也只能依法辦事。”

看着包拯這樣子,這簡直就是釣魚執法呀。

“我丟,坦白從寬,牢底坐穿,抗拒從嚴,回家過年。”

“胡言亂語,看來駙馬是不準備坦白了,來人,帶證人秦香蓮母子三人。”

這是一個樸素的婦女,只有20多歲,卻看着像是30多歲的樣子,頭上帶着頭巾,

穿着粗布,打扮樸素,但有些風韻猶存的樣在。

許是吃得少,看着有些瘦弱,這便是秦香蓮,旁邊是她的孩子,

兒子叫冬哥,女兒叫秋妹,冬哥十歲左右,秋妹看着比哥哥小個兩三歲,扎着兩個小辮子。

都頗爲乖巧伶俐,只是看着面黃肌瘦,營養不良的樣子。

第8章 劉娥的眼淚第一章 腐敗的生活呀第42章 鍥而不捨的包大人第36章 天真的公主第50章 天波府欲出兵第四章 秦香蓮第52章 又虧錢了第40章 無奇不有呀第28章 晏公第61章 知己知彼戰不怠第54章 離開開封第18章 戰力拉跨的大宋第27章 州橋明月第13章 子嗣單薄的趙家第9章 發現端倪第四章 秦香蓮第20章 包拯的小報告第49章 報紙的籌備第61章 知己知彼戰不怠第44章 她還是有敵人的第39章 巧舌如簧第62章 今晚入洞房第14章 文正的珍貴第50章 天波府欲出兵第34章 今夜無眠第51章 時不我待第55章 初見面第35章 拉低了泰山封禪第8章 劉娥的眼淚第15章 見天地,見衆生,見自己第40章 無奇不有呀第9章 發現端倪第23章 這就尷尬了第28章 晏公第44章 她還是有敵人的第13章 子嗣單薄的趙家第18章 戰力拉跨的大宋第一章 腐敗的生活呀第27章 州橋明月第12章 黃河決堤第32章 人生只若初見第26章 正經人逛什麼青樓?第55章 初見面第48章 說幹就幹第42章 鍥而不捨的包大人第25章 此心光明,亦復何言第41章 謊言接着謊言第11章 簡化字第63章 都在吃醋第56章 差點落馬第11章 簡化字第一章 腐敗的生活呀第34章 今夜無眠第34章 今夜無眠第36章 天真的公主第63章 都在吃醋第19章 賺錢很簡單第22章 只因爲他叫王安石第41章 謊言接着謊言第23章 這就尷尬了第三章 感覺要涼第61章 知己知彼戰不怠第52章 又虧錢了第40章 無奇不有呀第7章 滴血認親第28章 晏公第45章 吊兒郎當的歷史第57章 世間有萬的老程第16章 天堂和地獄第61章 知己知彼戰不怠第45章 吊兒郎當的歷史第53章 字典的編寫第37章 天波府楊家第46章 秦香蓮的近況第35章 拉低了泰山封禪第24章 日常PUA第45章 吊兒郎當的歷史第48章 說幹就幹第55章 初見面第63章 都在吃醋第43章 食鐵獸永不爲奴第一章 腐敗的生活呀第22章 只因爲他叫王安石第14章 文正的珍貴第37章 天波府楊家第11章 簡化字第27章 州橋明月第42章 鍥而不捨的包大人第63章 都在吃醋第49章 報紙的籌備第8章 劉娥的眼淚第63章 都在吃醋第18章 戰力拉跨的大宋第14章 文正的珍貴第25章 此心光明,亦復何言第41章 謊言接着謊言第29章 八歲入青樓第六章 公主求情第33章 相信就別懷疑
第8章 劉娥的眼淚第一章 腐敗的生活呀第42章 鍥而不捨的包大人第36章 天真的公主第50章 天波府欲出兵第四章 秦香蓮第52章 又虧錢了第40章 無奇不有呀第28章 晏公第61章 知己知彼戰不怠第54章 離開開封第18章 戰力拉跨的大宋第27章 州橋明月第13章 子嗣單薄的趙家第9章 發現端倪第四章 秦香蓮第20章 包拯的小報告第49章 報紙的籌備第61章 知己知彼戰不怠第44章 她還是有敵人的第39章 巧舌如簧第62章 今晚入洞房第14章 文正的珍貴第50章 天波府欲出兵第34章 今夜無眠第51章 時不我待第55章 初見面第35章 拉低了泰山封禪第8章 劉娥的眼淚第15章 見天地,見衆生,見自己第40章 無奇不有呀第9章 發現端倪第23章 這就尷尬了第28章 晏公第44章 她還是有敵人的第13章 子嗣單薄的趙家第18章 戰力拉跨的大宋第一章 腐敗的生活呀第27章 州橋明月第12章 黃河決堤第32章 人生只若初見第26章 正經人逛什麼青樓?第55章 初見面第48章 說幹就幹第42章 鍥而不捨的包大人第25章 此心光明,亦復何言第41章 謊言接着謊言第11章 簡化字第63章 都在吃醋第56章 差點落馬第11章 簡化字第一章 腐敗的生活呀第34章 今夜無眠第34章 今夜無眠第36章 天真的公主第63章 都在吃醋第19章 賺錢很簡單第22章 只因爲他叫王安石第41章 謊言接着謊言第23章 這就尷尬了第三章 感覺要涼第61章 知己知彼戰不怠第52章 又虧錢了第40章 無奇不有呀第7章 滴血認親第28章 晏公第45章 吊兒郎當的歷史第57章 世間有萬的老程第16章 天堂和地獄第61章 知己知彼戰不怠第45章 吊兒郎當的歷史第53章 字典的編寫第37章 天波府楊家第46章 秦香蓮的近況第35章 拉低了泰山封禪第24章 日常PUA第45章 吊兒郎當的歷史第48章 說幹就幹第55章 初見面第63章 都在吃醋第43章 食鐵獸永不爲奴第一章 腐敗的生活呀第22章 只因爲他叫王安石第14章 文正的珍貴第37章 天波府楊家第11章 簡化字第27章 州橋明月第42章 鍥而不捨的包大人第63章 都在吃醋第49章 報紙的籌備第8章 劉娥的眼淚第63章 都在吃醋第18章 戰力拉跨的大宋第14章 文正的珍貴第25章 此心光明,亦復何言第41章 謊言接着謊言第29章 八歲入青樓第六章 公主求情第33章 相信就別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