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樹最好的時間,是在十年前,其次是現在!
說幹就幹,是陳世美前世的優點吧,不要怕做不做得了,也不要提前給自己預設什麼困難,
總之,幹起來再說,遇到困難就去解決。
最近開封最出名的人,除了陳世美,還是陳世美,全城最靚的仔,趙禎都沒有他靚。
先是中秋詞第一詞,這詞一出,無數才子爭相吟誦,然後是被包大人抓了,差點被鍘,後來發現是被冤枉的。
最近幾日更是不安分,開了一個開封銀行,
廣告打得賊溜:“金錢管家,微笑達人;創業領跑,惠澤天下!”
這開封銀行,號召大家存錢,就跟後世差不多,
分爲存活期和定期。
存活期,隨時存,隨時取,基準利率0.35%。
定期存款,就是把錢存在銀行一定的期限,到期之後取出,就可以獲得一定的收益。
目前,定期存款期限有很多,分別爲3個月、6個月、一年、三年等等。期限不同,利率也是不同的。
三個月存款利率爲1.35%;六個月存款利率爲1.55%;一年存款利率爲1.75%;二年存款利率爲2.25%;三年存款利率爲2.75%。
此外,還有大額存款,若是幾十萬貫存入開封銀行,一年定期最高可到4%。
當然,銀行不是慈善機構,陳世美自然知道該怎麼賺錢,貸款,年利率高達5%到8%,有時候甚至更高,陳世美把超過10萬貫的貸款,年利率直接幹到10%。
他很清楚的知道,哪怕是10%,比起古代的高利貸,還是低得多了。
銀行就是通過向客戶賺取利息差來盈利的,當客戶在銀行存錢時,銀行會向客戶發放一定的利息。同時,當銀行向客戶發放貸款時,也會向客戶收取利息。這些利息差就是銀行的主要盈利。
當然,如果是後世,銀行還可以拿出一部分投資購買債券,比如國債和金融債。
還有理財業務,比如買股票,買基金,投資某個公司,等等……
當然,手續費也算一部分收入,還有信用卡。
只是,目前好多不能搞,陳世美就準備賺利息差和手續費。
說着簡單,可是當做起來的時候,陳世美髮現全是問題。
首先是錢,銀行就是錢生錢的地方,只有投入第一筆錢,纔會有後續的收入。如果沒有充足的資金,這些都不要談,陳世美死皮懶臉的讓人去宮中要了幾十萬貫,但杯水車薪呀,
他想跟皇帝合作,但沒有成功,皇帝都覺得不靠譜,而且陳世美怕劉娥後面覺得好,能賺大錢,直接踢開他,單幹,那不是虧死了,講道理的地方都沒有,也就沒有非要拉着皇家一起幹。
然後就安保體系,公主府的護衛顯然是不夠的,這裡雖然是開封,他是駙馬,沒有幾人敢打他的注意。
可人爲財死,鳥爲食亡呀,萬一有人鋌而走險,那不涼涼?
所以,你可以不搶別人,但一定要有防止別人搶你的本事,這就得招人,還是得要錢呀。
最重要的一點是記錄和造假,現代社會,一張銀行卡,一套密碼,就可以身份識別了。
大宋可沒有這些,只能一個個記錄,把存錢人的身份信息記錄下來,住址,年齡,姓名,幹什麼工作的,什麼時間存了多少錢……
如此種種,記錄完以後,再編以對應的編號,
類似於銀行卡號,然後給別人發一個存摺,或者卡片,上面記錄了這些信息,
很麻煩,很麻煩,讓陳世美腦袋大,腦瓜子嗡嗡的那種,最主沒有阿拉伯數字,計算利息也麻煩,記賬更麻煩。
阿拉伯數字還好,他可以教,計算方法也是,九九乘法表嘛。
而且存錢的客戶檔案不能只建立一份,萬一發生火災,涼涼,得多準備幾份,放幾個地方,以防萬一。
這些都得要大成本呀,當然,若是簡單一些,可以直接給存款人發紙幣,建立起完全可靠的紙幣銀行系統。
可老實說,這根本不現實。首先紙幣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防僞問題,就算你圖案做得非常複雜,那麼你的成本會很高。
其次,在交通不發達的時候,只要出現僞鈔,
對方只要在極短的時間裡在不同的“分行”兌換大量的金屬就足以摧垮你的銀行體系了,
這個時候你們傳遞發現假鈔的信息還正在路上呢……
那些一穿越到古代,立馬建立起銀行的,全是扯蛋。
陳世美目前就是步子太大了,現在全是問題,他花了上萬貫打廣告,發現自己還沒有準備好。
“果然呀,我不適合創業,罷了,慢慢來。”
陳世美看着亂糟糟的人羣,手忙腳亂的手下,再看看開封銀行的招牌,他只能先從阿拉伯數字教起,不然記賬麻煩,做一個存摺,要好多頁紙,簡直了,花點錢都夠趕上利息的了。
於是,他果斷選擇關門先,一萬多貫的廣告費是白打了。
“看來,以後都想清楚了再幹,沒事,一萬貫我出得起,前世老子看了那麼多穿越類歷史小說,全是隻要按現代銀行體系來構建就可以了,我當時還不覺得奇怪的,現在感覺自己像是傻逼。”
陳世美暗自感慨,想當然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呀。
“主子,所以,不幹了,這,那咱們前期投入都……”
胡管家有些不甘心,在他心裡陳世美就沒有幹不成的事情,況且都花一萬多貫,換算後世就是700多萬,幾天就敗完了?
“幹是一定要乾的,不幹是不可能的,只是時機不成熟,老子就當花錢買教訓了。”
陳世美氣得想罵人,可又不知道罵誰。
可他不知道的是,在潘府,有人都樂瘋了,
“瘋駙馬,名不虛傳呀。”潘鵬翼,那個被陳世美踹一腳的人,拿着扇子,給自己扇風,心情極其的高興。
“可不是,據說,花了一萬多貫,叫了好幾千號人,在開封到處吆喝,說要開銀行,存錢有錢賺,還到處發什麼傳什麼……對了,就是傳單的東西……”
一個二十幾歲的下人附和着,他最近可沒少打聽陳世美的消息,說完還把陳世美印的傳單遞給了潘鵬翼。
“這就是他的傳單?做得挺好。”
不得不說,陳世美的的傳單做得很好,先是大概介紹什麼是銀行,然後還弄了個商標,隨即是宣傳標語,鼓勵大家存錢,還附帶地址。
“這幾天好像都關門了吧?”
“是的。”
“哈哈,虎頭蛇尾,瞎搞,他要是搞起來,我去存個50萬貫,那一年都有一兩萬貫的收入了,要是存個一千萬貫,怕是一年給我幾十萬貫了,他要被掏空了,敢不給,我去開封府告他,哈哈,簡直笑死。”
潘鵬翼說着哈哈大笑。
他笑,自然是他見識淺,正所謂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爲道。
他這麼想,自然有人不是這麼想的。
“陳兄,你這開銀行的主意很好,我感覺能賺大錢,甚至影響大宋。”
只有13歲的王安石,卻有着異常的敏銳,他能看到將來。
“不愧是你,王安石,是有搞頭,可惜困難多。”
“難得陳兄因爲一點困難就放棄了?”
曾鞏這幾日也和陳世美交好,兩人經常來他府上拜訪,
“我怎麼沒有看出來這裡面能賺大錢?聽說駙馬都陪了上萬貫錢了,也只有駙馬財大氣粗,才能賠得起。”
曹秀才也來了,他是打蛇上棍,纏上了,打算跟着幾人混了,但不像曾鞏和王安石放得開,已經和陳世美稱兄道弟了。
“你都看出來了,那便賺不到錢了,唉,經驗不足,受到小說毒害,慢慢來吧,我只是積蓄力量,不會放棄,銀行暫時開不了,咱們乾點別的,也能賺錢。”
陳世美可不是輕言放棄的人,
“幹什麼?”
“做報紙,大宋日報。”陳世美還是有收穫的,主要前期大廣告花費多,還麻煩, 傳單雖然好,哪裡有在報紙上打廣告快,而且他做報紙,以後收廣告費,還不受到手軟。
“報紙?”
三人疑惑。
“莫非是邸報一樣的東西?”王安石腦袋轉得快,一下就反應過來了。
古代很早就有報紙了,只是和現代的區別有些大,主要是官報。
比如唐代的官報,開元年間就問世了,它是由各地派駐長安負責呈進奏章和通報消息的進奏院和進奏官們分別向各個地方抄發的,當時通稱爲進奏院狀報、進奏院狀、邸吏狀或報狀。
簡單來說,就是中央給地方發消息。
經過宋代發展,稱爲邸報。邸報又稱邸抄、朝報、報狀或除目,
由諸路州郡派駐首都的進奏官負責傳發。
當時常駐首都的進奏官約120~150人,受上都進奏院管轄。
他們按照各個時期不同的規定,每日、每 5日、每10日或1月發報1次。
發報前由門下省給事中負責審覈,稱“判報”。
邸報內容主要是皇帝的詔書、起居言行、政府的法令公報、各級臣僚的章奏疏表、省寺監司等機構的工作報告和邊防駐軍的戰報等。
所以,華夏古代的報紙很少有辦報人自己採寫的消息,沒有評論和廣告,和近代報紙有明顯的差別。
陳世美當然不是要辦這種報紙,內容要豐富得多,除了這些,還有花邊新聞那種,古代娛樂少,這報紙一定火。
幸虧是大宋,已經有活字印刷術了,不然他得先發明活字印刷術,又得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