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報紙的籌備

bookmark

陳世美把辦報紙的想法說了以後,王安石當即覺得不錯,曾鞏倒是沒有多大感覺。

曹秀才是什麼都他媽的覺得有意思,於是在陳世美的要求下,

王安石成爲了大宋日報總編輯部主任,曾鞏成副主任,盧興生版面主編,曹秀才負責校對,然後還花錢請來了幾個落榜的秀才,

其實就是讀過書,參加過州試,但沒有考上舉人的人,說秀才是擡舉的他們了,因爲他們是沒有功名的,這個時候讀過書的都可以叫秀才,但能參加過州考,就算落榜了,還是算有點水平的。

大概七八個秀才一起做編輯協助,而陳世美自己則做總編輯,也沒有白讓他們幹,王安石和曾鞏開工資,一天大概500文,算是高工資了,曹秀才和盧興生300文,其他的協助編輯200文一天,

其實,王安石他們都是官二代,一般不差錢,也就陳世美名氣大,是駙馬,有才華,和他們相處不錯,他們才願意幹。

他們開始以爲只是做一件普通的事情,是陳世美的一時興起,可哪裡知道這一件不起眼的事情會深刻影響大宋,甚至整個世界的發展。

這就像是一個人十三四歲的夏天,在路上撿到一支真槍,因爲年少無知,天不怕地不怕,他扣下扳機,沒有人死,也沒有人受傷,他認爲自己開了空槍,

後來他30歲,或者更老,走在路上,聽到背後有隱隱約約的風聲,他停下來,回過身去,子彈正中眉心。

年輕的你做出選擇的那一日,站在三岔路口,你還以爲那只是生命中普通的一天,卻想不到這個選擇會在未來正中你的眉心,看似平常的決定早已成爲煽動翅膀的蝴蝶。

人選已經有了,接下來的事情是極其簡單的,找個印刷廠,陳世美大手一揮,直接買一個,然後開個店,他直接把開封銀行招牌換成了大宋日報總部,簡單直接。

隨後是打招呼,這報紙不是想發就發的,得給朝廷通報一下,讓他們大致審覈一下,他可是駙馬呀,開封的名人,晏公都讚賞的作詞家,自然是一路綠燈,一天就辦好了。

正所謂,朝中有人好辦事,自古如此嘛。爲何會這樣?

因爲呀,華夏就是人情社會。在現代,很多人討厭這樣的關係,但不可否認,自古如此,無論怎麼討厭,它依然存在。

集團老總喜歡把個別親戚帶進公司,俗稱走後門,可能有人看不起,但眼中其實是羨慕的,

更有甚至,變成一種官官相護的爲官之道,隨即是互相送禮行賄的社會風氣……

自古如此,從來這樣,便是對的嗎?

說對也對,說不對也不對,只是有些人有點走火入魔了,華夏是人情社會不假,但不可超越道德和法律。

我們是以夫妻情、手足情、君臣之情、同僚之情等多種情與禮儀規範構築和諧社會,

從而實現家國天下,這是華夏文明千百年來團結穩定不斷復興、穩定發展動力和源泉。

正常的走親戚,送禮,看望朋友,在合乎規範的條件下幫忙,是無可厚非的……

陳世美是想過走後門的,不正經的那種後門,只是還沒有來得及呀,丫鬟紅花和綠柳也不願意,化龍走蛟,背入旱道……

有些東西,沒有試一試之前,總是好奇的……

扯遠了,接下來,便是紙張大小的敲定了,陳世美計劃做的報紙長15寸,寬12寸。

大宋的一寸大約是後世的3.3cm,

12寸就是39.6cm,15寸就是49.5cm,也就是,39.6cm×49.5cm,後世常用的A4紙的標準是21cm×29.7cm。

這麼一看,大概是兩張A4紙的面積,和後世的報紙差不多,本來陳世美想兩面都印刷的,但大宋的紙張有問題,還有活字印刷術纔剛剛出現,導致不能兩面印刷,他就只能選擇單面印刷了。

陳世美覺得有趣的一點是,歷史到這裡有有點不正經了。

是個人基本都知道印刷術是華夏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四大發明之一。它開始於唐朝的雕版印刷術,經宋仁宗時代的畢昇發展、完善,產生了活字印刷。

這個人就活在仁宗時期,但真實歷史上他是十幾年後才發明出來活字印刷術的,而且還沒有來得及推廣,人就死了,可這個世界,他前幾年就發明出來了,並且一定範圍內已經開始應用了。

在陳世美爲了辦好報紙,還詳細瞭解了一下,

畢昇發明活字印刷術之前,只有摹印、拓印和雕版印刷,既笨重費力又耗料耗時,不僅存放不便,有錯字又不易更正。

活字印刷術就牛掰了,簡單來說,就是提前燒好膠泥做的字,統一規格,然後根據要的內容排版,印刷就可以了。

省時間,省力氣,省金錢,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老胡,把那人幫我找來吧,是個人才呀。”

陳世美其實還是想見一見這個人,畢昇出生於北宋淮南路蘄州蘄水縣,現在在杭州做書肆刻工,專事手工印刷。

“主子,只是一個工人,何必大費周章?而且府中已經有幾百位工人了,都是開封頂尖的工匠,未必不如這畢昇。”胡管家不解,杭州離開封,有近千里的路程,山高路遠的,把這人找來,怕是路費都得花費幾百貫喔。

在這個時期,或者是古代任何時期,工人的地位都不高,

《管子》中說:“士農工商四民者,國之石民也。”

由此可見,士的地位最高,其次是農,然後是工,最後是商。

但在宋朝,因爲其繁榮的經濟,商的地位不低,官商勾結,怎麼會低?

所以,工人自然成了最低等的行業。

“除了他有才,我想看看這人。”畢竟是印刷術的發明人,既然來了大宋,怎麼能不見一見?

“只是看了看?”胡管家無語。

“呃,你不懂,咱們又不缺這些錢,就當我特別愛好吧,我怕那一天不想看了,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遊呀。”

穿越到仁宗時期,名人那是遍地走,牛人多如狗,家喻戶曉才能抖一抖,他怕那一天名人見多了,就免疫了,因爲麻煩,不想再看了,或者沒有現在的感覺了。

就像小時候喜歡小人書、漫畫書,一臺任天堂的遊戲機、一盒磁帶,喜歡玩具槍,彈弓,玻璃珠,喜歡奧特曼玩具,可能那時候沒有能力得到,等長大了,得到了,卻沒有那麼開心了。

“好吧!”

什麼你不懂,我就沒有懂過。胡管家此時的內心是鬱悶的,但只能去做。

這些敲定了,剩下的就是排版了,陳世美把大宋日報分爲四個板塊。

第一板塊,基本照抄邸報,皇帝的詔書、起居言行、政府的法令公報、各級臣僚的章奏疏表、省寺監司等機構的工作報告和邊防駐軍的戰報等。

進行精簡一下,簡單來說,就是朝廷大事,對着皇帝就是猛誇那種,一切都是官家的英明領導,官家真是千古聖人,順便也拍一拍丈母孃的馬屁,不對,是鳳屁,皇帝是龍,太后是鳳凰,光照萬古,這是政治正確。

第二個板塊,各地新出的詩詞,文章,最新出的,最有名的,其實主要是陳世美想抄詩詞了,在古代,名聲和才華有是保護符呀。

像李白,從頁頁詩篇走來,酒入豪腸,三分劍氣,七分月光;

向歷史深處走去,秀口一吐,半個盛唐。仙骨豪情,傲岸不屈,風情萬種,仗筆獨行。

輕舟一解,整條長江就詩意奔騰;他亮麗的文字,刺痛了一雙雙習慣黑暗的眼睛。

李白有多狂?答案:楊國忠爲他捧硯,高力士爲他脫靴,還曾坐龍牀。

如此璀璨的人物,幾人敢殺,他背得起千古罵名?

有如杜甫,盡得古今之體勢,而兼人人之所獨專矣。窮高妙之格,極豪逸之氣,包沖淡之趣,兼俊潔之姿,備藻麗之態,而諸家之所不及。

世上創痍,詩中聖哲;民間疾苦,筆底波瀾。

他也只能被一次次貶謫,又有幾人敢殺?

又如魏徵,國之宰相,與世無雙,敢於直諫,忠於國家,憂國憂民。

他作爲唐太宗的一面鏡子,可謂得力助手,盡心盡力,爲國事嘔心瀝血,對君上盡心盡力,可謂當之無愧的千古第一諍臣。

因爲名聲大,有才華,哪怕指着李世民的鼻子罵,也沒有死。

當然, 他們沒有死,還有原因是當權者要臉,想着身後名,想有作爲的,有良心的,

要是遇上趙跑跑(以後直接叫完顏構吧,不姓趙了,乾脆跟着大金國完顏皇室姓吧。),哪怕再忠心,再名聲大,有能力,他也殺,人家是不要臉的,可怕的完顏構居然活了80多歲,真是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呀。

仁宗趙禎是極其要臉,也想有作爲的皇帝,所以若是陳世美名聲夠大,有足夠的才華,只要不謀反,大概可能不用死,也算陳世美給自己的另一塊護身符吧。

第三個板塊,自然是民間的趣事,各種八卦,還有民間疾苦的報道,真實反應底層的生活,有些東西,陳世美想讓朝廷滾滾諸公看到,讓天下人看到,大宋需要改變,也必須改變。

第四個板塊,他準備寫小說,從四大名著開始,搞連載那種,起個筆名叫啓點,意味着重新開啓的那個點。

四大名著,《西遊記》,《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基本都是明清時期寫的,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都是華夏的瑰寶。

不過水滸傳就不能寫了,在大宋寫反大宋的小說,簡直找死,可以把背景改一下,放到唐朝,或者架空,還可以寫《隋唐英雄傳》,《楊家將》。

除了這些,還可以寫武俠小說,金庸的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古龍的情人玉簫流毒血,借君七圓洗菊花……

如此種種,不想出名都難,反正抄一個也是抄,抄一堆也是抄,還不如都抄了,臉這東西要來幹啥,命最重要呀。

第43章 食鐵獸永不爲奴第56章 差點落馬第62章 今晚入洞房第25章 此心光明,亦復何言第19章 賺錢很簡單第50章 天波府欲出兵第29章 八歲入青樓第38章 難得熱鬧第60章 極致的分權第7章 滴血認親第32章 人生只若初見第54章 離開開封第一章 腐敗的生活呀第23章 這就尷尬了第53章 字典的編寫第27章 州橋明月第7章 滴血認親第52章 又虧錢了第8章 劉娥的眼淚第37章 天波府楊家第51章 時不我待第36章 天真的公主第41章 謊言接着謊言第22章 只因爲他叫王安石第61章 知己知彼戰不怠第60章 極致的分權第44章 她還是有敵人的第28章 晏公第59章 殉情從不是傳言第42章 鍥而不捨的包大人第30章 楊家將也出來了第三章 感覺要涼第42章 鍥而不捨的包大人第16章 天堂和地獄第40章 無奇不有呀第31章 中秋第一詞第30章 楊家將也出來了第51章 時不我待第40章 無奇不有呀說說心裡話,想看就看第8章 劉娥的眼淚第16章 天堂和地獄第8章 劉娥的眼淚第34章 今夜無眠第53章 字典的編寫第17章 胡管家的效忠第23章 這就尷尬了第50章 天波府欲出兵第12章 黃河決堤第31章 中秋第一詞第19章 賺錢很簡單第63章 都在吃醋第58章 這就私定終身了?第45章 吊兒郎當的歷史第57章 世間有萬的老程第22章 只因爲他叫王安石第30章 楊家將也出來了第16章 天堂和地獄第14章 文正的珍貴第51章 時不我待第51章 時不我待第38章 難得熱鬧第21章 總有人傻第43章 食鐵獸永不爲奴第20章 包拯的小報告第41章 謊言接着謊言第58章 這就私定終身了?第25章 此心光明,亦復何言第26章 正經人逛什麼青樓?第11章 簡化字第7章 滴血認親第18章 戰力拉跨的大宋第55章 初見面第48章 說幹就幹第46章 秦香蓮的近況第19章 賺錢很簡單第54章 離開開封第46章 秦香蓮的近況第25章 此心光明,亦復何言第10章 才若繁星第34章 今夜無眠第8章 劉娥的眼淚第62章 今晚入洞房第37章 天波府楊家第30章 楊家將也出來了第8章 劉娥的眼淚第44章 她還是有敵人的第62章 今晚入洞房第37章 天波府楊家說說心裡話,想看就看第15章 見天地,見衆生,見自己第26章 正經人逛什麼青樓?第19章 賺錢很簡單第30章 楊家將也出來了第19章 賺錢很簡單第六章 公主求情第三章 感覺要涼第三章 感覺要涼
第43章 食鐵獸永不爲奴第56章 差點落馬第62章 今晚入洞房第25章 此心光明,亦復何言第19章 賺錢很簡單第50章 天波府欲出兵第29章 八歲入青樓第38章 難得熱鬧第60章 極致的分權第7章 滴血認親第32章 人生只若初見第54章 離開開封第一章 腐敗的生活呀第23章 這就尷尬了第53章 字典的編寫第27章 州橋明月第7章 滴血認親第52章 又虧錢了第8章 劉娥的眼淚第37章 天波府楊家第51章 時不我待第36章 天真的公主第41章 謊言接着謊言第22章 只因爲他叫王安石第61章 知己知彼戰不怠第60章 極致的分權第44章 她還是有敵人的第28章 晏公第59章 殉情從不是傳言第42章 鍥而不捨的包大人第30章 楊家將也出來了第三章 感覺要涼第42章 鍥而不捨的包大人第16章 天堂和地獄第40章 無奇不有呀第31章 中秋第一詞第30章 楊家將也出來了第51章 時不我待第40章 無奇不有呀說說心裡話,想看就看第8章 劉娥的眼淚第16章 天堂和地獄第8章 劉娥的眼淚第34章 今夜無眠第53章 字典的編寫第17章 胡管家的效忠第23章 這就尷尬了第50章 天波府欲出兵第12章 黃河決堤第31章 中秋第一詞第19章 賺錢很簡單第63章 都在吃醋第58章 這就私定終身了?第45章 吊兒郎當的歷史第57章 世間有萬的老程第22章 只因爲他叫王安石第30章 楊家將也出來了第16章 天堂和地獄第14章 文正的珍貴第51章 時不我待第51章 時不我待第38章 難得熱鬧第21章 總有人傻第43章 食鐵獸永不爲奴第20章 包拯的小報告第41章 謊言接着謊言第58章 這就私定終身了?第25章 此心光明,亦復何言第26章 正經人逛什麼青樓?第11章 簡化字第7章 滴血認親第18章 戰力拉跨的大宋第55章 初見面第48章 說幹就幹第46章 秦香蓮的近況第19章 賺錢很簡單第54章 離開開封第46章 秦香蓮的近況第25章 此心光明,亦復何言第10章 才若繁星第34章 今夜無眠第8章 劉娥的眼淚第62章 今晚入洞房第37章 天波府楊家第30章 楊家將也出來了第8章 劉娥的眼淚第44章 她還是有敵人的第62章 今晚入洞房第37章 天波府楊家說說心裡話,想看就看第15章 見天地,見衆生,見自己第26章 正經人逛什麼青樓?第19章 賺錢很簡單第30章 楊家將也出來了第19章 賺錢很簡單第六章 公主求情第三章 感覺要涼第三章 感覺要涼